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這樣攻下8國25城的——記錄翻滾在歐洲的18個日夜

作者: 品客玩主

導讀這是不一樣的體驗,能有如此這般的經歷是我們夫妻人生中抹不去的一頁。單就旅游而言尚可不能這麼言中,期間所發生的故事和蘊含的生命力量才是我們所獲得的真諦。上帝不但賜予我們了肉體還賦予了我們精神,這就是旅游中天、地、人的偉大結合。 Day-1,2009年9月29日 中國:出發的前夜 這次,不,是每次旅行都是LP大人辛苦完成的攻略。因為在威爾士運動了半年,看著 ...

這是不一樣的體驗,能有如此這般的經歷是我們夫妻人生中抹不去的一頁。單就旅游而言尚可不能這麼言中,期間所發生的故事和蘊含的生命力量才是我們所獲得的真諦。上帝不但賜予我們了肉體還賦予了我們精神,這就是旅游中天、地、人的偉大結合。

Day-1,2009年9月29日 中國:出發的前夜

這次,不,是每次旅行都是LP大人辛苦完成的攻略。因為在威爾士運動了半年,看著LP日漸單薄的肩膀,忙碌的身影,非常有感慨:這麼長的旅游策劃她撐得住嗎?這是出發的前夜,LP正做最後的行程准備,置我“稍安勿累“的規勸於不顧。飯前就聽她說脖子“癢”,由於忙碌加興奮也沒深究,起初還懷疑是前不久在永琪燙發的藥水過敏導致的。可到半夜洗浴完畢之後LP感到奇癢無比。我撩開衣服一看全身紅丘一塊連著一塊,“哇!過敏!風疹塊!”。深更半夜的,我們前往華山醫院皮膚科就急診。原以為皮膚科不會有急診門診的,就是有也應該隨到隨看的,試想有幾個人會因為皮膚病而半夜就醫的呢?可是,到了醫院才發現,不但有皮膚科急診,而且還要排隊候診,人還蠻多的。往前一打聽,絕大多數都是發風疹塊來就醫的。咳!人多了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奇怪。輪到我們了,由於害怕影響旅程,不但打了針劑還配了強藥以壓制病菌,這時完全沒有顧及藥物所能帶來的副作用了。當夜後半程病情趨於緩解,次日服了兩次藥後症狀已經解除,這讓我們大大舒了一口氣!查看旅游寶典,確實提到出門遠行要預防風疹,對症帶藥。藥物是旅程必備之物。

Day0,2009年9月30日 中國:從家到上海浦東機場

因為我們選擇的是東航上海到巴黎的航班,MU553,23:55起飛,所以這一天我們都是上班的。晚飯後,為了保險起見,大約7:00多種就出發前往浦東機場。我們有大師貴賓卡可以進入貴賓室休息,享受了幾個小時的美食和無線網絡服務。我順便翻閱了一下LP大人准備的旅行寶典,等待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准時登機前往巴黎。老實說,長時間旅行還是非常辛苦的,尤其在經濟艙。

Day1,2009年10月1日 法國:巴黎

今天是國內熱熱鬧鬧過國慶的日子,我們已經到了巴黎。大約是當地時間早晨6:20左右。我們沿著DEPARTURE箭頭准備乘地鐵去賓館。在離開大廳的底樓有歐鐵的服務櫃台,在這裡排隊咨詢確定好EUROPASS生效期限。這個PASS在國內買的,是我們日後游歷歐洲的必備廉價的交通聯票。為了確保一到就有個落腳的地方,賓館是通過網站在國內就訂好了的。連接戴高樂機場的地鐵實際上是個火車,叫RER,幾乎都是機器售票的,首次需要花些時間琢磨琢磨。我們住的賓館叫CAMPANILE PARIS XI,乘RERB 到GARE DE I”EST 轉5號線到BREGUET SABIN站出來,賓館就在地鐵站附近。旁邊有個自由市場和小超市,小住這裡還是很方便的。當然不能指望賓館內部有多好,設施比上海的三星級要差些,衛生狀況要好得多。但一般老外的前台都布置得像模像樣。所以在國外找賓館有一個經驗,前台要是慘不忍睹,就不要去看他們的房間了。由於我們到得早,賓館要下午2點多鐘才能入住,所以就寄存了行李,帶上了行囊出發了。

首站去的是畢加索故居博物館。從地圖上看離賓館不遠,我們步行穿行於法式老建築和干淨的街道之間,白牆,斜頂,舊窗,清澈的陽光,斑寇的光影,翹胡子戴禮帽的老頭,所有的一切讓人確信這是在法國。接下來的法國之旅更像是文化藝術之旅。老畢博物館關門整修,我們就在門前攝影留念。在這空落的街道竟然還能碰到一對中國人。接著我們入地乘地鐵到了蓬皮杜藝術中心。這完全是一個鐵的建築藝術,內部有油畫等藝術品展覽。玩好巴黎聖母院接著去先賢寺。先賢寺還是蠻宏偉的。內部多葬有法國各時期的先驅。出了先賢寺,下一站就是盧森堡公園,這裡可以看到法國人悠閑的生活狀態。奧塞美術館距離盧森堡公園還是有些距離的,走過去有點累。到美術館的時候正逢內部火警觸發,盡管是假的,官員還是按照規定不慌不忙地勸大家離場。我們在館外等了些時間後重新開放再入內。這裡可是經典藝術的彙聚地,我見到了諸如羅丹等大家的手筆。實話說對西方的油畫藝術我還是處在非常啟蒙的狀態,但不得不贊嘆它近看什麼也不是,遠看畫什麼是什麼的藝術境界。走了一圈,按照路線應該是去核心經典景點——凱旋門了。凱旋門矗立在街道中央,由於周圍建築低矮的襯托顯得十分高大雄壯。我們登門而望,巴黎盡在眼底。整個城市街道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發散,天色漸暗,華燈初上,眼見老外坐滿一地,此處真乃觀景歇腳的好地方。快到傍晚的時候我們去了埃菲爾鐵塔。世界上的高塔我見得多了。路上隱約可見的埃菲爾鐵塔高度絕對不是觀點,所以我並沒有報以多大的期許。可是當我越來越接近塔身的時候,她的美妙身姿,剛毅而又柔美,全身鋼骨卻不顯得粗狂,並不明亮的泛燈更使得她婀娜多姿,嫵媚動人。當走到她那大跨度的身下時,壯美悠然而升,對比自己卻如此之渺小。這麼小的身架竟能展現如此磅礡視覺衝擊,釋放如此大的氣場真是一絕。要依我看,沒到埃菲爾鐵塔就等於沒有去過巴黎。傍晚我們已是疲憊之身回到了賓館,LP又兼導游疲憊更甚。

