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十三天

作者: goexun

導讀如果你去到一個地方會喜歡上那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們的埃及之行,2張機票,2個背包,沒有預定,跟著感覺走。 一圈下來不光喜歡上埃及,對阿拉伯圈的伊斯蘭教國家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事先做了不少功課,從古代埃及法老的故事,到現代埃及。特別是讀諾貝爾文學獎獲主馬赫福茲氏的開羅三部曲對理解現代埃及獲益甚大,還從中知道古蘭經滲透在他們的生 ...

如果你去到一個地方會喜歡上那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們的埃及之行,2張機票,2個背包,沒有預定,跟著感覺走。

一圈下來不光喜歡上埃及,對阿拉伯圈的伊斯蘭教國家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事先做了不少功課,從古代埃及法老的故事,到現代埃及。特別是讀諾貝爾文學獎獲主馬赫福茲氏的開羅三部曲對理解現代埃及獲益甚大,還從中知道古蘭經滲透在他們的生活裡,嘗試著讀了全本,大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是旅行中登場最多的話題之一。

網上各位的游記也很實用。知恩圖報,希望我們的旅游體會也能對大家有些參考。

十三天行程:阿布辛貝,阿斯旺,尼羅河帆船漂流,盧克索,開羅和亞歷山大。

兩個人(除往返機票和禮品費用)在埃及本土的消費共計3900埃鎊,平均一天300埃鎊。

一、初來乍到

飛機經中東轉機,四月二十五日中午正點抵達開羅機場(第一候機樓),入境手續順利。在到達大廳出口處找到了銀聯網的取款機,取出的1千埃鎊中搭配有20、10鎊的零錢,佩服埃及旅游服務的細致周到處。

再到出發大廳問訊處問清楚我們要乘坐的949路大巴(1鎊/人)就在對面不遠,票是上車買。找到寫著“949”的大巴,當然不是我們熟悉的阿拉伯數字,而是阿拉伯文字。從零到九這十個阿拉伯文字已幾經練習達到會認會寫,得到實地驗證分外高興。

949路經開羅市區到終點站吉薩廣場。先到吉薩是為購買當晚去阿斯旺的臥鋪票。從吉薩廣場到火車站要走幾步路,開始摸不准方向,對著地圖走走看看還算不難找到。

火車站的售票窗口一排數個面向戶外,不知該在哪個窗口前排隊,找個人少的窗口排到後告知我們想買的票是在旁邊的窗口出售,只得重新排隊。這種光景不僅車站如此,連吉薩金字塔的售票處都因門票的種類不同而窗口不同,又不寫明,因此勸君不管買什麼票,一定要說清楚,最好再留出一點充裕的時間,免得來回排隊時著急上火。

我們把寫有車次等信息的紙頭遞到窗口,因今天已滿,便買了第2天的。原聽說這個臥鋪只能付美元(60$),可我們只付了165埃鎊!想想不對頭再去窗口問,才明白我們買的雖是同一趟臥鋪車,但只是掛在後面的軟座(一等)。

這時看到售票處的邊上還有個臨時小房子,上寫“Sleeping Train”,原來這才是賣真正臥鋪的!問了一下,說今天的臥鋪還有,我們拿出自己的票,對方說可以退,並幫我們給車站那邊打了電話。當我們回到車站那邊時,人家並不給退,無奈又返回求救於小房子的售票員,他非常客氣地帶我們去車站的售票處。交涉之後,說需要60鎊的退票費。最後還是放棄了換票,從旁邊的地鐵站返回開羅市內。

事先知道地鐵票價是1鎊/人,我的丈夫買了兩張票拿起找回的零錢就走,我一定要他站下來數一數找回的零錢對不對,果然發現我們的票是按2鎊/人出售的,看看票上又未印刷著價格,正在猶豫是不是該回窗口問一問?聽見身後傳來了敲窗戶的聲音,回頭看看,正是那位賣票人笑呵呵的招手叫我們過去,我的丈夫接了找回的1鎊,我想這還不對,身後又傳來了敲窗戶的聲音,還是那位賣票人在向我們招手,這次連坐在他旁邊的人都笑嘻嘻的看著我們,又找回1鎊。是埃及人的幽默?對尚未習慣埃及空氣的游客進行的一次小測驗,很佩服他們的觀察力,因為我們之後多次利用過地鐵和公交車,再沒有接受過類似的考核。

