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外出前總要在攜程閱讀網友的游記,得益甚多,所以覺得今後應該把自己途中的所見所聞寫下來,供大家參考,這是義務。短短的兩天,只能是粗略的印像,但都是客觀的所聞所感。5月的重慶,因為前幾天剛遭大暴雨,所以天氣涼爽宜人。未到重慶以為重慶喚作山城是因為城在群山中心,其實是因為山就是城,城就是山,漫山遍坡都是高樓,間之以樹木,而且嘉陵江、長江在城下盤繞流淌,山水之樂兼得,確是好地方。山上可建這麼多高房子不到重慶是無法想像的。城裡的路不寬,彎道多,車不算太多,秩序還好,但司機喜歡按喇叭。出租車多為鈴木小車,黃色,進城的路上看到了一輛裝甲運兵車在開,當地人好像是多見不怪了,我以往卻只在電視和書報中見過,讓人聯想到戰爭。我的地圖和指南針給獨行重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當然我還帶了GPS,但不開車反而不好用),因為汽車在城中開必須像蛇一樣盤行,所以同時出發的話,我按方向直行,往往還是我步行者先到。而且步行的路雖然不寬,但基本都是整潔的石階路或水泥路,其間無汽車也無自行車,還少行人,行走時可從容不迫,這在現在的城市中怕是絕無僅有了。小路兩旁偶爾坐著幾個老人或開著幾桌麻將,更顯悠閑。路過小吃店時一股麻辣味鑽入鼻孔,在家裡時會覺得辛辣刺鼻,但這裡聞到卻感覺很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當然要到景點最方便的還是公交車和出租車。重慶出租車宰客網友多次提到,確實如此,我打了兩次車,一次是機場到渝中,或許是碰上好司機,或許是因修路本身已繞行了,到點與預計相符。另一次是去三峽博物館,他幫我繞了一大圈,而且除收了燃油費,還理所當然的少找五毛錢,車號A。T5555。三峽博物館非常值得看,設計很好,有實物,有照片,布置非常好,人在其中,好像在三峽中,在歷史的長河中,比去年游三峽更震撼。去得晚了,只參觀了《壯麗三峽》《遠古巴渝》。然後在博物館門口的平台上就小桌要了杯重慶本地的綠茶,下面的人民廣場一覽無余,對面的人民大禮堂像是大一號的天壇,高高矗立在對面的坡上。解放碑是一座塔,因有抗戰的歷史沉積其中,顯得沉重,令人遐想。四周的大商場全國都一樣,如非購物狂,不進也罷,不然行囊太沉。洪涯洞依山而建,每層有不同的功能,或小吃或仿古工場,還有工藝品等,很不錯。這裡的商人很爽快,你還價她能賣則賣,不會跟你磨。在其中的觀光電梯,人不太多但靠門處我四周很擠,為了不讓別人太擠,我抽身往裡走,也使我的便攜相機躲過一劫,相機包的拉鏈已被拉開,退一步海闊天空此之謂也。大足石刻只參觀了寶頂山石刻,工程浩大,壯觀得很,刻的也精美,系統的刻出一些佛教的教理,如因果報應,但似乎也有儒學的孝和老莊的對無為的推崇,也許佛理中也有此內容,我不懂。石刻刻在一個U型的山嶴近山頂處,底下深處有山澗,U型兩端隔澗相望,而且有橋連通。為圖方便報了個市內一日游,60元,不含餐,旁人講價到40元,六個景點: 湖廣會館 ,渣滓洞,白公館,磁器口古鎮(此處自行用餐),人民大禮堂,解放碑。八點半多點被一輛面包車接上,先到湖廣會館 ,由會館的導游講解,會館很大,建築精美,導游小姐講的也挺賣力,雖然有不少錯誤如什麼火克木,最終希望大家去請教裡面的大師指點迷津。出來後被涼在外面近半小時,來時隨車的導游和司機不知去處,然後與其他隊組合拼成一整車,到一個周什麼記的火鍋底料生產廠去參觀,並優惠購買,無時間限制。然後去渣滓洞,限半小時。又去白公館,半小時,這兩處是當時國民黨關押共產黨人的監獄,都不大,但青山綠水間建築被作此用途,看了心裡又沉又涼。然後被開到一賣菜刀處,不限時間買刀。出來時已下午二點多了,又被安排到一個叫老坎超市買土特產。然後到朝天門結束一日游,讓游長江的去游長江,我們去機場的自己打的去機場。我下車後趕緊找個小吃攤吃點東西,不然餓昏在人生地不熟的重慶,會成為熟人和網友的笑料,好在人民大禮堂,解放碑昨天已看到過,磁器口古鎮下次如有機會可再來。

(解放碑)

(寶頂山石刻)

(寶頂山石刻)

(渣滓洞後面的瀑布)

(一日游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