Day2,2009年10月2日 法國:巴黎

今天是個重頭戲,參觀巴黎近郊凡爾賽宮。從巴黎到凡爾賽坐火車還是比較方便的。到了凡爾賽火車站,只要跟著人流走就可以到宮殿了。這段路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記得火車站旁邊就是一個綠色的大郵筒,它可以指引你找到回家的路。走過一片林蔭大道,在盡頭豁然開闊是一個廣場,現在已經作為停車場用了。凡爾賽就在停車場後面的高地上。凡爾賽宮的建築曾U字形狀,兩邊借著地勢馬車可以直接駛到二層的高度,有點像現代的候機樓設計形狀。U字兩邊是輔助建築,目前被作為售票等使用,當中是個廣場,黑色鐵藝門封住了U字形狀的口,門上嵌有鎏金的皇家圖騰。整個凡爾賽宮的楞闊也是鎏金處理的,目前正在修繕中。從整體外觀上,雖然建築很法國化,但也可以感受到一些東方氣韻。而建築內部則傳承著西方建築宮殿的大氣,挑庭高,石柱粗,玻璃大,油畫多,宗教氣氛很重。游覽凡爾賽宮需要早訂票,早出發,否則人多排隊會耽誤行程。內部主要是由導游帶領大家參觀,講解家具用具和油畫典故,這對英語聽力有一定的挑戰。實在有困難可以租借導游機。這個講解行程大約需要1個多小時。宮內所折射出的繁華和幽怨都是似曾相識的,估計大凡帝王將相都有相同抱負和惆悵吧!出了宮殿,還有景點在宮後。那是個精心設計的大花園,園中有噴水池,類似圓明園的獸首池。中心處還有個像日內瓦湖噴泉的小人工噴泉。在遠處就是山崗和森林,周圍則人工湖道環繞。從我們中國人眼裡看,此地是個風水極佳的位置。凡爾賽之所出名,還在於此地是國家榮辱共存的地方。

在凡爾賽稍作休整返回巴黎已經是過午了。披著斜陽,我們游走在塞納河兩岸,整潔的堤岸,古舊的橋梁,穿梭的人流,趾留的街景藝人,悠揚的琴聲,苦澀飄香的咖啡,叮當的杯籌,發呆的法佬,一艘游艇裸露著潔白的餐具從腳下飛快的駛過,仿佛另一幅清明上河圖。河兩岸保護得非常好,幾乎沒有高大的建築,統一保留4、5層的磚瓦房屋,整個區域顯得非常有歷史感。

下午我們去了巴黎古監獄,門票很便宜。內部布置著古監獄的殘酷設施,這裡有點半地下的建築,面積不大,10幾分鐘就可以轉一圈。距離監獄不遠處就是聖禮拜堂。這是一座嵌在周邊建築中央的教堂。整個教堂並不太大,可以參觀到2層。整個兩層幾乎就是一個庭。房間五顏六色,裝飾精雕細刻,尤其是教堂的玻璃非常有特色。陽關透過色彩凝重的圖案玻璃窗,被散射成一道道微弱的光線照進房間,既起到了阻擋光線的作用,又起到了把光線引入房間的目的。這裡耗時一般也只需要30分鐘左右。下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羅浮宮。沒記錯的話,我們是按著地圖從聖禮拜堂走到羅浮宮的。一路上穿街走巷,可以感受城市的細微之處。在接近羅浮宮的時候道路開始變得方正,寬敞,筆直了。羅浮宮太大了,一個很大的街塊都屬於羅浮宮。在羅浮宮廣場上我見到了中國藝術家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應該說這個方案的設計和被接受都是要有些勇氣的。金字塔太出名了,照此設計要破除抄舊的禁錮,此地被安置要承擔著和諧否的責任。很多事不到現場是很難有真切的感受的。依我的觀點,玻璃金字塔的存在和周邊建築既和諧又有衝突,有點捉摸不定的感覺,可是當你游玩的時候就會接受它,就會感覺它就應該這個樣子的,就應該存在哪裡,而且有點缺憾,但具體缺憾在那裡卻很難說。我想這就是藝術所帶來的效果吧。玻璃金字塔很輕松地把光線引入地下大廳,那裡就是盧浮宮的入口。羅浮宮內部結構復雜,空間高大,周轉在各個展館之中經常有別有洞天的感覺。用幾天的時間是很難看完羅浮宮的,更何況我們僅有幾小時。蒙娜麗莎是我們不多的藝術修養素材之一。除此之外我們還瞻仰了維納斯和勝利女神。這三件是鎮館三寶。但依我看遠不止這些。也許因為我們的敬仰只停在我們的教育範疇罷了。當我們再次回到賓館的時候又一次是疲憊之師,可LP大人還要操勞次日的行程安排呢。

