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旅行之約旦(1)

作者: 不受拘束

導讀接著“一個人的旅行之埃及”篇,後面是3天的約旦旅程。 約旦國家很小,面積約9萬平方公裡,比浙江或江蘇的10萬平方公裡還少1萬,而且80%是沙漠。它是二次大戰後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的國家,國王叫侯賽因。在70年代我小學3、4年級的時候,第一次聽說約旦,第一次聽說侯賽因,那是批判他追隨美帝國主義,推行“侯賽因計劃”,具體是什麼,我已經不知道了。通過那 ...

接著“一個人的旅行之埃及”篇,後面是3天的約旦旅程。

約旦國家很小,面積約9萬平方公裡,比浙江或江蘇的10萬平方公裡還少1萬,而且80%是沙漠。它是二次大戰後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的國家,國王叫侯賽因。在70年代我小學3、4年級的時候,第一次聽說約旦,第一次聽說侯賽因,那是批判他追隨美帝國主義,推行“侯賽因計劃”,具體是什麼,我已經不知道了。通過那時的教育,就是知道他是人民的敵人,是帝國主義的走狗。

而現在,我要到這個“走狗”的家裡去拜訪了。

在行前的准備中,我主要計劃去佩特拉,去看看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因為LP上說,如果你只去一個地方,那麼就是佩特拉。然後是死海,去體驗一下這個海平面最低的湖泊的神奇浮力。但是回來後發現錯過了傑拉什,一個羅馬時代的古城遺跡。看來只能以後有機會去以色列的時候再去了。

第一天

從埃及的努韋巴出發,乘慢船去亞喀巴,由於原定下午3點出發的船,一直到6點多才開,所以到亞喀巴已經是晚上11點了。下了船,到碼頭的一間平房裡等待拿護照。

除了我們幾個散客,還有一個旅行團隊。一會兒,就有人叫,CHINESE先進去。呵呵,阿拉伯兄弟照顧哦!於是喜滋滋地與廣東小伙先後進去領護照。

LP上說,約旦落地簽證是10約旦第納爾,第納爾的彙率與歐元差不多,與人民幣基本上就是1比10。而如果到約旦使領館簽證是20美元。只有從亞喀巴進是免簽證費,因為約旦在這裡要建立自由貿易經濟特區(呵呵,就是我們國家的保稅區啦!)。

眼見要和我們一起拼車的美國人還沒有拿到護照,而下船的民工們已經在出口處排起了長隊,我准備先排隊,然後等美國人。

但是當美國人拿好護照後,說去前面問一下,是否要排隊。結果,只見他在前面大手一揮,呵呵!外國人優先(或許是旅游簽證優先,因為我感覺排隊的民工應該是去約旦打工的埃及人)。

出門,立即有司機來兜生意,問了2個,價格40第納爾,每人10元,差不多了,走吧!

車上聊天時,我問美國人住在那個城市,結果是住在倫敦,應該是在倫敦讀書吧。其中那個高個還會說簡單的中文,於是我們就用中英文交叉著交談。當然我非常佩服外國人能夠學如此難學的中文,然後背誦了我小學4年級的英語課文,什麼LONG LIVE CHAIRMAN MAO,A LONG LONG LIFE TO CHAIRMAN MAO。NEVER FORGET CLASS AND CLASS STRUGGLE,然後還唱I LOVE TIANANMEN PEKING,THE SUN RISES OVER TIANANMEN,OUR GREAT LEADER CHAIRMAN MAO HE LEADS US MARCHING ON……

美國人哈哈大笑,暈哦!我也很佩服自己的記憶力,那可是1973年的事啊!回想起來,我初中以前的英語詞彙,除了人稱代詞,好像沒有一個有用的。

然後開始睡覺,一直將到達WADI MUSA時,我才迷迷糊糊醒來。時間已經是凌晨1點,我們4人如幽靈般游蕩在街上,然後敲旅館的大門,然後詢問價格。我和廣東小伙與美國人分別找了馬路兩邊門對門的旅館住宿。

等我上午醒來時,已經過8點了,廣東小伙因為要趕著去安曼,他在這裡只有半天時間,所以一早就去佩特拉了,而我則有一整天。

出門找車去佩特拉,出租車開價2元(相當於20元人民幣),我拒絕。然後在一個街心區域,找到一輛皮卡,0.5元——5元人民幣,那還差不多。

到了佩特拉門口,人流稀少。我想這小地方就是小地方,盡管世界著名,但是也比不上中國的垃圾景點人多。

找到售票處,票子分為1日、2日和3日票,可見景區面積有多大。當然我只能買1日票,然後還想,憑我的腳力,爭取全部兜完。

這約旦人也學會了漲價,並且是變著法兒漲,除了票價29元(含主要路線導游),還有4元的馬費,可以騎馬從門口到峽谷的入口。

事實證明,這約旦人也像埃及人一樣,這僅僅是個開頭。當我騎上馬還沒有開路,那馬夫就向我要錢。我頭也不抬就立即翻身下馬,也懶得去論理,就這點路,我自己走進去也罷。

從書上看到的佩特拉最令人震撼的是穿出峽谷所看到的在岩石上刻出的宮殿。所以,當你在長長的峽谷裡穿行時,就非常期待前面的殿堂。但實際上,這峽谷也非常有看頭,兩邊的岩石,就像在西奈半島看見的那樣,有著美麗的色彩,冷酷的外形,而那些時不時奔跑而過的馬車,那得得聲回蕩在峽谷裡,更生出幾分神秘,讓人對時空不免恍惚起來。

