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去武漢玩了4天,游記不寫了,寫點有用的信息吧:
一、行程
Day 1 : 南京 D3002次 8:58 --- 12:30 武漢站 --- 551路 ---- 紅鋼站 ---- 542路 ---- 司門口 --- 戶部巷美食 ---- 中華路輪渡 ---- 漢口碼頭 ---- 沿江大道步行 ---- 鄂鋼酒店 ---- 步行 ----- 蘭陵路頂好牛肉粉 ---- 繼續步行 ---- 江漢路步行街 --- 逛街 ---- 步行回鄂鋼酒店 ---- 休息
Day 2 :鄂鋼酒店 --- 公交車(很多路)---- 江漢路 --- 統一街早餐 ---- 507路武漢關 ---- 黃鶴樓 ---- 打望拍照 ---- 411路 ---- 水果湖 ---- 美食城吃老通城豆皮 ---- 701 ---- 湖北省博物館 ---- 排長隊,放棄博物館 ---- 湖北省美術館參觀 ---- 步行 ---- 東湖游覽 ---- 701路 ---- 洪山路 ---- 找網上推薦的洪山禮堂附近的櫻花街 (看到一條巷子,也不知對不對)---- 打車 ---- 八一路湖錦酒店晚餐 ---- 步行(飯後消化) --- 中南路 ----- 577路 ---- 武昌火車站 ---- 買到赤壁的火車票(往返)---- 402路 ---- 三陽路 ----- 鄂鋼酒店 ---- 休息
Day 3: 鄂鋼酒店 ---- 步行 ---- 合作路三鎮民生過早 ---- 打車 ---- 武昌火車站 ----- 赤壁火車站 ---- 2路 ---- 金三角 ----- 步行15分鐘 ---- 坐紅色旅游中巴 ----- 赤壁古鎮 ---- 游覽 ---原路線返回赤壁火車站 ---- 武昌站 ---- 打車 --- 戶部巷晚餐(薄冰羊肉粉) ---- 中華路輪渡 ---- 步行 ---- 漢庭快捷 ---- 休息
Day 4:漢庭快捷 ---- 大智路鳳爪王早餐 --- 漢口輪渡 ---- 武昌輪渡口打車 ---- 湖北省博物館(人少多了)---- 參觀 ---- 打車 ---- 胭脂路 ---- 汪師傅牛肉粉 --- 步行 ---- 江漢路步行街 ---- 薄冰羊肉粉打包 ---- 542路 ---- 古琴台 ---- 402路 --- 江漢步行街---- 買周黑鴨 ---- 步行 --- 大智路鳳爪王(就是早上用早點的地方),打包烤鳳爪 ---- 漢庭快捷拿行李 ---- 38路 ---- 漢口火車站 17:07 ---- D3004 ---- 20:39 南京站
二、住宿:
1.推薦江漢步行街附近的漢庭快捷,鬧中取靜,離步行街和輪渡碼頭都很近,酒店還提供免費自行車,通過藝龍訂的大床房161元。酒店地址:彙通路3號027-82781955
2.在勝利街的鄂鋼大酒店也住了兩天,通過藝龍訂的特價房89元,酒店地址:勝利街275號
027-82844566。特價房在附樓,不靠馬路很安靜。酒店周圍環境也不錯,沿勝利街都是很有年歲的梧桐樹,凸現了一個城市歷史和情致。從鄂鋼走到輪渡或者步行街大概20分鐘,也可以做公交,很多車都到。
三、交通和景點
1. 我坐的動車,從南京到武漢的D3002停靠的是武漢站(在建中),十分的偏遠,在武昌的北邊。出了站向右邊走5分鐘,就是公交車站,有541、551、610、734等,車少人多幾乎輛輛爆滿。我坐551路(投幣2元),在紅崗下,轉542路(514路也行)到司門口下,往前走5分鐘就到了戶部巷美食一條街。
2. 從戶部巷出來,沿臨江大街往北走15分鐘,就是武昌的中華路輪渡碼頭,坐輪渡1.5元,晚上9點以後5元,是游覽船,上到2層看看武漢的夜景,吹吹江風也是愜意。
3. 從武昌坐輪渡過長江,停靠漢口的粵漢碼頭,出了碼頭就是沿江大道,兩邊有很多巴洛克式的殖民建築,沿大道往北走,途中看到宋慶齡故居、美國領館等。大概走個三站路。從三陽路拐進去,就上了勝利街,再向前走10分鐘,就看到鄂鋼酒店。
4. 4月4日在漢口的沿江大道坐507路到黃鶴樓。黃鶴樓門票50元,如今名聲在外,卻已是舊貌換新顏,“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悠悠”。沒有進去,就在外打望,拍照留念。
5. 從黃鶴樓站坐701路到湖北省博物館,也可坐到終點東湖游覽

(東湖的閑散時光)
