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早上6點半,我乘K8264次火車,從威海到達了濟南。說起濟南,我已經去過5-6次了,但是地處濟南遠郊萬德的靈岩寺,我卻沒有去過。在這裡,我要忠告各位朋友,去那裡不方便不僅是一個距離的問題,實際上是班車的問題。說得大一點,是山東省旅游當局對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重視!從濟南市區到靈岩寺,原來每天只發一斑旅游班車,名字叫做“游707”,早上8點從濟南發車去靈岩寺,下午3點在靈岩寺發車回濟南,要游客在那裡“呆”上一天,游客感到很不方便。可就是這趟車,不知為了什麼,現在卻已經改為周六、周日發車。4月26日,是星期一,游707不發車。我在出發前,我打長途電話到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和濟南市的交通咨詢服務台(0531-96369),詢問從濟南火車站怎樣去靈岩寺,總站的回答是:火車站——汽車總站——長清——靈岩寺,要換幾趟車;交通咨詢服務台則建議我等雙休日去,讓我等五天?我在濟南下車後,看到對面廣場上有一個長途汽車站,有到泰安的汽車,司機說,雖然他們是“直達車”,但是可以帶我到京滬高速萬德的出口處,即 104國道旁邊,條件是我必須買一張濟南到泰安的全票,票價21元。我沒加思索就同意了。於是我先去火車站對面的“李先生”吃了早餐。7點10分,我坐上濟南到泰安的大巴(流水發車,約十幾分鐘一班),8點20分就下了京滬高速,來到了104國道的路邊,我下車往回走了200米,那就是去靈岩寺的岔路口,從那裡到靈岩寺,只有6公裡,但是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長期以來,我交了許許多多的山東籍朋友,他們給我的感覺是:熱情、豪爽、善良、大氣。但是在104國道去靈岩寺岔路口的附近,好像是好人的“盲區”。路邊停了好幾輛小車,只有一輛車停在前面,我看見一個司機正在不停的忽悠一對小情侶(在靈岩寺買票時,他們有學生證),說去那裡路很遠,所以要價30元,送他們上去。6公裡的路,平均每公裡5元錢!簡直是黑透了!!!後來他們終於以20元成交。當時我想降低“成本”,加10元錢,與他們合乘一輛車。這時第二輛車的司機突然衝了上來,一把拉住我,說我不能上前面的車!同樣,第一輛車的司機也居然說不拉我!原來這幫司機很團結,他們之間也有規矩,“前車不走,後車不上,絕不拼車!”接著第二輛車的司機非常蠻橫地開始與我講價,並且一把“搶”過我的行李箱,往轎車的後背箱裡塞,我用力奪回箱子,假裝說不去了。這下他才軟下來了,為了掙錢,他答應來回30元。我知道在“黑道”的規矩面前,後面的司機是不會拉我的,我只能上這輛車。於是我說我要在那裡呆很長時間,先付15元,出來時再打他電話,他同意了。他要用他的手機打一下我的電話,讓我記住他的號碼,我借口手機電不足,用筆記了他的電話。因為我回來時實在是不想再坐他的車!!!同時這樣做也有兩個好處:一是不把自己實名制的手機號碼留給他,免得麻煩;二是即使回來不坐他車、又遇上了他,就說那張紙丟了……從岔路口到靈岩寺的道路很好,5分鐘的車程就到了那裡,我付了15元錢,打發了那個司機,開始游覽靈岩寺。靈岩寺,坐落於泰山西北麓,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北距濟南45公裡,南離泰安25公裡,104國道、京滬高速公路(有靈岩寺出口)在其側穿過,相距只有6公裡。靈岩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並名列其首。靈岩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游區,門票45元。你在那裡可以看到:群山環抱、岩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跡薈萃、佛音裊繞。那裡不僅有高聳入雲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靈岩是泰山背最幽絕處,游泰山不至靈岩不成游也”之說。其中,最使我感興趣的就是大雄寶殿裡的宋代彩色泥塑羅漢像。雖然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保存的很好。眾羅漢不僅色彩還很鮮艷,形像還十分動人。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打開照相機,沒用閃光燈,“偷偷”地拍了幾張照片。但是不巧的是,靈岩寺正在大修,再加上時間的關系,我在那裡只呆了一個小時,就出門找車,正好遇到一輛車,司機說,價格“優惠”,“只要”25元,我說我上來時是15元,你看應該給多少?司機說那就15元吧!