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我們的澳新公主郵輪巡游

作者: sykg6e

導讀坐上世界頂級的豪華郵輪,去到南半球傳說中那兩個百分百純淨的國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一次12天的巡游,聽來是不是具有黑洞般的引力?虎年春節,經過漫長的准備和等待,我們一家從上海出發,踏上了這夢幻般的旅程…… 時間還要推到一年前,偶爾從網上讀到一個帖子,是一個關於郵輪旅行的故事,圖文並茂,美輪美奐,舒適、悠閑的郵輪生活深深地吸引了 ...

坐上世界頂級的豪華郵輪,去到南半球傳說中那兩個百分百純淨的國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一次12天的巡游,聽來是不是具有黑洞般的引力?虎年春節,經過漫長的准備和等待,我們一家從上海出發,踏上了這夢幻般的旅程……

時間還要推到一年前,偶爾從網上讀到一個帖子,是一個關於郵輪旅行的故事,圖文並茂,美輪美奐,舒適、悠閑的郵輪生活深深地吸引了我。於是,和孩子她媽商議:要不,我們也嘗試一下吧!

說嘗試,是因為心裡確實沒譜。帶著孩子,那麼遠的路,那麼長的行程,對我們來說都是頭一回,船票、機票、簽證、酒店、年假……哪一件都是擺在面前實實在在,必須一道道邁過去的坎。

經過我倆的一番合計,決定先訂船票和機票,然後簽證,最後訂酒店的方式,這樣成功的把握大些。

於是,我們從公主郵輪官網上(www.princess.com)找到他們上海的代理,電話聯系後在09年的10月底預訂了2010年2月9日至21日共計12天的奧克蘭-悉尼巡游的船票。我們要搭乘的是他們旗下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屬世界頂級之一,她建成於2004年的日本長崎,按船舶的標准看還屬於新船。整條郵輪長290.4米、寬48.2米、高達62.5米、吃水8.5米,載重11.6萬噸,最大航速22節(海裡/小時),游輪上共有客艙1300間,可載客2670人,其中有700間帶有私人露台的客艙,游客可以不出艙就憑欄觀賞海景。船上的生活娛樂設施包括7個主餐廳、4個大小不同的游泳池,能容納700多人的公主劇院,各式酒吧、夜總會、免稅店、健身中心、兒童俱樂部、圖書館和網吧等,堪稱“海上超五星級酒店”。

這次的游輪航程從奧克蘭到悉尼,共3082海裡,途中分別停靠新西蘭陶蘭加、基督城、但尼丁和澳大利亞的霍巴特、墨爾本,還外加一天在新西蘭峽灣國家公園的巡游。我們選擇的是沒有窗戶的內艙,主要是預算有限,另外考慮整個旅程主要是在艙外活動,回到房間主就是休息,有沒有陽台和窗戶對我們一家意義不大。

全額付款後,拿到郵輪公司的訂艙確認單,接下來就准備簽證了,我們計劃先澳後新,這樣把握大些。從領館官網上搜羅了一堆簽證所需要的信息,然後開始准備各式各樣的文件,要說可真有點多,除了護照、身份證、戶口本外,還有在職、在讀、收入、公證、行程安排、外加簽證申請表等等、都還要中英文雙語的,唉,中國人出一趟國可真麻煩!不過真把材料准備完備遞交進領館後,兩天就簽出來了,而且還是一年多次往返的,看來只要是旅游目的明確,人家還是很歡迎的。

簽證搞定,一下子感覺我們離心中的夢想近了很多!

接下來是機票,計劃是6號晚上海出發到悉尼,8號一早悉尼飛奧克蘭,9號到21號坐郵輪澳新巡游,22號由悉尼返滬。由於我們的出行與春節撞車,所以航空公司都不打折,我們是11月訂的票,費了好大的勁也沒能找到便宜的,只能咬牙出票了事。所以大家如果要在長假出行,記得越早訂票越好。

最後預訂酒店,這次旅行除了在郵輪上的12晚外,連頭帶尾還要在悉尼和奧克蘭分別住3天。我們的原則是價廉物美,而且酒店的位置要方便下一步的出行。比如8號一早因為要趕飛機,所以7號要住得離機場近些,而奧克蘭就要住得離上船碼頭近些等等。為達到以上之目的,我們利用了兩個工具,一是各國際連鎖酒店的網站,主要有以下幾個:www.wotif.com,www.ibis.com,www.oakshotelsresorts.com,www.yha.com;二是google earth的實景地圖。通常是看中一個比較合適的酒店後就去google earth上把地標確定一下,看看酒店的位置是否便於出行,最後再綜合選定最合適的直接在網上預訂付款。結果我們在悉尼分別選了Ibis Sydney Airport和YHA Sydney Harbour,奧克蘭選了Oaks Residences,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還是相當有效的!

接下來的能做的就是漫長的等待和倒計時。60天、30天、10、9、8、……終於,日歷翻到了2010年2月6日。這是個周六,又一個典型的上海冬日,陰冷、潮濕,灰白的天空中飄著細雨,而我們一家的心中則早已灑滿了南半球的燦爛陽光!