6. 402路是專設的旅游線路車:
去程:武漢植物園 - 植物園小區 - 櫻花園 - 梅園 - 猴山 - 八一游泳池 - 風光村 - 凌波門 - 武漢大學工學部 - 水生所 - 洪山禮堂 - 蔡家嘴 - 省博物館 - 湖北日報 - 梨園 - 和盛世家 - 省電力大廈 - 岳家嘴 - 汪家墩 - 徐東村 - 徐東路(施工取消) - 分金街 - 麻陽街 - 蘆溝橋路 - 五福路 - 三陽路 - 粵漢碼頭 - 蘭陵路 - 南京路 - 江漢路 - 利濟路 - 江漢一橋 - 古琴台 - 漢陽橋頭 - 黃鶴樓 - 閱馬場 - 千家街 - 武昌火車站 (38站) 回程:武昌火車站 - 千家街 - 閱馬場 - 黃鶴樓 - 漢陽橋頭 - 古琴台 - 江漢一橋 - 五馬路 - 江漢路 - 南京路 - 武漢客運港 - 蘭陵路 - 粵漢碼頭 - 三陽路 - 六合路 - 撫順路 - 蘆溝橋路 - 麻陽街 - 徐東路(施工取消) - 徐東村 - 汪家墩 - 省電力大廈 - 和盛世家 - 梨園 - 湖北日報 - 省博物館 - 蔡家嘴 - 洪山禮堂 - 水生所 - 武漢大學工學部 - 凌波門 - 風光村 - 八一游泳池 - 猴山 - 梅園 - 櫻花園 - 植物園小區 - 武漢植物園 7.中南路上可以坐577路到武昌火車站;從武昌火車站可以坐402路到江漢路。 8.去赤壁我選擇坐火車,D107次(32元),10:55從武昌站出發,12:05到赤壁火車站。出了火車站坐2路公交車(1元),金三角站下。往前走15分鐘,看到紅色中巴,車身上印著“三國古鎮旅游”的就是了。中巴8元,大概40分鐘到赤壁古鎮。赤壁門票60元(小貴),玩一圈下來起碼要3個小時。 9.從赤壁回武漢坐的是T6788次,車票是在武昌站買的,車票本身價格只有19元,加收了10元的異地訂票手續費~~~~而且這趟車十分糟爛,首先晚點2個小時,車上不打空調,人暴多擁擠不堪,逢站就停,還時不時地臨時停車讓道,到晚上9:00才到武昌。 一、美食
1. 戶部巷的美食不得不提,戶部巷是自由路左手邊的一條很窄的小巷子,巷子裡蔡林記的熱干面、四季美的湯包、徐嫂、謙記豆絲等,我只嘗試了熱干面(3元),面條下鍋燙下撈起,澆上芝麻醬、蔥花、小菜,攪拌一下黑乎乎的,面條很勁道,就是油膩了點
2. 4月3日到的那天,人特別多,被人推著走,戶部巷根本極不進去,就在自由路和一條巷子交彙口的薄冰羊肉粉處,歇腳順便中餐,沒想到無心插柳啊。點了份6元的羊肉粉,湯色濃白,羊肉鮮嫩,米粉爽滑,十分之美味,後來又去光顧兩次,還打包一份帶回南京o(∩_∩)o…
3. 4月3日晚上,從鄂鋼酒店出來沿勝利街往南走(准確的應當是西南方向),走個10分鐘到蘭陵路上,一下十分的熱鬧人氣,這裡有小桃園、頂好牛肉粉,還有很多小吃,要了一碗頂好的牛肉粉(7元),用的是很少能看到的搪瓷碗,彰顯老店的風格。牛肉粉夠辣夠鮮,牛肉有咬勁,不錯不錯。

(頂好牛肉粉)
4. 從蘭陵路口沿勝利街再走一個路口,就到了合作路的三鎮民生,4月5日早上去湊個熱鬧,排隊等豆皮用了半個小時,竟然只有一口鍋煎豆皮,不過這三鮮豆皮真的好吃,外面的雞蛋皮金而黃,裡面的糯米餡香而糯。他們家的煎包、熱干面也很有人氣。
5. 4月4日早上去黃鶴樓,在大洋百貨對面的統一街上又見蔡林記(分店),因為不是很好熱干面,就在旁邊的一家土豆粉店用早,點了份牛肉砂鍋土豆粉,湯鮮味美、柔軟筋道,在武漢看到很多土豆粉店,也是一大特色。
6. 507路在黃鶴樓站下車後,沿馬路向前走大概10分鐘,就是首義街小吃,我只是經過。
7. 從黃鶴樓車站坐411路(或108路)到水果湖,經過中南路站時看到戶部巷分店。在水果湖站下車後,往回走100米,看到水果湖菜場,進門後就是一個美食城,有粥、面、粉,還有我最愛的豆皮,聞名遐邇的老通城豆皮就在裡面,一份份的放在塑料飯盒中,三鮮豆皮4元。

(老通誠三鮮豆皮)
8. 湖錦酒店口碑不錯,有幾家分店,我去的是八一路上的分店,地址:八一路105號027-87278811,特色菜有武昌魚、辣的跳、煎藕餅、一品糯。。。我一個人只點了蔥燒武昌魚和炒時蔬。武昌魚魚身上澆了醬汁,還是不錯的。菜的分量足,價格不高,就餐環境雅致,難怪生意那麼好。
9. 周黑鴨的連鎖點很多,在江漢步行街、中華路輪渡、武昌車站都有銷售點,鴨脖、鴨翅、鴨舌都不錯,還有藕片也是又麻又辣又軟又糯。據說精武路和新華路的交彙處還有家胖子鴨脖也很不錯,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嘗試下o(∩_∩)o…