當我回到早上下大巴的地方時(104國道旁),不久就有幾輛到泰安的大巴路過,但是都不肯停車,原來他們都是“直達車”,中途只下不上,我只好上了一輛當地的短途車到萬德,換乘當地的面的去泰安,等我上了面的,又來了幾個人,司機硬把他們“塞”進車裡,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一輛核定7人座的小面的,居然上了13個大人,2個小孩,當時我真的很害怕,但那時我已經下不了車了……花了5元錢,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車,10點20分停在了泰安的一個汽車站門口。當時我准備去汶上拜謁寶相寺,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坐汽車去汶上,但是不一定有直達車,而且所費時間可能很長;二是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坐10點53分的K15次火車去兗州,那裡到汶上的汽車很多。小面的既然停在汽車站門口,我就順便問了一下是否有去汶上的汽車,被告知馬路斜對面的新車站有,過去一問,巧了,正好有一班10點40分開往荷澤的班車路過那裡,車停在“汶上路口”,我急忙買票上車,票價22元。沒有想到的問題又來了,一是到了10點40分,車廂裡坐滿了人,但就是不開車,原因是司機的老婆——車老板不見了,那個對乘客很凶的司機,看見老婆就沒有聲音了,連下車去找或打手機都不敢,一車的乘客怨聲不斷;二是這車票上明明寫著“泰安——汶上路口”,但是司機說車不停那裡,要我們(還有一個去汶上的乘客)在東平下車,轉車去汶上。直到11點,女車老板才姍姍來遲,汽車終於出站了,到了東平之後,我和另一位乘客每人加了4元錢,坐上了從東平開往汶上的汽車。下午1點不到,汽車停在一個很荒涼的路口,司機指著馬路對面的一條破爛不堪的小路說,走過去就是汶上汽車站,原來那是汶上汽車站的後門。進去一看,去兗州的車票,非常好買,十幾分鐘一趟,票價13元。於是我寄存了行李,花2元錢叫了一輛三輪車,去幾百米外的寶相寺。其實我在當地有一個朋友,是今年1月在桂林時認識的,那就是濟寧市人民醫院的李大夫。他為人很豪爽,是一個典型的山東大漢。他多次邀請我去山東旅游,到汶上看寶相寺就是他向我推薦的。我到汶上的那天是4月26日,正好是汶上第七屆寶相寺太子靈蹤文化節的開幕日。但是那天李大夫正在曲阜陪著一對天津的書畫家皮教授夫婦,皮教授正准備在曲阜舉辦個人的書畫展,所以我就不好意思打擾李大夫了,打電話告訴他,我已經到了汶上,自己拜謁寶相寺,完了以後我坐班車到兗州,相約下午3-4點鐘在兗州汽車站見面,順便把上次在桂林時我幫他拍的照片帶給他。寶相寺位於山東省汶上縣縣城內,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寶相寺原名昭空寺,初建於南北朝時期,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歷史,在北宋時期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禪泰山,歸途經曲阜、過中都時,御賜昭空寺為寶相寺,並住宿寶相寺。寺內的太子靈蹤塔建於熙寧六年至政和二年(公元1073-1112年),是由京師賜紫僧知柔和主管佛教的副功德僧雲太親自監造、仿照京師開寶寺靈感塔(今開封鐵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皇家佛牙塔。1938年,日本侵略者炮轟寶相寺、血洗黃安街,千年古剎夷為平地,塔剎相輪遭劫;1947年內戰,塔身受到炮彈重創;1958年,寺院內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造的萬斤精鐵大鐘,被砸爛煉鋼;文革初期,塔基台欄楯被盜挖破壞;七十年代初,裸露的塔基清理後用水泥裙保護起來,地宮寶藏幸運躲過了那個瘋狂年代。直至1994年修塔、剔除水泥裙時,才意外發現了塔基底部的地宮入口,在塔宮內發現了金棺、銀槨、佛牙、舍利、跪拜式捧真身菩薩等141件佛教聖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進行了報道。《人民日報》頭版顯著位置刊發這一消息,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放了汶上佛教聖物顯世的新聞,各地報紙、電台也相繼轉載傳播。另有每年3月15日前後,寶相寺太子靈蹤塔都有“佛光”祥瑞的顯現,為寶相寺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參拜僧俗絡繹不絕。寶相寺裡裡外外氣勢非常龐大,可以參觀的地方也很多。在那裡的地宮裡,我終於見到了佛祖的佛牙舍利,感到非常榮幸!!!