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年朋友分享最新世博游體會

作者: 金秋08

導讀與老年朋友分享最新世博游體會 (2010.7.1) 剛從世博回來,我們一行七人,年紀最小的55歳,最大的67歲,各人體質不同,但都不同程度有點老人病:血壓高、糖尿病、痛風或腰腿痛等。兩天半走下來,雖然大家都覺得累,但沒累倒,輕松一天後(逛逛街,坐4.5小時車到舟山),還可以去游普陀,從佛頂山走下來。 能夠如此,首先要托老天爺的福:我們進園那三天天氣陰 ...

與老年朋友分享最新世博游體會

(2010.7.1)

剛從世博回來,我們一行七人,年紀最小的55歳,最大的67歲,各人體質不同,但都不同程度有點老人病:血壓高、糖尿病、痛風或腰腿痛等。兩天半走下來,雖然大家都覺得累,但沒累倒,輕松一天後(逛逛街,坐4.5小時車到舟山),還可以去游普陀,從佛頂山走下來。

能夠如此,首先要托老天爺的福:我們進園那三天天氣陰涼,最高30℃,最低22℃。但是,合理的安排行程也很重要。

先說我們的行程:

第一天(6.22):下午三時半飛抵上海虹橋機場,打車到事先預訂好的錦江之星淮海東路店(021-63262200),入住後打算即往世博看夜場,聽從酒店保安意見,在園外吃飽後,18:00從2號門(西藏南路)入園,不用排隊。

是夜看浦西片區,平均每人進了7、8個場館,主要的有:西安(不用排隊,看大明宮介紹影片)、麥加(白帳篷城)等案例館、航空館(只看到後展區:即沒得“體驗”)、信息通信館(排隊15分鐘,終端機體驗45分鐘)、城市足跡館(不用排隊,看從世界各國和國內各博物館借來的國寶級文物),十時,衝進國家電網館,看了最後一場4D電影,很震撼。這些在白天都要排上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場館,晚上就比較容易入了。

今晚氣溫24-26℃,相當舒服。在所有的場館都關門後,我們還在浦西園內到處拍照,直到十一時許才離開。

浦西可看的很多,熱門場館也不少,如:石油館、航空館、上汽—通用館、上海企業館及部份城市案例館等,很多都可以花時間慢慢看的,不要說一個晚上,就是花一整天也覺得不夠。再者,浦西的燈光比浦東美,單為這裡的燈光夜景,也值得泡一個晚上。

第二天(6.23):今天陰有灰霾,太陽公公也不露面了。中午有點熱(30℃),到晚上相當清涼(23℃)。這樣的天不宜照相,但游園很舒服。

早一點吃過午飯,中午12時從6號門(耀華路站)入園,不用排隊。沿世博軸平台拍照,一直走到世博文化中心,發現入場人龍在快速前進,實時決定加入。不到半小時,我們已經上到文化中心最高處,沿著觀景台轉一圈,鳥瞰世博園全景。

文化中心有東方歌舞團駐場演出,一天兩場,每場1.5小時,可憑當天門票免費領票觀看,當時,夜場票還有,只是我們計劃游C區,就沒領票。平時進文化中心要排兩三個小時,現在我們只需花十多分鐘就可以入內了。我們離開時,看到人龍停滯不前,剛才是因為午飯?

下午二時,在世博大道坐免費公交車往C片區,直到後灘出入口下。原計劃趕在14:00觀看主題秀:城市之窗,及借此休息,但因為錯過了入場時間,只好在後灘廣場休息。園區內到處都有在遮陽篷下的長凳,還有噴霧裝置。正午氣溫較高,坐在那裡,細細的水霧噴在面上、手上,很舒服。這個措施很好,不能不佩服主辦方的周到。

C區到處都是人龍,幾乎所有的館都要排隊,不但歐洲各國國家館、連美洲、非洲諸國國家館門前都排了不少人。我們不願花時間排隊,只進了非洲聯合館,然後直往南到美洲區,繼而往東、再轉向北,游歐洲區。

五時多,我們來到歐洲廣場,在新雅粵菜館晚飯,5元一小碗米飯、38元一壸茶(可反復添水)、三、四十元一個小菜(真的很小,大概是七、八吋的碟),我們七個人,三百元出頭,吃飽、喝足了,人均不到五十元。七時,休息夠了,我們又繼續在C區游逛。這時,雖然看到不少人陸續離園,其中很多是旅行團客,但感覺上,在園內走動的人沒減少,只是各場館排隊的人龍短了。此時可以找一些自己有興趣而又可以接受它的排隊時間的場館排一下隊了。我們先後進了幾個不用排隊的國家館,然後是丹麥館(排了約十分鐘)、法國館(排隊,實際上是隨人龍快速步行半小時進入場館),最後匆匆經過英國館到M3碼頭,趕上9:15的離園游輪游黃浦江去了。