Day3,2009年10月3日 法國:巴黎—馬賽

今天是要去馬賽的,一早退房並寄存了行李。對於法國名詞我印像深刻的有巴士底獄。現如今當我們趕到那裡則只是是個街道交錯的廣場,只有廣場中間矗立著的立柱似乎還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故事。也許法國人對這裡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並不感興趣,要是放在中國這種被定性為被壓迫人民運動的地方,好歹也得提個詞建個園什麼的。說是廣場,其實就是十字路口中心巴掌大的地方,因此在街角匆匆拍了照片走人鑽入地鐵直奔巴黎歌劇院。巴黎歌劇院地處在街道鬧市中心,比我想像的要遜色一些,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歌劇院及其附近的建築都有統一的風格,卷卷的羅馬柱造型所處可見,城市楞闊非常明顯。然後再鑽入地下直奔聖心大教堂。這幢教堂是在一座小山上的。這個小山類似上海的佘山,雖然不高,可在這樣的一個大城市裡還是增添許多韻色。出了地鐵,抬頭即可遠遠見到青青的山上罩著一座白白的教堂。有小路一路引領游人向上。教堂裡莊嚴肅穆那是自然的了。教堂之外可以俯覽城市。我們為了不走回頭路,繞過教堂從其背後的小路蜿蜒而下,見到了非常地道的法國人家,也碰到了小區人學習中國太極的場景。那古舊的小屋高高低低錯落有致,花草的點綴是必須的了,寧靜的街道只有偶爾黑人小伙匆匆的腳步,不自然地我們也放慢了前行的速度。在一個顫顫巍巍老人的指點之下我們找到了另一個地鐵口。國外的老人始終充滿著自信和自立,這給了我很深的印像。因為是要告別巴黎的,所以我們准備從香榭麗舍大街告別。當再次來到凱旋門下,我埋下了硬幣以此留念這段歲月。我想凱旋門下的香榭麗舍大街應該就是0公裡起點吧。於是我們沿著大街一路下行,沿街布滿了各色品牌店,美食咖啡店,面包店。這裡是有錢人的天堂。比較有名的LV店是一定要進去看看的。這麼有名氣的旗艦店,店面也不是很大,老實說裡面的東西幾乎沒有吸引我的,倒是價格高得出奇。很多店員都會中國話,當然買東西的中國人更多。不值呀!不值呀!我的品位實在還是比較低下。一直下行,冷不丁地回首凱旋門,它還是那麼偉岸地矗立在汽車隊伍的盡頭,顯得特別高大威猛。繼續下行銜接的是協和廣場。穿過廣場就是杜勒裡花園。花園很大,為法國人提供了休閑休憩的地方。

回賓館取了行李,我們乘15:16的火車從巴黎前往馬賽。大約18:34到達。馬賽是一座法國南方的城市,因此晚上快7點了天還顯得大亮。馬賽火車站就是整個城市的最高點,幾乎可以望到城市的邊際。四面八方的道路從火車站的高地處向下,向遠處扇去,看上去更像是戰壕或下水道。為了出行方便,我們就在附近的小私人旅館住下了。這裡是我們住得最差的一天,正如馬賽是我本次見到的法國最舊的城市。又是非常辛苦的一天。

Day4,2009年10月4日 法國:馬賽—阿維尼翁,馬賽—艾克斯(普羅旺斯),馬賽—尼斯

原本以為今天是個野蠻之旅,但事實上非常悠閑,這要感謝歐鐵。一早我們乘8:18—9:34的火車從馬賽到了阿維尼翁Avigon。那是個小城,所以一列火車大約也就3、4節,乘客也不多。火車沿著馬賽海岸線行走,然後駛往內路,這讓我有機會領略法國的農村風光。其實也和國內的差不多,就是比國內要干淨些,人要少些,寧靜多了,房屋也主要以別墅型的為主,偶爾一個村莊可能也就十幾戶人家。Avigon阿維尼翁火車站非常小,正對火車站的路就是城市的主路,市政廳也就在前面,而且隨便人的進出。由於人少的原因,整個城市好像在睡覺。城市非常干淨,整潔的道路兩邊是高大的樹木。這裡的景點主要包括一座斷橋和教皇城。教皇城的風水很好,依山而建群落龐大。教堂後面就是小山頂,整修得像花園一般,在山頂上可以瞭望塞納河的蜿蜒曲折的進程。閑游在這裡,很容易讓人想起德國的呂貝克小鎮。中午時分教堂的鐘聲回蕩在教堂廣場上,明媚的陽光灑在石子路面上,一半陽一半陰,三兩個人在地攤上售賣藝術品,幾個俏皮的小孩在台階上跳下竄上,一小堆游客圍攏著導游靜靜地聽著教皇的故事,這就是小城鮮活的生命。住在這裡就是精神病人也可以放假了。期間碰到了一對中國留學生,想游玩但有點拮據,想邀我們共同租車深度游,據說Avigon阿維尼翁的鄉下更美麗,如果能小住那是非凡的體會。怎奈我們並沒有這樣的安排,罷了。中午12:21—14:08的班次返回馬賽,回程的人更是少,每節車廂也就3、2個人,這歐鐵真像是福利院辦的。誰說資本自為了逐利,看看人家。隨著游程的深入,我越來越有同感,似乎這裡才更靠近小學教育灌輸的夢想。銜接14:23——14:55的班次,我們又從馬賽到了艾克斯Aix-en,這裡屬於普羅旺斯地區。同樣小巧的火車站正對的是城市的主路,一條林蔭大道,兩側種有懸鈴樹。街邊是眾多的咖啡廳。小城建築古樸,巷隅交錯,具有古鎮風格,到處是異國餐館,專業商店,混雜有漂亮的17-18世紀古老官邸。這裡是薰衣草的故鄉。可惜季節不對,一路上見到的更多的是薰衣草的產品。在她的聖救贖大教堂中我切身聽到了唱詩班的演奏,久久留念不肯離去---。在街巷中走得有點迷糊了,回車站趕車的時間很緊張。16:59—17:29的班次我們回到了馬賽,取了行李,乘17:59—20:35的火車到了尼斯NICE。一個法國南部海邊的旅游勝地。還是考慮乘車的方便,我們在緊鄰火車站的INNTERLAKE HOTEL 入住。