10 大智路上有家鳳爪王燒烤,第一天晚上回酒店經過他們家,大概已經晚上10點多鐘,他們家依舊燈火通明,生意火爆。除了燒烤還經營早餐,後來我打包了3串烤鳳爪(12元)帶回南京,鳳爪夠辣夠味兒,香酥可口。在鳳爪王的對面是一家湖南米粉店,牛肉份也不錯。
11. 胭脂路車站旁邊的汪師傅牛肉粉也不錯,點了份牛肉粉加個鹵蛋(9元),原湯汁下的粉,牛肉也比較酥爛;在汪師傅的斜對面,有家福慶和牛肉米粉,據說也不錯哦
12. 從鄂鋼酒店出來走個5分鐘,在一個實驗中學旁邊有家甜品點,裡面的紅豆雙皮奶才2元,吃起來更像布丁,我很喜歡。
13. 坐402路去江漢路上經過利濟路的李記燃面館,就是網上說味道比蔡林記更正宗的燃面館,402路在五馬路下就是了
五、普及知識:
1. 黃鶴樓位於武昌蛇山上,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始建於公元223年,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武漢政府重建黃鶴樓,1985年6月落成,高大雄偉、金碧輝煌,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武漢長江大橋雄踞於黃鶴樓前,與它隔長江相望的則是高24層的晴川飯店和龜山上的電視塔,這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大為增色。
黃鶴樓瀕臨萬裡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游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裡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黃鶴樓》詩,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誦。因這首詩,使很多人產生了對黃鶴樓的懷念,當黃鶴新樓落成之後,它的豐姿令人振奮,是很自然的事。關於黃鶴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有一位名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後乘黃鶴升天。後來人們為懷念費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崔顥的詩與此有關,詩雲:“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要雄偉多了,5層,加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共高51.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
1927年2月,毛澤東考察完湖南農民運動後來到武昌,寫下了著名的《菩薩蠻·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空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

(黃鶴樓)
2.湖北省博物館 ①簡介: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並與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1957年正式成立省博物館。1959年春遷至今東湖風景區;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該館建築具濃郁楚風,呈一主兩翼、中軸對稱。館舍由編鐘館、楚文化館、綜合陳列樓組成。 館藏文物品類豐富,器類齊全,器類主要有陶、瓷器,青銅器,漆木器,簡牘、兵器、古樂器、金玉器,古代字畫,古錢幣等。一級文物主要有: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1965年在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被譽為越王青銅劍之首。