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潛水注意事項-景點可能忽略囑咐潛水新手的

作者: 牛奶迷

導讀從小就對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充滿向往,這次來到三亞,當然不能省略潛水這個項目。然而,真正嘗試過以後,才知道,潛水還是有很多學問的,不只是熟悉水性,不只是有勇氣下沉。 我參加的是蜈支洲島的岸潛,網上訂的價格比在島上直接買便宜很多(岸潛門市價350,網上買280,船潛門市價580,網上買380)。岸潛最深6米,船潛最深18米。 岸潛基本上已經能看到豐富的海底 ...

從小就對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充滿向往,這次來到三亞,當然不能省略潛水這個項目。然而,真正嘗試過以後,才知道,潛水還是有很多學問的,不只是熟悉水性,不只是有勇氣下沉。

我參加的是蜈支洲島的岸潛,網上訂的價格比在島上直接買便宜很多(岸潛門市價350,網上買280,船潛門市價580,網上買380)。岸潛最深6米,船潛最深18米。

岸潛基本上已經能看到豐富的海底景觀了,包括珊瑚群,五顏六色的熱帶魚(但不是魚群),活的貝殼,海螺,海膽等。如果是船潛的話應該會更豐富一些。

但船潛和岸潛的區別並不僅僅是價格和景色上的區別,深度也是對個人耳壓平衡能力的挑戰。我6米的岸潛還是因為不適應水壓,感到有些耳朵疼,上岸後吃晚飯的時候還流了些鼻血。

因此,初次潛水建議還是嘗試岸潛,並且一定要囑咐你的潛水教練,在帶你下沉或者上浮的過程中一定要慢,他們自己上上下下並不會覺得不舒服,但我們是很不適應這種驟然間的變壓的。

我在回家後又特地看了些潛水方面的文章,最主要的功課就是如何平衡耳壓,打開耳咽管,避免水壓衝擊。否則對耳朵,鼻子脆弱的組織會有很大傷害。

主要方法有兩種,一是從潛水鏡邊緣捏住鼻子嘴巴鼓氣,利用嘴裡封閉的空氣打開耳咽管。二是吞咽,在吞咽的過程中,會把兩側的耳咽管打開。這兩個動作,景點下水前雖然會告訴你,但不會強調讓你練習。我的潛水教練只是教我如何呼吸,卻沒有特別教我調節耳壓,後來因為耳朵不舒服要求上浮,才特地多練了會吞咽再下水。有些人的耳咽管可能比較靈活比較容易打開,而對於初次下水的菜鳥,一般都會不太熟練。而對身體最好的方法是,在下水前,或在水面上,就不斷練習這兩個動作,在下水的過程中,就可以比較熟練地應用了。如果感到疼痛,應該盡快向潛水教練表示上浮的動作,否則硬撐沒好處。

潛水前不要喝牛奶,喝酒,抽煙,這些都會在耳咽管產生粘液,使耳咽管難以打開。我可能因為下水前喝了比較多的牛奶,因此在水下耳朵疼痛比較明顯,即使後來不斷吞咽,上岸後吃晚飯的時候還是流了些鼻血。

此外,要注意的是,國際規定是潛水前後12小時不能坐飛機及登300米以上的山。初次潛水建議岸潛(6米)。如果船潛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選擇下沉距離(不建議超過10米)。補充說明,潛水服內要穿帶好游泳衣。

潛水和瑜伽一樣,不要硬撐。安全第一!否則,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法國人的片子,兩個潛水高手比下沉時間和深度,結果因為太過於挑戰極限,葬身於深海。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