80元/人(原來公布是60元/人,6.18開始加價了)的80分鐘黃浦江夜游相當享受:放松走累了的兩腿,沐浴在江風中,舒舒服服觀賞兩岸夜景。船從園區最西的M3碼頭啟航,向東北穿過整個園區水域,兩岸不停變幻的璀燦燈光讓人目不睱昅,尤其是浦東世博軸的陽光谷、浦西的石油館、上海企業聯合館等。離開園區後,船繼續向東,至北外灘掉頭,到十六鋪碼頭上岸。今天東方明珠和外灘的燈光似乎也比平日明亮。不要說第一次來上海的人了,就連我這游過多次外灘和東方明珠廣場的人,在船上觀看,也有一種新鮮感。

第三天(6.24):我們仍然在園外午飯,中午12時從2號門入園,仍然是不用排隊。今天目的游浦東的A、B片區。之所以選2號門,是因為從西藏南路站到2號入口近(約100米)。再步行2、3分鐘到龍華東路企業館站坐園區的免費越江巴士到亞洲區下。

今天早上上海下起小雨,到我們出門時雨仍未停,我以為下雨天人會少,沒想到比前兩天(40萬)多:44萬。

我們很幸運,進園後,雨停了。而且因為下過雨,天涼些,晚上最低才22℃。

沙特館的人龍永遠是最長的,站在高架步道上都無法找到它的龍尾在哪?日本館、韓國館、阿聯酋館也熱得很。我們寧願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多看園景,不願花太多時間在個別館上。所以,我們繼續昨天的戰略,在園內遛跶,把一個又一個造型各異的國家館攝入我們的鏡頭內。唯一以自建館形式參展的非洲國家館摩洛哥吸引了我們,我們排了約10分鐘進內參觀,值得一看。我們還進了烏茲別克和斯裡蘭卡館,這些館雖然小,但有不少東西值得看,而且參觀自由,不像有些所謂發達國家城市案例館,明明沒多少內容,卻一定要把參觀者關在一個小房間裡,不到指定時間不准離開。

我們中有人排隊進了尼泊爾館和印度館,在尼泊爾的高塔上也是鳥瞰園區的好地方。印度館內就如一個龐大的印度集市,都在賣東西。排印度館的人很多(約排一小時),排隊區很髒,垃圾遍地。相比在法國館的排隊區裡每隔一小段就有一個垃圾筒,不知為什麼,這裡卻很少見垃圾筒。我們在園內逛到第三天了,還真沒見過這麼髒的地方。這裡不單髒,還亂,有些人跳過圍欄插隊,也沒人管。垃圾的氣味混合著館內飄出的氣味,使我們中途退出了排隊。

傍晚,又下雨了。我們以香港人的身份帶同親屬通過緑色通道進入澳門館,但香港館卻不給我們這個優待,看到要在雨中排一小時,我們決定放棄。

進不了中國國家館,我們進了在中國館下面的各省市聯合館。聯合館給我的第一印像是:美極了;第二印像是:發展較慢的、甚至較貧困的省較重視,展館也搞得較有特色,如:貴州、雲南、西藏等,反之,我進了廣東和北京館,感到頗失望。

晚八時,我們中部份人先離園,其它人也按各人興趣抓最後機會繼續跑,有人繼續看各省市聯合館,我則選擇了浦西的石油館,希望趁晚上人少一點有機會入場。九時,冒雨趕到浦西,滿心歡喜的看到石油館前排隊的人不算太多,但被告知:這支看4D電影的隊伍於晚八時零五分已經截止加入了,我們只能到首層參觀(不用排隊)。也就是說,想看石油館的電影,至少要排2小時,白天一般4-5小時。

九時半,雨越下越大,上海企業聯合館的整個外牆的燈光,隨著音樂聲變幻著圖案,我們錄下這動人的場景,結束我們的上海世博三日游。

在此,有幾點體會想和大家分享,尤其是老年朋友。

1. 住:住賓館酒店,建議選交通方便的地方,以免因舟車勞頓而加重負擔。我們此行住上海錦江之星淮海東路店(雲南南路),是一個極佳的選擇:該店地處上海市中心的繁華地區,鬧中帶靜,周圍食肆林立,豐儉由人,十多元的快餐或人均二、三十元的中餐感覺都不錯,推薦:酒店右鄰的新亞大包和左鄰的東北菜(飯館,營業時間:10:00 – 24:00)。該店還有最大的好處就是毗鄰地鐵八號線大世界站(約步行5分鐘可到),三站就到西藏南路站(世博園2號門);也可多坐一個站到耀華路站(6號門)。

