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維利亞“黃金漏鬥”(西班牙隨感錄之六)

作者: 古漢

導讀清澈的瓜達爾基維爾河從市中心穿流而過,老城卡泰多拉爾大教堂附近街道上,許多精美的老建築物門面華麗、各擅勝場,使游人可以推測當年的繁華盛景。 塞維利亞在西班牙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王室在這個重要的內河港口設立印度群島(即美洲)交易之家,壟斷著西班牙海外貿易,一時間萬商聚集,帆檣如雲。南美的寶石、非洲的像� ...

清澈的瓜達爾基維爾河從市中心穿流而過,老城卡泰多拉爾大教堂附近街道上,許多精美的老建築物門面華麗、各擅勝場,使游人可以推測當年的繁華盛景。

塞維利亞在西班牙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王室在這個重要的內河港口設立印度群島(即美洲)交易之家,壟斷著西班牙海外貿易,一時間萬商聚集,帆檣如雲。南美的寶石、非洲的像牙、東南亞的香料與中國的瓷器絲綢源源不絕地從海上舶來,然後又集散到世界各地。一位史家記敘到,“這樣一個如此完美和富裕的城市,貨物如此豐富,怎麼可能不算是優秀,不值得褒獎?”16世紀時,塞維利亞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整個西班牙的經濟中心。1570年,它的人口超過十萬人,已經趕上了羅馬這些歐洲大城市的水平。甚至在帝國定都馬德裡後很久,塞維利亞仍然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城市,各國政要和大商人不斷在這裡出沒。

瓜達爾基維爾河邊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當屬塞維利亞黃金塔。這是一座阿拉伯風格12邊形的堡壘形建築,外牆塗有金粉,故稱之為金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從國外運來的金銀珠寶,首先從船上卸到塔內保管,然後再運到西班牙各地,所以又稱為藏金塔。

據統計,從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得到18600噸注冊白銀和200噸注冊黃金,到16世紀末,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請看西班牙人在新大陸瘋狂掠奪貴金屬時的醜惡嘴臉------“興高采烈,如同一群頑猴一樣高舉黃金,手舞足蹈,精神大振,容光煥發,因為這就是他們渴望的東西。他們心花怒放,強烈地渴望得到黃金,就像一群餓狼一樣貪婪”。保存在佛羅倫薩的一本印地安人古抄本中這樣描述。

這是一個拜金主義盛行的年代,上至王公貴婦,下至販夫走卒,無不信奉“財富即貨幣”。“藏金塔”所在城市巨富大賈雲集,又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銷金窟”。梅裡美著名的歌劇《卡門》以塞維利亞為故事發生地,那位代表著邪惡、妖艷、誘惑的風情萬種的吉普賽女郎卡門的故事也正是以塞維利亞浮華奢靡的都市生活為背景。在梅裡美的文筆下,塞維利亞富麗堂皇的人間天堂躍然紙上。

史料這樣記載-----

白銀的流入助長了西班牙人的炫耀性消費,那些在東印度發財的人回到西班牙以後,在塞維利亞購買官職、土地和豪華的住宅,他們生活富足,投資房地產和土地,為美洲貿易籌措資金,投資加勒比群島的甘蔗種植業,在美洲采集珍珠。發現新大陸後,塞維利亞又成為雪茄制造業的中心,被人們看作是現代雪茄的發源地。

在塞維利亞,銀器制造業特別發達,銀匠的地位和藥材商人一樣高。在西班牙留下的白銀,許多都被制成了銀餐具,西班牙在尼德蘭的武裝部隊總司令阿爾瓦公爵1582年去世時,留下了600個銀碟子和800個銀質大淺盤,在西班牙他一直是以清廉和貧窮著稱。

在黃金陸上通道的終點----西班牙的故都托萊多,由劫掠美洲印第安人而得到大量的黃金,奢侈地堆集在托萊多大教堂的神龕之下,得意忘形的托萊多人甚至想全部用黃金修建一座教堂。

美洲的金山磨蝕了西班牙人的勤勉精神,當時西班牙最流行的一句諺語是“到美洲去”,它的同義詞就是“一夜暴富”。既然有這樣的發大財、發快財的機會,誰還願意辛辛苦苦地從事實業呢?

當時的一名外來的教士,對葡萄牙裡斯本人的社會風氣大感驚奇,他寫到“這些人寧肯忍受一切痛苦和屈辱,也不願學點技術”。干活是黑人和摩爾人的事,誰有後台,誰就不必干活,誰干活就意味著誰沒有本事。

航海大發現導致迅速致富後,來自國外的財富促使西班牙如同葡萄牙一樣,一個不事生產的階層不斷成長,這個階層如同贅瘤般地吸收國家集體和其他部分的養分越長越大,以至壓斷了國內勞動者的脊梁骨。

拿破侖在占領西班牙後,曾經感嘆西班牙人“寧可冒走私的危險,也不會承受耕種的疲勞”。

華盛頓。歐文在格拉納達也觀察到當地私販子橫行,而普通民眾卻見怪不怪,甚至視為英雄豪傑的民風。

16世紀時,西班牙稱霸歐洲,盛極一世。不過百年,便迅速地衰落,以致最終成為歐洲的乞丐。從新大陸流入的財富大部分沒有進入生產領域,轉化為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動力。西班牙王室將其用於買賣奢侈品,進行軍事擴張,從而摧毀了西班牙的工農業和商業。