因為下午公司還有活動,八點的飛機,五點半才匆匆忙忙地從現場趕去機場,沒想到過海關和安檢的人特別少,幾乎沒排隊,很順利地就通過了所有檢查。候機時找了家叫沙龍(Chalon)的餐廳打發了晚餐,量少價貴,不過味道還可以。

總算等到了登機的指令,隨著人流呼呼啦啦上了飛機,飛機是東航空客的A330,二四二的座位排列,值機小姐給的座位沒有想像中的好,我們的座位在中間的三個,幸好還算寬敞,女兒將就著可以睡下。上海到悉尼全程八千多公裡,要飛十小時十五分鐘,當空姐重新打開遮陽板時,舷窗外已經是阡陌相間的澳洲大陸了。

飛機准時在當地時間上午九點降落,入關冗長又煩瑣,前後排了兩次隊,近兩個小時,先過移民,再過檢疫。澳大利亞對這塊要求特別高,有一個很長的限制入境的清單,還設有專門的X光機,要一個個地過,那感覺就像進機場時的安檢,就是關心的東西不一樣而已,那頭關心的是危險品,這頭關心的是食品。不過對旅客來說,一定要如實申報,千萬別有僥幸心理,我們帶了常用藥,餅干、糖果,還有運動鞋等,結果檢疫官看過申報單後就直接放行了。懷著一絲緊張、一絲興奮的心情,我們一家終於踏上了澳大利亞陌生的土地。

機場有班車到我們預訂的Ibis Sydney Airport,6元每人的車費,十分鐘的車程,很快就到了酒店,順利入住,洗漱完畢,本打算先休息一下,但旅途的疲倦難耐興奮的心情,於是決定到悉尼的地標“悉尼歌劇院”去看看。酒店出來步行十分鐘就是地鐵站,當天是周末,我們買了17塊錢的家庭套票,可以乘坐地鐵、公共汽車和渡輪,一天有效。從我們的MASCOT站到悉尼歌劇院所在的環型碼頭站(Circular Quay)地圖上看挺遠的,但真坐上地鐵只有五站,一會兒功夫就到了。

一出地鐵,我們遠遠地就看到了悉尼歌劇院那“熟悉”的貝殼狀身影,對面就是著名的海港大橋,橋旁便是著名的岩石區(The Rocks),國際客運碼頭就坐落在這裡,現在,那裡停著七海公司的“Seven Seas Voyager”號郵輪,乳白色船身幾乎占去了大半個碼頭,當時心裡就在想:我們的“鑽石公主”號現在何處呢?

第二天一早飛奧克蘭的航班是新西蘭航空的波音737,飛機上有完備的娛樂系統,電影、游戲、飛控的實時播放等一應俱全,三小時的航程感覺轉眼就到。新西蘭的檢疫比澳大利亞有過之而無不及,所有動植物制品都不得入境,我們帶了頭天晚上在悉尼超市買的草莓,如實申報後還是被沒收了。不過人家這樣嚴格也是有道理的,主要是為了保護當地獨特的自然生態,比如說新西蘭全國是沒有蛇類的,誰要是弄了條蛇進新國,那絕對就是災難了!唉,為了保護全世界最後一塊淨土,可惜了我們的草莓啊!

出關後,機場裡有帶銀聯標記的ATM機,每次可以取300新西蘭元。取好錢出來,門口有付費的shuttle bus可以門到門送到市內各個酒店,明碼標價,3個人付了44元,不便宜,但方便,半小時就到了我們訂的Oaks Residence。

預訂的時候通過郵件說好了要一個harbor view的房間,說實在的,結果怎樣我們心裡也沒底。懷著忐忑的心情,我們上到了22樓,打開房門,直奔陽台,拉開白色的落地窗簾,頓覺眼前一片豁然,270度的視野,左面90度,是奧克蘭市的CBD,正前180度,是號稱“世界帆船之都”的整個奧克蘭港,藍天、碧海、點點白帆穿行其間!按我們習慣的標准,這哪裡僅僅是harbor view,絕對就是超級豪華海景!

在我們的10點鐘方向就是“公主碼頭”(Princess Wharf)。明天,我們將在那裡登上期待已久的“鑽石公主”號,開始12天的夢幻之旅。但現在,巨大的碼頭還空空如也……

當夜,我們枕著滿懷的憧憬,沉沉地進入了夢鄉。

2月9日,是公主郵輪啟航的日子!清晨,一縷陽光透過白色的窗簾灑在床前。翻身起床,直奔陽台,就像變魔術般的,眼前的景物中多出了兩條大型郵輪。10點方向的那條一身標志性的公主白,掛著五彩的滿旗,那無疑就是我們的“鑽石公主”號了!雖然距離還遠,而且已有心裡准備,但當那龐大優美的輪廓真實地展現在眼前時,還是有種震撼的感覺。旁邊的女兒也興奮起來:哇,好漂亮的船啊!爸爸,這是我們的“公主郵輪”嗎?

當然是嘍!走,我們這就坐郵輪去!