Day5,2009年10月5日,法國—摩納哥—意大利:尼斯—戛納—摩納哥—尼斯—文帝米莉亞—米蘭

這樣的行程安排簡直是瘋了!這是LP大人基於我比較熟悉這幾個地方的緣故。這一天我是導游,LP大人終於可以省些心了。考慮來考慮去,感覺拖著行李上上下下不是很方便,就決定把行李留在尼斯NICE。

一早乘8:15—8:52由尼斯前往戛納。海邊之城戛納陽光明媚。我們出了車站筆直往前走就是海邊。沿著海邊往西走就是戛納電影節的舉辦地,運氣好的話可以走紅地毯。再往前走就是戛納的老城區,標志性景點就是海邊的制高點—城堡美術館,位於舊城的山頂上。站在山頂瞭望蔚藍的大海和腳下的城市,我很難想像自己竟然再次站在此地。下了山,我們沿著緊鄰一條和海岸平行的路往回走。這是一條商業街,一頭在老城區,有個農貿市場,另一頭則遍布著世界各地名品。品牌店消失的時候就是火車站快到的地方。

10:36—11:39的火車把我們由戛納送到了摩納哥。這個班次是算好的了。如果趕得緊是可以看到12:00中摩納哥皇家侍衛換崗儀式的。出了火車站,對於這麼小的城市,第二次來的我還是顯出了熟悉的本色,帶著一路捷徑就上了皇宮山。摩納哥依俊山面深海,上山建築鱗次櫛比,海山帆影綽約,空中海鷗游弋,景色美不勝收。上山的路老婆幾步一回頭,幾步以一攝影,在我一再催促下終於趕到了山頂皇宮前。此時正值衛隊換崗進行中。鼓樂齊鳴,隊列整齊。那衛隊白色的衣服嵌著皇家紅,高大的身材帥氣的面孔,很讓女性游客吃冰激凌。我們繞到臨海的路下山,可以近距離體會峭壁和海的結合。其實腳下的山已經被掏空了,下面不但有火車站,還有大型車庫,商場,賭場等。這是因為,除了這一點山這個國家幾乎沒有什麼國土。

乘12:58—13:19的火車我們回到了尼斯。尼斯以海灘聞名。我們沿著海灘閑游,不時有跑步健身的身影掠過。不過在我看來,尼斯有好的陽光,但海灘要遜色些。相比戛納,這裡的海灘沙礫太多,相比澳大利亞的布裡斯班這裡的海浪又太弱。但整體而言依山抱海的尼斯還是很歐洲式的寧靜與淡定。

15:46—16:35的火車把我們由尼斯經由戛納、摩納哥送到了文帝米莉亞Ventimiglia。摩納哥和文帝米莉亞只有一座山脊的界限,火車一進入摩納哥境內就開始鑽山入洞,從偶然衝出山體的鐵路推斷這條鐵路幾乎是沿著臨海的峭壁在崖體內穿行,可以想像當初構建的艱難與風險。當火車再次鑽出山體的時候已經是意大利的文帝米莉亞小鎮了。和前站摩納哥繁華美麗的景色相比車窗外的城市面貌一下子就敗落下來了,景色有些雜亂,房屋有些破舊無序。到此目的不在於旅游,主要是為了轉車去米蘭。火車比計劃的16:35分稍晚到站,而我們銜接的班次是16:58分,因此從下車到上車只留給我們10幾分鐘的時間。所以我們拖著行李一陣小跑下車同時抬頭看著大屏幕尋找銜接的站台號。經過這幾天的訓練我們已經摸清了歐鐵時刻表信息查詢的規律,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即使是一些簡單的法語或意大利語提示信息也能猜得八九不離十。當然,整個歐鐵系統的指示還是非常清晰便捷的。LP大人非常靈活,很快就找到了16:58—20:25的站台,於是拖著行李跟著她又是一陣狂飆,終於上了車,還沒等我們喘過氣來車就已經開動了。看著LP大人紅撲撲的臉真是佩服。車到米蘭的時候已是入夜。米蘭車站還是非常大的,燈火明亮。可是出了站就有點凌亂,道路是石子路,加上鋪設的是鐵軌,坑坑窪窪的。酒店很緊張,我們以火車站為中心一個一個街區向外找。沒想到這麼大的城市晚上9點多鐘就這麼冷清,路上很少碰到人。LP大人不自覺地緊緊依偎著我。我接過了LP隨身的花布單肩包,裡面裝著這幾天及未來幾天的行程地圖和咨詢等書籍紙張。啊!沒想到還這麼重,看著她堅毅而單薄的肩膀真有些心疼!大約周折了1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找到了合適的賓館。

Day6,2009年10月6日 意大利:米蘭—佛羅倫薩—比薩,比薩—佛羅倫薩—羅馬

米蘭時尚之都。整個城市卻舊舊的,幾乎很難見到新建築。火車站前的一條街就是它的品牌店。每個店面都不太大,難找到像樣的現代百貨商場,可是標價都不菲。街上人多,車多,非常嘈雜。奇怪的是,雖然這裡是服裝潮流的發源地,可是街上人們的著裝卻比較普通,和法國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法國人很講究藝術感,一個禮帽,一個腰帶,一個披肩,無論長裙還是短裝,都好像是精心搭配過的,而意大利的米蘭則更像是中國的二流城市裡人們的著裝,比較注重實用,卻少了別致和細節。我們去了米蘭大教堂,非常雄偉壯觀的教堂,值得瞻仰。教堂廣場附近的商業街到處可見凱旋門式的建築。經步行可以到古城堡。這裡是非常安靜的古代城堡的遺址,保存得非常完善。城堡還有古代日本人的遺風,因此碰到了很多日本太太團。繞城堡一周,我們再次進入商業街領會時尚氣息。在米蘭PISA是主食,也很便宜,隨便找個店味道都不遜於必勝客。

