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雲南,我的天空---《我的香格裡拉之旅》續
2002年10月4日星期五 盈江、騰衝---壩派巨泉(出水洞)、荷花鄉
早上照例去回民飯館吃雞蛋餌絲,司機小李准時來接我們,今天我們計劃先去“壩派巨泉”。碰巧小李就是荷花鄉人,而壩派巨泉就在荷花鄉,他非常熟悉。小李看上去很靦腆,但是慢慢熟了,發現他也挺愛說話的。他個子不高,黑黑瘦瘦、大眼睛、高顴骨,典型雲南人的長相。尹莉和我坐在後排嘰嘰喳喳地聊天,時不常問他一些騰衝當地的情況,他就一一解答。
騰衝是我到過的唯一沒有老外的地方,甚至連雲南省外的旅游者都不多。據說,每年來騰衝旅游的人90%是雲南人,而這其中又以昆明人為主(十一這幾天騰衝的汽車很多,一看牌照,雲A的占絕大多數)。所以當我們說是從北京來的時候,小李還奇怪的問我們:“你們怎麼知道騰衝這個地方的?”其實,這還是我們出來之前的的准備工作做得細致,我在網上查詢了很多有關騰衝的資料,所以不但我對騰衝這個地名並不陌生,甚至連旅游景點我都能夠如數家珍般地通通說出,令小李驚訝不以,有些地方和資訊甚至是他也不熟悉的。(在我們即將離開騰衝的時候,小李還特意復印了我的幾份旅行資料,我也答應他當我寫完這篇游記的時候會給他寄去。)聊得興起,小李突然問我們:“你們在家裡也這麼說話嗎?你們說話就像電視裡面的聲音一樣標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北京人這點很吃虧,各個地區的人都有方言,倆人在一起說方言,別人就聽不懂了,可我們說什麼別人都能聽得懂,一點秘密都沒有。)聊著聊著,“呀!我們走過了!”得,盡顧著聊天,忘了看路了。“那我們這是往什麼方向?”我們問小王。“盈江,沒事,我調個頭,再開回荷花鄉去”。“算了吧,既然已經走錯了,我們干脆就去盈江吧,反正也不算太遠!”我們將錯就錯。
盈江在騰衝西南大約100公裡,屬於雲南省德宏地區(“德宏”一詞傣語意為怒江下游的地方)。雖然距離騰衝並不很遠,但是氣候卻有很大不同,潮濕、悶熱,屬於亞熱帶雨林型氣候。德宏地區有很多大榕樹,德宏人稱之為“大青樹”。榕樹的氣根入土又能長成新的樹根,新跟老干糾纏在一起,整棵樹、枝連枝、枝連根,構成一個整體,洋洋灑灑一大片。在德宏地區,就有“獨木成林”的奇觀。我們在盈江看到很多大榕樹,雖然不是那棵“榕樹王”,但是其巨大也足夠讓我們驚嘆的。
我在旅行途中一直都隨身背著幾本旅行圖書和從網上打印下來的“驢友”的文章,書上介紹盈江縣城東南15公裡有一佛塔,名曰“允燕佛塔”,從照片上看去覺得不錯,就要求司機小李直接開車前去。允燕佛塔是因為其坐落在允燕山上得名,主塔高20米,周圍還有40個小塔,佛塔造型精致,是東南亞傳統的佛塔建築工藝。從車上下來,車外的熱浪讓我們錯不急防,我就向尹莉介紹:“西雙版納就是這樣的天氣。”
允燕佛塔的旁邊有一片比較開闊的廣場,在廣場邊上的大樹下,很多傣族人正在玩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賭博游戲,小李說那叫“拉老刀(念二聲)”。在一個用床板支起的支架上,有三個巨大的色子,色子的每一面都畫有一種動物的圖樣,參與者隨便押寶在某一種動物圖案,待色子從床板上滾落,押中色子向上那面的動物即為贏。只聽得先是“轟隆轟隆”大色子從床板滾落的聲音,然後就是歡呼聲或是嘆氣聲。這種游戲大家玩的都是5塊、10塊錢,所以贏輸都不會造成大的騷動。
廣場另一側正對著允燕佛塔的是允燕寺,寺裡供奉著雲南省最大的漢白玉佛。據小李說這裡有一個德高望重的高僧,當地傣族人非常敬重他,尹莉在廟裡拜了一拜。我們看到不遠處還有一塊空地,中間豎著兩根高高的畫有鮮明幾何圖案的的立柱,我在北京的“民族園”曾經見到過,這是景頗族進行“目腦縱歌”的廣場。(“目腦”在景頗語中是大家歡聚、唱歌跳舞的意思。)景頗族人很豪放,每逢節日或婚喪嫁娶,都要舉行“目腦縱歌”的儀式,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喝酒,場面十分熱烈。小李坦白說他曾經有過一個豪爽的景頗族女朋友,跟漢族女孩很不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敢愛敢恨,但是後來他發現,倆人性格差異太大了,所以還是分手了。(小李現在的太太是一個嬌小的漢族女孩,很是溫柔。)
