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地面文物遺存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是我向往已久的。退休後,有時間了,體力也還可以。終於下定決心准備成行,網上網下收集了不少資料,並提前十天買好去大同的臥鋪票。但到出行前三天,有冷空氣襲來,大同最低氣溫0度、五台山零下3度。本打算從北往南行,臨時決定,改為從南往北走,估計到晉北時也就不會太冷了。幸運的是洛陽還能買到臥鋪票(K738次,中鋪254元,加服務弗5元),一來一去損失78.40元。山西第一站定在芮城的永樂宮,之所以舍近求近選洛陽而不選風陵渡,因為沒去過龍門石窟,而與此行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正好一南一北互相呼應,也算畫龍點睛吧。
5月9日
背上雙肩包,手裡環保袋還帶些吃的出發了。上海站17:05准時發車,上車前在KFC飽餐一頓,晚上在列車的搖晃中睡得很好,這裡要介紹一個小竅門,到勞保用品商店去買一付彈性耳塞,塞上後再大的噪聲也不影響睡眠。倒是也帶了些安眠藥,也是備而不用。
5月10日
中午11點多到洛陽,出車站左側馬路(金谷園路)口,就是洛陽第一汽車運輸公司的長途車站,進去先打聽去山西芮城的車,每天只有下午2點一班,是早上由芮城開洛陽的返程車。
沿著金谷園路找網友介紹的青年旅社,當地人很少知道萬裡路,也不知道有青年旅社。走了近一站路,也沒找到,只好路邊找了個招待所看看,龍瑞招待所,夫妻店,有雙人房,30元/房,價格之低,令我吃驚。還算干淨,就是衛生在外、淋浴也不方便,但一是不想再走,二是主人也很客氣,就住下了。
放下行李就到馬路對面,坐81路車到關林,1.5元。下車站對面就是高高的關林牌坊,但是到關林,還得走一華裡地。正奉關林優惠門票一律10元(原價30元,半價15元)。
關公敗走麥城被孫權殺害後,怕劉備興師問罪,又用木匣盛關羽首節獻給曹操,以嫁禍於曹操。曹操識破其計,刻沉香木為軀,以王候之禮將其葬於洛陽南郊。關羽被過去歷代王朝尊為"武聖",舊時帝王墓稱陵,王侯墓稱塚,百姓墓稱墳,聖人墓稱林,故其墓稱"關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公是民間信仰者"忠、勇、仁、義"之楷模,“司命祿、佑科舉、治病消災、誅叛罰逆、招財進寶、庇護商賈”,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萬能之神”,所以香火旺盛。
漢時就有廟,已有1千7百多年歷史,現存建築始建於明萬歷年間,清乾隆時擴建。布局按帝王宮殿呈“回”字形結構。舞樓、大門、儀門、平安殿、財神殿、春秋殿、墓家沿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
大殿始建於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正門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
二殿五開間,廡殿式,門上懸掛著"光昭日月"匾額,是清光緒帝御題。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著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著手持大刀的周倉。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
八角亭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構築奇巧,別具一格。亭內有龜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頭雕龍,額題"勒封碑記"四字。碑的正面書題"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林",為歷代帝王對關羽的最高封號。
從關林出來,門口就有公交車站,58路1.5元,到終點站就是白馬寺。下車後不要前行,正門外有欄杆無法進入,從車站對面旅游商品市場進入,走過市場到入口。門票50元,60歲以上憑身份證半票25元,學生也享受半票。70歲憑老年證或身份證免票。 (順便說一句,洛陽本地人,60歲以上坐公車也是半票,70歲以上免票,比上海還人性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初創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國國家興建的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據傳東漢明帝劉莊遣秦景等18人赴西域求佛法,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洛陽,翌年建寺,遂以白馬為名。唐代時規模宏大,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曾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
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大雄殿內元代夾苧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為珍貴。但大殿不讓進入,燈光昏暗,所以帶個小巧的LED手電極有用。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跡。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在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漢明帝敕建佛塔,定名齊雲塔。今存之磚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塔為四方形密檐式,13層,通高約25米。第一層塔檐之下飾砌以仿木構式鬥拱,頂覆寶瓶式塔剎,外輪廓略作拋物線形,玲瓏挺拔,古雅秀麗。
清涼台上毗盧殿為寺內最老建築不可不看。在寺西側還有印度建造的佛殿和泰國風格的佛殿。
出白馬寺坐56路公車到天子駕六博物館,路過九龍問鼎雕塑的環城西路中州東路口,到人民東路中州中路口的王城廣場,就見天子駕六的大銅雕。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是原址原狀陳列展示的遺址型博物館。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東周王城東部,即今周王城廣場,發現了397座東周時期的墓葬和18座車馬坑。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車馬坑南北長42.6米,東西寬7.4米,共清理出了26輛車、70匹馬、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骼。在這座車馬坑裡不僅發現了多輛駕二車、駕四車,還發現了罕見的天子駕六車。車馬坑再現了恢宏浩大的周天子車馬出行儀仗列隊,整個車隊呈南北縱向兩列擺放,車頭向南,車尾朝北,駕二車和駕四車呈眾星捧月之勢分別排列在天子駕六的前後,天子駕六表現出唯我獨尊的王者氣勢。“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以實物的形式,印證了古文獻“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士駕二”記載的正確性;對研究東周時期的乘輿制度、喪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區的確認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
其實天子駕六離我住的招待所步行很近。夜飯在馬路對面的老麻餃子館。12元一斤餃子,來4元。5元錢的冷盤,半盆藕、半盆鹽水花生拌芹菜,盆裝得那嘛滿,真感覺到物價的差異之大。
房間帶一個朝北小陽台,洗洗衣襪,早早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