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旅游旺季還沒來到,一家人到鳳凰古城轉了一圈,所見所聞,談不上驚喜,但也沒失望。
這次純屬散心,就是到鳳凰走走,苗寨之類都不去。來回的火車都是夕發朝至,早上6點到吉首,出站後先買返程票。見兩老外因為和售票員無法溝通,買票的長隊久久沒動,為了不耽誤太久,主動上去結結巴巴做了翻譯,幫他們買了第二天到北京的票。從吉首到南寧沒臥鋪了,只能買張家界始發的,多點錢也沒辦法。火車站廣場外就有到鳳凰的大巴,15元,基本滿座就走。的士也可以,但肯定要兜售很多旅游點。有個的士司機拉我們做他的車,我說中間那都不去,直接到虹橋,他就找個借口不去了。吉首到鳳凰路窄,上下坡特多,自己開車的話夠嗆。到汽車站沒有的士,坐1路車,因為有老人,沒有到南華門再下,到大轉盤就轉電瓶車直接到虹橋南岸。
下車後沿回龍閣往下游方面找客棧,沿江的看了幾個,房間都很小,且基本都是木板屋,不喜歡。正好有人招攬,說是新開的客棧,夠干淨。叫官道客棧,回龍閣78號,是夫妻店,在南寧做過生意,剛回鳳凰發展。50元毎間,不臨江,我也沒還價,住下了。這樣的客棧在桂林要120左右。
洗個澡,安頓妥當,立馬游走古城,先下到回龍閣沱江邊,向下游走了百來米,過橋到北岸後再向上游走。從北岸萬名塔向南岸望去,果然風景無敵,翠翠樓一帶的吊腳樓真有特色,缺了他們,可能鳳凰就是一座普通的古城而已。接近虹橋姜糖店越來越多,我們不免嘗嘗買些。過了虹橋,吊腳樓依然風情,到跳岩一帶江面開闊不少,這和想像中的的沱江才比較類似吧。我很喜歡跳岩,和北門碼頭、及深入江邊的露天餐館景致配合得很好,加上那個兩岸清脆的柳樹,高聳的北門城樓,一般的古城找不到這般景色。
原以為跳岩難走,實際沒什麼擔心,我兒子都可以容易過去。
到南岸,雨淅淅瀝瀝又下了,一看時間,差不多2點,走到東門城樓,找一家坐下,沒有點著名的血粑鴨,吃完回客棧睡大覺。
一覺起來,天色居然暗下來,等到磨磨蹭蹭下樓,也該吃晚飯了,ld他們很想吃小碗菜,於是就進去。素的0.4元,葷的4元,吃完買單,五個人才吃了34元,史上最便宜的晚餐就這樣產生了。
到虹橋下的橋孔,有2個學生模樣的歌手在演唱,一把吉他,簡單的旋律,自由無忌的演唱,引得很多游客駐足觀看,地上不少人給有小費。在晚上的游覽在幾個城樓、橋孔下都有這樣的歌手,這是給我印像最深的回憶。
隨後沿東正街閑逛,除了到處可見的姜糖店,其他和大多數旅游城市差不多,蠟染,手繪T恤。Ld買了件衣服,老人買點茶葉,到了文化廣場,右拐往江邊走,去放許願燈。可惜到河邊雨又下得很大,只好匆匆放了就走。回到酒店已經褲腳都濕。
晚上,把老人和兒子留在客棧。兩公婆獨自到虹橋北岸的一間酒吧,一杯飲料,邊聽歌手演唱,邊賞沱江夜色。後來發現不少客人上去唱,因為對dj現場伴奏很感興趣,想看看和卡拉ok有什麼不同,鼓動ld上去唱了一首,她是懂五線譜的,自然沒問題。自己也上去試了一下,感覺功力還差點,沒唱完就下來了。人少,上去的客人大家也半斤八兩,沒有噓聲和臭雞蛋。
第二天,睡了懶覺,早餐在回龍閣吃粉,然後按我的計劃沿虹橋中路走走看看,這一帶的飯館很多,很多網友也有介紹。走到十字街口就右拐沿南邊街往回走,南邊街和虹橋中路之間的小河溝有很多原始的吊腳樓,不少人在寫生。蠻有特點。
回到虹橋,有人問坐不坐農家船,討價還價後到了碼頭。也蠻多人坐。船夫也多少回唱些歌,來回就二十分鐘這樣。太一般,時間緊的驢友就不要去了。
回到半路,我和ld決定上沈從文墓地看看,墓地就是一塊天然石,上面的字我不記得很清楚了,下山時看到的黃永玉題的“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給我留下深刻印像,想起了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回到在管道客棧旁邊的餐館吃飯,這回點了血粑鴨,味道不錯。買了一包鴨血耙,帶回家。
然後回客棧,撿東西,回吉首。早一點回目的是想在吉首逛逛。到了家樂富,開始我以為是家樂福,結果發現是山寨的,但也是吉首最大的了。東逛西逛。也沒買到什麼。晚飯雲南米線搞定。
總的感覺,鳳凰古城真的太小,方圓就1km不到,一天賺幾個來回不成問題。到這裡,就是要沿沱江兩岸走走,古城內轉轉,要以休閑發呆心態到這裡,否則也許會失望而歸。那些賣票的景點,不值得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