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編鐘共65件,總重2500多公斤。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磬,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樂律文字。戰國的青銅尊盤,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盤口沿的鏤空附飾采用熔模鑄造工藝制成。鹿角立鶴,戰國時期青銅器,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種想像中的吉祥物。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銅鼓,商代打擊樂器,1977年崇陽白霓出土,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皮鼓形銅鼓。還有商朝的陶雞、大圓鼎,戰國時期的虎座鳥架鼓、十六節龍鳳佩、金盞,南北朝的青瓷蓮花尊,唐朝的樂俑,明朝的金鳳冠等 ②四大鎮館之寶為: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鄖縣人I號頭骨化石:時期為舊石器時代。1989年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出土,顱長26釐米,顱寬19釐米,顱高12釐米,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曾侯乙編鐘:時期為戰國時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鐘架長748釐米,高265釐米,重4.5噸左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鐘十二個半音齊奏,可以旋宮轉調。音階為現今通用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

(曾侯乙編鐘)
◆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千年不鏽,由許多小暗格組成。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釐米。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時期為元代。2006年鐘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釐米,口徑6.4釐米,底徑13釐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艷麗,是罕見的經科學發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1.關於熱干面
①由來: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干面”。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了一家熱干面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
②熱干面做法:熱干面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欲。
首先面要撣的好,那種胖胖的堿面在武漢的很多菜場都有賣的,也便宜,買回去以後先用大鍋燒水,水開後把面丟進去,數個一二三就可以撈起來了,絕對不能煮太軟,不然沒法吃。把撈出來的面攤在案子上,用電扇對著面死吹,一邊吹一邊往面上淋油一邊用長長的工具(像是炸油條用的那種筷子)挑拌,最後的目的是要把每一根面上都沾上油,面要堅韌有咬勁卻還不能是生的。這是很需要技巧的,調料再好吃,面的口感不對也會失去熱干面的風格。
面拌好放涼後,開始准備調料,芝麻醬要正宗,香油也要正宗,然後用這正宗的香油把正宗的芝麻醬慢慢調成稀稀的糊狀,一定要用香油調,很多街頭攤點為省錢用熱水調芝麻醬,那味道能好吃嗎?
