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哈爾濱的前兩天,忽然接到電話,兩個在ctrip上說好同往呼倫貝爾的網友都臨時有事不能來了。我一下就沒了方向,心情沮喪和惶恐到不知所措。我是那麼的害怕孤獨,而主要問題是:出來之前,我從沒想過會一個人到遙遠的草原。哈爾濱開往海拉爾的列車,是傍晚發車。一直忙得不見人影的朋友終於陪我吃了“最後的晚餐”,送我進中國聯通在火車站設的CDMA貴賓廳,然後頗有些悲壯的衝他揮手告別。這是一列夕發朝至的新型空調直快。這次旅行從上海到沈陽,從沈陽到哈爾濱,又從哈爾濱到海拉爾,之後到滿洲裡,加上返程,我一直在不停地趕火車,坐火車當中,以至於現在已經回想不起哪段旅途曾發生過什麼事情。至少這一路我是呼呼大睡到第二天天明。
終於到站了,晨風中那件短袖的外套讓我有些瑟瑟發抖。站台上很干淨,一座當年沙俄修築中東鐵路時留下的建築,立在出站口,為剛剛翻修過的現代化海拉爾車站增添了一絲異域風情。我對海拉爾的全部了解,就從這車站開始。海拉爾是蒙語“野韭菜”的意思,聽說吃了野韭菜的羊,肉味不膻。所以,海拉爾地方的羊肉是很好吃的。
出站第一件事情,就是買地圖,無論幾個人同行,我想這絕對是一個好習慣。但是很遺憾,海拉爾城市地圖上,根本看不出草原在哪裡,出城該朝哪個方向走。無奈之下,只好先找住的地方。在火車站前小小的廣場上來回兜了幾圈,一直沒敢進那些私人旅館,看到門臉還算氣派的“鐵路招待所”,想起哈爾濱戶外朋友給的功略上好像有提到過,於是決定就住這了,而且很奢侈的要了一個包間。女孩子獨身在外,我可不想冒險。
包間看起來還不錯,獨立的衛生間可以洗澡(後來因為沒熱水,冷水澡洗得我直哆嗦,淋浴的噴頭還是壞的!),還有一個會客廳,長的沙發和彩電。50塊錢也值了。買地圖時候那個阿姨不無遺憾的問我怎麼不早來兩天,草原上的那達慕剛剛結束,我也著實跟著遺憾了一把。打開電視,正巧海拉爾電視台在播放那達慕的盛況,瞪大眼睛想彌補錯過的盛會,卻發現,參加大會表演的,竟然是什麼學校的學生,搞得像運動會開幕式的團體操表演,那個主持人還很忠誠的按照我國新聞報道的傳統方式,來了一通“為了此次大會,這些大學生們放棄了暑假休息時間,一遍遍彩排,不辭辛苦……”聽得我直慶幸,不看也罷!
稍作休息後,只背了相機和隨身的小包,來到街上漫無目的的瞎逛。一個人怎麼樣才能去呼倫貝爾草原呢?在這樣一個和普通城市相差無幾的地方,我還沒有感到草原就在我身邊。馬路對面一家郵政所似乎剛剛開門營業,我進去買了一套明信片,寫好地址寄出去,隨口和營業員攀談起來。聽說我一個女孩從上海來到這裡,她們的驚訝感嘆讓我虛榮心得到小小的滿足。順便問她怎麼才能去草原,有沒有長途車之類。她們給了我一個建議,說在盟賓館可能有散客車發往周圍景點,我想這應該類似我們八萬人體育場的旅游集散地。雖不如自助好,但應該方便吧。於是一個人按圖索驥坐上1路公交車。
公交車在城市中穿行,我這才發現,海拉爾遠比我想像中的漂亮、繁華。寬闊的街道,整齊的建築,幾乎每個路口都設有IC卡電話。綠化是和南方不一樣的楊柳,還有橫穿市區的伊敏河、海拉爾河,河岸邊是大片的綠草。這裡,終於隱約體現出“草原明珠”的韻味了。這裡的姑娘也許受了哈爾濱的影響,都化了很濃的妝,窈窕的身材被各色時尚服裝緊裹著。我不由聯想起那年初到康定城時的感覺。
盟賓館坐落在伊敏河邊,寬敞的院落裡停滿了小車,原來市裡正在開什麼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會。賓館門前果然有塊牌子,寫著呼和諾爾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白音呼碩草原一日游等字樣。一問前台接待小姐,卻被告知這些是賓館內的團隊旅游線路,而且今天沒有出團。唉,失望的又沒了方向。一邊看地圖一邊朝門外走去,晃悠間不留神撞到一輛停著的轎車,趕忙抬頭,那位司機在車內朝我善意的笑笑。哎喲,有新發現,海拉爾的出租車淨是紅旗轎車吶!真厲害!
