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游記之五台山

作者: 前世今生

導讀年少時隨父母去過五台山,印像中最深的便是那高高的白塔和風中搖曳的鈴聲。這次五一假期帶著孩子重上五台山,算得上是故地重游了。 早聽說過“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的說法,這次去五台山才從導游口中得知此話來在趙樸初先生。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薩,而文殊菩薩主司智慧,是萬佛之母、七佛之師,金五台也表達了人們對文殊菩薩的尊敬。 這次五台山 ...

年少時隨父母去過五台山,印像中最深的便是那高高的白塔和風中搖曳的鈴聲。這次五一假期帶著孩子重上五台山,算得上是故地重游了。

早聽說過“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的說法,這次去五台山才從導游口中得知此話來在趙樸初先生。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薩,而文殊菩薩主司智慧,是萬佛之母、七佛之師,金五台也表達了人們對文殊菩薩的尊敬。

這次五台山之行只有一天,導游選擇游覽了顯通寺和菩薩頂這兩座代表性寺院。

顯通寺是中國第二座寺廟,僅次於洛陽的白馬寺,歷史悠久。據說,明朝時顯通寺和塔院寺才分成兩座寺廟,分家後原來的天王殿劃歸塔院寺所有,所以顯通寺在門口豎立著兩塊“龍”和“虎”的石碑,承擔著保護寺廟的責任,這一點與眾不同,頗有海納百川的包容。顯通寺的大文殊殿供奉有五方文殊,方便行色匆匆的游客拜見五台文殊,被稱為“方便朝台”。顯通寺的銅殿,無梁殿和磚殿都是佛教和建築上的經典之作。另外,顯通寺還有文殊菩薩顯聖照片,據說在文革期間,林彪建行宮破壞廟宇時,文殊菩薩顯聖,有攝影師拍到了照片。有機會前往顯通寺的游客有眼福了。

登上菩薩頂之前,游客最好在108級台階下摸摸“佛”字牆,導游說轉三圈,閉目前行,摸到佛字的人,是有緣人。時間緊湊,我們一行人都上去摸摸佛字,戲稱為“臨時抱佛腳”。據說菩薩頂的108個台階代表人生的108種煩惱,登臨時不要數台階,不要回頭,登上去就是脫胎換骨,擺脫煩惱了。

菩薩頂的牌樓精工細作,據說是康熙所提,慈禧所建。導游如果不講,很少人注意到牌樓上鳳在龍之上。記得劉曉慶早年有部影片演慈禧時,有句台詞,說“要是我,就把鳳刻在上面“。此情此景倒是很合這句話。菩薩頂是皇家規格的寺廟,金碧輝煌,康熙,乾隆和嘉慶都有御筆題詞,嘉慶的題詞碑刻頂部有個腳印的形狀,據說是文殊菩薩的聖跡。菩薩頂的滴水大殿雖然不再滴水,但是台階上水滴的痕跡清晰可見。殿前的對聯“ 真容容真真容真靈鷲鷲靈靈鷲靈”暗藏玄機,導游讓大家猜猜橫批,“真靈“,某人靈機一動,脫口而出,導游說這對聯中暗藏四個真靈,暗示著五台山的四種靈驗。

由於是喇嘛廟,菩薩頂上廟宇兩側有和拉薩一樣的轉經輪,轉動轉經輪,遙望北台的皚皚白雪,身心頓時清淨,豁然開朗。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