告別“超級豪華海景套房”,我們步行去三個街區外的公主碼頭,遠遠地看見候船的人們已經排了長長的一溜。先把行李交給碼頭的工作人員,船公司會在我們登船後兩個小時內把行李按上面的標牌送到每個房間門口,真是方便貼心的服務。

隊伍雖然有點長,但很有秩序,感覺一會兒就到了check in的櫃台,整個過程很順利,用事先打印好的A4紙質單證換一張類似信用卡的登船卡,上面有我們的姓名,卡片的顏色也有講究,初次坐船的是金卡,2-4次的是白金卡,5次以上的是黑色的精英卡。所以我們一家一下就變成公主郵輪的金卡會員了。呵呵!

接下去是安檢,感覺比機場的寬松多了,出來後就是登船的舷梯,上船前,有專門工作人員給旅客拍照。上到船上,眾多一身潔白制服的船員們恭候著旅客的光臨,一路上“歡迎登輪”(Welcome Aboard)的熱情問候不絕於耳,賓至如歸的溫馨氣氛撲面而來……

船上的每層甲板都有一個漂亮的名字,比如我們所在的第11層的就叫Baja,發音’ba:ha:。每當電梯中響起親切的女聲“Baja, Deck Eleven”時,就知道我們的甲板到了。電梯出來是長長的客艙走廊,客觀地說一眼望不到頭,後來我特意留心走了一次,從船頭到船尾要280步,折算一下,大約有200多米……

我們的艙室在右舷靠近船頭處,整個房間不算寬敞,但很溫馨,兩張分開的單人床,加上白天收在天花板裡的第3、第4張床,這是我們預訂是特別說明的,因為船上可以容納3人以上的艙室不多,房間的衣櫃相當寬敞,衛浴整潔明亮,我們一家就要在這裡枕著南太平洋的波濤美夢12晚。

負責我們這片的服務生是菲律賓人,他有個很特殊好記的名字叫“凱撒”。每天他會進我們房間三次,第一次是上午在我們離開後,按常規收拾房間;第二次是傍晚的“開床”服務,主要任務是把第三張床放下來,還會在每人的枕頭上放一塊精美的巧克力;最後一次通常要到七點後,“凱撒”會把第二天的patter(日程安排表)送進房間,方便我們安排第二天的活動,服務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如果大家要問,郵輪旅行感覺最好的是哪一部分?我會說,有許多,但啟航(sailaway)絕對屬於是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2010年2月9日下午6時整,南半球的陽光依然燦爛,伴隨著一聲長笛,“鑽石公主”號龐大的身軀緩緩地離開碼頭;岸上,送行的人們友好地向著我們揮手;海上,不時有點點白帆和各式漂亮的小船從郵輪旁駛過;甲板上,和著樂隊現場表演的美妙音樂,旅客們有的在躺椅上享受日光;有的在泳池中嬉戲;更多的人手倚欄杆,憑海臨風,觀賞著眼前一步一景變化著的城市天際線,不時地向著岸上揮手,我們也興致勃勃地加入其中,用力地向岸上揮著手。身旁是穿著鮮艷制服的服務員,他們穿梭在旅客之間,為大家送上各式美酒和飲料……

漸漸的,像征著奧克蘭的天空塔開始慢慢在我們的視野中融入湛藍的大海,回頭向船頭望去,是一片深藍,再見,奧克蘭!

初上郵輪,我們最想了解的是傳說中享用不盡的美食。“鑽石公主”號共有7個餐廳。包括位於14樓24小時開放用餐的“地平線”(Horizon)自助餐廳和6個正餐廳,分別是為位於5樓的“維瓦第”(Vivaldi )意大利餐廳和“薩伏依 ”(Savoy) 法式餐廳;6樓的“聖塔菲”(Santa Fe)美墨餐廳,“太平洋之月”(Pacific Moon)亞洲餐廳和船尾處的“國際”餐廳(International),外加7樓要付費的“薩巴提尼”(Sabatini)意大利餐廳。

除了薩巴提尼餐廳外,其他五個餐廳都提供包括前菜、湯、沙拉、主菜及甜點等五道菜的正式西餐,而且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題(Gala),如啟航大餐(Sailaway Dinner),大廚精選晚餐(Chef’s Dinner)等等,但不管在哪個餐廳用餐,當天的食物內容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每個餐廳都有自己的經理和服務員班子,有各自的特色制服,裝修風格也不同,可以體驗不同的視覺氛圍。

而坐落在7層甲板的薩巴提尼則提供正宗的意式餐,據說在陸地上全球只有10家左右的分店,而且價格不菲。但在公主郵輪的船隊上已是標准配置了,雖然每人要20美金,但可以享用一頓耗時3小時,多達17道餐點的正宗意大利大餐,實在是物超所值,所以一座難求,一定要提前預訂。

12天的旅程下來,我們吃遍了船上所有的餐廳,基本上是早餐在地平線自助餐廳,中餐比較隨意,可以繼續在地平線,也有時就在14樓泳池旁的bar要幾塊pizza對付一下,晚餐則一個個正餐廳輪過來吃,當然有時還需要夜宵,那時地平線餐廳就變成了唯一的選擇。

