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日

作者: 快樂的貓咪

導讀年初再就業之後就沒出過遠門,心心念念想到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去,這次五一可真是遂願了。但我不再像往年那樣有時間計劃詳細路線,只是把方向定好了—河南,一個我從沒踏入過的省份。其實,到了鄭州就發現,其實城市都大同小異,我討厭遍地開花的蘇寧家電、肯德基、以及五顏六色的網吧,可是沒辦法,所有城市,都有了光鮮的高樓大廈、廣場立交、霓虹夜市,讓你 ...

年初再就業之後就沒出過遠門,心心念念想到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去,這次五一可真是遂願了。但我不再像往年那樣有時間計劃詳細路線,只是把方向定好了—河南,一個我從沒踏入過的省份。其實,到了鄭州就發現,其實城市都大同小異,我討厭遍地開花的蘇寧家電、肯德基、以及五顏六色的網吧,可是沒辦法,所有城市,都有了光鮮的高樓大廈、廣場立交、霓虹夜市,讓你去哪兒都有“家”的感覺。五一幾乎都是好天氣,今年也不例外,全國許多地方都超過了三十度。而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騎車是很愜意的,雖然熱,卻還不會令人崩潰。但在把我家小輪運到千裡之外的過程中,足夠讓我崩潰。我是在長寧路上的GIANT裝箱的,4月30日那天他家生意很好,四眼只來得及幫我拆下腳踏綁好車頭,我自己把車車塞到大箱子裡,用封箱帶綁好。後來大家都不理解我為何那麼痛苦,因為他們不知道這箱子原本是裝山地的,我本希望是個小三分之一的箱子,我能拆下前後輪,可是事與願違。這個箱子站起來比我人還高,我得前後用兩手分別拎住箱子兩側,加上背了個將近30公斤的包,走幾步就得停一下。這箱子打車都放不進後備箱,讓我幾乎想放棄,但此時送回店裡,估計會被BS,於是從長寧路中山西路,到長寧路凱旋路,將近走了半小時。好在,地鐵工作人員一路放行,自從下了地鐵,一直到機場裡面,路面都是大理石,箱子被我連推帶扯,總算帶到托運櫃台,稱重之後,他們讓我去“超規格行李托運處”托運,好在也沒有加收費用。到了鄭州是晚上,一時來不及裝車,短短十分鐘路程,一輛箱式摩的開價三十,被討還到二十,綁在車頂,帶往目的地。艷陽高照的五月一日,塗好防曬霜,從鄭州出發,前往開封。新修的鄭開大道路面寬闊平坦,沿路一片片的薰衣草,某飛一定會羨慕死的,於是我就沒拍,只拍了幾多蝴蝶蘭----還有一個原因是薰衣草附近除了花香,還有許多糞糞的味道,令人沒法停留。與上海的塵土飛揚想比,這條四十公裡的公路,由於有八條機動車道,所以即使沒有把非機動車道專門擋開,也很少會受機動車影響。中原的道路幾乎沒有坡度,或者是很長的緩坡。來回路上都有一批批的車友同行,不過幾乎都是非常業余的短途旅行,沒有看到專門拉練的----連頭盔都沒幾個人戴,包括我自己也沒戴,可照樣很放心地騎30的速度。沿路不絕於眼的是水果攤,大多是賣草莓和西瓜的,還有“大閘蟹”,無論產地還是季節,都讓人十分疑惑。回程路上,看到一起車禍,廚豆說看到死人了,還有殯儀館的車子,還好我沒看到。不得不說鄭州人民的交通觀念是不咋地,若不是這條道修的那麼寬,車禍肯定連連。在市區幾乎沒有交通法規的觀念,助動車、摩的可以到機動車道,紅燈可以闖,逆向無所謂,行人更是橫衝直撞,放眼望去馬路上就和印度交通沒什麼兩樣……。開封在我印像中是個古老的城市,和山西的平遙或者陝西的西安一樣,包公祠、開封府都是吸引我的地方。可是真到了這裡,卻發現那些景點和城隍廟沒什麼兩樣,只要到了那個景點門口,放眼就是人山人海,我們只是在門口留個照就趕快撤離了。不過在開封的午飯是驢肉和驢腸湯,加個肉夾饃,這頓飯的香味一直支撐了整個回程,打一個嗝,驢肉味道就蕩氣回腸,久久不散。而在這裡吃的兩次肉夾饃,都能發現和在上海的不同----不說料的區別,就說餅饃,這裡都是脆脆香香的,不就葷肉都很好吃。開封府和包公祠當中是很大的包公湖,這是我們唯一逗留稍久的地方,湖面很寬也不髒,市民在湖邊楊柳樹下乘涼,我們也加入到這個愜意的行列,休整了半個多小時就回程了。