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松柏汽車站到輪渡碼頭,坐31路。松柏到輪渡差不多花三十多分鐘的,然後乘普通渡輪到鼓浪嶼,我當時坐了環島渡輪,¥15/人,但覺得不值。午飯在菜市場旁邊的一家沙茶面館吃了一碗正中的沙茶面,加了一些什麼米血,炸五香,鹵蛋什麼的味道還挺不錯的。午飯過後,開始島上游覽:刻字館 -> 菽莊花園 -> 鋼琴博物館(花園內) -> 日光岩 -> 鄭成功紀念館(日光岩內) -> 毓園 -> 皓月園 -> 鄭成功雕像(園內)。晚飯在海鮮屋吃,在龍頭路450號。喝大茶杯奶茶,吃趙小姐的餡餅,葉氏麻糍,黃勝記肉脯。晚飯吃了海鮮,後到港仔後沙灘。住桐菱度假旅館,店長會看手相幫我看了,特准。 第二天上午去中山街逛去了,中山路,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人流旺,商品多,名氣大,不論往昔還是如今,人們一提及廈門,就言必中山路,中山路的建築都是騎樓,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大約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這種建築有著濃郁的南洋風情,粉紅和乳白是主色調,經過歲月的洗禮,斑駁的牆體與古舊的木窗更為騎樓增添了幾分特有的神韻。在中山路在黃則和吃了各種各樣的小吃,飽得實在不行了。下午坐著公車直奔南普陀了,南普陀在福建廈門市市區五老峰下,建於唐朝會昌、大中年間,初名泗州寺,五代時曾稱泗洲院,宋代又易名為普照。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一度荒廢,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建,明末又毀於兵火。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由靖海侯施琅重建,因為寺院是觀音菩薩的主要道場之一,又在我國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因為本人在南方這種類型的佛寺也見過很多,所以也沒感覺什麼特別。逛完南普陀就直接拐到廈門大學去參觀了一下,各種特殊建築物確實不錯,校園風情十分優美,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氣氛靜謐而浪漫是談戀愛的好地方。晚飯就在廈大的一家日本料理店匆匆解決。 第三天 到廈門的圓博園逛了下,主要看了園博島,閩台島,園博大道,石文化園,中華教育園,臨水景觀建築,園博園主展館,廈門園博園還是國內首個按園林流派建園的景觀園,這裡彙聚了國內江南園、嶺南園、北方園、閩台園、民族風情園等幾大園林流派、各色園林的經典之作。走進園博園,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各地園林藝術的不同風格、不同魅力,領略到古今園林藝術迥異的美感。下午到鼓浪嶼買了當地的一些土特產,牛肉脯,豬肉脯,餡餅,鳳梨酥,魚片干。晚上回去又跟旅館的店長聊了一個多小時,真有點一見如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