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古城(轉發)

作者: *梅子*

導讀閬中----嘉陵第一江山(轉自《中國古鎮游》)一、 話說閬中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所以說閬中是因山有環拱之像而得名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也 ...

閬中----嘉陵第一江山(轉自《中國古鎮游》)一、 話說閬中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所以說閬中是因山有環拱之像而得名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也無疑是風水寶地。

閬中的城市歷史源遠流長。這裡相傳為中國遠古帝王伏羲誕生的地方。商周時代,閬中是巴國北部重鎮。戰國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國由重慶遷都閬中。秦統一後,於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迄今為止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從古到今,閬中縣制未動,縣名不改,是全國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縣城。閬中歷來是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閬中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還曾在閬中設四川省會達17年之久。閬中境內少數民族眾多,有漢、回、藏、蒙古、高山、納西等19個民族。

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城內的古街道交錯縱橫,91條街巷中有20多條街巷仍保持著唐宋時的建築風格。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間處理,建築物的外觀造型,構造方法,細部裝飾和材料選用等方面,都具有獨特風格。閬中古城內的民居屬於明清風格,有的具有明代疏朗淡雅味,有的則具有清朝精美繁復的特點,並且多以典雅精致的雕繪藝術為特色。先掛牌保護的居住點143處。這些官宅、民居的共同特點是:古、雅、幽、翠。臨街的小木屋都有外柱廊,出檐數尺,供行人遮陽避雨。建築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內回廊曲徑,古樸典雅,具有南方園林特色。在街道交彙處,往往有樓台拔地而起。

閬中古城保存得非常的完好,數百條古街道,城區內的四合院仍有人居住。如今徜徉在閬中古城保護區,只見街道兩邊全是青瓦蓋頂的木質結構建築,多數是平房,一律以木版為壁。窄窄的古街巷縱橫交錯,地面石板鋪路,古城保護區顯得古色古香。閬中現存古建築有:元代2處、明代4處、清代前期12處以及眾多的唐宋以來的街市和古民居,為中國古建築的一份重要遺產。

此外,閬中還是我國道教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著名的“佛都”,眾多的寺廟,道觀,教堂都保存完好。

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其中的英雄豪傑更是數不勝數。據史料記載,閬中是人祖伏羲的故鄉;蜀漢司棣校尉巴西太守張飛坐鎮閬中七年,後來翠於閬中,並埋葬於此;創有《太初歷》的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東漢任文孫、任文公父子;南宋抗基金驍將、岳飛的女婿張憲;明末蜀中“花木蘭”韓娥等。歷代墨客騷人杜甫、陸游、司馬光、蘇軾父子、文同、張善子、豐子剴、蕭軍等古今名流都先後蒞閬觀光或旅游,留下大量墨寶和詩篇,為閬苑天下勝境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二、 閬中集萃

滕王閣始建於唐代初期,後幾經興廢,重建於1989年。原建築為唐初滕王李元嬰所建,坐落在城北約3、5公裡處的閬苑名山之一的玉台山山腰。閣前的平地上矗立著一座石塔,塔呈魚瓶狀。此塔有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塔身仿佛都是向一旁傾斜,使游人虛驚之余而贊嘆不已。

錦屏山風景區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市城南郊,景區瀕臨嘉陵江,山勢獨特險峻,花木似錦,山峰連列如屏,世稱錦屏。經千余年裝點潤飾,錦屏更加絢麗多姿,素有“閬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譽。山上有張憲祠、少陵祠、放翁祠、觀星樓、八仙樓等建築。

巴巴寺占地13000多平方公裡,是沙特阿拉伯麥加城伊斯蘭噶德林耶教派的創始人太祖阿蔔杜.拉希的墓地。寺內磚雕和木雕非常精美,且園林和墓群結合,具有我國西部建築風格。

漢桓侯祠(張飛廟)景點主要由山門、敵萬樓、左右牌坊、大殿、後殿和張飛墓組成。張飛及其子孫部將的塑像,還有張飛用過的鐵鞭已經祭祀用的鐘、鼓等物。

萬卷樓為著名史學家陳壽撰寫千古史學名著《三國志》的地方。此樓依山而建,為三層檐樓閣式仿漢建築。院內有高5米的陳壽銅像。

三、 特色美食

閬中有很多風味小吃,有牛肉涼面、旋子鍋魁、糖燒饃、火鍋紅燒牛肉、豆花酸菜面、牛雜碎面、牛肉水餃、熱鹵勺腊、保寧白糖蒸饃、川北涼粉和熱涼粉等。

四、 紀念收藏

閬中絲綢、皮革、地毯、食醋享譽全國。張飛酒相傳已有1700多年歷史。閬中保寧醋為全國四大名醋之一,1915年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多次榮獲國家級金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