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世博兩日游

作者: nemocome

導讀6月3日-6日,一家三口赴上海參觀世博會。帶照片的詳見博客:http://***/u/1446699604 6月4日,原定早上5點54到上海的車,居然誇張地晚點到9點半,一路就在不停地給動車讓道。這樣原本有可能一大早趕到世博園搶中國館預約券的計劃也泡湯了。 從浦西1號門(魯班路入口)排隊安檢進入世博園已經11點多了。今天計劃上午先在浦西轉轉,下午主轉歐洲區,晚上有空再去亞洲區或美 ...

6月3日-6日,一家三口赴上海參觀世博會。帶照片的詳見博客:http://***/u/1446699604

6月4日,原定早上5點54到上海的車,居然誇張地晚點到9點半,一路就在不停地給動車讓道。這樣原本有可能一大早趕到世博園搶中國館預約券的計劃也泡湯了。

從浦西1號門(魯班路入口)排隊安檢進入世博園已經11點多了。今天計劃上午先在浦西轉轉,下午主轉歐洲區,晚上有空再去亞洲區或美洲區。入口處買了世博護照(30元/本),向小白菜(世博志願者呢稱)領取地圖,用手機預約了芬蘭館(早9點以後,可以用手機發送85401+預約時間段到1066666620即可,預約成功後會收到驗證碼,憑驗證碼入館,當天有效)。

現在的世博會已經不是剛開始的世博會了,誰再說浦西沒人我跟誰急,哪兒哪兒都排隊。石油館要兩小時,可口可樂體驗工坊要2小時,看來看去,就國家電網館人少些,也差不多排了30多分鐘。電網館確實沒什麼看的,就一個魔盒,也就是一個360度屏幕的空房間,放些個沒什麼內容但效果還行的短片,讓人感覺好像在盒子中旋轉。

乘園區公交到達浦西的城市實踐區,這裡彙集了各國城市改造及城市建設的案例。來這裡的目的有三:一是蓋章(胡蘿蔔心樂此不疲);二是納涼(館內冷氣十足,不用排隊)二是收集齊三個西班牙案例——馬德裡、巴塞羅納、畢爾巴鄂的印章,這樣就可以走西班牙館的快速通道。後兩個案例基本是挨在一起,與馬德裡案例隔一條馬路,不算遠,在地圖上可以方便查到。很順利地蓋了馬德裡和畢爾巴鄂的章,到巴塞羅納案例卡殼了——沒人蓋章!詢問工作人員才知道,上午因為蓋章的事,游客與西班牙外方人員發生爭執,差點沒打起來,老外一惱,把章給收了!真是郁悶。。

下午2點半,因預約了芬蘭館,趕緊地坐公交到L3碼頭換乘輪渡到浦東B區,直奔芬蘭館。看著蜿蜒的人群,我們出示下驗證碼無需排隊即可入館,感覺還是很爽的。芬蘭館內比較有趣的是照片牆,有一個類似銀行叫號機的機器,當有人從前面路過時,就會自動連拍下五張照片,然後整面牆的小屏幕上都會出現你的照片,很有趣。

土耳其館沒什麼內容,倒是買冰淇淋的排起了長隊。待雨停了,直奔法國館,裡三層外三層的隊伍讓人心裡發怵。原打算利用排隊的時間好好休息下,沒想到隊伍卻是一直不停地流動著,根本坐不下來,就一個勁兒地繞著法國館轉圈了。雖然預報的排隊時間約2小時,實際只排了40多分鐘。法國館的設計也挺有特色,展示的法國美食、名車、名畫值得一看。

衝著吉祥物長襪子皮皮去的瑞典館,卻只在門口見到一個小木偶。館內設有滑梯,類似很多景區的那種,可以從三樓直接劃到樓下,比較有趣,但只在下午3點到5點開放。館裡還有幾個秋千,小孩子玩得比較高興。除此之外就是宜家的家具了,沒什麼看的。

晚上的歐洲區人流明顯減少,只有德國館、英國館等熱門館還是長隊不斷,走馬觀花去了捷克、阿塞拜疆、馬爾他館等。

泰國館和美國館在晚上排隊也都用不了20分鐘。這兩個館都屬於一次放一撥人進館,必須全部看完後再一起散場的那種,所以散場後的敲章處都要排起長隊,要做好思想准備。展示內容都是放三段短片。泰國館的電影主要是介紹泰國的歷史、與中國的淵源及宣傳泰國的旅游,特別是4D旅游宣傳片,畫面出現水果時會聞到果香,出現大像灑水時會有水從天而降,孩子們特別高興,大人則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相機。美國館的三段短片帶有典型的美國風格,是對美國價值觀的宣傳,其他什麼都沒有。

從早上11點入園,到晚上10點半離開,轉了一天是挺累的。

6月5日。本想早早起來排隊領中國館預約券,因前一晚太累,休息時基本都12點了,想想算了,以後有機會再說。不到10點,從浦東5號門(長清路入口)進園。安檢依然是N長N長的隊,人流明顯比前一天多了去了。事後了解到,前一天周五入園人數為43.7萬,而5日當天則創紀錄的是52.5萬,連浦西沒人去的城市案例館都排上隊了,誇張的要命。這一天的上海一改前一天的陰沉,艷陽高照,曬死人不償命。