可能是東方人的緣故,我們一家人的胃還是比較適應中餐,對分餐制和少油的西餐不太習慣。有一次,晚餐有澳洲大龍蝦,著實讓期待海鮮的孩子她媽高興了一陣,沒成想,端上來的龍蝦是煮熟的,雖色香俱佳,但味同嚼腊,惹得她直說:可惜了這麼好的龍蝦喲!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全英文的菜單。因為以西方客人為主的公主郵輪上不提供中文菜單,盡管我倆的英語水平還算湊合,可面對著有諸多專用名詞的MENU有時候還免不了要抓狂一陣,經常會發生點完菜後發現端上來的東西與我們腦子裡想的大相徑庭的情況。一次,我點了一個“hen”,沒想到服務員真地端上來盤子大小一整只雞,殷勤的他還直問我們“How do you like the dishes?”我倆只得報以禮貌的苦笑,“Good!”。

還有更好玩的,一天清晨,我倆被女兒的夢話驚醒,睡意朦朧中只聽見她在大喊“這裡的東西太難吃了,快跑啊!”……所以,除了開頭兩天,女兒和我們一起在正餐廳吃了晚餐外,其它日子下午7點到10點她都是在船尾16樓的兒童俱樂部裡混的,那裡有專業老師和其它來自各國的小伙伴的陪伴,有吃有喝有玩,她在那裡可以說是樂不思蜀。

話要說回來,西餐當然也有它的長處和特色,我們一致認為那毫無疑問地屬於餐後甜點。如果要問最喜歡船上的哪個餐廳,我們的回答是6樓的 “太平洋之月”(Pacific Moon)亞洲餐廳;如果問最喜歡船上的哪個餐點,我會回答是塗面包的花朵妝黃油(butter)和正餐完畢後經典的紐約芝士蛋糕(New York Cheese Cake)。前者油而不膩,如口即化,吃後唇齒留香;後者蜜甜酥實,芝士味芳香濃郁,是我每餐的必點。

再說說船上的酒水和飲料。應該說船上幾乎所有的餐點都已含在船票的價格中,比如三餐(除薩巴提尼),泳池旁的冰淇淋bar,比薩bar和燒烤bar等等都是不另外付費的;但所有含酒精和“冒泡”(如可樂)的飲料都是要另外收費的。旅客可以每次記賬消費,也可以購買一種暢飲的package,只要把船方給的一張彩色小貼紙貼在登船卡上,需要時出示一下,就可以隨時暢飲船上各區域提供的各種飲料(酒類除外)。我們就花了100多塊買了這麼一個服務,12天旅程下來,比起一杯杯買的累計,感覺基本還劃算。

講完“美食”,接下來就再花些筆墨說說公主郵輪上的“繽紛娛樂”。這也是坐郵輪旅行方式的一大理由,旅客可以根據自身的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度假方式。

純粹的度假休閑者可以選擇做一個“發呆椅”土豆,天天躺在上面看書,曬太陽,餓了,地平線餐廳24小時開放,渴了,旁邊酒吧就有各式飲料、冰淇淋提供,而且還有一點與岸上的度假不同,船上可絕對不會有煩人的手機來電,因為茫茫大海上是沒有“移動和聯通機站”的,只要不是你主動,是不會有人能找到你的;什麼叫“Escape Completely”?這就是!

喜歡運動的旅客可以沿著7樓的Promenade甲板散步、慢跑,這是船上唯一的全通甲板,繞4圈就是一英裡,當然,船上也有設備齊全的的健身房,它高高地位於船頭15樓,在那裡,可以一邊欣賞無敵海景,一邊燃燒卡路裡;

想把老本坐回來的,呵呵,可以像我們學習,靠岸日絕不放棄上岸觀光的機會,即便是浮光掠影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多看看走走;而到了海上航行日則可以像上班時開會一樣,在前一天晚上根據船方提供的活動安排表(Patter)做好計劃,排好時間一個個參加船上組織的各種活動……

言歸正傳,“鑽石公主”號經過一個晚上的航行,與2月10日清晨6點抵達了我們這個航程的第一個掛靠港,新西蘭北島美麗的濱海小鎮陶蘭加(Tauranga)。這座城市是新西蘭全國平均年齡最高的城市,很多銀發族喜歡在此定居,就是看中了這裡遠離喧囂,陽光充沛,海浪沙灘就在家門口,仿佛世外桃源的生活環境。今天,我們要參加郵輪組織的WAI-O-TAPU地熱公園和彩虹泉一日游。

吃完早餐,我們來到位於船頭6、7樓的公主劇院集合。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一張小紙貼在胸前,上面有個編號,記得我們的是105D,105是我們參加的一日游代碼,D代表同一行程的第4輛大巴。下船雖然有點慢,但很有秩序,新西蘭的港口檢疫還是很嚴,船上所有食品一率不得帶上岸。大巴就停在船邊,司機又兼導游,他一路開車,一路不停地講解,車開到哪就講哪裡的風俗人情,還不時插點小笑話,無奈他那一口濃郁的新西蘭腔加上文化上的差異,我倆伸直了耳朵也只聽了個一知半解,郁悶!車行將近2個小時,把我們帶到了羅托魯阿,這裡是新西蘭北島最著名的風景區,第一個景點是著名的諾克斯夫人噴泉,到那裡一看,謔!噴泉前的看台上滿滿當當地已坐滿了游客,初略地估算一下,足足有四百多人,我敢說這是我們旅行17天見到人最多的一次了。

離噴泉5分鐘路程,就是WAI-O-TAPU地熱公園,這裡到處是升騰的白色蒸汽和咕咕冒泡的泥漿潭,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硫磺味,還有不少類似九寨黃龍五彩池的火山湖,最漂亮的一個叫“調色板”,有兩三個足球場大,斑斕的湖水上漂浮著一層白色蒸汽,映襯在清澈的藍天白雲下,分外美麗!