實在沒招了,看著地圖上什麼“呼倫貝爾旅行社”“旅游局”之類的,找了個公用電話開始打電話,希望旅行社有一日游的項目。可惜,雖然對方態度是好的,語氣是關切的,聽出來深表同情的,就是沒有這項目的!哎,怎麼辦?我再次沒了方向!晃蕩晃蕩不覺已經9點多鐘,來到海拉爾長途汽車站,向門前的出租車一打聽,包車要150-200。這可不在我的預算之內。
“這裡去金帳汗多遠啊?”我問,因為對呼倫貝爾的景點,我就知道這一個。
“40多公裡!”一個開摩托車的湊上來了,“你一個人?那坐這摩托車去吧!”
“摩托車?能開多遠啊?”我有些將信將疑。無邊無際的草原啊,跑進去出不來怎麼辦。
“放心吧,我這車100多公裡的路都跑過。”
“多少錢?”
“如果你下午2、3點回來,50塊錢,包一天嘛,60塊錢。”
我略加思索一下,答應了他。
車手是個至少看起來老實的男子,30出頭,討價還價完之後,他的話明顯不多了。現在,我即將出發,坐在一個陌生人的背後,什麼也不去想。無數次的出行經驗告訴我,我一定是個幸運兒。
加油站加滿油,我們上路了。
海拉爾果然不大,轉眼已經出城,一條嶄新筆直的大路通向遠方。車手告訴我這是今年七月份才竣工的。已近中午,天氣很暖和,車開的不是特別快,路也很好走,我輕松的坐在後面欣賞沿途風光。這可比坐在出租車裡直接多了。我無法幼稚的問他“草原到了麼?”因為這裡到處都是草,滿山遍野望不到邊。因為已經立秋有一陣子了,草不是那麼綠,多少讓我有點失望,心裡更忍不住拿曾在青藏高原上見到的草原來比較。望不到蒙古包,也沒有牧人,偶爾經過拉滿草甸或者拉滿綿羊的拖拉機,會讓我興奮一下。金帳汗部落的標志前留個影吧,一個人出行的麻煩來了,周圍沒有人,只好求助車手。生怕他擺弄不來我那新尼康呢,沒想到衝洗出來後發現這位車手的技術還真是不錯。
如果說金帳汗是最令人失望的景點,一點也不為過。甚至說它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污點都貼切。就那麼幾根木頭圍起來一個直徑大約一公裡多的場子,幾個蒙古包散落其中,場子一側拴著幾匹馬,停著幾輛車,當然不可避免布滿車轍的痕跡。更可恨的是我走進去,身著蒙古民族服裝的服務員小姐迎上來問我吃點什麼,因為場子當中最大的蒙古包是個餐廳。當我表示我只是隨便看看,她立馬換了表情:“看看?買票了麼?”“還要買票?”我一聽心想這麼個破地方,大不了不看。“我經過可以吧?這就走好了。”呵,沒想到她比我還拽:“經過?這麼大的草原你走哪不行,偏偏經過這裡?”“我……”我竟被他說的氣結。哼,拉倒!我和車手哭笑不得離開這聽說小姐成群的“腐敗花園”。
金帳汗不遠處流淌的就是著名的莫日格勒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干旱無雨,它窄窄的,淺淺的,默默地穿行在草原,那氣勢實在與它“天下第一曲水”的名氣相去甚遠。趁著河邊有一大群散步的山羊,我拍了一張照片!為了構圖的美觀,我爬上竄下的取景,車手在一旁竊笑,這一路我們說的話還沒超過10句呢。遠遠的河邊搭著一頂顏色鮮艷的帳篷,我不禁大喜過望,以為遇到志同道合之人,急忙讓車手載我過去。近前了卻原來是個拾垃圾的老頭的住所,帳篷是廉價的,周圍還堆著許多生活垃圾,據說是在金帳汗部落裡工作的那些小姐和游人留下的。
“走吧!”我回頭向車手說。無心再看這一切了。我隱約聽見自己心碎的聲音。我不遠千裡一路奔波,甚至辭職安排這次遠行,為的就是心中的呼倫貝爾。“也許沒來對地方吧”,我安慰自己,轉身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