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故事(杭州)——(4)龍井

作者: littleprincecj

導讀龍井原本以為,龍井那兒應該有一口井,一座龍雕,“猶抱琵琶半遮面”地隱在一片茶林裡。雖然自己也覺得希望渺茫,但還是忍不住要說與朋友聽,因為喜歡聽他們半嗔半笑地贊我一句,你,像個孩子。 宛若世間最美的音樂。 據說好的茶葉是應該根根豎立在水中的,輕悄地探著腦袋,活潑地舒展著腰肢,生生地汲了水的靈氣,重回到她俏麗的生命裡去,等待著那一個知己 ...

龍井原本以為,龍井那兒應該有一口井,一座龍雕,“猶抱琵琶半遮面”地隱在一片茶林裡。雖然自己也覺得希望渺茫,但還是忍不住要說與朋友聽,因為喜歡聽他們半嗔半笑地贊我一句,你,像個孩子。

宛若世間最美的音樂。

據說好的茶葉是應該根根豎立在水中的,輕悄地探著腦袋,活潑地舒展著腰肢,生生地汲了水的靈氣,重回到她俏麗的生命裡去,等待著那一個知己的出現。

可是,我們的行程太匆忙了,也或許,是我們的心太過匆忙了。還不及好客的農婦沏出第二、第三杯的茶香,我們已來不及地直奔九溪十八澗而去。

許是新開發的緣故,一路上人跡罕至,偶爾有一幢稚拙的小木屋立在路邊,住著寂寞的養蜂人。說是路,其實不過是被踩平坦了的泥路。就好像那些架在溪流上的橋,說是橋,不過是幾塊高低不平的石塊零星地點綴在水間。那故意被打磨得凹凸不平的表面被水一沾,腳踩上去,就只有打滑的份了。嚇得我跨了一步便死活不肯跨第二步,將一腳懸在半空猶如與生命兒戲。看到朋友在前方不僅要顧住自己,還要高難度地別過身體挽救不爭氣的我,不由對其佩服得五體投地。就這樣一路大呼小叫,要死不活地走了半程就軟了腿,看見一座蜂房,連忙如獲大赦般飛奔過去。朋友說,力氣全是給你喊完的,這會兒還喊,還喊。

才不管他們的責難,一時間“爺爺長爺爺短”的討好起那個養蜂的老漢來。許是很久沒有人說話吧,老人竟好心地搬出了屋裡的板凳。憨厚的他並不多話,只是看到我們累倒在椅子上尤自不肯停下鬥嘴時,會忍不住呵呵的笑。

啊,你看你看,朋友突然高呼起來。順著手指的方向而望,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飛騎著腳踏車向這邊行來,黑瘦黑瘦的臉,閃著忽隱忽現的靈氣。行近溪流時他並不停下來,反而更加猛踩幾步。然後就看到腳踏車如疾矢般行過了滿是鵝卵石的溪床。孩子索性撒開了雙手雙腳,張牙舞爪地興奮叫喊,就這樣一路顛簸到向更遠更遠的地方衝去了。

而生命之高潮,亦就在那一撒手間了吧。

到底是小孩子,沒心沒肺的,萬一跌到水裡面,看他怎麼辦,我忍不住要感嘆。

那要怎麼辦,一尺來深的水,至多濕了腳,要走的話,還怕爬不起來。從不作聲的老人突然發了話。

忽然想起張愛玲,她買菜的時候,最喜愛見將腳踏車踩得如雜耍般的孩子,一撒手間,拋去多少凡塵俗事。就像那時她的筆,有一點陰冷有一點逼仄,卻真正是張揚著自己的姿勢。她教諄著我們,出名要趁早,晚了就毫無樂趣可言了。真正是孩子氣的話,連求名求利,也只為逞一時快意。

所以人年青的時候,都喜歡看張愛玲的書。只是喜歡的時候,多半還不懂她。到現在,已經開始對蘇青小說裡的鹹菜黃魚感興趣了,回過頭想想那個蒼涼手勢的背後,其實透著張愛玲對生命這樣的熱愛與景仰。

告別的時候,老人贈與我一瓶蜂皇漿。他不說什麼,我也不再推辭,只是將靈隱求來的一串佛珠默默放在他的手心。天涯茫茫,或許永不再見。但只在那一瞬間,我已記取很多很多。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