五月的時候如此炎熱真是少有,光照下面我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就怕曬黑,去年五一的黑白分界線還沒褪去呢!不過有這樣的光照,一直目送夕陽西下,到七點路面還是非常清晰,而到達鄭州市內已經是華燈初上了,進入市內的立交橋縱橫八向,橋上霓彩變換,讓人不禁駐足。第二日,去的是黃河灘,從鄭州市內到黃河,一個多小時。黃河是什麼樣子的,心裡面一直在想。長江就在上海的北面,去崇明、岱山都經過。而黃河,總感覺很遠。這次終於親臨了。黃河在河南這兒是很窄的。問廚豆河南和河北是哪條河的南北,他說是黃河,不過黃河幾經干旱,久而久之也改道了。我們在鄭州看到的黃河也是淺淺的,好幾片泥沙,都能趟過去,跨越黃河,這感覺相當不錯。黃河邊的灘塗踩上去很舒服,沙粒很細,泥巴很厚實,就像這裡的人,心細又大方……這是後話了。廚豆很有興致地拿出一只風箏,這是他玩的時髦貨,叫特技風箏。不同於一般的單線風箏,並非很容易就上天,然後就掛在空中,而是要朝著風向操縱,兩手需不斷扯線控制平衡,玩的好還能做動作,比如滑翔,翻跟鬥,由於不料的特殊,這種風箏的聲音非常響,飛的時間常能聽到呲呲地劃破風的聲音。可是這裡的風太小太小,騎車很好,放風箏就不利了,常常在河面上滑著滑著就一頭栽倒河裡英勇就義。 這一天的午飯是在黃河邊吃的,炸白條,一種小魚,香香脆脆,白蝦,比東山的白蝦大很多,特別鮮。嘗了一下這兒的米皮,不太吃得慣,不過拌的湯料很好,我喝了個精光。晚上我們去一個很大的夜市吃燒烤。說實在的對於健康理念不是很重的我,都知道燒烤不能多吃,不過和朋友在一起,湊這個熱鬧還是相當值得的。還沒踏進這條小馬路,一陣陣的煙熏就纏繞在空中了,裡面人聲鼎沸,讓我依稀回到十幾年前的珠海和幾年前的鎮江。很喜歡這種氣氛,在上海也許有,但我是乖孩子從來就是兩點一線,從不知道夜市是什麼樣子的。廚豆和老板非常熟,稀裡嘩啦地點了一大堆東西,還叫上他表哥一起來。燒烤真是吃個熱鬧而已,我依然喜歡吃拌菜,這裡的蔬菜都用醋拌,加上大蔥,清涼爽口,和燒烤的葷腥中和一下正好。前一晚有一道蔬菜叫什麼名我不記得了,用面粉和著胡蘿蔔絲和另一種蔬菜,配上蒜末和醋,被我吃了個精光。就憑這麼簡單樸素的菜,也不能不讓你愛上這個地方。第三天的行程,計劃去洛陽拜訪龍門石窟。當中出了點岔子----我寄宿的那個女生拜托我幫她看兩天她家狗狗笨笨。前一晚我回去九點了,看到小家伙餓得不成樣子,就給了她好幾勺吃的,結果半夜兩點半她開始折騰,無奈只好睡眼惺忪地牽她出去遛和恩恩,折騰了兩次我也基本上沒繼續怎麼睡。第二天按照計劃五點半起床,打車去汽車站,買了汽車票去洛陽。洛陽不是一座大城市,交通很簡單,火車站一輛車直達龍門石窟。這是三天來我真正拜訪的景點。對於石窟,小時候就在地理課上有所耳聞,印像中雲岡、敦煌,都是在大漠中,被風塵拂面,歷經滄桑的。沒想到龍門石窟就在洛陽市內,所以就少了許多風塵僕僕。雖然我心生遺憾它的周邊太過繁華,但不得不感謝它可以如此接近。我知道憑我自己一個人也許無法到沙漠區拜謁。穿過高大龍門,兩邊是山上石窟,中間是緩緩流淌的伊河。我的歷史知識有限,隨著一些團隊偷聽導游講解,結果還是聽得一知半解。石像無論大小,神態各異,或含蓄沉靜或嬉笑顏開,又有各種姿態,最多是盤腿靜坐的,但也不乏長袖善舞的。這樣的石像群總是令人驚嘆,它如何產生,又如何保留至今的,回來查一下,基本都知曉,但撇去那些過往不說,如此恢弘巨大的石像群,若是在夜間走過,靜謐的河邊一個個石窟中,仿佛都藏著一個個靈魂,想想就神奇。返程遇到非常郁悶的火車延誤,應該是SB會造成的,所有往上海方向的火車一律晚點一個小時以上。本來改簽了的車票不巧就遇到延誤,一路顛簸回到鄭州不提。河南這個省市給人印像不是很好,前不久安陽還出現了出售劣質汽油導致車輛群體故障。但在河南的四天裡,對姑娘們的印像非常好,她們熱情、爽快,到後來我回到家,發現自己的口音也變了不少。舉例說來,我們說這件衣服真漂亮,南方人習慣於說“好漂亮”,台灣人會說“好好看”,上海人說“老好看的”,河南人便是說“可漂亮了”。現在我對於形容詞前的副詞就會用“可”,因為覺得這麼用可有說服力了!


(開封大梁城門)



(開封府)



(黃河灘)



(龍門口)



(龍門石窟的石像)


精選遊記: 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