10:30—12:39的車次我們由米蘭到了佛羅倫薩,匆匆寄存好行李,又是一路緊跑趕上了12:59到PISA的火車。實際上佛羅倫薩距離PISA並不遠,但這是一班慢車,所以開了近一個小時。不過這讓我有機會領略了意大利的內陸風光。總體而言一進入意大利,就有亂,舊,差的感覺。就連車窗外的農田和雜草也比法國雜亂無序,車軌兩旁垃圾也開始出現了。車況更是糟糕,不但舊而且有點髒,服務質量也較法國的差一些。所以我個人有個感覺,意大利更接近於中國。PISA是個小鎮,主要以PISA斜塔而聞名。沿著火車站前的路,跟著人流可以找到PISA斜塔。路上可以經過一個醫學院,大學是開放的,可以在裡面小憩放水。PISA聞名久已,真正見了面還是非常親切的,而且比想像中的要壯觀。在這裡更多的是攝影留念。由於PISA歲月年久不堪重負,因此登塔參觀是受批次人流限制的。我們在披薩斜塔前折騰了有40幾分鐘,當我們買票登塔的時候已經要排到15:30的一批了。LP大人忘記了我們是一定要乘16:29返回佛羅倫薩好轉19:33的班次趕往羅馬的,而且由於座位緊張趕往羅馬的這一班次已經花錢定死不能更改了。剛買好票就發現出了問題,趕緊詢問整個參觀耗時多少?答曰需要1小時。從前幾天參觀宮殿博物館等經驗來看,是不允許提前退場了,一般必須跟著批次人流移動的。這樣一算,肯定來不及了,而下一班回佛羅倫薩的車銜接不上去羅馬的火車。怎麼辦?退票!當我們提出退票的時候,工作人員很機械地指了指窗前“一經售出概不退票”的提示,並隨手遞給了我們一個法律聲明,就是不退票,後果自負,他們不承擔任何責任等。我們一下子就傻了,畢竟門票也不是個小數字,浪費了很可惜。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在售票窗口前“ticket!ticket!”做起了票販子。我們對進來可能要買票的人都上前講述自己買錯票的故事,很多老外報以同情卻愛莫能助,有的是人多不能同批次進,有的是人少,我們總不能拆開來賣吧!有的是不願意買我們的票。期間也碰到了中國人,真希望能得到同袍的援手呀!隨著時間的流失我們越來越急,但開始留意我們票子的老外也漸漸增多,因為畢竟登塔參觀PISA的批次已經安排到了很晚,而我們票早的優勢越來越強。最終碰到了一個男人,估計多半是美國人,不像歐洲人沉穩扭捏,很爽氣,一點也沒考慮票子是否是假的,一進門,問曰:要票嗎?答曰:Sure! (沒有其他廢話!)當然我們還是興奮地喋喋不休的把故事又講了一遍!THANK YOU 之後我們急忙趕往火車站,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了。至今我還記得那張憨厚的老外的笑臉。至於PISA登塔不去也罷,其實進去了也只能參觀地上和地下這兩層。

16:29—17:35由PISA回到了佛羅倫薩。利用2個小時的左右時間,我們游覽了佛羅倫薩的市中心商業街,比較著名的是彩色大教堂。在19:33—21:10由佛羅倫薩到了羅馬。羅馬,第一印像就是高大的羅馬柱。的確羅馬的火車站很大氣。半夜的羅馬人也很少。往周圍看了一下感覺比米蘭的賓館要好找。不過還是折騰了1個小時,在距離火車站2個街區的地方我們找到了中意的賓館入住了。

Day7,2009年10月7日,意大利—梵蒂岡:羅馬—梵蒂岡城

算好了的,今天是梵蒂岡教皇接見的日子。所以我們乘地鐵前往梵蒂岡。同樣出了地鐵跟著人流走就可以了。梵蒂岡很小,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博物館和大教堂,所以千萬不能走反了,否則就容易錯過接見的時機。梵蒂岡教堂雄偉高大,羅馬柱被普遍使用。教堂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有個斜坡從教堂裡延伸向外,使得教堂高高在上,站在廣場上不自覺地要引項敬仰之。雖然很早,但廣場上已經人頭攢動了。這麼著名的地方竟然是免費的,而且還有工作人員維持著秩序。廣場分幾個區安排有座椅,但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很後面了。今天正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所以整個廣場氣氛非常有朝氣。等了一會,教皇終於出來了,我站得很遠幾乎看不清面孔。一會教皇乘上敞篷車,由近及遠沿著通道和下面的民眾握手,招手,最終回到主席台上布道。通過剛才的接近機會和廣場兩邊的大屏幕,我依稀可以看清楚教皇的長相。老實說遠比我想像的要健碩和年輕。因為我滿腦子是電影少林寺方丈的印像。教皇很能講,口齒清晰,但我聽不懂。講到好的地方有事先組織的教眾帶頭鼓掌。教皇演講結束之後本次接見就算完畢。梵蒂岡出來後直接去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鬥獸場仍然殘缺地保留著,這樣更能透出歷史的氣息。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鬥獸場不知它有多大,多殘忍。買票進入鬥獸場後參觀需要登上第二層。第二層都是當初奴隸主觀看決鬥的地方,一個一個簡直就是當今的包廂。場地中心是個迷宮,角鬥士就在迷宮中彼此尋找,直到最終取得勝利才能得以保全性命。可以想像當初的殘忍與盛世。出了鬥獸場,場外就是延庭山,實際上是個敞開式的公園。公園裡面是遺留的皇家建築,主要是地下建築,非常龐大。宮殿,馬道,通風,借光,飲水等考慮得樣樣俱全。在去真實之口的路上順便去了博物館和美術館。國外大部分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是免費開的,有時間,不去白不去。期待已久的真實之口在哪呢?就在我們路邊彷徨之際,一個老外隨手一指:Just on the left side!隨著他的手指望去我依然迷茫,好像沒有絲毫景點的跡像。啊!是,就在這裡。冷不丁發現就在身邊一個很不起眼的教堂臨街房子裡。就猶如我們鄉下臨街的一個店鋪,只是有鐵欄杆把門。我記得電影裡的真實之口是岩壁上的一個獅頭雕刻。現在獅頭的前臉被整齊的切了下來抵靠在牆角(我都不忍心用’割”這個詞),透過鐵欄杆我仍然看見了電影裡被摸黑了的獅子的嘴巴,這是非常熟悉的顏色,這麼多年了僅僅是電影裡幾秒鐘的鏡頭讓我如此難忘。所以我內心還是有些隱痛,怎麼能這樣對待全世界人們心中的愛情信物呢?