下午2點半,我坐上了去兗州的班車,3點半到達了兗州,李大夫和皮教授夫婦已經在汽車站出口處等我了。李大夫熱情地邀請我在濟寧附近玩幾天,但是我的行程很緊,只能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我們來到了汽車站附近的火車站,我排隊20分鐘,終於買到了兗州至日照的、18點56分發車的K8271次火車,我的運氣真是好極了,居然買到了一張硬臥下鋪,票價67元,這真是佛祖保佑啊!!!接著李大夫和我以及皮教授夫婦來到了一家飯店,既為我接風,又為我餞行,熱熱鬧鬧地聊了2個多小時,這時門外突然大風不斷,塵土飛揚,天色灰暗,陣雨襲來。我們只顧喝酒聊天,並沒有當作一回事情。晚上6點半,他們三人送我到火車站門口,相遇3個小時後又要分手了,真的有點依依不舍,但是我們相約,幾個月後在上海的世博會見面!進站沒有幾分鐘,只聽見“咣當”一聲巨響,靠門口牆上的一塊巨大的宣傳畫板,被大風吹倒了,幸好沒有壓傷人……接著麻煩開始了,鐵路京滬線山東段,由於“技術”原因停開了,何時開車?不知道!!!記得2008年的一場大雪,把京廣鐵路的郴州段給“壓癱”了,今天的一場大風,竟然把京滬鐵路的山東段給“吹停”了?我對鐵路的工作人員開玩笑說:你們以後再也不要搞什麼電氣化、什麼動車和高鐵了,還是燒煤、用蒸汽機慢慢開吧?免得一有風吹草動,列車就趴下不動了!等了一個小時,終於等來了K8271次火車,結果原定晚上11點到日照的,變成27日(第二天)0點到日照了……當晚在火車上,我感到非常累,幸虧我買的是買了一張臥鋪的下鋪,還可以和衣躺了一會兒。27日0點下了火車,急忙找了一家賓館,洗澡睡覺。到日照旅游,一是為了去看海,二是為了吃海鮮。本來准備在日照玩一天,休閑一點,住兩個晚上,於28日早上坐大巴回上海。但是這幾天來,我感到有點累,沒有心思再玩了,所以想坐27日下午4點20分的大巴回上海。27日早上天氣很冷,估計只有5-6度,風也很大。我來到了賓館附近的日照汽車東站,看到到上海的車一天有四班:7點20分;10點;11點40分;16點20分。這時我猶豫了,開始想坐11點40分的大巴回上海。老實說,這次出游,日照的“功課”做得最差,對日照的印像也不是很深。由於風大氣溫低,海邊也沒有什麼好玩。我當即買了一張日照的地圖,發現我所處的位子離萬平口海濱風景區很近,打的也用不了10元錢。日照市有幾個海濱風景區,還有地處海邊的森林公園,但是總的來說到日照,就是為了去海邊。由於時間關系,再加上“景色”也可能大同小異,所以我就挑選了離火車站最近的萬平口海濱。最後我決定,調整旅游計劃,立即打的去那裡,玩2-3個小時,然後坐11點40分的大巴回上海。於是我立即掏出200元錢,買了一張回上海的車票,就打的去了萬平口海濱。萬平口海濱風景區是日照市內最大的景區,海岸線長5000米,占地面積760萬平方米,她以優美宜人的自然環境、濕潤清新的空氣、寬闊潔淨的沙灘、清澈透明的海水和明媚燦爛的陽光著稱於世,游客們在此可以進行沙灘浴、海水浴、日光浴、沙灘排球等運動,是最能體現日照“藍天、碧海、金沙灘”特色的景區。風景區內的生態公園是景區的中心區域,景區突出生態和海洋的主題,融入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集廣場、綠地、餐飲、購物、停車、娛樂、洗浴為一體,是日照“海濱生態市、東方太陽城”的重要標志。景區內的瀉湖,是天然的避風港,歷代都是商船停泊之地,有“萬艘船只平安抵達口岸”之意,因此取名萬平口,同時也寓意萬事平安,一生平安。燈塔景區分為廣場、海濱休閑區、公寓區和居住區4個部分,總建築面積約46.48萬平方米。以燈塔為核心,面向大海的綠草坡地;燈塔猶如從自然環境中破土而出的“定海神針”,呈現出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海洋、礁石、沙灘、草坪、雕塑相互映輝。結果我花了2個多小時,在萬平口海濱風景區轉了一圈,並且在海濱吃了一頓豐盛的海鮮燒烤當午餐,買了一些海產品,然後打的回賓館退房,11點半趕到汽車站,坐大巴回上海。11點40分,大巴載了幾個乘客駛離了汽車東站,去日照市內的汽車總站。這時我明白了,這幾年日照市“擴容”了,日照火車站、汽車東站以及附近的海邊地區,就是以前叫“石臼港”的地方。總站上了幾個乘客之後,大巴於12點30分出發了,名義上是全程走高速,但是在日照的嵐山和江蘇的連雲港,大巴兩次下高速拉客。這輛掛著上海長途汽車站招牌的“巴士大巴”,實際上是私人承包的,從連雲港到上海,只要100元,價格很便宜,所以中途上車的乘客很多。出了連雲港,大巴一路狂奔,於晚上6點45分,到達了上海滬太路長途汽車站,山東四日游到此結束……

(靈岩寺)

(國寶級的羅漢)

(大寶相寺)

(寶相寺塔)

(日照萬平口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