看了幾家事先了解過的酒店,在Luna Hotel 住下(帶衛生間,含早,150鎊)。傍晚周圍噪音大了點。

晚餐,是請旅館給指點的,都是當地人喜歡的快餐店。開羅的餐飲很方便,盡管有些店裡只有阿拉伯文,“扣夏裡”呀“它妹雅”,知道了這幾種大眾快餐,就不會餓肚子。隨著環境的適應,你也會感到東西越來越好吃。有時候你會驚嘆自己的這些變化。

二、初訪金字塔

因為到阿斯旺是夜車,決定上午去吉薩金字塔,下午去考古博物館。

當天起個大早去找直達吉薩金字塔的357路大巴(2鎊/人),知道在解放廣場附近有站,但有個大巴東站和大巴西站,問了不同的人給了不同的答案,雖說值班師傅的回答正確:在外面,可要確定“外面”的具體位置又費了周折,待我們坐上大巴,去吉薩的路開始堵車,不知何時兩個人都打起瞌睡,忽然有人招呼我們:到了,該下車了。向窗外一看果然看到了金字塔的尖頂,急急忙忙跟著下了車。接下來,就順其自然地跟著這位熱情的仁兄,先是乘小巴來到獅身人面像一側,還告訴我們回程可乘997次大巴(0.5鎊/人)及上車地點,再後來介紹可以騎駱駝走埃及人的觀光路線,很實惠等等,話說到這裡就都明白了,仁兄把我們介紹給一位駱駝導游,我們只想自己走路看景,當即揮手拜拜。只是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下午還想參觀考古博物館,便按仁兄的指點坐997次打道回府。兜了一圈只看到金字塔的尖兒。

回旅館趕上了尚未結束的早餐,再休息了一會兒退房,去參觀博物館。

之後乘地鐵去吉薩站等夜車。站台上送走了兩趟沒有空調設備只有埃及人乘坐的火車後,剩下的幾乎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了。前前後後不斷聽到中國團隊的聊天聲,更覺得長著一頭卷發的阿拉伯膚色埃及導游也講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很是新鮮。

雖說不是臥鋪,但軟座很寬敞,可以調到半臥角度,休息得不錯。

三、阿斯旺

多數乘客在盧克索下了車,我們到終點站阿斯旺。

本想當天就去阿布辛貝,這樣第二天早上可以到神殿看日出,但外國人能坐的只有兩班大巴,上午的已經發車只有傍晚那班了。傍晚的車天黑才到擔心不好找酒店,試著去找其他車子。車站門口有個咨詢處,回答是11點有團體的,但臨時的散客上不去,只有等傍晚的。問了其他旅行社也是說沒有。後來又看到一家咨詢處,這裡的答復是每輛車上,外國人只要5人以下即可,你先去等在那裡就是了,於是趕緊坐小巴前往長途車站。畢竟開始不大熟悉,老老實實找一個穿制服的詢問,他很熱情地帶我們去售票處。跟在後面才注意到他腰裡的手槍,後來知道,這在埃及是很常見的事情。但交涉的結果還是只有傍晚的。

只好當天住阿斯旺,Memnon Hotel(帶衛生間,含早,100鎊)面向尼羅河的房間,風景極佳。前台給了一份各種組團信息,包括我們准備參加的尼羅河漂流,有豪華客輪,也有小帆船。其實去阿布辛貝和菲萊島跟團走很方便,我們為避開游客過於集中和參觀時間受限的問題,選擇了自由行動。

