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初體驗

作者: pangpang3001

導讀2010年6月端午節期間,利用假期,應在青海西寧工作的親戚的邀請,我和朋友第一次來到了青海。以西寧為中心,我們進行發散式旅行,每天選取一個方向出行,連續五天將西寧周邊基本上玩了個遍,門源油菜花未開,祁連草原略遠,這些遺憾都留待我們下次再來吧。 圍繞西寧,我們行過了青海湖、貴德黃河清、互助北山、坎布拉景區和李家峽水電站、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 ...

2010年6月端午節期間,利用假期,應在青海西寧工作的親戚的邀請,我和朋友第一次來到了青海。以西寧為中心,我們進行發散式旅行,每天選取一個方向出行,連續五天將西寧周邊基本上玩了個遍,門源油菜花未開,祁連草原略遠,這些遺憾都留待我們下次再來吧。

圍繞西寧,我們行過了青海湖、貴德黃河清、互助北山、坎布拉景區和李家峽水電站、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一路美景無限,初次體驗到“大美青海”的一角。

6月14日,初到西寧。下了飛機,就感覺到與北京截然不同的涼爽,雖然海拔2300米,我們並未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6月15日,青海湖之行。 早起看到西寧是個大晴天,吃了清真特色:羊肉粉絲湯和大餅,我們驅車直奔青海湖而去。我們沿著南線西行,轉過黑馬河沿北線回,繞著青海湖,一路去了二郎劍、鳥島、原子城、金銀灘等景點。可惜天不從人願,剛開到二郎劍景區,就開始下起了雨,雨中的青海湖畔真是“凍人之極”,許多游客都買了大幅的羊毛批肩將全身裹的嚴嚴實實的。二郎劍景區建了觀賞青海湖的平台,可陰雨中青海湖青黑一片,沒有想像中的碧藍湖水,讓人游興大減。二郎劍門票100/人,沒有特殊的地方,如果只想看湖,路旁很多藏民向你招手,他家圈出來的湖邊,30元就可以搞定。之後一路雨下下停停,陰雨伴隨了我們青海湖一路,可回到了西寧又是陽光明媚,讓人郁悶不已。

雖然六月的鳥也比較少了,但鳥島還是值得一看的,天氣不好鳥大都趴在鳥島上不飛,80元的門票依舊不便宜,有個小碼頭可以坐船看湖觀鳥,據說晴天的時候鳥非常多,可惜我們沒有趕上。原子城和金銀灘在這個季節沒有什麼意思,也許七月花開了景色會截然不同。總的來說,南線的風光要好於北線,因為南線公路大部分臨湖,湖邊草原上一群群牛羊也是美麗的一景;北線不臨湖,路上穿過幾個小村鎮也沒有民族特色,六月這邊的油菜花也沒有開,不太吸引人。

中午在鳥島下的川菜館吃的草原野生黃蘑、炒野鴨、鹿角菜、當地酸菜粉絲等。

6月16日,貴德觀黃河。 貴德在西寧的南面,向來有“天下黃河貴德清”之說。到了貴德,發現貴德的黃河水真的是非常清,黃河清大橋橋頭有個小山坡建了小公園可以居高臨下觀賞黃河水和大橋,10元門票還是挺值的,除了綠地、亭台、長廊,還有一個大禹治水雕像。下了小坡過大橋穿貴德縣城,車一直開到黃河邊,可以進一步體驗清清的黃河水,河邊還可以吃到當地人自制的老酸奶,裝在青花碗中,上面黃黃的油皮,撒上白白的砂糖,咬一勺可以品到濃郁的奶香中滲透出砂糖的清甜,再聽著黃河嘩嘩水聲,吹著小風,是不是非常愜意呢?

還有更愜意的事呢,當地司機帶我們來到一個黃河邊的度假村,裡面種了許多新鮮蔬菜瓜果,不過院子裡的梨才剛剛長出櫻桃大小,想要吃梨的朋友一定要七八月再來。度假村在黃河邊建了許多幢小木屋,當地人周末經常來打牌吃飯聊天,據說旺季時,提前不預定是肯定沒有位子的。臨著黃河,坐在木屋中邊喝著八寶茶,我們品嘗了黃河魚、青海釀皮、豆面塊塊、烤土豆等美食,還有新下來的桑葚和草莓。

這裡黃河水清,石也有名。我們還參觀了一位私人老板在貴德自建的黃河奇石苑,占地40畝,分裸苑、詩苑和磨苑三個院落,萬年巨型奇石和參天古樹相映成趣,喜歡奇石的朋友不要錯過。小院果樹成蔭,五月梨花、杏花爛漫,可惜我來的時候剛剛結果,既不能賞花也不能嘗果,略有遺憾。

去貴德不光是看黃河,一路的丹霞地貌也是吸引游人的美景,山體主體是紅色,部分夾雜成片的灰綠,經過雨水衝刷和風化,形狀非常奇特。六月貴德的油菜花也開了,在路旁旺盛的開著,油菜和青稞分地塊間隔種的,此時青稞還未成熟,一片金黃和青綠相間點綴在丹霞地貌之前,分外燦爛。而且這裡不像坎布拉景區,沒有門票費。

