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開始吧,讓我們從酸黃瓜開始。第一次吃酸黃瓜,是在飛機上。從上海飛至北京,只需一個半小時,若非餓極了,誰願意動飛機上的餐飯?我只挑了一片黃瓜來吃,那黃瓜都看起來蔫不拉幾的,還發出一種酸酸的怪味道。我並不喜歡酸味的食物,那一小片黃瓜一進了我的嘴,我頓時眼淚都差點給逼出來了。酸吶~~~
但是,在之後的幾天裡,我馬上愛上了酸黃瓜,是這樣的——我住的酒店在燕莎邊上,馬路對面有一家專門賣三明治的店,手臂般長的面包,可以要一條,也可以要半條,至於夾什麼,是自選的,各種魚泥肉餅,新鮮蔬果,調料醬味,愛怎麼搭配都行,我要了三文魚泥,加上雙份芝士,還有生菜,番茄,洋蔥泥,芥末醬,千島醬,最後,那個男孩子夾了薄薄幾片酸黃瓜進去,就大功告成了。面包了夾了這麼多餡料,真正貨真價實,一個可以抵上賣當勞4個巨無霸那麼多。不吃,先是看著就叫人愉快。一口下去,面包的松軟;芝士的香滑;生菜和洋蔥的鮮脆;芥末不但解了三文魚那略略的腥,而且給味蕾以衝擊力;最最畫龍點睛的味道就是酸黃瓜,令人精神為之一崢。說實話,那麼大一個三文治,本來無論如何我是吃不完的,但是不曉得是因為到了北方,胃也跟著豪爽起來呢?還是酸黃瓜最終幫助了胃酸的分泌,終究,我還是把它全吃完了。
回上海的時候,我帶了一瓶酸黃瓜回去,因為實在是太酸了。家中無人願意捧場,只有媽媽少許嘗了一口(母愛再次發光),但是馬上被吐掉了。大家都說,既然你那麼愛吃,不遠千裡把它背回來,你就一個人省著點慢慢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