Day8,2009年10月8日,意大利—梵蒂岡:梵蒂岡—羅馬—威尼斯

歸納起來羅馬的的重頭戲是梵蒂岡、鬥獸場、羅馬假日之旅。昨天是教皇接見日,人山人海是沒有辦法參觀教堂的。今天一早我們再次直奔梵蒂岡。今天就沒有那麼多人了,排隊進入教堂瞻仰,堂內非常大氣,還有信徒正在做儀式。離開教堂我們直接去了羅馬西班牙廣場,因為那裡有羅馬假日裡公主在台階上上上下下閃爍的實景,就是一個教堂前的大理石台階,如今已經成為人們到此留念小坐的地方了。大理石歷經磨礪顯露出歲月的蒼白,可人們對自由愛情的追逐一代一代沒有減弱。教堂前還有個噴泉,也是當初在電影裡出現過的。接著去了萬神殿和威尼斯廣場。這期間穿越在羅馬的古老小巷中,可以體驗石板路的懷舊之感。14:50的火車從羅馬出發前往威尼斯。由於火車晚點(意大利的火車經常晚點),到威尼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多鐘了。我們在主島火車站旁最熱鬧的街上找了一家賓館住下了。這條街不但賓館多,小吃和酒吧也比較多,更多的是小商品商店。仿佛有點像國內的古鎮古街的景像。我還記得,LP大人在火車站前因委屈大大地哭了一場,好傷心呀。

Day9,2009年10月9日,意大利—奧地利:威尼斯—維也納

聞名已久的威尼斯是我童年的記憶。我總以為這裡商業繁榮,道路稀少遍布是水道和船只。到了才知道,威尼斯如今只是一個旅游景點,水道和船只的確很多,可是相對來講還是陸地道路多於水路。但從河道邊聳立的高大建築可見當初商業繁榮的景像。島與島間居民出行主要靠船只,這裡的BUS就是船,一旦上了岸基本上靠走。威尼斯除了火車站所在的主島,還主要包括MURANO玻璃島、BURANO彩色島、lido島。玻璃島主要彙集著玻璃藝術器皿。彩色島主要參觀島上五顏六色的房屋建築,這個島房屋建築非常漂亮干淨,島上的人也活得非常悠閑自在。Lido島則再現了出門就登船的典型威尼斯生活場景,可是這樣的場景也僅僅限於非常小的一個區域,更多的還是陸地交通,而如今的小船主要用於游客旅游的體驗了。Lido是人居住的島,游人也最多,因為這裡有聖瑪可廣場和教堂,市政廳也在島上。結束了威尼斯的旅游,下一站是維也納,從威尼斯到維也納做的是夜火車,這樣在火車上可以睡覺,又可以節約時間。但是這樣的夜火車是需要提前預定的。畢竟是臥鋪火車,還是蠻干淨的,而且還提供早餐,就是面包咖啡之類的。服務員很辛苦,路上有中途下的,她不但要叫而且還會提前准備好早餐送去。我看她幾乎沒怎麼休息。清晨,當火車駛進奧地利的時候,展現在我眼前最多的是青山、綠谷,森林和美麗的房屋。如果說意大利有點喧囂,那麼奧地利則寂靜得很。

Day10,2009年10月10日,奧地利:維也納—薩爾茨堡

清早到了維也納,在火車站寄存好了行李。維也納的地鐵都是開放式的,常用的鐵欄杆也懶得設置,人進進出出全靠自覺。我們先走到了市中心商業街。商業街有點像上海的南京路或北京的王府井。現代裝修的建築還是比較多的。整個城市還是非常干淨的。等8、9點鐘的時候人開始多起來了,商業氣氛也漸濃。這裡有個黑死病紀念柱,就在商業街中心,皇宮也就在商業街的盡頭。來這裡是一定要去美泉宮的。美泉宮相當於我們的故宮。其實歐洲走多了各個宮殿很容易混淆,因為內部很多都差不多。SISI公主是這裡的旅游招牌。我們在SISI公主博物館裡再次領略到了皇家的奢侈和SISI的幽怨。同時也感慨《茜茜公主》女主角的命運多舛。維也納城市公園裡充滿著音樂的旋律和運動的朝氣,同時又不喧囂。看看人家寧靜田園般的城市生活,我們自己的發展是否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呢?時間很充裕,我們和當地青年一樣悠閑在多瑙河畔,看著粼粼波光目送漂流瓶的遠去,我真希望它能在長江口岸出現,帶著我的遐想和悵然。鄰近傍晚,我們由聯合國建築群到維也納音樂廳走了一遭。想像中它不知道該有多輝煌了。可真到眼前,建築並不突兀扎眼。通過森嚴的玻璃,穿過繁復的木質裝修所見的也許僅僅是電視上見到的一切而已。由於去晚了,關門了,我們就在外圍轉了一圈。說實在的,奧地利的美才剛剛透出來。晚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薩爾斯堡。這裡是音樂之聲的故鄉。我們又是花了1小時的時間,冒著雨找到了住處,竟然是個台灣人開的店。