除了芝麻醬以外,醬油、鹽、味精、蔥花、胡椒粉、喜歡吃辣的可以放辣椒汁,這就是武漢熱干面的基本成員了。近幾年來也常有加酸豆角、海帶絲、蘿蔔丁、腌菜的,雖然也好吃,但從另一個角度上卻掩去了芝麻醬原有的濃香。
一切准備停當,開始下面啦,燒一鍋開水,把撣好的面丟進去,打個滾就撈出來吧,人家本來就是熟的啊,把上面的那些調料加進去,醬油要少加,芝麻醬一定要多,吃的就是它,其它的適量就行了。如果嫌干,可以加一點點高湯或者牛肉湯,好啦,開始享受這地方美味吧,可不要撐破肚皮哦~!呵呵~2.豆皮:①由來:說起武漢的“三鮮豆皮”,它絕對不遜色於“漢堡包”和“披薩餅”。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制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湘產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難怪它一舉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原為民間小吃,老通城酒樓創建於1931年,其豆皮根據傳統做法,博采眾長,以豆、米、漿拌雞蛋做皮,以糯米為餡,色澤金黃透亮,外脆內嫩,以其獨特風味逼近聞名。因餡內包以豬腿肉、玉片等得名三鮮豆皮,後經改進形成多種口味的豆皮。②制作方法:◆制餡(1)將豬肉切成塊:將豬口舌、豬心頭、豬肚子一起放入鍋內,一次加足清水(約0.5千克)和鹽、醬油、硝水、黃酒、味精用大火燒熟,撈出晾干(鹵汁保留)。再把它們同叉燒、冬菇、玉蘭片都分別切成小丁。然後將鍋放火上,下豬油燒熱,先倒入玉蘭片丁炒數分鐘,倒入上面保留的煮肉鹵汁和冬菇丁繼續燒十幾分鐘後,將切好的各種小丁全部入鍋,用大火燒至全熟,鹵汁極少時,起鍋即成肉餡。(2)將蝦仁洗淨晾干(冬季須先加鹽少許抓勻;夏季須加鹽和水豆粉、雞蛋清各少許抓勻),下熱豬油鍋用大火爆炒一下,即成蝦仁餡。(3)將糯米洗淨,用清水浸泡七八個小時,瀝干蒸熟,即下熱油鍋,加鹽、溫水炒到散而不粘並有鹹味時,即起鍋加蓋保溫,即成糯米餡。◆制豆皮:按二與四之比,先將綠豆1千克磨碎,用水浸泡四五小時,去皮洗淨;將大米2千克淘淨,也用水浸泡六七小時。接下去將磨碎的綠豆與大米混和磨成稀漿。然後將鍋放大火上,先倒入適量的油把鍋刷光,再用勺舀一滿勺磨成的稀漿倒入鍋心,半將稀漿淌開,同時用蚌殼耥平,再灑上打散的蛋液。蓋上鍋蓋,壓低火力燒約1分鐘後,揭蓋,用鏟刀將豆皮鏟起翻個身,即成豆皮。◆成型:在豆皮上均勻地撒上適量鹽和全部糯米餡、肉餡、蝦仁餡及蔥花後。將豆皮的周圍邊沿疊上米,包成方形,澆上少許豬油,同時將火開大,並將鍋中的豆皮切成小塊,一塊塊翻個身,澆上一些豬油後起鍋即成。產品特點:色艷皮薄,松嫩爽口,餡心鮮香,油而不膩。六、注意事項
1. 武漢的街道沒有正南正北的,還有很多小街小巷,很繞,買份地圖放手邊,免得走冤枉路
2.湖北省博物館星期一閉館,去參觀最好避開節假日,入館不得帶水、三腳架。
3.武漢公交是無人售票,投幣2元,也有1.5元,准備好硬幣。
4.現在南京到武漢的火車,可以停靠3個車站:武漢站、武昌站、漢口站,出發之前看好自己的火車停靠哪站,早做准備
5.武漢被長江和漢江分割成武昌、漢口、漢陽。景點集中在武昌,黃鶴樓、東湖、武漢大學,還有美食的戶部巷、首義街都在武昌;Shopping購物集中在漢口,江漢路步行街,吉慶街都在漢口;至於漢陽沒有什麼特色。建議大家住在武昌方便游覽,如果住在漢口,就選擇離輪渡比較近的地方,否則在路上實在要耗費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