吃過午飯去參觀阿斯旺的菲萊島神殿。因沒有公交車運行,只能自己交涉打的過去。

阿斯旺的菲萊島神殿是世界遺產級的,除官方門票外,還要乘渡船往返(距離並不遠)。渡船全由附近努比亞村民經營,價格需自己交涉。向我們迎上來的努比亞小伙給出了高價。由於超出我們了解的價格太多,又無他人過來搶著做生意,價格不好講,決定先返回檢票口等其他散客結個伴。這時一位觀光警察(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專設觀光警察,但埃及是其中之一)看到我們,過來說不會這麼貴,他親自去和小伙交涉,最後也照顧了小伙的面子,以45鎊成交。小伙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態度坦然,一路上聊了很多,並沒有讓我們感到任何不愉快,心裡反而佩服。參觀結束時多付給他5鎊,再次感謝了那位警察。

晚上找到一家導游書上介紹的飯店,吃了正餐,非常滿意。

出來集市上燈火通明十分熱鬧,我們也順路觀光。本來只是閑逛不想買東西,但只要你向他的店裡看上一眼,馬上就會來拉你去聊天。後來干脆目不斜視,利用余光去看,我看到一個掛毯挺漂亮,不覺視線多停留了一會,竟沒能躲過商人的眼睛,馬上過來讓你去看他的商品,實在佩服他們獵人般的眼力。

四、阿布辛貝

大巴出發較早,請旅館將早餐打包(面包,飲料,煮雞蛋)。在沙漠中跑了3個多小時,沒看到什麼村莊,看到不少駱駝,是不是野生的就不知道了。到了阿布辛貝市區,大巴停下來加油,正好看到路對面就是我們准備去的旅館Tourist Village(帶衛生間,不含早,150鎊),於是和司機打個招呼下了車。

我們是准備看阿布辛貝神殿的日出和日落的,但由於晚上的燈光表演,以及大巴發車時間等,只好放棄。在下午天氣極熱游客極少的時間段慢慢欣賞了阿布辛貝神殿。神殿很大,有時候就我們倆,由你靜心盡興地體會。

埃及非常重視旅游,在博物館和遺址處都會有很多警察和保安,他們實際上是很輕閑的,經常找游客聊天,有時候也是為了小費,但更多是為了解悶。

阿布辛貝神殿的參觀費用是90鎊,其中官方門票80鎊,另付的10鎊是地方稅和導游費(這種制度在其他景點沒見過)。我們喜歡自己隨便走,放棄了配備導游的待遇,後來在神殿裡聽到一位日語導游的講解,方知導游的水平相當不錯,語音好,語言流暢,講解的內容也細致。很偶然的機會在阿布辛貝集市上遇到一位正在學習日語將來想成為日語導游的努比亞少年,他的學習熱情極高,得以同他用日語交談了很久,聽他講了不少努比亞的故事。

以阿斯旺為中心的埃及南部地區(接近蘇丹邊境),從古代埃及至今都是努比亞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從外貌特征上看,努比亞人是我們常識中的非洲人,而泛指的埃及人則是阿拉伯人。連我們都遇到了自稱是努比亞人而非埃及人的情景,意識到民族矛盾、少數民族問題是不太容易擺平的問題。

出了神殿本想買瓶飲料,天價!

回旅館路上,在努比亞村民小店裡買了西紅柿和西瓜,則是地價!(哈哈)充當了晚餐。

五、尼羅河帆船漂流

早上6點發車的大巴返回阿斯旺。我們已決定乘帆船游尼羅河,便回到住過的旅館去預訂,說好午後出發。與豪華客輪相比,帆船非常便宜,兩天兩夜,包吃包住,一個人才110鎊,還包括上岸後小巴帶著去參觀庫孟波(Kom Ombo)和艾得夫(Edfu)神殿(門票自理),最後送到盧克索。

我們的帆船是兩人操縱的小帆船,載客定員8人。第1天帆船上超滿員,第2天其他客人都提前下船趕路就剩我們倆,等於包了船。帆船漂流的價格便宜得有點讓人過意不去,我們打聽了行情,把認為是合適數目的謝禮給了船長和他的幫手。