午餐安排在緊靠羅托魯阿湖的Ngongotaha山上的天際線餐廳(Skyline Restaurant)。自助餐的品種豐富,我們吃到了相對正宗的米飯,現場還有毛利藝人的表演助興,而窗外就是新西蘭秀麗的湖光山色,可以說大家都盡興而歸。

下午參觀彩虹泉,我們看到了新西蘭的國寶KIWI鳥,這是一種夜行的類似公雞大小的禽類動物,本來遍布整個新西蘭的南北島,後來由於人類和外來物種的入侵(據說有一只狗一個晚上就咬死一片森林中的500多只KIWI鳥),數量越來越少,現在已瀕臨滅絕,是新西蘭的“大熊貓”。新西蘭人非常喜歡這種動物,以致於他們都自稱KIWI,而且把他們國家的特產獼猴桃也稱為KIWI果。

回到船上已將近5點,今晚是正裝之夜,規則是所有客人必須著正裝出席晚餐和船上的各項活動。整條船一下就成了“紳士和淑女”的天下,船上的客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都穿著自己民族特色的盛裝出現在每個公共場所,那天我們看到了印度的紗麗、日本的和服,最多的當然就是西裝和晚禮服了,我們也給女兒換上了漂亮的小旗袍,蹦蹦跳跳的她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和贊美聲,讓我們做父母的也小小地虛榮了一把。

當晚“鑽石公主號”還有一場重頭戲,就是在中庭廣場的“香檳瀑布狂歡舞會”(Champagne Waterfall Party)。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到第二天是海上航行日,狂歡地晚一些可以不用為了第二天上岸而早起,看來船方還是用了一番心思的。11點,晚會准時開始,中庭廣場正中用720個酒杯疊成一個晶瑩的玻璃金字塔,當餐飲總監放上最後一個酒杯時,人潮洶湧的大廳裡歡聲雷動,彩帶飛揚,特別設計的“漫漫飛雪”從天而降,客人們有的以家庭為單位,排隊往香檳塔倒“香檳瀑布”,更多的則在現場樂隊的伴奏下,勁歌熱舞,盡情著狂歡……

2月11日,是第一個海上航行日,“鑽石公主”號一整天將航行在茫茫的南太平洋。一覺睡到自然醒,打開電視,裡面傳來實況轉播的圖像,那是船頭灰蒙蒙的天空和大海,心裡一沉,看來今天天氣不太好,女兒原打算到14樓的“海中女神”(Calypso)游泳池戲水的計劃要泡湯了,好在船上還有很多其它活動。11:30在地平線餐廳外就有個壽司的主題自助餐,女兒和她媽媽特意為此在早餐時留了胃口,但船上的Sushi做得實在太一般,那東東不要說正宗的日本料理,就連我們平時超市裡的外賣最多也望其項背。不過也難怪,船上的主廚是意大利人,他們能做出壽司的樣子就已經值得好好表揚了!管他呢,付了不老少錢,好歹也得吃點老本回來!

2月12日,“鑽石公主”號抵達新西蘭的第三大,也是南島的最大城市基督城。我們將坐火車到位於內陸的“亞瑟山口國家公園”(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游玩,那裡海拔 737米,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峽谷村莊,當地人認為這裡是一個像瑞士般美麗的村莊,所以自命名為“新西蘭的瑞士村”。從碼頭出發的車程要兩個小時,隨著火車的前行,精致、綠意盎然的城市街景、廣袤的坎特伯雷大平原、靜謐、碧藍如洗的內陸湖泊、潔白的雪山……新西蘭南島的秀美像畫卷般一一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如果再加上幾個喇嘛廟,感覺就是青藏高原了,只不過不用忍受缺氧的痛苦。

郵輪掛靠的第三個港口是但尼丁,新西蘭南島的第二大城市,“南半球的愛丁堡”,它坐落在奧塔哥半島的南端。出於想體驗一下岸上自由行的感覺,我們沒有參加郵輪組織的一日游,把女兒托付給船上的兒童俱樂部後,輕裝上陣,好好地享受了番久違的兩人世界。

市中心距離碼頭坐船公司的大巴約20分鐘,來回的費用是每人10美元,下車點就在著名的八角廣場附近。2月13日那天是個周末,正逢八角廣場的集市日,廣場上熙熙攘攘、攤販雲集、好不熱鬧。我們穿梭在人流中,走走停停,先後游歷了聖保羅大教堂、但尼丁火車站、吉百利巧克力工廠、第一教堂等著名的景點。不過,給我們留下最深印像的還是新西蘭農民自產自銷的大櫻桃,5塊新幣一大包,黑中透紅,香甜多汁,好吃得不得了!