Day11,2009年10月11日,奧地利:薩爾茨堡—茵斯布魯克

來薩爾斯堡為的就是音樂之聲之旅。雖然追隨的是電影結合演員的故事,可是這個半天的旅行讓我看到了奧地利的肌膚之美。我們幾乎暢游在綠色的海洋,天然的氧吧之中,偶爾可以在清澈的湖畔聆聽美麗導游小姐繪聲繪色的講解。那花,那草,那鄉村,相互映襯令人身心愉悅難以言表。之後我們還參觀了米拉貝爾花園,莫扎特故居和老城堡。這幾乎把薩爾茨堡走了個來回。又是晚上輾轉到了茵斯布魯克,費了些腳力找賓館入住。我才知道PANNSION在這裡也是賓館的意思。

Day12,2009年10月12日,奧地利—瑞士:茵斯布魯克—蘇黎世—盧塞恩

茵斯布魯克是個施華洛世奇的故鄉。在這裡我們進一步深入到了奧地利的深處。在火車站正對的就是她的商業街,商業街的盡頭就是網上傳說的金頂屋。其實就是一個小屋的斜頂是金色的,不知道是否是真金所制。古樸的教堂,原始的城市公園,背靠著阿爾卑斯山脈,雲霧繚繞,雪氣升騰,從山坡上流下的一條條小溪覆蓋了整個城市。隔壁就是瑞士了。在傍晚的時候我們已經移動到了瑞士的蘇黎世。沒想到這麼快我就再次踏上瑞士這片國土。在從奧地利駛往瑞士的途中,火車在田園、山谷中穿行,時而晴,時而雨,時而雪,可一到蘇黎世則是又一片 平和的初秋景色。

蘇黎世我太熟悉了,除了中國花園,FIFA總部之外,城裡幾乎就是商業街和蘇黎世湖了。我們沿著銀行遍布的商業街走到頭就是蘇黎世湖。就在我們變換姿勢拍照的時候,天空突然掉起了雨點,忽然間一條完整的彩虹在我們的面前展開,從山的一端升騰展開直到另一端沒入湖中。我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完整的彩虹,今天有幸在蘇黎世碰上,莫非有啥好事?天空放晴彩虹漸散,天色卻已很晚了。我們決定入住盧塞恩。到盧塞恩的時候已是漆黑的夜晚,賓館很難找,經過近2小時的尋找,我們終於入住到了一家IBS酒店。這個酒店還是不錯的,非常干淨時尚,一高興當晚還AA了。酒店的缺點是離火車站稍微遠了一點,空手走還可以,拖著行李有點累。

Day13,2009年10月13日,瑞士:盧塞恩—伯爾尼—洛桑—日內瓦—盧塞恩

還是因為我熟悉這幾個城市,所以排出了如此的瘋狂的行程。一早,我們算好時間直奔首都BERN伯爾尼。伯爾尼是瑞士的首都,主要特色是泉水柱和會跳舞唱歌的熊在城門樓報時。玩好古城牆和古街剛好見到12點城門樓時鐘報時。稍後穿過商業街回到火車站直奔洛桑。為了趕時間折騰得太厲害了,害得LP月婆婆好像要來了。正值中午,洛桑的陽光格外明亮。上次我來的時候洛桑奧林匹克體育博物館還在舉辦北京備戰奧運的活動,而如今一切已經不復存在了。相對而言LP更對洛桑湖感興趣。碧波蕩漾,在阿爾卑斯山的陰影下顯得是如此地深沉。沿著洛桑湖畔我們回到了火車站,直奔日內瓦。日內瓦主要景點就是日內瓦湖和聯合國總部及老城區。聯合國總部方位相反,有些遠,我們直奔日內瓦湖,想先一睹湖上著名的噴泉,不巧風太大噴泉關閉了,就連花鐘也在整修殘缺中,很令人遺憾。怎麼昨天彩虹的運氣沒有了?憑歐鐵聯票我們是可以游日內瓦湖的。於是我們最終放棄了聯合國總部的行程,改為在游輪上遠眺聯合國總部大樓,就此LP耿耿於懷。游輪按時靠岸接我們上船,由於是淡季所以游人很少,若大的游船只有10幾個人。正好,我們可以借此賞景小憩。當我們再次返回盧塞恩的時候也已經是筋疲力盡的半夜了。

