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游世博後小小心得

作者: C潭007

導讀5.1通過攜程的世博團隊游竟然約到了中國館, 盡管人多,天熱還是很興奮, 想著80%的進園游客還看不到中國館,慶幸選擇了攜程的團隊票。 中國館門口有預約還得排個30分鐘, 到樓頂就是進劇院看電影,陸川的。 屏幕分左中右及頂上, 還是有些新意, 特別是左邊,右邊的內容是導演有意對應的構圖, 比一般的大屏幕,Imax等多了些創意。 出了影院就是大吹的多媒體‘清明 ...

5.1通過攜程的世博團隊游竟然約到了中國館, 盡管人多,天熱還是很興奮, 想著80%的進園游客還看不到中國館,慶幸選擇了攜程的團隊票。

中國館門口有預約還得排個30分鐘, 到樓頂就是進劇院看電影,陸川的。 屏幕分左中右及頂上, 還是有些新意, 特別是左邊,右邊的內容是導演有意對應的構圖, 比一般的大屏幕,Imax等多了些創意。 出了影院就是大吹的多媒體‘清明上河圖’, 也有些新意。 另外就是一些老照片,老家居展示生活的變化。 總體覺得在高科技上還有些遺憾。 當然可惜的是約在了晚上, 軌道車的項目停止了,可能是滿負荷的關系。

除了中國館, 還看了一些不排隊或者只要排小隊的館如捷克,荷蘭,愛爾蘭,印度,尼泊爾,馬其頓,聖馬力諾。。。, 還是有些亮點: 捷克的萬花筒, 濃縮了捷克的科技進步,展示頗有新意。 查爾斯橋的雕像被人手摸的錚亮, 估計一個上海世博下來, 摸的人可以超過原來在橋上的5年; 印度的全息投影也是第一次看到;荷蘭場館廣場上的上百個小羊凳子頗得小孩的歡迎, 只是許多大人坐在上面, 總有的煞風景, 館方應該放些大灰狼的凳子給他們; 另外尼泊爾,荷蘭因為館高, 也成了觀摩其他館的絕好取景點。

其他沙特,日本,韓國,法國,瑞士,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新西蘭還是一如既往的擁擠, 至少得排個2小時, 比利時看上去人不多, 嘗試了排了10分鐘,最後還是退出了, 移動的太慢。

還有些心得:食物是可以帶的, 裡面的東西是外面的基本1倍, 不過要方便的話, 還是可以承受的,當然去外國館的餐廳或俏江南等就不止了,最高的據說可以到3000元1人。

大區之間有免費bus, 還是不錯的, 對節省體力大有幫助。

晚上一般到8點半,各館都不讓進了, 好在10點左右看到了巡游, 還算不錯。

地鐵凡是從世博園區出發的, 營業到12點,只下不上,不能轉乘。

下次玩了後再分享。


(在尼泊爾館樓上拍的中國館)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