2. 行:園外,我推崇地鐵,因不用擔心堵車,建議到(每個車站有的)服務中心付20元押金(可退)買張交通卡(充值單位是十元的倍數),省時方便。個人認為,比專為世博推出的一日票(18元)好。園內,免費交通看來是大有改善,根據先行者們所言(包括我的親戚朋友和網上的攻略介紹),因為秩序混亂,我們老人是別指望可以擠上園內交通車的。事實上,我們所見,大站都是排隊候車乘車,有志願者維持秩序。車次很密,即使很多人排隊,我們每次都能在不長的時間內順利坐上車。另外,分片順序游,可減少候車、乘車的時間。

3. 入園:據官方資料及各先行者介紹,開門時段入園人多,十一時後入園人數漸減。我們三次入園:一次是晚上六時及兩次中午十二時分別從2號門及6號門入園都不用排隊。其中2號門,離地鐡站僅100米,很方便,所以我們在嘗試過6號門後,都寧取2號門進出。當然,選這個時間入園,首先要放棄看中國館及一些很熱門的要預約的場館,如航空館的體驗之旅等。如果需要在早高峰(9:00-11:00)時入園,“散客可選擇通行速度相對較快的馬當路(地鐵)、上南路(6號門)、半淞園路(3號門)等出入口入園。”(官網雲)。也可考慮循水門入。這兩點本人沒有實踐,只供參考。

4. 游:游世博,主要靠兩條腿,真的累。首先,分片順序游;其次視體力適時安排休息。尤其下午園內人最多,一般天氣也熱,更要注意休息。我們基本是兩個小時大休一次,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不等。園內供休息的坐位很多,而且基本有遮陽(部份不能擋雨)。還有一些休息的辦法可供選擇:進飯店吃飯和看演出,或者進一些不用排隊的場館去邊看邊享受空調,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獲呢。不推薦在場館內擺開凳子或坐地上休息,既不雅,又影響別人參觀。

5. 浦江游:推薦。即使你不是第一次去上海。最好從M3(近C片區後灘出入口)上,這樣可以同時游了園區水域。每天航班時間可能隨客流量而變,所以請記住水上交通運營中心電話:021-22065800 / .22065801,必要時咨詢。

6. 食:一直得到的訊息是:世博園內吃飯難,又貴,人又多。以我們所見,沒那麼嚴重。一般規律:低價的食肆(二、三十元的)人多,要找個座位是難,可選擇外賣飯盒,在外面的座位吃。有能力的朋友可考慮找個飯店吃飯休息。我們游C片區時在歐洲廣場的新雅粵菜館(電話:021-50115260)吃晚飯,舒舒服服的吃飽喝足,人均四十五元左右,可以了。另一個注意的是:最好是錯峰吃飯,我們後兩天都是上午十一時左右在園外吃飽入園,到五時多,餓了,也累了,晚飯。我們到新雅,晚飯的大桌都已有人訂了,但因為我們吃得早,所以還能實時訂到桌子。

7. 想多進場館,晚上是一個好機會。我們根據此策略,也進了一些次熱門的場館,最長的排隊時間是法國館(半小時)。平心而論,有些館真的不怎樣,不要說排隊,直走進去,都想退出來,但有些館是不讓中途退的,有種被強迫參觀的感覺,很不爽。所以不要見館就進,除非你有很多的時間。我看有些朋友專門為了敲章而排隊,真覺得可惜,當然各人興趣不同,也難說了。

三天下來,我們很努力的、真正的跑馬觀花,也未能跑遍整個園區,B片區還基本沒看。所以要想多看點自己想看的,必須做好功課。我做了三個月的功課,計劃改了N遍,世博網是每天必上的,從園區分布、展館介紹到入園情況、各入口人數盡量了解,再參考各先行者的攻略經驗,得益不少。綜觀網上眾多攻略,有些沒有經過實踐的,也有些已經過時,最好盡量看官方數據,而且要不斷更新,以免被誤導。

世博開始至今兩個月,主辦方在不斷的總結改進,很進取,值得贊。

此行頗為順利,但意猶未盡,如果再有三、四天,我會把主要時間花在一些熱門場館上,如石油館、航空館及中國館等,來一個“深度游”。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