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選擇到響沙灣拍攝的原因是:我對簡單的題材線條特別有興趣,沙漠地形能提供這樣的條件。。。。。。。
之所以選擇大冬天來響沙灣拍攝的原因是:避開游人。。。。。
上面兩個目的基本上都達到了,付出的代價是:
1)在六級風下忍受零下二十幾度的低溫(沒雪鄉的冷但風很要命!)
2)手指頭凍僵、耳朵凍疼
3)器材進沙子(響沙灣的沙是有名的細!)
值得嗎?值得

本來以為我們到達後還能找到一些駱駝之類的交通工具體驗一下,到了漠邊山腳才發現駱駝隊都進棚過冬了!整個景區入口就只有我們這幫人,連管理處都懶得搭理我們,所以不用給門票!

首先要爬上一個一百多米高、差不多50度傾斜的沙丘。這的確看起來很有難度,但爬起來還可以,不是特別費勁。唯一就是沿途要謹記保護好攝影器材,沙子和水一樣,是照相機的大敵。到了頂端,便看到這一望無際、總1.6萬平方公裡的沙漠了!

當然,在這個嚴寒氣候季節,加上沒有其它應急支援的安排,我們是不敢貿然深入漠區的。這裡看到的圖片都是在丘頂方圓一公裡範圍內拍攝到的,人身安全還是最重要!

景區沙丘形狀變化多端,加上日照光線的變化,要找到有美感的構圖不難,但怎樣才能把空洞的沙漠拍得更有藝術感呢?我還是選擇多用黑白格式來強調題材的線條感與沙子質感。

其實拍攝的時候我是用富士Velvia50反轉片的,色彩很濃厚,後期的時候才把圖像轉為黑白。去掉顏色後的響沙灣,我個人覺得顯得更高雅、更靈靜。

在響沙灣拍攝途中換膠片是比較頭疼的問題!

其實康泰時645的換片方式已經是設計得非常好了,是我用過的120機子中最好的。但現場風真的很大,響沙灣沙子又特別細,很容易跑進片盒中,帶來不少麻煩。我最後沒辦法是躲到當地一個值班帳篷中換片的,雖然不方便,總算解決了問題。(早知道便應該多帶一、兩個片盒)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