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2002/8/30)
阿勒泰在新疆的最北部,位於阿爾泰山的南麓。這裡山巒起伏,森林密布,河流縱橫,水草肥美,礦藏豐富,牛羊成群,景色迷人,是新疆最肥美的地區。號稱“金山銀水”。
阿勒泰在突厥語中就是“金山”的意思,這一帶的大山中蘊藏有豐富的金礦。民謠說“阿勒泰七十二溝,溝溝有黃金”。當年俄國老毛子想吞並阿勒泰地區,就是垂涎於這裡的金礦。其實,這裡何止是金礦,銅鎳鋅等有色金屬蘊藏也極為豐富。阿勒泰有個縣,名字就叫“富蘊”,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裡蘊藏的寶藏是多麼的富有。
除了金山,還有條著名的“銀水”,那就是額爾齊斯河。額爾齊斯河發源於富蘊東北的山嶺之中,向西,一路有喀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克蘭河和布爾津河加盟,形成水勢浩大的河流,再流入哈薩克斯坦,進入俄羅斯,彙入鄂畢河,最終流入北冰洋。這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金山銀水” 就成了阿勒泰的代名詞。
阿勒泰的清河縣,是成吉思汗當年入疆的口子,那裡的三道海子風景優美;富蘊縣的礦藏和水庫聞名全國;福海縣的烏倫古湖,媲美“八百裡洞庭”;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吉木乃縣,那裡有阿勒泰真正的萬種風情。
這裡,民族眾多,歷史紛爭頻繁。歷史上,曾隸屬過呼揭、匈奴、東漢、鮮卑.、柔然、突厥、唐、回鶻、西遼、蒙古、窩闊台、元、瓦刺、滿清、民國……幾乎漢政權的所有北方對手都統治過這裡。
這是新疆最美麗,最富饒,最有魅力的地區。
地區首府阿勒泰市像座夾皮溝中的城市,三面環山,克蘭河在旁邊流過。城市不大,如同一個小縣城,一條南北向的街,街頭走到街尾只需十五分鐘,市中心有個小廣場,有音樂噴泉,還有一座哈薩克牧民揚鞭催馬的雕塑。在廣場裡走動,很舒服,很從容。廣場的背後有一條小溪,小溪的後頭聳立著一座褐色的山頭,叫駱駝山,山頭上一座寶塔,叫駱駝塔。猛然看去,和烏魯木齊的紅山很相像,也有點像延安的寶塔山。這山、這塔,是阿勒泰市的標志。
市區整潔,安寧,安詳,一種很寧靜的感覺。
菜場的菜十分豐富,白菜、蘿蔔、黃瓜、青椒、西紅柿、黃瓜、芹菜、姜、蔥、蒜……豬肉、牛肉、羊肉、魚肉……樣樣都有。瓜果也很豐富,桃、李、梨、蘋果、香蕉、葡萄、新鮮龍眼(不知怎麼還有這個)……還有一種蟠桃,鮮得不得了,水水的,甜甜的,一口下去,香氣撲鼻,蜜水順著腮幫子亂流。真沒想到,這北疆的小城的水果蔬菜竟然應有盡有。
街上跑著很多的小面的,算是出租車了,司機們很友好,很和善,會很熱情地向你指路。面的很便宜,只兩元。
這裡的人淳樸、厚道、熱情,與他們交往,讓人一種舒坦,安全的感覺。
這是個安寧的城市。
下午到城西北的樺林公園去游玩,這是個國家級的旅游風景區,裡面方圓幾公裡全是望不盡的白樺樹,園子很靜,溪水潺潺,白樺片片,陽光透過樹葉照進林子,林子裡一片金黃,煞是好看,置身其中,仿佛是在俄羅斯的白樺林中。(在這裡,見了四下的溪流,你簡直不會相信這是在新疆,這裡,甚至透著福建武夷山溪流的風味)
晚上,在一家小飯館,要了一份大盤燉豬蹄,豬蹄是燉了許久的,加上大蒜,洋蔥,炸馬鈴薯片,青椒、蒜苗,姜片爆鍋,出鍋時撒上香菜,熱氣騰騰,香噴噴。吃了個盤底朝天。(哇,香味至今難忘。)
