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之行

作者: 現在的小馬嫂

導讀大理是一個壩子,西倚蒼山,東傍洱海,舒展地坐落在莽莽的雲貴高原裡,像一個婉然的奇跡,雖然經歷過南昭國的盛衰,卻一點不覺滄桑。據說大理最有名的景致叫做“風花雪月”——風是“下關風”,下關有天生橋,傳說觀音在那裡打翻了風瓶,所以風大,其實比起北方的朔風,下關風是大大遜色的,但在氣候溫和的大理尤其是冬天,下關風頗有冷硬的氣質。花是“上關 ...

大理是一個壩子,西倚蒼山,東傍洱海,舒展地坐落在莽莽的雲貴高原裡,像一個婉然的奇跡,雖然經歷過南昭國的盛衰,卻一點不覺滄桑。據說大理最有名的景致叫做“風花雪月”——風是“下關風”,下關有天生橋,傳說觀音在那裡打翻了風瓶,所以風大,其實比起北方的朔風,下關風是大大遜色的,但在氣候溫和的大理尤其是冬天,下關風頗有冷硬的氣質。花是“上關花”,傳說上關曾盛產奇異的龍女花,到了後來所謂的“花”指的就是上關的女孩子,因為上關、周城現在仍是非常本真的白族居住地,當地人善於制作有名的扎染工藝品,而這一帶白族女孩的衣飾也尤為絢麗,宛若鮮花。雪是“蒼山雪”,說的是冬天降雪,很少會下到壩子裡去,而蒼山頂上卻會積一簇融融白雪,任天氣晴好,山頂的銀白也不見消融。月是“洱海月”,黃昏時分,金黃的圓月映照在粼粼的洱海上,岸邊的漁家小船輕輕蕩漾,溫馨無限。一直以來,大理人提到“風花雪月”的典故時,都有一種由熱愛而生的微微自豪。 早飯後的第一站就是傳說中的“洱海”雖然不能欣賞到洱海的月,但能欣賞到洱海白天的美景也不枉此行!

說游海 當然離不了船了 我們一行人來到岸邊 湖面上停著一艘游輪不是很大 但內部設施也很齊全

上船的時候,金花給我們每一位上船的游客發了一個荷包,原想在船艙內包一包間,那就看不到外面的風景,還是在甲板上自由活動的好,既能欣賞風景又能借這洱海的美麗景色當背景拍幾張照片留念。

在船上還有白族人表演的舞蹈,還有白族人喝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至今讓我回味無窮。

在洱海中還有一個島 ,據說這就是傳說中的段氏家族當年度假休閑去過的地方。現在開發成了游樂區了。

下站就是“蝴蝶泉”這裡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拍攝地點。這裡有兩條路,一條是寬敞平坦的大路女孩子(金花)走的 這用竹林隔上的兩條小路是男孩子(阿鵬哥)走的,阿鵬哥走的路面上是用石子鋪的,表面上看起來坑坑窪窪的,那為了為難阿鵬哥的,這樣就不那麼容易追到金花了。讓他們苦一些,才知道甜蜜來之不易!

蝴蝶泉嗎 就一定要有泉水的,據說在這蝴蝶泉水裡洗手還有講究呢 一洗身體健康 二洗財源滾滾 三洗定交桃花運我也不求什麼就是圖個熱鬧就來到泉水的源頭在水裡涮涮

順水而下正看到水流到了一個水塘中,遠處看到一個大型的玻璃房子,這個房子裡就是飛滿了蝴蝶的蝴蝶房咯,去這裡只要花一元錢套上腳套就可以進去看了,這裡不愧是蝴蝶房 這裡的蝴蝶五顏六色好美~

在這裡還有拿著白族衣服出租照相的大嬸們,我也照了一張呵呵

第三站 大理三塔

據說天龍八部也來過這裡拍攝。三塔的建築很雄偉,三座塔都一些微微的傾斜,淡黃色的衣服穿在他的身上尤為醒目。三塔只能觀看不能攀爬。在往塔的方向走上去有一座類似廟宇的建築,一個人在這寬敞的大路上獨步,向山廟宇走去,有很高的台階,來到廟宇頂層向下瞭望可以看到三塔的全景!廟宇是鏤空的,中間懸掛這一座鐘 就像少林寺裡的一樣,我用全力推了推他 好重 他紋絲未動,看來也有上頓重了 當初是怎麼弄上來 掛上的呢 好奇~~

在往上走就是一座廟沒有什麼可逛的了

第四站 大理古城

古城裡都是店鋪圍繞 很濃的商業氣味 大理的洱塊味道不錯 它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烤出來的 另一種是用油炸出來的 兩種方法都要摸他們秘制的醬料 我當然是哪種吃法都不能放過了 為了讓客人吃的方便 賣洱塊的老人都用竹簽在烤或炸的同時不斷的往上卷賣洱塊的大多都是路邊的當地老人吃這洱塊 與老人聊著當地的事也是一道享受~

據說這裡的扎布也是不錯的要是喜歡就買一塊回家 也別管買回去能做什麼就是留念

古城雖說不大 但也很繁華 要是向那個胡同裡一拐還真不容易找到出口呢尤其想我這樣不記路的人呢呵呵 當然不管是回來或是剛進古城的人 都不能忘記在古城的門口照張相片留念呢 有大理兩個字的城門相當的醒目呢~~~


精選遊記: 大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