浩大的軍費使菲利浦二世兩度拒付國債,宣告國家破產。1598年,菲利浦二世死後,他遺留的債務高達1億金幣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理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對西班牙的衰落的經濟原因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

-----致使它們長期衰落的一個更實質的原因是,它們經濟上一向長期依賴西北歐。它們在開始海外擴張以前是這樣,在那以後依然如此。結果,它們不能利用自己新贏得的帝國所提供的經濟良機,相反,這些帝國同母國一樣,作為母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受到西北歐國家的控制。

-----伊比利亞國家的經濟從屬性同中世紀後期歐洲經濟中央從地中海盆地整個地轉移到北方是有關系的。這一轉移的原因在於,北歐的生產力不斷加速發展,使波羅的海--北海地區新的大宗貿易(谷物、木材、魚和粗布)能超越地中海傳統的奢侈品貿易(香料、絲綢、香水和珠寶)。隨著歐洲經濟的發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迎合一般平民的大宗貿易的增長速度遙遙高於投合少數富人的奢侈品貿易。

-----在這新的貿易格局中,伊比利亞國家的經濟從屬性在輸出品方面表現得很明顯,它們的輸出品幾乎全是原料--西班牙出口的是酒、羊毛和鐵礦,葡萄牙出口的是非洲的黃金和塞圖巴爾的鹽。作為歸報,它們得到了各種冶金產品、鹽、魚以及它們自己的羊毛--這些羊毛已由外國加工成織物。

-----這些經濟落後的伊比利亞國家能率先從事海外擴張,僅僅是因為它們幸運地兼備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術和宗教動力。但是,這一擴張沒有經濟實力和經濟動力作後盾,這就說明了伊比利亞國家為什麼不能有效地利用它們的新帝國。它們缺乏從事帝國貿易所必需的航運業以及能向西屬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業。誠然,有數十年西班牙的工業由於海外制造品市場的突然發展而受到促進,然而,約156O年前後,工業的發展停止了,隨即開始了長期的衰落。

----好像頗有悖常理的是,一個原因在於大批金銀財寶源源流入海內,引起了急速的通貨膨脹。西班牙的物價大致上漲為北歐物價的兩倍,西班牙的工資僅略微落後於劇增的物價,而歐洲其余地區的工資則控制得很低。這使西班牙工業處於嚴峻不利地位,因為其產品過於昂貴,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至少與物價和工資的膨脹一樣重要的是西班牙貴族即伊達戈對國民經濟和國民准則的破壞性影響。雖然貴族和高級教士合起來還不到人口的2%,他們卻擁有95一97%的土地。因此,約占西班牙人總數的95%的農夫幾乎全都沒有土地。剩下的3%是教士、商人和專門職業者。由於貴族瞧不起經營商業或從事工業的職業、認為它們有損於任何紳士的身份,這一偏見便成為國民准則。這也不僅僅是無謂的虛榮,因為伊達戈確擁有一切好處--榮譽、免稅和地產;地產比商業或工業財富更可靠。所以,有成就的商人的志向是獲取地產、購買陷入窮困的王室所出賣的爵位,從而拋棄自己的階級,成為伊達戈。

----這一衰退的最終結果從當時一位西班牙人的以下這番抱怨話中可清晰地看出來:“西班牙人在經過漫長而危險的長期航行之後從西印度群島運來的一切,他們以鮮血和努力獲得的一切,外國人容易、恬靜地奪走了,運歸自己的祖國。”

“西班牙成了財富的橋梁,成了歐洲的印度。”一位西班牙現代歷史學家這樣認為。歷史發展經常和大多數人的傳統思維截然相反,財富不僅僅是貨幣,有錢也未必一定有“勢”。

對現代中國人來講,具有重要警示意義的是,當年西班牙人從美洲掠奪的白銀最終也大量輾轉流入了萬裡之外的中國。

整個明清時期經歐洲及南洋流入中國的白銀多達2億兩左右,中國也曾經因為擁有世界最多的白銀而被稱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二三百年間,中國雖然通過出口絲綢、陶瓷、茶葉等得到了大量的白銀,和歐洲當年那個老大帝國一樣,我們以泱泱大國自居,既沒有認真學習歐洲資本主義的先進思想,也沒有認真學習歐洲工業生產的先進技術。以至於當別人的堅船利炮打上門來的時候,這些白銀又哪來哪去的物歸原主。

我們也曾經是一個有假包換的前現代民族。美洲的白銀最終養肥了以和珅為代表的貪官污吏及十三行為代表的官辦壟斷衙門。和珅死後被抄家時發現,和珅財產的三分之一,價值達二億二千三百萬兩白銀,玉器珠寶、西洋奇器無法勝數,故民間諺語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的作者加萊亞諾講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歷史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殘酷的老師。”


(塞維利亞黃金塔)



(卡泰多拉爾大教堂全球最大的黃金祭壇)



(黃金手工藝品)



(塞維利亞老城的古建築)



(路邊野花盛開)


精選遊記: 塞維利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