雙方意氣相投,船長問我們想去哪裡,我們說無所謂,想看看日落,明月和日出,於是他們就帶我們去最好的觀景點。帆船不走遠路,但不管是河水本身,還是岸邊的風光,阿斯旺附近的尼羅河是最好的。我們這一天就是“漂流”,到附近的努比亞村莊散步,和岸邊的小孩一起玩耍,充分享受了午後尼羅河的那份寧靜。

更令人感動的是第2天的晚飯。以往都是面包,由年輕的幫手備飯,這次是船長親自下廚,還讓幫手去停泊的村子裡買了東西,煮米飯,燉雞,做了叫“夏庫修卡”的燴菜。中午是我們4個人一起吃的,但晚飯非讓我們先吃不可!非常美味,感謝不盡。

飯後四個人一起喝紅茶時,借著尼羅河上的月光,回想一天裡的美好時光。

早上告別,朝夕相處了兩天,有點留戀我們的小帆船。

乘小巴去盧克索的途中,30分鐘參觀庫孟波神殿,1個小時參觀艾得夫神殿。

下午到盧克索,直接送到各自的旅館。本來考慮了Nefertiti Hotel,在阿斯旺時推薦了100鎊的3星酒店Sunset Hotel。雖說離市中心有些距離,但可以走到,設施還是不錯的。入住後我們馬上去買火車票,查看明天去西岸的渡船。

六、盧克索

火車票的國情

在盧克索,我們經歷了當地的“黃牛”。我們去阿斯旺是夜車,因此到亞歷山大則想坐白天的車,看看沿途風光。問了車站售票處,說是上車買就行。但這麼遠的路,沒有座位還是吃力的,於是去了邊上的咨詢處。回答說白天的車都是本地人的,外國人只能坐夜車。離開咨詢櫃台,還正在猶豫的時候,邊上埃航的工作人員問我們什麼事,然後說只要出小費就能買到任何車票。於是我們談妥價,他手機叫來一位小伙,交了錢後沒過幾分鐘,小伙就拿著我們想要的軟座(一等)票回來了。票是貴了點,也許找旅行社或旅館代辦的話手續費能便宜一點,但當時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考慮這些事情。不管怎麼說下一步有了著落,還是從心裡感謝他們。畢竟是發展中國家,有國情相似之處,容易溝通感情。這位工作人員和“黃牛”小伙,開朗而且幽默,我們的合作過程很愉快。

西岸觀光

盧克索西岸的帝王谷,其名聲之大,大概到埃及旅游不去帝王谷看看誰都會覺得是個遺憾。本來去帝王谷觀光不是什麼難題,但進墓穴裡參觀實在有點為難這次旅游的名目——銀婚紀念。把婚姻和墳墓扯在一起心裡多少有點兒抵觸,幾經琢磨決定登高欣賞帝王谷。

心裡對西岸基本有數,早上用好餐,步行去渡船碼頭。渡船上一位西岸的出租車司機向我們兜售他的服務,我們現在習慣了這裡的環境,和他侃大山,最後請他帶我們去哈特謝普蘇特女王陵廟。

我們的登山路線參考了網上的游記,從哈特謝普蘇特女王陵廟旁邊出發,向著帝王谷方向(女王陵廟背面)的山峰往上走。上山之後,周圍的地理就清楚了,也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先眺望了國王谷,再領略王妃谷風光,後來腳下的山路變成了石頭台階路,沿著台階走下來,就離我們的目的地哈布城不遠了。哈布城(Habu Temple)極有參觀價值,特別是難得以見的鮮艷色彩。至今我都覺得那張門票(30鎊/人)太委屈哈布城了。

走出哈布城又見到了剛才的司機,已經成了朋友,他說優惠送我們一程,我們說想自己走走,謝了他。過了曼農神像,去碼頭還有一段距離,開始慢慢走,後來遇到路過的小巴,便招手上去了。整個西岸用了大概4個小時,由於比較順利,一點兒也沒感到累。

