黃山素有“天下第一大奇山”“人間仙境”的美譽。於是,我的黃山情結日益漸濃。終於,今年五一友人一行六人相約游黃山。
收拾簡易的行囊出發了。列車經過一夜的行駛,我們來到了黃山腳下湯口鎮。按照事先的預定,我們來到雲海樓登記好房間,顧不上旅途的疲勞,我們跟著旅游團,乘上大巴車,急於揭開黃山神秘的面紗。
由於乘夜車,大家都顯疲勞,於是我們選擇從雲谷寺索道乘纜車上山,等了一個多小時,才乘上纜車。索道凌空,越往上,山勢越險,怪石奇松,層巒環抱。真是太美了,似乎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那種美,在這美景面前,任何贊美的言辭都顯得蒼白。下了纜車,站在白鵝嶺,遠觀山色,景色怡人,使人覺得好像到了天上人間,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這裡,每一座山峰,每一塊怪石,每一株奇松,每一片雲海,一切景觀都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讓人迷戀永遠。美麗的黃山,以她博大的胸懷,張開了熱情的手臂,迎接著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於是,先前所有的疲憊,也隨著風吹到九宵雲外去了。
時間已近中午,我們在山頂稍作休息,大家個個精神抖擻,跟著導游來到北海風景區。一路拾級而上,撲進眼內的盡是姿態各異的松樹。黃山松,是隨遇而安、隨處而長的,岩石上、峭壁間,懸崖頂,到處可見一棵棵松樹挺拔而起,在天地間恣意地伸展著它那矯健的身軀。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干曲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堅毅、雄渾的氣勢。而隨著海拔和光線的不同,每一株松樹在姿容、氣韻上,又各有千秋,有的挺拔如威武的士兵守護著黃山,有的優雅像極了沐浴後的妙齡少女輕輕舒展腰身。原來松樹也可以如此的千嬌百媚!放眼望去,林木似海,而似乎唯有這漫山遍野的松樹,才是黃山真正的精靈,才是黃山的靈魂所在。
到黃山,迎客松是萬不可錯過的。迎客松倚崖而生,主干筆直,向崖外一邊探出的枝干則又顯現出無比的幽雅,似乎正張開它那熱情的懷抱,迎接著八方來客。游客們拿起手中的相機,從各個角度頻頻拍照,企圖把這天下第一名松的風采裝進相機,變為永恆。我們也在人群如織的迎客松下見縫插針地留了影。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便向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進發。蓮花峰素以險峻著稱,海拔1873米,遠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蓮花峰因此而得名。一路的奇觀美景目不暇接,登上百步雲梯,來到了通往蓮花峰的路。這條路窄小得大部分僅容一人通過,越往上走,路越陡峭,身旁不是幽深的的山谷,就是高聳的峭壁。經過近一小時的攀登,終於離最高峰一步之遙了。剩下近五米的路,階梯角度接近九十度,我干脆雙手扶梯,四肢並用,以最准確的姿勢去詮釋“爬山”二字的內涵。登上蓮花峰,峰上立著一塊“蓮花絕頂”的石碑,我雙手扶攔,衝在黃山之巔,恍若置身雲霄,極目遠眺,山中奇峰彙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鬥艷,煙雲在峰壑中彌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這裡彙聚,在這裡升華。在黃山的面前,時空變得狹小,滄桑變得平淡。黃山,不愧是大自然的驕子,獨領著天下奇山的風騷。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從蓮花峰下山,還真需要些膽量,向下望,兩邊幽深的山谷似乎隨時准備拉你入懷,令人不寒而栗。在我們前面下山的是一對母子,小男孩十一二歲左右。許有畏高症吧,小男孩雙手緊緊欄杆,兩腿顫顫,臉色嚇得蒼白,母親極盡鼓勵勸慰之言辭也無濟於事。見如此,我們一行人便鼓勵起小男孩來,我們發揮了教師的優勢,鼓勵的言辭極富感染力,小男孩慢慢平靜下來,雙手扶欄,面朝裡,屁股朝外,一步一步下了那一段最陡的階梯,母親一再向我們道謝。其實相識就是一種緣份,在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似乎身邊的每個人都是多年的好友,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彼此就會意了對方的友善。溝通,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黃山的怪石為黃山的四絕之一,爭相崛起的巧石,似上蒼恩賜將無數明珠撒落其間,惟妙惟肖,千姿百態。猴子觀海、童子拜觀音、仙人曬靴、夢筆生花、飛來石等,無不讓人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飛來石為黃山第一奇石,一見之下真令人稱絕,一塊數米高的巨石聳立於峭壁之上,底部與山體毫不牽連,真好像從天外飛來的一般。因此人們便賦予它很多稀奇古怪的傳說,相傳是女媧補天落下的便是最神的一個。也許是因為傳說的緣故,飛來石似乎是帶了靈性,穿過三四座山峰後,從棋石峰上遠望飛來石時,飛來石像是被猴子啃了一口的仙桃,圓潤剔透。如果你看過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想必你一定會對片頭那虛幻世界中的天外來石印像深刻,那是以黃山“飛來石”為樣本拍攝的。據說游人在飛來石上摸三下可財運亨通,摸四下便可交上桃花運,於是很多游人紛擁沓至,在飛來石上虔誠地撫摸,默默地許下自己的願望。 真希望未來的歲月裡能有機會再次登黃山,領略黃山那獨特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黃山之行要感謝黃山雲海樓樓主程劍大哥(以下簡稱程哥),沒有他的大力幫助,幫我們安排最合適的旅游路線,經濟的吃住行,我們不可能以如此低的價格盡興完成3天的黃山行程。

(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