回船前,我倆沐浴在午後溫暖燦爛的陽光下,並肩坐在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雕塑下的台階上,看著八角廣場上的人來人往,靜靜地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2月14日,農歷正月初一,情人節。“鑽石公主”號在中庭廣場用各種糕點水果搭了一個巨大的“Happy Valentine’s Day”的慶祝台,船上不少夫婦都興致勃勃地在它前面合影留念。而來自東方的我們則更關心船上是否有專門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但事實還是令我們有點失望,翻遍了當天的“princess patter”,我們就是沒能找到跟中國新年有關的活動。算了,這也難怪,船上大都是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而航線也遠離中國大陸。不過,細心的船方還是用三個彩色氣球和一張印有“Happy Chinese New Year”的彩紙裝飾了我們的房門,算是一個小小的安慰,就這樣,我們過了有生以來最獨特的一個新年。

今天,“鑽石公主”號還將以航行觀賞的方式巡游新西蘭峽灣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它是新西蘭最大,也是世界排名第五的國家公園。峽灣是幾百萬年前,海水灌入巨大冰川消失後留下的幽深峽谷內所形成的,其中最著名的要屬米佛峽灣 (Milford Sound),灣內平均水深超一千米,最寬處有2公裡,兩岸都是千米以上陡峭的群山。

下午5點,在巡游完另外兩個峽灣後,郵輪緩緩地接近今天整個行程的亮點,米佛峽灣的入口。游客們也開始向甲板聚集,船頭的觀景平台成了最香的餑餑,大家都想先睹為快。峽灣的入口小而隱蔽,據說當年庫克船長就曾經錯過這個進口而與這美景擦肩而過,直到後來,一些漁船追捕海豹誤打誤撞進來,才偶然發現了這個大自然的愧寶。巨大的郵輪在峽灣的水道裡靈巧地蜿蜒前行,兩邊的山峰如刀削般直上直下,密密的原始森林中掛著許多條白色瀑布,有的從山頂一瀉而下,然後重重地擊入大海,激起彌漫的水霧;有的在半空中就被風吹散,化作朵朵白雲,盤繞在半山腰間;整個峽灣裡雨霧迷朦,雲霧繚繞,要不是周圍都是喀嚓喀嚓的閃光燈,真以為自己置身於玉皇大帝的天宮裡呢。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意識到船已經停了下來,原來,我們已航行到了峽灣的最深處。突然,人們騷動起來,都湧往右舷,原來,不知哪裡游來了一群海豚,正在船邊嬉戲,不時有幾只調皮的躍出海面,驚起大家的一片喝彩!……

離開米佛峽灣,已是當地時間的晚上7點半,南半球夏天的天空還很明亮,回首遠眺漸漸模糊的海岸線,我在心中默默念到,再見了,美麗的新西蘭,我們後會有期!

接下去的兩天,“鑽石公主”號將橫跨塔斯曼海,航向正西,去抵達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澳大利亞塔斯瑪尼亞的首府霍巴特市(Hobart)。

海上巡航的日子輕松、悠閑。女兒通常是挖開眼睛就嚷嚷著要去兒童俱樂部,在那裡,她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在老師的組織下,小朋友們每天的活動豐富多彩,井井有條,她們甚至去參觀過“鑽石公主”號的駕駛室,那地方可絕對是船上少數不對旅客開放的禁地,害得我口水流了一地!

在孩子不在身邊的時間裡,我和她媽媽就在船上東走走、西逛逛,偶爾也挑些有興趣的活動參加。比如觀看經典的水果雕刻、調酒和冰雕表演,聽聽的各種講座,參加一些小游戲等等。有時就在甲板或餐廳裡選個靠窗的位子,一杯咖啡,一塊糕點,聊聊天,看看海,發發呆,奢侈地體會燃燒時間的感覺……

兩天後的2月17日清晨,我們抵達了澳大利亞塔斯瑪尼亞州的首府霍巴特。塔斯瑪尼亞是位於澳洲大陸南面的一個島嶼,早先作流放犯人的關押地之用,這裡地廣人稀,既有一望無際的草原,也有起伏的丘陵,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澳洲的新西蘭之稱。

今天,我們要帶女兒去看剪羊毛表演,當然還有可愛的袋鼠和考拉。大巴載著我們開了一個多小時,在一個岔路口拐進了一條土路,然後便是一路顛簸,大約又過了半小時,才停在了一座小山頭上。大家呼呼啦啦地下車,迎接我們的是一個中年男子,長相讓我想起了德國的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他就是腳下這片土地的主人。

表演開始前,他給我們做了簡單的介紹。其中有三點讓我印像深刻,一是他擁有的土地面積共有6000公頃,也就是說剛才大巴經過的地方都是他家的!!!二是周圍幾棵高大的樹上停著的許多白色的大鳥,他說那是一種野生的鸚鵡,在美國市場上可以賣到1000美元一只,但他從沒有想過要捕捉它們;三是他這兒一年只在夏天對外接待5到6個團隊的觀光客,其它時候專心經營牧場,看來我們的運氣還真不錯。

表演分兩部分,先是牧羊表演,只見“貝肯鮑爾”一聲令下,他的兩條牧羊犬立刻撒腿朝著幾百米遠處的一群綿羊跑去,不大一會兒,只見羊群就被乖乖地趕了過來,成功!