登山觀景其實體力消耗並不大,登到山頂出了點汗,時間上還不到二十分鐘。沿山脊而行就很輕松了,整個視野清楚也不會有迷途之憂。既觀全景而且免費。

卡魯納克神殿的日出

如果可能的話,所有的外景我都想趕在日出或是夕陽斜下的那段時間去欣賞。

卡魯納克神殿早晨六點開放,剛改為夏季作息時間的埃及六點鐘太陽還未升起,機會難得。

五點起床,面包紅茶墊墊肚子,走出旅館時還是星空,去卡魯納克神殿方向的小巴尚未開始運行,只能坐出租(10鎊)過去。

這天較我們捷足先登神殿的游客只有兩個女孩。朝陽逐漸照進巨型石柱大廳,色彩變幻,十分美麗!偌大的神殿裡兩個人跑來跑去裡裡外外各種角度拍照,忙得不亦樂乎,也美得不亦樂乎。

因為游客還少,保安和當地的工人也為了小費,向我們介紹了很多絕佳的攝影點。

在盧克索的觀光沒留遺憾。

盧克索神殿的門票蠻貴,我們清晨黃昏來回路過幾次,整個神殿都看到了,沒再購票進去。

下午的火車去亞歷山大(經過開羅),沒想到買票不易乘車還難。由於都是埃及人上車,我們檢票的時候便被觀光警察“請”到了他的值班室。一句話,我會讓你們上車,但要給小費。這次有些“明目張膽”,心裡不大舒服,加上時間還早,便准備和他談談。

類似的事情,各種游記和書上也介紹了不少,有人說討厭有人嫌麻煩,但在埃及,最後往往都能成為朋友。這次盡管我們只給了一部分小費,他不但陪我們上車找好座位,還一直和我們聊到快開車,談家庭,生活,工作,還有信仰。他看我們帶著古蘭經來旅游,問我們是否已去過麥加和麥地那,後來竟十分認真地托付我們到“聖都”時一定為他祈禱,說他自己很難有機會,那個誠懇讓人感動,也許他的囑托會使我們提前計劃“麥加朝聖”。我沒記住他的名字,但忘不了他的容貌和囑托。

告別時他還是沒忘“小費”,這次我們很情願,二十三歲的年輕警官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掏出兩張紙幣讓他回鄉時給孩子們買禮物用。

七、亞歷山大

到亞歷山大的時候已經過了午夜,我們從車站走到海邊,入住有名的Union Hotel(不帶衛生間,不含早,70鎊)。亞歷山大是現代化都市,觀光非常輕松。在街邊的茶館品嘗埃及紅茶。還有幸在糖果專賣店買到了本地產的,包裝精美的巧克力。因為要找埃及原產的能送人的點心,連本地人都搖頭,太稀有了。

亞歷山大圖書館很有特色,又集中了很多前來學習的年輕人,有點大學圖書館的氣氛,看看很有意思。我們到地圖專櫃找來埃及詳圖翻翻,看到鐵路沿途確有與尼羅河平行的運河存在,總算解開了心裡的疑惑,因為有時從火車上看到的河流怎麼也難與尼羅河掛鉤,要是運河就可以理解了。

亞歷山大有段非常美麗的海灣路,前來休閑的人很多,我們在等海邊日落的時候,兩位埃及青年過來搭話。不知為什麼,一下子聊得挺投機。到底是城市青年,你說埃及好,他會問你具體好在哪裡?我跨這裡的女孩子時尚漂亮,圍巾與服裝的色彩很有特色。他們誇中國產品好,比如手機,功能多好用還便宜。聊起古蘭經,其中一位很坦率地說他喝酒,說他喝酒時會覺得人人都可愛,世界更美好。我想起了開羅三部曲裡描寫的人物。雙方半瓶子醋的英語,居然還談到世界觀等高尚話題。話說得投機聲音也大了點,一位日本青年上來問我們是否需要幫助,因為他來了一周,對打車等當地情況已很有把握。我們明白是怎麼回事,兩個埃及小伙子則莫名其妙。

八、開羅

去開羅的車次很多,上午去車站現買票。售票處基本都講英語,但許多事情還是不好理解,似乎他們的分工很細,有人的窗口閑著沒事,讓你去等著的窗口卻沒有人,聽說上車補票也可以,但還是決定聽從吩咐,耐心等候。過了一會兒,買到了硬座(二等)票。

