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山是個還未開發的原生態的好地方。幾年前就聽說過此地,一直沒去的原因是網上可供咨詢的攻略極少,而且語焉不詳。這次去香格裡拉的路上我專門問了下當時的司機師傅,他是本地人,給了很多意見。 誠如攻略所說,千湖山旅游由當地三個村子共同負責,三個村子輪換著來,每個村子以家庭為單位排號。要上山必須租他們的馬和導游。上山的價格都是統一的,導游和馬匹游人沒選擇性的余地,攤上哪家就由哪家派人,就看當時家裡誰有空,如果全家大人都忙的話,會派出小朋友負責牽馬。
另外,千湖山下的村民不是職業導游,平時都有農活要干,且他們都沒有手機也沒有固定電話,所以千萬別臨到村口了才現找導游,最好提前一天打個招呼。我記得有篇帖子裡的游客去千湖山游玩,就是現找導游,結果排到號的那戶人家都在田裡干活,白白浪費幾個小時不說,還搞的雙方都不愉快。這就是提前未做功課的結果。
如果有朋友是從麗江方向上來的,那在接近香格裡拉的路上正好會經過其中一個負責千湖山的村子,可以拐進去問問現在是由哪個村子負責,再找那個村子的負責人要個電話。這樣事情就變主動多了。
由於我們的司機師傅事先打聽的很清楚,一切安排的很妥當,所以等我們到達村子的時候,導游大爺、兩位牽馬人早已坐在村口等待。交了錢,坐上馬,我們便出發上山。
千湖山的路相當不好走,崎嶇不平,有些地方甚至都不能稱作路,徒步上山需要很好的體力,我個人建議大家還是選擇騎馬好了。另外,山頂有段地方類似沼澤地帶,是全程最麻煩的地方,一腳踩下去至少濕掉半條褲腿,所以鞋子的裝備也得考慮。如果呆在馬背上,這些都不太需要擔心。但騎馬也有不好的地方,馬的呼吸會影響拍照時候的固定,本人就吃大虧了,馬背上拍的很多照片都糊掉了。
我去的季節不太好,但依然能感受得到千湖山的風光,沿路上隨處可見各種花色的杜鵑,各種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我上山時還看見兩位采蟲草的人,可見這也是個中草藥材的天然寶庫。

(據說是五味子的花)

(黃杜鵑雖說稀有,但千湖山上蠻常見的)
沿途經過好幾個落腳站,都是由幾個簡易木棚搭建的,這都是放牧人在山上的住所,真的是很艱苦的條件。
本人大概是中午到達山頂,到達山頂後我遺憾真真來錯季節了,山頂就是個紫色小葉杜鵑的天下,密密麻麻、鋪天蓋地的杜鵑叢,雖然大部分謝了,但是依然能夠想像的出盛時是何等光景。放眼望去,遠處是大片的杉樹林,天空近在咫尺,雲卷雲舒,山頂風光實在太開闊美麗了。當下,我就決定來年4月份的時候再來一次。

(千湖山風光)
山頂的分布著很多淺淺的溪流、小湖泊,如果遇到雨季,自然是另一番風景。

(千湖山風光)
據百度資料所說,千湖山是以三碧海、大黑海為中心,向四周散開,所以到了山頂自然要找湖。向導大爺領著我們看了兩個湖泊,但他沒有告訴我們湖泊名字,所以我至今不知道我看到的兩個湖泊到底是哪兩個。第一個湖泊很容易找,第二個湖泊大爺說有的向導可能不會帶你去,說是路不熟悉的很容易迷失在裡面。以我個人觀感來說,第二個湖泊不去也行。印像最深刻的是這些湖泊周圍長滿了野生杜鵑,滿地都是粉色、白色的落英。

(千湖山湖泊)
由於天氣的原因,在山頂解決午飯的時候,下起了毛毛的細雨,所以在山頂玩的並不是很盡興,覺得時間過於倉促。照片也由於一直在馬背上顛簸著,大部分都有些糊。
只能期待下次。
全程小結:游玩千湖山至少得花費一天的時間,全程包括馬匹、向導費用等等加起來單人不超過200塊。午飯要自備。山上天氣變幻莫測,最好帶個便攜雨披或是防雨外套。相機除了單反,最好也帶個傻瓜相機,這個馬背上拍起來方便,當然最好要有防抖功能的。
PS:騎馬後遺症----------屁股疼了一個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