剪羊毛的表演在一座木房子裡,表演者是個精瘦的小伙子,他扎著小辮,雙臂布滿文身,只見他熟練地將肥肥的綿羊翻過身來,用雙腿夾住,然後一把抓過懸在旁邊的電動剔刀就開始工作起來,不一會,就已滿頭大汗,看來這剪羊毛絕對是個體力活,綿羊倒是好像挺享受的,在整個過程中沒有掙扎,大概四五分鐘的樣子,那小伙子放開了綿羊,然後將手中抱著的一團羊毛往旁邊一張台子上一拋,哇!一張完整的“羊毛毯”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其實,他一邊工作還一邊不停地向我們講解著,只是澳洲口音的英語我們實在聽得太辛苦,大概知道他們的職業就是剪羊毛,每當夏季來臨,他們就一個個牧場的跑,拿的是計件工資,好像剪一只羊是2塊澳刀,一般一天要剪100多只羊。這麼一只綿羊的毛大概有5公斤左右,也分等級,有好有壞,我們眼前的這堆屬比較一般的,但也可以賣到60塊澳幣。

午餐安排在“貝肯鮑爾”家一個倉庫外的草坪上,這裡坐落在一個小山頭上,我們坐在長條的餐桌前,面前是他們自己家准備的美酒佳肴,四周是大片的葡萄園,伴著習習微風,好不愜意!我和孩子媽說,什麼叫和諧,這就是!要不,我們把房子賣了,也到塔斯瑪尼亞來種葡萄吧!

下午,我們來到Bonorong野生動物保護中心(Bonorong Wildlife Conservation Centre),這裡雖然面積不大,但散養著許多澳洲特有的珍惜動物,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大袋鼠和考拉,還有鸚鵡、鴕鳥、小袋鼠(Wallaby)、塔斯瑪尼亞惡魔(Tasmania Devil)等等。女兒最喜歡大袋鼠,園裡有免費提供的飼料,於是她不厭其煩地一只只喂過來,而我對塔斯瑪尼亞惡魔更有興趣,這是一種家貓大小的食肉動物,精力旺盛,那時正趕上喂食時間,只見它們興奮地圍著飼養員跑來跑去,不時露出尖利的牙齒,爭奪著飼養員手裡的食物。

離開霍巴特,經過一天兩夜的航行,“鑽石公主”號於2月19日抵達澳洲大陸最南端的墨爾本市。說起墨爾本,大家肯定不陌生,而我對這個城市的最早印像來自於小時候家裡的一幅掛歷上的圖片,那是一條河,河邊是青青的草坪,不少年輕人或坐或躺,遠處是一座繁華都市的高樓大廈,掛歷的右下有幾個小字注腳―――“澳大利亞墨爾本”。沒想到,過了二十多年,自己終於也來到了當初圖畫中的城市。

今天准備自由行,所以睡了個大懶覺起來,吃早飯是發現碼頭的另一邊停著另一條大型郵輪“黎明公主”號(Dawn Princess),她也同屬公主郵輪旗下,一身潔白,優雅大氣,“血統”純正。

雖然只有一個白天的時間,但我們決定花些時間好好看看墨爾本。按照事先做的功課,下船後我們直奔碼頭外的109路電車,在芬達士街火車站(Flinders Street Station)下車,這裡已是城市的中心了。遠遠的,我們就望見聖保羅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尖頂,於是第一站就是那裡了。走進教堂,莊嚴肅穆的氣氛撲面而來,我們收起匆匆的腳步,細心體會著各種華麗的細節,有漂亮的彩繪玻璃、精美的頌經台、兩層樓高的巨大風琴……湊巧,我們碰到一個小型的禮拜活動,記得善男信女中有一個胖胖的老太太,背後背著對天使的白翅膀,虔誠地聽著牧師的布道。

退出教堂,對面就是芬達士街火車站,這是個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黃色的外牆加上高大的外形,是墨爾本另一個標志性的景點。從這裡坐33路車往東兩站就是費茲洛公園站,公園裡有著名的庫克船長的故居(Cooks Cottage)。這是1934年墨爾本建市100周年慶時,澳大利亞的拉塞爾爵士出資800英鎊,將坐落在英格蘭約克郡鄉間的這所房子買下,作為禮物送給墨爾本市民。當時它被小心地分拆開,在把每一塊建材編號號,裝在253個箱子裡,由英國海運到墨爾本,再照原樣組建而成。我們三個人花了11.2元的門票進入裡面,發覺這就是一個原汁原味的農舍,一樓是個小客廳和廚房,二樓是庫克船長父母的臥室,而庫克船長就睡在他父母房間旁的一個二層半的小閣樓房裡,這裡的大小剛好容下一張單人床。結束參觀的時候,女兒在二樓的留言本上認認真真地用中文寫下了這麼幾個字“這裡有點陰森,有點小”……。