過了正午,尹莉和我終於來到了荷花鄉的“壩派巨泉”。騰衝地區地質地貌多姿,除了火山地熱之外,還有不少地下水和暗河。在那些處於休眠狀態的火山腳下,分布著許許多多地下水。位於和順僑鄉附近的“馬鞍山”山體內就有兩條神秘的暗河,一條在火山熔岩下的暗河已經干涸;而另一條暗河位於山體底部,水卻從十幾公裡以外的荷花鄉附近大盈江邊湧出,荷花鄉人稱這泉水為“出水洞”,而現在它也有了個更加體面的名字叫“壩派巨泉”。此泉水是罕見的低溫熱泉,因出水量大,所以稱為“巨泉”。
我們沿著鄉間小路蜿蜒而行,農民們正在收割水稻,一捆捆水稻整整齊齊地堆在田邊。我慢下腳步用手輕撫水稻的葉子,輕觸那葉子邊上小小的倒刺。在上小學前我曾經在農村住過,也曾在田地裡嬉戲玩耍,甚至被稻子葉上的倒刺劃傷了手指。現在再不會了,再不會發生葉子劃傷手指的事了,經驗就是在時間的慢慢流逝中不斷積累起來的。
荷花鄉不像熱海和火山,到處能夠讓你體會大地的氣息,這裡風光秀麗、寧靜,郁郁蔥蔥的芭蕉林從巨泉中長出,蕉葉肥大、極其茂盛。清泉從岩縫裡、沙石中鑽擠而出,水繞蕉流,蕉伴水生。人若是經常泡溫泉能夠驅除百病、延年益壽,看來植物天天泡溫泉也是益處多多,能夠長得蔥郁挺秀。小李說他小的時候常在這裡洗澡、游泳,我們沒帶游泳衣,又不願玷污這清澈的泉水,於是就跑到巨泉出水口,掬一捧甘冽的泉水入口,旅途的勞頓立刻消失殆盡。
我們流連在這美景之中,小李用手指向對面的山坡:“那面就是我的家,你們想不想到我家去做客?”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層層的梯田和大片茂密的竹林掩映之處便是他的家了,看看時間尚早,我們接受了他的邀請。小李有個姐姐,和我年齡一般大,而他又和我弟弟同歲,純屬巧合,他打電話約上姐姐一起回家。小李雖然就住在騰衝縣城,距離荷花鄉很近,但是也有一年沒有回家看望父母了。現代人就是如此,得到了很多,唯獨疏遠了親情。小李家在荷花鄉杏塘村石崖腳,汽車只能開到村公所,剩下的一公裡需要步行到達,這本難不倒我們,只是昨日爬雲峰山,今日雙腿十分酸痛,走一會就好多了。村裡很少有客人來訪,我們這兩個外地人的到來引起了不少村民的注意,尤其是我倆純正的北京口音,讓杏塘村人感到十分有趣,他們總是找些話題讓我們開口說話,然後像得到印證一般互相點點頭,說:“她們講話真好聽,像播音員一樣!”弄得我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現在,我門現在已經能聽懂部分騰衝話了,就是一句也不會說,只能說標准普通話,一聽就是外來人口。
小李的姐姐個子高高的,大眼睛、挺漂亮,很疼愛自己的弟弟,言談話語中總是流露出對弟弟的關心;她還帶來了自己的女兒,這個漂亮的5歲小女孩一點不見外,沒一會就和我們爛熟了,總是“娘娘、娘娘(一聲)”的叫著;小李的父母是本分的農民,60多歲了還每天下地干農活,看上去身體硬朗,而且顯得很年輕;小李姐弟二人都在騰衝縣城安家了,只有一個弟弟還留在荷花鄉,24歲了還沒對像,著實是父母的一塊心病。弟弟想討一個漂亮的、身材好的媳婦,可是父母和哥哥姐姐都認為漂亮不能當飯吃,應該找一個能下地干活的媳婦,雙方爭執不下。(希望小李的弟弟能夠早日找到一位既漂亮又能干的媳婦,如果你認識這樣的人選一定別忘了推薦!)
小李的父母和姐姐在廚房開始忙活著做晚飯,小李和他弟弟帶著尹莉和我,再加上那個5歲的“小尾巴”一起到菜園去摘菜。我們用小刀從地上割韭菜,小李拿到泉水旁去洗淨;我爬到石頭上去摘藤上的“佛手瓜”,摘下來扔到地上,尹莉再把我扔到下的瓜裝進籃子;小李的弟弟到地裡給我們砍甘蔗,於是我們人手一根削過皮的新鮮甘蔗……晚飯很豐盛,除了有我們剛剛采摘的新鮮瓜果外,還有尹莉和我愛吃的騰衝酸菜。在騰衝,當地人幾乎餐餐都要吃這種自制的干腌菜,我不必告訴你如何腌制,只要你記得來騰衝一定要嘗一嘗就夠了。
晚飯後,又有幾個村裡人照例來小李家串門,看到我的數碼相機覺得很神奇,幾個小伙子腦袋擠在一起看我這幾天照的相片,還嘖嘖稱贊著,一直看到電池完全耗盡連鏡頭都無法收回為止。
旅行小竅門及相關資訊:
1. 盈江其實沒什麼太好玩的,不太值得專程去一趟。聽司機小李介紹說芒市還不錯,可以直接坐車從騰衝出發,經梁河到芒市,大約130公裡。我沒有去過,不好評價。梁河也是一個縣城,距離騰衝大約50公裡,有“南甸土司衙門”,不值得逗留,我們路過沒有進去,只是停下來照了張相。
2. 荷花鄉壩派巨泉距離騰衝城西南3公裡,門票5元/人。
未完待續
小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