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頭轉向的香港之旅

作者: 於歸寶貝

導讀第一次經歷真正意義的自由行。雖然手拿地圖,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查路線,安排行程。但人是如此的渺小,站在陌生的街道,除了茫然還是茫然。我們經常會迷路,分不清方向,不知何去何從。兩天的時間已經讓我漸漸習慣了這種奇特的旅行方式。習慣了邊走邊尋找路標,邊走邊向路人詢問。 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城市,有著很強的包容性。不用去看究竟有多少國際大牌林立 ...

第一次經歷真正意義的自由行。雖然手拿地圖,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查路線,安排行程。但人是如此的渺小,站在陌生的街道,除了茫然還是茫然。我們經常會迷路,分不清方向,不知何去何從。兩天的時間已經讓我漸漸習慣了這種奇特的旅行方式。習慣了邊走邊尋找路標,邊走邊向路人詢問。
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城市,有著很強的包容性。不用去看究竟有多少國際大牌林立,單從問路就可以充分說明這點。城市中的人很雜,五湖四海,哪裡的人都有。起初我們見著行人就打聽,但後來發現有不少同樣是內地過來旅游的,也有來自東南亞的,歐美國家的就更不用多說。這樣的混雜,在香港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問路也是有技巧。通過對方的衣著各方面特點,判斷是不是當地人,然後再問路基本會節省很多時間。不過除了服務行業,很多香港人的國語還是很差,或者屬於聽得懂但不會說的狀態。我們經常是連蒙帶猜的判斷對方說的話,不知道是不是語言潛能被激發的原因,基本上都能猜的出對方的意思。所以除了坐地鐵,我們可以坐著巴士觀光下市區。

香港的巴士司機很敬業。Emily說基本問路,司機都不搭理人。起初我覺得很奇怪,後來才了解為了確保乘客的安全,司機在駕駛過程中是不允許講話的。只有當巴士停靠的間歇他們才會跟你講話。其實這些常識大家都知道,只是在香港人們會很自覺的遵守。包括行人會很自覺的等待綠燈通行,司機會很有秩序的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很多細節都能體現香港人的素質。

到達香港的第三天,一早我們按照計劃在港澳碼頭搭乘渡輪前往澳門。對於澳門除了經典的大三八牌坊,和出了名的葡式蛋撻,我基本是一無所知。下了船我們該怎麼走也完全沒有計劃,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們找到一家代售船票的旅行社買好船票。好心的工作人員用不太流利的國語囑咐我們要怎樣入關,時不時夾雜著英文(這也是香港人最大的特點,中文+英文的表達方式)。好在他講的那個單詞我知道意思,還故做很懂英文的樣子:哦~passpord,恩恩~我們有~(其實這是我記憶中僅剩的為數不多的英文單詞了,哈哈!)

一個小時的海上顛簸,我們終於抵達目的地。海上的歷程真不怎麼好受,海浪打得船晃晃悠悠的,平時不暈車的我都已經處於暈呼的狀態,Emily更是難受得恨不得下船。要不是我們當時身處一望無際的海上,我相信她真的會這麼做。沒辦法,只能乞求這難受的船程快點結束……

下了船,我們面臨著人山人海的入關檢查。利用這段時間我們努力調整著剛剛的不適。雖然香港與澳門只有一個小時的行程,但是游客卻要辦理復雜的出境入境手續。所以在辦理通行證的時候,我們辦了2次香港簽注和1次澳門簽注。入了關,第一件事我們直奔旅游咨詢中心。工作人員把主要的景點都貼心的標注在地圖上,我們決定去市中心轉悠轉悠,再去媽祖廟拜拜,還有我最大的目標:找尋澳門最正宗的瑪嘉烈蛋撻店。

因為殖民地的關系,所以很多建築還保留著當時葡萄牙統治的痕跡。只不過澳門給我的第一印像很破。坐著巴士看窗外,多數的建築都很破。稍微像樣或是奢華的設計,那肯定是賭場或是政府機構。尤其是賭場、娛樂中心,占據了澳門多半的空間。沒有時間在晚上去賭場裡轉悠一圈,有點遺憾。澳門的賭場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據說籌碼在市面上是可以當作現金流通的,這點真是挺牛的。也算是澳門一種獨特的城市文化了吧!

繁華的步行街彙集了各種大小品牌。哈根達斯、THE BODY SHOP、FANCL、卓悅……都是女生的最愛,可惜沒時間逛了。

正宗的歐式教堂。神聖之感油然而升。即便沒有宗教信仰,也會因為置身其中而感動。好像我們的一言一行,主真的會看得到。每個人都躡手躡腳的,生怕打攪了上帝。還有電視裡看到的禱告的小屋,神父會坐在裡面傾聽你的懺悔與禱告~

電視裡介紹過澳門的蛋撻是出了名的。於是蛋撻成為了我對這個城市唯一的印像。小時候到現在一直記得很深刻。尤其是這家名叫瑪嘉烈的店,是澳門最正宗的蛋撻店。幾經打聽,才在繁華的鬧市區不起眼的巷子裡找到了它。這就像在北京的胡同裡找尋那些美食小吃一樣有趣。店面很小,生意卻好的不得了。很多人像我們一樣都是專程來這裡體驗正宗的葡式味道。店員的動作都很麻利,蛋撻的香味四處飄散。一杯奶茶,一份新鮮出爐散發著濃郁奶香的蛋撻,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享受呢?!有的時候滿足就是如此簡單。我買了一袋曲奇帶回來。味道很香,而且是那種小時候才吃得到的曲奇味道。有點後悔當時沒多買點回來。

吃完甜品,我們趕往媽祖廟。(後來才知道錯過了澳門最出名的雙皮奶甜品店。而且當時為了填飽肚子我們都進去了,發現是甜品店才又離開的。)

澳門很小,很快我們就把計劃中的景點逛完了。然後又趕場似的坐著巴士趕回碼頭,打算早點回到香港登上太平山頂。巴士坐到了終點,可是卻不是入關時候的地方,我覺得有點奇怪,可也沒有多想。因為明明寫著“出境”的提示。跟著指示牌,我們排隊打算辦理出境手續。可船票在哪兌換我們卻不知道,偌大的出境大廳找了一圈,不見一個咨詢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打掃衛生的阿姨,溝通起來還有障礙。但是費了半天勁,我終於聽明白我們走錯了地方。這裡是辦理進入珠海的出境大廳。而我們的目的地港澳碼頭不在這裡~

這才恍然大悟,難怪我覺得這裡很陌生。好險!我們差點就去了珠海!後來知道我們坐錯了巴士,把10A當作了是10號巴士。然後只能無奈的坐著巴士在澳門市區來回兜圈,一天的時間路過N次熟悉的街道跟景點,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折騰了半天,終於又回到了香港。Emily還不斷的安慰我:沒關系的,自由行走錯路是很正常的!……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