終於,當藏寶宮殿展現在眼前時,幾分興奮之余,卻又多了一絲遺憾。盡管才是9點多,但是已經是人頭攢動,也不知這些個游客是幾點進門的。由於宮殿太過高大,太陽又如此熱辣,所以,人們都遠遠地在陰涼處拍照。

盡管這個景點是在荒漠裡,但是周圍的游客幾乎都是歐洲人。至少我在國內的景點,例如桂林、西安、長城、九寨溝等,就沒有看見過絕對數如此多的外國人。看來,就旅游大國來說,中國還落後得太遠太遠。

藏寶宮殿的門口站著2個懶散的衛兵,還有1個穿著古裝的人,但是可能是怕被收費,幾乎沒有游客上前與他們合影。

除了宮殿,吸引我的還有岩石。那些個鮮艷的色彩,較之西奈沙漠裡的,簡直就是濃妝和淡彩之相異。

沿著一邊的大路繼續往裡,如刀削般的岩石矗立在左邊,又是人工雕刻的高大石窟,再配以琉璃般的彩色,讓人從心底裡發出贊嘆。

靜靜地站在對面的遠處,默默地看著這些個雕刻,讓人感嘆,這才叫“世界遺產”啊,國內的算什麼個鳥東西?

正好有一隊駱駝走過,真有些阿裡巴巴四十大盜光臨的感覺。更佩服那個發現這個遺跡的人。

放眼周圍,右手邊的山上還有洞窟,人們正源源不斷往那裡去,而左手邊通向遠處山脈的台階無人光顧,只有遠遠的山上有幾個人影,我決定往人少的地方去。剛走了沒幾步就遇見了從裡面出來的人,我一看是亞洲面孔,先用英語詢問,原來是香港人,說裡面景點不多,建議我沿著山腳繼續往裡。呵呵,幸虧嘴巴勤快,否則要走冤枉路了。

沿著山腳走,一邊的山上都是古人修建的洞窟,而山腳邊上則是彩色的洞穴,前方還有一個古羅馬劇場,在陽光下,劇場的座位泛著深淺不一的色彩。

原本以為這裡已經是盡頭,但是,大路僅僅是在這裡轉了彎,拐過去,又是一條長長的大道,最遠處還有宮殿,而前方是神廟的遺跡。好大的一個城市哦!

神廟的對面是一片彩色的山坡,時間已經中午,那山坡地下是餐廳,團隊游客紛紛在這裡歇腳用餐。我尋找著往山坡上去的入口。那是一個碎石小道,乍一看,還以為是廢棄的道路,後來看見有游客騎驢進去,才確認是通道。

在最初的15分鐘裡,我只遇見2、3個人,要不是路兩邊那更加濃烈色彩的天然岩洞岩石吸引了我,或許我就返回了。正好有人從裡面出來,問了問,說裡面的景色非常好,於是繼續往裡。

一路台階向上,景色漸入佳境,這裡人工的痕跡不多,但是單單那些彩色岩石和懸崖就令人興奮,一路狂拍。真的很難想像這岩石竟然可以這樣形成,這樣令人賞心悅目。回首遠望,已經到了高處,原來這條小路是穿行在岩石的峽谷中,很有些大峽谷的味道。

我不知道這條小道通往哪裡,但是這些景色,更讓人感覺是行走在去往天堂的路上。我相信這裡的彩色岩石絕對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而這裡拍攝的照片,也是此次旅行中我最喜歡最滿意的照片。

糟糕的是,我帶的3塊電池,現在已經用完2塊了。

經過1個多小時的爬山,終於到達了山頂,哈!原來這裡是另一個藏寶宮殿。一樣的門樓,一樣的壯觀,只是人已經少了很多。這裡有商鋪,買了一瓶果汁飲料,4第納爾,相當於40元人民幣,斬客哦!也沒辦法,誰讓我不吃午餐就上來呢!

這裡是一大片坡地,走到山崖邊上,山下是一片荒涼,荒涼得沒有生氣,荒涼得讓人絕望,旁邊的牌子上寫著:世界盡頭。

原本以為前方有路,結果一問,原來要原路返回,呵呵,難怪說這裡是“盡頭”涅。

已經是3點多了,我趕快往回走。等回到山腳,已經4點了,竟然還有人往裡去。人群中聽見飄來上海話,是騎驢的女孩,趕快接上一句上海話過過癮:“進去要有點路咯”,招來他們的驚奇。

等回到經典的藏寶宮殿處,人群已經散去,喧囂已經不再,只有一匹駱駝孤零零地跪伏在前面,又是一張在雜志上經典的招牌照片。

經過了一天的步行,所有人都已經精疲力竭,人們等在這裡,等著馬車將他們拉到峽谷出口。車夫為了多拉快跑,將馬鞭抽得叭叭響,可憐的游客在車上被顛得七倒八歪的。看著這慘像,我咬咬牙,還是走出去吧!

終於在5點半,我除了佩特拉的大門。一天下來,看看手裡的景點示意圖,算算大概走了有20公裡路,期間只喝了一瓶可樂,一瓶果汁,呵呵,比較佩服自己的體力。在經過了西奈半島的連續徒步和爬山,再經過今天的暴走,身上的一大堆肉終於明顯減少了。回到上海又可以開吃了。

門口有車在兜客,5第納爾,我當然拒絕。前方停著一輛農夫車,見裡面坐著司機,1第納爾成交,送到旅館。

晚上出門逛街,鎮子很小,一個小時不到就兜遍,還考察了明天出發去首都安曼的汽車站,實際上就是一片山坡拐角的平地,沒有建築。明天就在這裡7點半有車去安曼。



(佩特拉)



(2)



(3)



(峽谷)



(彩色岩石)


精選遊記: 亞喀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