6月17日,互助北山的瀑布、蘭花和杜鵑。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在西寧的東北方100多公裡處,原來是個林場,分為三個景區,我們去了浪士當、扎龍溝兩個景區,浪士當35元/人,後一個忘了價格。浪士當六月只能看幾處瀑布,景點分散,必須開車,這裡比較適合賞秋景,這季節主要是綠色,路旁經常能看到成片的蘭花,不大,遠看並不顯眼。扎龍溝景區可以沿溪水步行兩三公裡,一路都是小瀑布和小潭,雖然景色並不驚艷,但勝在無人,空氣新鮮涼爽,天然氧吧,路旁還開滿了蘭紫色的小葉杜鵑,行在山中心情十分放松,也不失為休閑的好場所。

回程的路上,竟然下起了雨加冰雹,一些地方陽光依舊燦爛,冰雹依舊打在車上乒乒乓乓的,真真的體驗到高原天氣的變化無償。路上有知名的互助十二盤山路,還可以看到附近的雪山,不論天氣好壞,山羊和犛牛在山上照吃不誤。

這天在農家樂吃了山蘑炒肉、樹皮菜、蕎面攪團和菜瓜合子等農家特色,依舊喝的八寶茶,注意當地八寶冰糖放的太多,一定要吧大部分糖拿出來,否則太甜。

6月18日,坎布拉和李家峽水電站。 本來看了貴德的丹霞地貌,還在想要不要去坎布拉花那100多元的門票,不過既然門源的花也沒開,孟達天池在修路,我們還是安排了這個景點。後來發現不須此行,因為坎布拉山中小村的油菜花開的太美了,和土坯建的小村分外相稱;李家峽水電站上游的大湖,在群山之中朦朧著霧氣,藍藍的湖水上飛翔著三只大鷹,山坡上長滿了紅紅白白的狼毒花,真是太美了。狼毒花當地人又叫饅頭花,根有微毒,所以藏民用來做寫經文的紙張,可防蟲防腐。

過了大湖,沿盤山路深入到坎布拉景區內部,一個美麗村莊出現在我們眼前,成片成片的金黃的油菜花點綴在村落和山坡上,順著村中小路可以爬上村頭山坡的一個小亭,上面景色豁然開朗,在紅色奇怪的山峰中,凹地和緩坡都是當地人開墾出的農田,黃黃綠綠相應眼中,心曠神怡,山中都建了石板路,可以爬過好幾道山梁到山那邊去,不過沒有護攔,山頂的風很大,恐高和體力不足的就不要嘗試了。因為海拔三千,我們爬了兩道山梁就氣喘噓噓而返,不過建議一定要爬到村頭的小亭,那裡是觀賞小村和油菜花最好的位置。

如果可以安排,最好不要做景區的游覽車,因為不讓游客自己爬山,只讓在觀景的幾個點看看,錯失很多美景,這也是許多人對坎布拉印像不好的原因。好在我們的車是當地的車,因特殊關系,可以直接進到景區裡自行游覽,我們還到李家峽水電站大壩上特別看了黃河。

下了山,選了藏式度假村吃了自種的菜瓜(西葫蘆)、涼瓜煎蛋、當地小紫薯、涼拌苕皮、狗澆尿餅,特別推薦狗澆尿餅,半燙面做的,抹了菜籽油,又香又脆,到青海一定要試試。另:當天早餐的青稞餅特別受朋友的歡迎。

6月19日,塔爾寺和青海省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當天晚上就要離開西寧了,所以將最近的塔爾寺安排在最後一天。塔爾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他的兩個徒弟班禪和達賴是藏區主要信仰的活佛。塔爾寺門票80元,導游60元,寺廟群並不是很宏偉,格局也不是很統一,建築風格藏漢混合,有知名的酥油花、唐卡、壁畫三寶,不了解藏傳佛教的一定要找個講解員講講宗教、寺廟、風俗,寺廟中虔誠的信徒在不停的磕著等身長頭,磕一萬個頭才算在佛前磕一次頭,注意格魯教(黃教)轉經按順時針方向,而在四川阿壩地區的苯教寺廟(黑教)卻一定要以逆時針方向轉經。

青海省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是西寧一定要去的一個景點,有藏醫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獻、藏藥標本、天文歷算、彩繪大觀等八個展廳。雖然門票60元、講解員100元,但裡面長達618米的一幅巨幅唐卡一定讓你覺得不需此行,這幅唐卡已經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由青海西藏各地的唐卡畫師花了4年多時間才畫成的,草稿搜集就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看了這幅集中了各種不同地方繪畫風格的唐卡,才第一次了解唐卡藝術的魅力。在其他展廳,看看藏族服飾、藏醫藥歷史等,也能讓你對藏文化有進一步了解,注意解說員的費用是一定不要節約的。

青海西寧一行我們待了五天,意猶未盡,六月的青海雖然不是鳥最多的季節(五月),也不是油菜花最旺的季節(七月),但依舊風光無限。特別是,端午節期間機票如此便宜,是意外驚喜,北京-西寧430+90元/人,西寧-北京640+90元/人,加上保險費,人均往返不到1300元,比七八月旺季時的單程票價還便宜,景區游客非常少,讓你玩得拍得特別自在。



(天下黃河貴德清)



(青海互助北山森林公園)



(青海坎布拉景區和李家峽)



(青海坎布拉景區油菜六月花開)



(青海湖畔的鳥島和草原)


精選遊記: 西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