午餐我們在墨爾本的唐人街解決。這裡的感覺就像縮小了的“大食代”,有各種風味的中式主食和小吃供應,女兒和她媽媽看見了龍蝦片,高興的不得了,我也要了個煎餅裹,味道還相當不錯,有趣的是這裡雖然是室內,還是有不少麻雀在桌子間飛來飛去,撿食客人留下的食物,而大家也早已見怪不怪了。

下午,我們閑逛著來到墨爾本市內著名的雅拉河畔(Yarra River),這裡應該就是當初家裡那張掛歷上所記錄的地方了吧。清清的流水,碧綠的草坪,成群的海鷗,不時駛過的觀光船,在我眼裡就是一幅和諧城市的最好寫照。回想自己所生活的大上海,雖然近幾年也有不少進步,但和這裡相比,感覺路還長著呢。正應了前人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我輩還需努力!”

回到郵輪已差不多5點,“黎明公主”號(Dawn Princess)剛剛離去,取而代之的是“塔斯馬尼亞精神I”號渡輪(Spirit of Tasmania I),這也是條萬噸級的大船,它來回穿梭於墨爾本港和塔斯馬尼亞北海岸的德文波特市(Devonport)之間,還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有了她做參照物,我們的“鑽石公主”號真可謂是龐然大物了。

下午6點整,鑽石公主號准時離港。再見了,墨爾本!

2月20日,最後一個海上巡航日,那天海空如洗,萬裡無雲。我們倆坐在船尾的吧台,靜靜地欣賞巨大的郵輪在碧海中劃出一道寬闊的尾跡,延綿不絕、直到遠處的天際線。忽然,下面的泳池旁傳來旅客們的鼓掌,尋聲望去,原來是一對新人,身著禮服的他們正在拍婚紗照。漂亮的新娘、靦腆的新郎、潔白的婚紗、碧綠的泳池和蔚藍的大海,好一幅聖潔的畫卷。於是我也趕快回船艙拿來相機,她媽媽也把女兒從兒童俱樂部裡抓了回來,好好打扮一番後我們在郵輪的後甲板留下了一組美麗的影像……

傍晚,我倆來到船頭的觀景平台,倚著欄杆,望著夕陽一點點沉入遠處的地平線,心裡湧起一股莫名的愁緒,明天,我們就將結束12天的航程,回歸朝九晚五的生活中,真的希望時間可以停止,永遠繼續這樣精彩的漂泊……

(全文完)

最後羅列一些我們的小體會,希望對大家將來的郵輪之旅有所幫助:

1、郵輪上通用英語,對客人的語言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想自由行的話是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的。

2、船票中不包括小費,我們這次行程的小費每人每天10.5美元,直接記賬到你的船卡賬戶中,與在船上的其它消費一並結算。

3、郵輪上有兩個正裝之夜,最好自己帶上一套正裝,當然也可以租用船上的晚禮服。

4、公主郵輪安裝美國標准的電源,就是一圓兩扁的那種插頭,自己要帶轉換器。

5、郵輪旅行在西方已非常平民化,客人絕大多數是一般的平頭百姓,其中又以退休的白發族據多,所以我們中國人大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有想法,去努力,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郵輪夢。

6、郵輪上每天會組織許多活動,但基本上是為西方旅客設計的,適合東方人的不多,不過只要人夠,你也可以自帶麻將之類的經典游戲工具,我們就在船上看到不少東方面孔的旅客四人一桌,自娛自樂,好不自在。

7、郵輪上有兒童俱樂部(Kid’s club),提供兒童的全托服務,家長可以放心把小孩送到那裡。

8、海上航行時可以感覺到非常輕微的搖動,在躺在床上時更明顯一些,不過不對日常的活動有任何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9、郵輪7樓有一個照片長廊,掛了船方在啟航,下船,餐廳等許多地點為旅客拍的照片,你可以挑自己喜歡的買,但價格非常昂貴。

10、郵輪在靠崗日會組織許多不同線路的一日游,通常可以事先在網上預訂,也可以上船後在買,但價格都不便宜,考慮到郵輪要定時啟航的特殊性,建議大家可以視自身情況考慮參加。

11、郵輪上水龍頭的水可以直接飲用,當然正餐時有瓶裝水供應,但要收費。

12、公主劇院每天各個時間有不同的活動和表演安排,通常每天晚上有兩場主題演出,與百老彙的類似,以歌舞劇為主,值得一看。

13、船上5、6、7樓有不同的免稅商店,中國人喜歡的品牌化妝品價格比陸地上任何地方的都便宜,但備貨不多,建議上船後就購買,以免後悔。

14、郵輪有專門的賭場,21點、老虎機、輪盤賭等一應俱全,晚上開放,喜歡搏一把的旅客可以試試運氣。

15、郵輪上每層都有洗衣房,有洗衣機和烘干機,容量超大,1美元一次,所以衣服換洗不是問題。


(郵輪生活)



(服務生)



(海上巡航)



(但尼丁火車站)



(鑽石公主號在悉尼港)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