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比偶先來國王湖,把這裡吹成德國最漂亮的地方,說得偶心動得不得了,在離開德國之前,一定要來一趟的,畢竟德國的南部是旅游勝地而偶的游跡未到。在這裡游蕩了兩天,雖然是冬天,可是這裡的確當得上旅游勝地,讓人舒服。只是,偶總是不由自主的感嘆中國美景多。因為於偶,雖然跑的地方不算多,中國最美的地方都沒去過,但隨便想幾個去過的地方,都可以媲美這德國阿爾卑斯山腳一帶的各類景色了。但是,還是要說一句:國王湖的確很美。而冬季之美於偶,在於其靜謐,僅此一點,國內更美的地方多得去了,就算小如郴州也有不差這裡的河流湖泊大山,但靜謐一項就差太遠。國王湖冬季冰凍湖封了一半只能去到St Bartholomae,Salet和Obersee都不能去。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別人都早早的來,畢竟游船的收費還是一樣的12.8歐,冬季來的性價比卻少一半。希特勒生日賀禮之鷹堡也不能去,因為大雪太深被封了。不過,整體來說,這裡游客還是不少,雖然游湖的少了,但來滑雪的可一點沒少,裝備齊全的全家上陣。
國王湖長8公裡,寬1250米,最深有200米,冬季湖水冰冷徹骨,但據說夏季也是很清涼的,因為湖水主要是由很深的地下溪流彙聚而成。國王湖是德國境內最干淨的湖泊,湖水達到飲用水的質量標准。湖水真的是異常的清澈見底,和瑞士的那些湖泊一樣。湖邊有鴛鴦成群,它們可不怕冷,游弋自如。湖邊峽灣的水已被凍住了一半。
周六早上游湖,9點55分是第一班船,天空依然飄雪,厚重的灰色雲層壓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各座山頭上,不由哀嘆在湖中看山是不可能的了,上Jenner也是白上,昨天下午來的時候,偶爾還出了點太陽,還看到Jenner的頂,想著今天大概可以有個好天,上這1800米去看阿爾卑斯的各個山頭去,畢竟到處都說在那裡看到的“宏偉壯觀的景色舉世聞名”。雖然心裡絕對自信在雲南、四川和西藏交界處的那些大山的風光要更好得多,但是總得打發時間不是?現在連打發時間都不必想了,因為上去看到的一定都是白茫茫的雲霧。
就觀湖吧。國王湖是被群山環繞的,據說因冰河侵蝕而成,船行湖中看著湖水感覺是黑色的,加上周圍的黑山白雪叢林,極像北歐的峽灣風貌,讓偶想起從奧斯陸到卑根之間的那種鐵馬冰河的氣勢。山勢險峻,山下湖邊偶有小木屋一座。這幾年真是無聊的小說看多了,偶居然一直想著這裡就是傳說中的武林高手從小跟著隱士高人學武的地方嘛,人跡罕至(冬天),靜謐如畫!記得看到一篇文章寫這裡是一幅中國的水墨山水畫,偶同意,特別是這冬季,只有黑白和其間的顏色。但要說水墨山水畫,自然是張家界最像,即便春季花開,也是水墨畫一幅。
游船穿行國王湖和各個山峰之間,還是別有趣味的。當游船來到Echo的時候,舵手把發動機給停了,說了幾句德語,不知道說什麼,然後吹起了次中音小號,樂聲在山谷中飄蕩開去,又曼妙地回蕩回來,聽起來像從山腹中傳出一樣。這就是所謂“來自國王湖的回音”了。據說從前船行到此,船夫就會點燃裝滿黑色火藥的鞭炮,能夠回響7遍,讓人心馳神往。當然天氣好的時候,小號聲也能夠回響兩遍,不過今天下雪,一遍也算對得起觀眾了。而且在悠揚的號聲可不是免費的,大家需要為此支付一些小費。
船繼續前行,遠遠的看到白色的岸一長條橫在湖中,立馬把寬闊的湖面給縮窄了80%,然後就見到了聞名的紅色教堂頂,自然,這裡就是今天的終點了-St. Bartholomae。紅頂白屋,加上周圍被白雪覆蓋的黑屋子,沿岸被雪壓枝頭的高高的松樹,一整排全部異常清晰的倒影在湖水中,盡管看上去湖水依然是黑色的,但是就這樣的一排倒影,讓人清楚感到湖水之清澈。而整個半島上白雪覆蓋,半米多深的雪,偶走進人少去的黑森林的邊邊上,一腳踩下,幾乎沒掉整只靴子。安靜,是唯一的語言。而唯一的聲音就是偶踩在雪裡的咯吱咯吱響聲。林海雪原,大概是偶這兩年的旅游主題了,總是無意之間就撞上。
游完湖,也才中午,懶得搭車了(酒店都給客人卡,可以免費搭車的),直接走Konigsseer Fuseweg回去,3公裡多對偶來說實在是很少的一段路,暴走族當久了。何況一路沿著湖的下游走,風光不錯。看來和偶有志一同的人不少,不過,老外們都是從下游走上來,去湖邊的,就偶是從湖邊向下走,這也和時間有關系。還有一位美女騎馬沿著weg觀景,這也真是不錯,只是馬太有氣味了些。一路的聲音來自清泉石上流,沿途是木屋村莊小橋樹林,白雪皚皚的草場。有時候是一個人在靜謐中穿行,有時候迎面的老外一個個和你say hello,有時候可以走到溪邊,體會下水的清涼感覺。溪邊時有石壁,上面凝結著的狹長的冰,給人千年冰川的感覺。走這樣一段路,偶想起的是張家界的金鞭溪和西雙版納的野像谷。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在山間林間溪畔穿行,不同在於張家界是奇山怪石雲霧繞山,野像谷是郁郁蔥蔥的熱帶叢林蔽日,而這裡是白雪松樹及其後若隱若現的高山相伴。當然,還有一個不同是金鞭溪畔人比較多。
這幾天的旅游,真是最懶散的了,2點又回到溫暖的小屋,也不想出去打發時間了。坐等夜幕降臨在這個小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