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線6日游路線:成都—南充—閬中—廣元—劍閣—梓潼—綿陽—成都
D1:早上7點52分成都—南充K940次列車,行程3小時29分,票價38元。11點27分到達南充車站,出火車站往右500米街對面,城北客運站到閬中的客車每30分鐘一班,票價25元。
南充,出租車起價4元,從城北客運站打的去玉屏山公園(參觀紀念《三國志》作者陳壽而建的萬卷樓)8元,公園門票2元,萬卷樓門票2元。萬卷樓重建於1993年。從公園門口乘13路公共汽車到五星廣場下,在對面書店才有當地地圖賣,3元/張。另一景點為譙周墓,譙周是陳壽的老師,問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在哪裡,只好放棄。南充城區基本是新建的,大南門舊城區非常的破舊,不值得一看。據當地人說南充治安不好,加上沒其他可看,決定當天離開。我打車去了大南門,然後從大南門乘8路車5角到火車站廣場,去城北汽車站乘下午3點的車去閬中,途徑西充、南部,行程小時10分鐘,省道柏油路,路況好。
下午5點10分到閬中,住閬中。
D2-D4閬中(詳見閬中攻略)
D4閬中汽車站乘客車到廣元,票價28元,行程4小時40分,路況為國道,從元壩到廣元一段在修路,很慢,大約走了1小時。終點到廣元火車站旁邊的上西汽車站。車站廣場上的商家就有地圖賣。在汽車站對面,有2路公共汽車,7角錢車票,到市區。我在市政府站下,車站後面的地質賓館住宿。普通標間60元/天,干淨整齊,有衛生間、電視、24小時熱水。對面公園街口百貨大樓2樓有一大型網吧,大廳2元/小時,單間3元/小時。
D5打車去千佛崖,15元,看見千佛崖有7路公共汽車路過。千佛崖門票10元,皇澤寺門票15元。千佛崖到皇澤寺打車15元。兩地游覽大概3小時30分。可打車去嘉陵汽車站,乘到朝天鎮的車去明月峽棧道遺址,大概就是懸崖上有序的洞,近年修復了一段棧道展現給游人。我從嘉陵車站乘車去新昭化(又叫寶輪鎮),5元,行程50分鐘,下車換雙排座小貨車,3元去昭化古城。從廣元到寶輪的路況為國道,從寶輪到昭化古城的路則為水泥路,21公裡。昭化古城很小巧,破舊、凌亂。有三、四個老房子還算完整,三個城門洞還在。出東門外10米的益合堂是明末建築,基本完整,但破舊,有幾重門,是民居;太守街12號的怡心園也很有特色,前廳可用餐,後廳是茶室,且可以在那裡住宿,10元/天。看完古城,仍需回到寶輪換乘客車到劍門關。票價5元。劍門關門票10元。整個景區游完大概要2小時多。值得看的有梁山寺和關樓。劍門關鎮的豆腐很有名,據說是因為水好,離開那裡的豆腐都不如那裡,所以有時間的話不妨嘗嘗。廣元—劍閣之間的客車很多,大約半小時有一趟路過,最晚7點左右。劍門關到劍閣,5元,1小時。廣元—劍閣為國道,路況一般,稍有險峻。在劍閣橋頭(不過橋)下車,順左手往下走,轉角有新華賓館,是新華書店下屬,干淨,整潔。普通標間40元/天,有彩電,公共衛生間,廁所。
D6 劍閣乘面包車到翠雲廊30分鐘,4元,門票10元,半小時參觀,這是三百裡古柏古道的一段。返劍閣30分鐘,到劍閣縣汽車站乘客車到武連,行程1小時,參觀覺苑寺,半小時,門票4元,非常值得一看,比麗江的白沙壁畫更大,更好。從武連乘電三輪到新橋(1元)搭到梓潼的過路車,7元,1個小時左右。梓潼七曲山大廟前一段路正在修,單行,聽說修好後只為旅游專用,過路車都從另一新路到梓潼。因此去七曲山大廟(當地人稱大廟山)要從梓潼縣城去。出租車起價2元,1元/公裡,大約20元到。梓潼縣城小巧整潔,非常干淨,比劍閣好。看上去可以找到適宜的住處。還可以在七曲山大廟旁邊住,推薦大廟派出所旁邊的大廟旅游服務社,電話0816-8214052經理姓謝,標間房價120元,講價到60元,有衛生間、電視、空調、熱水。
D7七曲大廟門票10元,是文昌宮和關帝廟。1個半小時參觀。乘車去梓潼汽車站換到綿陽的客車,10元,再到綿陽換回成都的客車,25元。車次很多,梓潼到成都的路況很好,全是高速路。大概3小時車程。
劍門蜀道景色名勝區
景區位於川東北。在連綿不斷的秦嶺,巴山,岷山之間,以“蜀道”為紐帶的風景名勝區,從陝西漢中,寧強入川至廣元,劍閣,梓潼的古棧道,綿亙數百裡,古為入蜀必經之地,是謂蜀道,其沿線地勢險要,唐李白喻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現有古棧道,三國古戰場遺跡,武則天廟皇澤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劍門關,古驛道翠雲廊,七曲山大廟,李白故居等景點。
皇澤寺
為祭祀中國惟一女皇帝武則天的廟宇。寺內崖壁上有北周以來的摩崖石刻造像30余龕,計有造像1000余軀。龕窟形式有支提式,半圓形,方形,長方形等。主要龕窟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石龕,則天殿石龕等,這裡最大的一尊造像是大佛樓內高5。8米的大佛。在它的後壁上刻有天龍八部,在雲中若隱若現,是石刻藝術中的一種創新。最精美的造像是五佛亭中的造像,主像釋迦牟尼,輕紗透體,質感很強;左右菩薩,一派貴婦人打扮,神態輕盈而瀟灑。
千佛崖摩崖造像
位於廣元城北4千米嘉陵江東岸壁上,總長200多米,高40多米,龕窟密布達13層,造像初創於南北朝,完成於唐朝,最晚的延續到清代鹹豐年間,前後達1400多年。無論戰亂還是盛世,人們造像不止,總計造像17000多軀,現僅存7000多軀,內容仍然豐富多彩,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其中最大的一個龕窟大佛洞,高5。4米,具有北魏時期的造像風格,人物身體肥碩,大雲洞,牟尼閣,睡佛洞的鏤空雕刻最為精細,富於美感。崖壁上60多處石刻題記,為研究各個朝代的佛教傳播和石刻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文字依據,且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明月峽棧道
位於嘉陵江上游,是古蜀道的著名遺跡--古棧道遺址,遺址位於廣元朝天區以北25千米處。透過峭壁上斑斑點點的孔洞,你在這裡也就看到了歷史的足跡。“武王伐紂,蜀亦從行”。盡管艱險異常,蜀民當年隨周武王伐紂,秦兵入蜀也行此道。張良焚棧迷項,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諸葛亮當年用重兵把守,因為這裡是三軍糧道。
昭化古城
距廣元市區35千米的昭化古城,古稱葭萌,公元前299年秦滅蜀後曾建葭萌縣,三國時這裡都是重兵屯集的古戰場,蜀國初興,張飛挑燈夜戰馬超;蜀漢將滅,姜維兵敗牛頭山,都是在這附近。城西7千米的牛頭山半腰間,是有“劍門鎖鑰”之稱的天雄關,又名葭萌關。現今關門兩側還排列著明,清石刻碑記14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