上午總共去了南非館、安哥拉館、非洲聯合館。都是長隊啊,特別是南非館,碰上一幫不要臉加塞兒的主兒,愣是衝開隔離線硬闖館,激起群怒,南非館也干脆閉館不放人了。這麼一折騰,一個多小時搭進去了就。

安哥拉館主要是一個3D電影,介紹安哥拉的風景,一般吧,沒有泰國館有意思。不過進門的時候都給小朋友發禮物袋,裡面有一包彩筆、一件T恤,上面印著“The children are the best we have in the world”。郁悶的是,在這裡,胡蘿蔔心的折疊椅被擠丟了。。。

下午本計劃主攻亞洲區,但日本館、沙特館都是4-6個小時的排隊,那臉貼臉、背靠背的啊,都跟罐頭似的,且任何遮擋的地方都沒有,干曬,看著心裡就發怵,作罷吧。干脆又坐越江公交車穿隧道到浦西的城市實踐區,補上巴塞羅納案例的章,再坐船回到歐洲區,直奔西班牙館。

順便提下香港案例館。不是說內容有多精彩,而是入門的設計值得借鑒。每位游客進入時,工作人員會為你的手腕戴上腕帶,然後在類似地鐵入口的大門旁邊,刷一下腕帶,門板打開,進一個人。下一個人必須要等門板合上才可再次刷腕帶,否則離前人過近,有可能會被合起的門板打到。這樣就迫使排隊的人自覺保持合理的距離,不致過於擁擠。真建議世博局廣泛推廣。

下午6點多來到西班牙館,原以為快速通道能像芬蘭館一樣可以直接進入呢,沒想到快速通道也要排隊啊,差不多排了40多分鐘。入口的隊伍有三列,一列是推著老人和小孩兒的,一列是集齊三個案例章的,還有一列拐N道彎兒的普通隊伍,三個隊伍輪流放人。

集齊三個印章的人在入口處需要請西班牙館工作人員驗證下,然後簽個日期就算是認可了。就在無聊排隊等侯的當兒,一個人手拿中國館預約券挨個詢問:是否有人願意用西班牙館快速通道資格換中國館預約券!中國館啊!我一聽,大叫一聲:“我換!我換!”原來,我們一家三口除了蓋齊西班牙案例館三個章的護照外,還另外在兩張地圖上也都蓋齊了章,別人都不太舍得用蓋過章的護照換,而我們舍得用地圖換,呵呵。所以,建議再蓋西班牙案例章的時候,不妨找白紙多蓋幾個,保不齊有人願意換呢。

西班牙館也比較有特色,一入口的設計像一個大岩洞,配合閃電、雷聲和音樂,有西班牙女郎在翩翩起舞,大人會覺得不錯,而太小的孩子會被嚇著。西班牙館另一個特色是碩大的仿真娃娃,會眨眼、微笑,不過那麼大的娃娃看起來確實有點怪異,怨不得網上也稱之為恐怖娃娃的。

出了西班牙館坐公交直奔亞洲區,中國館。7點半開始一直排隊到8點15才正式進館。坐電梯直達46米最高層,在電梯上行時,電梯內的窗口顯示的卻是飛奔的火車窗外的情景,使人感覺像在飛奔的列車上。下電梯後,沒有排隊觀看宣傳短片,而是直奔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確實不錯,值得一看。6月的國寶展示也從清明上河圖換成秦始皇陵的銅車馬了,因為去年去西安都看過兩次了,忽略不看。

TIPS:

1、不打無准備之仗。此次出行前我們就把攜程近兩個星期的世博攻略全部看了個遍。園區地圖、活動安排、注意事項都研究透徹。盡管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提前了解園區、了解各項細節對出行絕對有益。不管是幾天進園,每一天重點要轉哪些區,主攻哪些場館等是一定要心裡有數的,瞎球轉只會既耽誤時間又浪費精力。

2、要合理利用公共交通以節省體力。世博園內除了電瓶車要收費外,其他的公交和輪渡都是免費的。“望山跑死馬”,世博園各館看著不遠,走起來也是相當累人,特別是烈日當空的時候,所以,一句話,能坐車絕不走路。每個車站都有小白菜,要去哪、坐哪趟車、坐幾站這些事情就直接問小白菜好了。特別注意如果是坐輪渡過江,一定要注意看清是開往哪個方向的,省得准備去亞洲區的給拉到美洲區了。

3、凡事就問小白菜,一句話的事兒。

4、盡量利用剛開園和晚上人少的時候,可以多看些館。這些時候排隊時間較白天高峰會縮短不少。

5、對於大多數既沒有70歲以上老人或1.2以下小孩子也沒有殘疾人、孕婦的游客,就得排隊。快捷通道目前只有:用手機預約芬蘭館、集齊三個西班牙案例可以走西班牙館快速通道。其他場館就看運氣吧。

6、自覺排隊,展示國人的素質。經常會有人加塞兒、插隊、抄近道,甚至還有塞衣服裝孕婦的,讓老外們臉紅脖子粗地不斷制止,丟死人了。從自己做起吧,自覺排隊,維持良好的秩序,但也堅決不給加塞兒者以空間。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