順便說說一下新疆的大盤菜。新疆人豪爽簡單,吃飯也豪爽簡單。一個老大老大的盤子,放上大塊大塊煮熟的主料,澆上配料就成大盤菜了。主料是雞的,叫大盤雞;主料是羊肉的,叫大盤肉;主料是面條,叫大盤面。這大盤,大到有一桌人圍著吃的,小到有一個人吃的。但不管盤子大小,主料是什麼,裡面的幾種配料倒是大致不變的。如大蒜、洋蔥、西紅柿、青椒、馬鈴薯之類,是少不得的。
晚上,在網吧裡泡了兩小時。
走向喀納斯湖(2002/8/31)
下一步就是目的地——喀納斯湖。
喀納斯在蒙語中一說為“美麗而神秘的湖”,一說為“峽谷中的湖”。的的確確,她是深藏在阿爾泰山深處的一個神秘而美麗的高山湖泊。這裡雪峰擁峙,層林翠染,碧波含微,綠坡墨林,美不勝受。
當年,蒙古大將耶律楚材,西征過喀納斯湖,被這裡的美景陶醉,不禁詩興大發,這位漢學高手即賦詩一首:“誰知西域逢佳景,始信東君不世情。圓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
這首詩,便成為古人唯一一首詠贊喀納斯湖的詩句。
喀納斯湖水在一天不同的時間會變幻成藍白綠不同的顏色,她的景色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也會變幻出不同的風味,這就使她增加了許多的神秘色彩。當然,湖中出沒無常的紅色湖怪和紅魚也使她的神秘變得更神秘。許多中外游客把她叫作“東方的瑞士”,她還被稱為“人間的最後一方淨土”,
然而,對我來講,最重要的,還不僅僅是喀納斯,而是到喀納斯的路上,一路的美景,一路的過程。
過程往往比目標更重要。
從阿勒泰到喀納斯湖有三條路。
第一條是先到布爾津縣,再經衝乎兒到喀納斯,一路柏油路,好走得很,是目前的例行旅游大道。
第二條是到布爾津縣繞道哈巴河縣,經鐵熱克提鄉,白哈巴村進入喀納斯,這條路又遠又險,不好走。
第三條是從阿勒泰直接走衝乎兒,再從衝乎爾到喀納斯,這條路,很荒僻,少有人走。
我打算沿第一條路走,乘車到布爾津,在布爾津住上一兩天,了解些情況,再伺機到衝乎兒,在衝乎兒附近的哈薩克牧民家裡尋租馬匹,爭取騎馬一路走進喀納斯湖區。
這是個大膽的計劃,也是我圖謀已久的方案。在新疆的地形圖上查過,衝乎兒離喀納斯湖約一百公裡,沿途要穿越高山、峽谷、原始森林、草原牧場、河流,沼澤地、草甸……一路風景一定非常迷人。我知道曾有團隊帶著向導和衛星定位儀騎馬進去過,也知道有人從禾木那頭騎馬進去過,但一個人從衝乎兒單獨騎行進入喀納斯湖區,還沒有聽說過。
這個想法在我的腦子裡縈繞已久,現在到了去實現的時候了。(之所以帶這麼重的行囊,就是為這個行動做准備的)當然,這只是個大體的計劃。所有的地點,所有的路程和路線,所有可能遇見的人,全是未知數,僅有的一點知識只是在網上和地圖上查取的,前面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我全然不知。
正因為一切全然不知,才充滿了魅力,充滿了探索,充滿了激情和勇氣。
我決心按自己的計劃行事。
打聽到布爾津縣沒有異地取款,便退房上街去提款。轉遍了全市,竟沒有一家銀行開門。一問,才知今天是周末,這裡的銀行要11:30才開門。在路人的指點下,趕到四星級的金僑酒店的自動取款機上拿到了錢。
有錢就有膽,趕緊打車去汽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