觀察了一等車廂和二等車廂的乘客還是有區別的,遺憾沒有機會乘坐無空調火車。

這次入住了解放廣場邊上的Invitation Hotel(不帶衛生間,含早,130鎊)。值得推薦。

當晚在固力宮觀看了免費的蘇菲舞,果然精彩(蘇菲舞在開羅市民中也挺有名氣,後來在伊斯蘭街區看到蘇菲舞的刺繡買了留做紀念)。演出結束時已是晚上十點,周圍像是窗簾布匹等的批發市場,人多車多連路都不好走,我們一路走回旅館,每當我們拿著手裡的地圖對照路牌確認方向時,或是警官,或是路人都會主動過來幫助我們,一點沒有不安全的感覺,再次體驗了炎熱埃及的激情夜晚。

開羅觀光的重點放在了伊斯蘭街區,用大半天時間徒步於主要街道,很有生活氣息。上午許多主婦出來購物,蔬菜水果,面包大餅,雞魚肉蛋(可能鴿子特別一點?),埃及的農產品及豐富。後來遇到放學回家的小學生,街道一下子熱鬧起來,埃及的孩子們大多活潑又大方(這在城裡和鄉村是一樣的),主動伸出小手找你握手,用有限的幾句英語和你交談,常常需要回答“你從哪裡來?”“叫什麼名字?”“多大了?”,第一次被問及年齡時心裡吃了一驚,想想這幾句也是自己最先記住的英語,爽快的做了回答。大一點的孩子嘗試著深一步的交流,有個少年給我們取個埃及名字便於稱呼。用學過的英語與游客交流成功時孩子們表現的很興奮,他們會爭著讓你拍照留念並無他求(鄉村裡的孩子知道用努力的服務來爭取小費)。

再訪金字塔。

金字塔是不可不看的。有了上次的經驗,這回輕車熟路,8點鐘開門之前就排在了售票窗口。有點舊地重游的感覺,也有點來之不易的感覺,金字塔園區裡面很大,我們不光去了大家都去的觀景點,為了找視覺效果更好的角度,沒人去的地方我們也去看了,而且全是走去的。很多當地人牽著駱駝來拉客,只要你用阿拉伯語說“謝謝”,“再見”,他就不再找你了。

除了因門限無法欣賞日出日落有點遺憾外,我們來回都乘公交車,沒有時間約束,把金字塔看了個夠。

尾聲

有了第一次沒及時找到大巴的經驗,傍晚先去查看了明天去機場的大巴,也是因為我們住的酒店就在汽車站旁邊,很方便。我們多次在此乘車,看到了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面。

次日早晨從解放廣場車站乘356路大巴(2鎊/人)去機場十分順利。

回到家立刻進入整理照片,構思游記的狀態,工作之余顯得十分忙碌,然而我們都十分愉快。

小結

經驗談,聽說很多人在埃及旅游時“拉肚子”,自帶了電熱壺,茶葉,粉末運動飲料,很實用。取電的插頭是兩根圓柱型的,粗細兩種都需要,南方阿斯旺,阿布辛貝與北方開羅,亞歷山大的不同,位於中間的盧克索兩種都能用。

如果你有時間上街轉悠,可以發現很好的美食,當然也會遇到一些意外,這些意外往往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像。如果你期待旅行順利,能把不愉快的事情化為愉快,那事先還是多做准備好。

去異國他鄉旅游,收獲還是很多的,通過零距離的接觸加深了了解。雖說在埃及有我們不太熟悉的砍價和小費等情況,但畢竟是宗教國家,人們心裡都是有節度的。

我們喜歡旅游,認為它有類似於宗教上“朝聖”的地方。這裡的“聖”,不是宗教的,而是某種哲學意義上的,自己是什麼,目的放在哪裡等。通過每次旅游,希望能上一個台階。

2010年6月吉日完稿



(各個角度看大金字塔)



(帆船漂流)



(尼羅河的日月)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