Day14,2009年10月14日,瑞士:盧塞恩—因特拉肯

對昨天粗略的行程安排LP有些不滿,今天重新取回了導游權。不過因特拉肯interlake我上次倒真沒去過。因為要登少女峰的,按照網上的攻略老早就要起床的。到了因特拉肯interlake之後要乘火車專列,再乘汽車到山腳下的站點,再轉小火車上山,到了半山腰分兩路,再轉小火車上山。到了景區鑽山洞前還要再換一次小火車上山,一路上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還設有觀景室。每到一處火車都停下一兩分鐘,讓游客透過洞穴的玻璃向外瞭望不同的景致。就這樣一路不緊不慢的折騰,一環扣一環我們到了少女峰。山上景區有容納游客的空間。部分是借著山勢造的的房子,部分則是從岩體中鑿出來的洞穴,還有一部分是從千年冰塊中鑿出來的空間。洞穴的景區內一點也不冷,有為游客提供簡易食品的小賣部,禮品店和郵局。東方人多半買帶“辛”字一種方便面,西方人則是面包香腸和咖啡。山上共有四個景點供游客體驗。一上來由於一點也沒感覺冷,我們就直接選擇了最遠的洞外路線出了洞。洞外就是白雪皚皚的山頂,從這裡一路可以繼續往前走,能走到更高的位置。大風裹刮著雪粒時不時地掃來,身體的任何部分露出在外都很難堅持持久。手蓋住了耳朵,手冷,藏起了手,耳朵又冷。此時就是一個塑料馬夾袋也是我們抵抗嚴寒的重要武器。我們在深一腳淺一腳的雪山脊上艱難地前行,少有人走的地方深沒大腿,空氣也有點稀薄,走得很艱難。不過景色還是非常美麗的。因為今天山上天氣非常好,陽關普照,飛雪在光線下晶瑩剔透。前方正有一對新人竟然穿著婚紗服在這冰天雪地裡凹造型拍照片。老外攝影師趴在雪地上不斷變化著姿勢,婚紗新娘幸福得咯咯直抖。一看就是一對中國人嘛!當然也許是亞洲其他地方的。正在我疑惑他們該如何離開時,一架紅色的直升機突然躍上山頂接走了這群瑟瑟發抖的人們。我們上山已經屬於很早的一波了,大約走了40幾分鐘,竟然開始遇到了返回的游客,問曰前面還可以走多遠?答曰還需要1小時的路程。這次我本想繼續前行,可LP大人實在穿得少,算了吧!撤退!回到洞中,我們去了參觀冰洞的路線。整個洞穴就是在冰層中挖掘出來的,經歷了這麼多人手摸腳踩都不能損傷它。稍微休息了一會,去了另一處更高一點的洞外觀景平台。那裡位置好,瑞士國旗就飄揚在風中。可是到了才知道觀景平台是個風口之地。觀景平台距離洞口也就10幾米的距離,游客一旦出了洞幾乎不能在風口中堅持5分鐘就得跑回。我和LP大人輪流准備,輪流拍照。每次喊“衝”,被拍照者先頭衝到位置站好,後者緊跟著舉起鏡頭哢哢的一陣狂掃,然後迅速狼狽退回,找找自己的手指和耳朵,嗯,還在!准備!衝!又是一遍。這樣反復幾次已經搞得我們筋疲力盡!最後一個景點是本景區的制高點,有電梯可以送達。這是個人工修建的平台。風比前面的觀景平台反而要小一些。在這裡可以遠眺整個少女峰的全貌。下午大約4點多鐘的時候,我們幾乎是最後一批踏上了回程的路。又是像上山的過程一樣,一頓周折我們坐上了返盧塞恩的火車。盡管整個程序慢悠悠的,沒想到登少女峰這麼費周折,這麼耗時間,這麼值得!這樣的經歷確實少有,盡管非常疲累。原本LP還蠻擔心月婆婆會影響行動呢,沒想到經過這麼一天的勞頓她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Day15,2009年10月15日,瑞士—德國:盧塞恩—巴賽爾—科隆

來盧塞恩好幾天了還沒好好玩過。正對火車站方向依然是城市的中心。背對火車站只要走幾步路,右邊就是盧塞恩湖,左邊是聞名的廊橋和城堡老城區。從左邊沿河而走可以細致的參觀跨越在河道上的古廊橋。這裡還有一個小型的類似都江堰的迷你水利工程。穿過廊橋沿坡上山,一路有指引標識可以把你帶到古城堡上。古城堡是開放的,人很少,環境優雅。城堡上有個大鐘,可以到其內部觀看它的機械運轉情況。站在古城堡上可以瞭望整個盧塞恩。從山上中間的路下來就是商業區。這裡是瑞士手表的發源地,因此各種品牌的手表應有盡有,多數都標有對應的中文品牌。上次來的時候沒有去獅子公園,這次可不能錯過。沿著商業街往前走沒多遠就是獅子公園。園裡有個石刻雕像,是頭獅子傷心的趴在石壁上,為的是紀念瑞士古代戰死的戰士。馬克吐溫稱它是世界上最傷心的獅子。到公園一見果然如此,那石刻獅子表現出的傷心幾乎可以穿透人的心肺。我站在它面前凝望久久。還從來沒有一個石刻讓我這樣駐步。石刻保持得非常好,其石壁後面已經被掏空,裡面常年有加溫設施防止石獅的潮濕風化。該值得花銷的地方政府還是很負責的。離開獅子公園返回的過程中可以沿著盧塞恩湖走走。從盧塞恩到巴賽爾只要一個多小時。下午2點不到我們已經到了巴賽爾。巴賽爾是三國,法、德、瑞士交界的地方。大教堂所在地就可以瞭看三國。在找巴賽爾的古城門的時候費了些時間和腳力。返回時由於著急找火車站還有點困難,最後搞到一路小跑進站,下樓梯取行李,再一路奔跑上車,剛剛好。過程中再次碰到了站外問路的一個女老外,一臉疑惑,仿佛在說:“我都指明了道路,時間這麼緊怎麼還在站裡周折奔跑。”16:12分發車,20:05到達了克隆。這回有經驗了,直接找PENSION入住,比較便宜。

Day16,2009年10月16日,德國—比利時:科隆—布魯塞爾

其實到科隆的感受昨天就有了。那克隆大教堂。從法國、意大利再到德國,可以說我們見到了許許多多的教堂,到後來都有些審美疲勞了。可是當見到科隆大教堂時還是被它的氣勢所震撼。出了火車站冷不丁一抬頭,好家伙!直插天空的大教堂就在咫尺的距離,以至於你不得不退後些才能觀其全貌。熱鬧的火車站竟然比鄰這麼高大的教堂這還是頭一次見到。教堂內也是莊嚴肅穆!教堂那一片區域就是城市的商業區。歐洲的商業樓宇一般都不大,即使像法國的老佛爺,也弄得跟上海六百似的,而且像的還是10年前的六百。相比之下,德國的樓宇則要高大許多。有些店已經和我們的太平洋差不多了。穿過商業區可以到達萊茵河。今天有雨,雨中的萊茵河格外有韻味。順著萊茵河可以參觀巧克力博物館和奧林匹克博物館,前者是收費的。下一站是布魯塞爾。退房從科隆到布魯塞爾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當進入比利時的時候,車窗外的感受就有些差了,其實德國已經比瑞士差了,而比利時比德國還要差。寄存了行李,出了火車站我們直奔比利時世博會的永久紀念建築,原子能塔。其實就是一個分子鏈結構的建築。之後去了歐盟總部,這個建築還是比較大氣的。靠近傍晚的時候我們轉到了老城區,目的是看於連雕像。在老城區裡游走,我們東問西問,老是被告知往前走。最後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街角看到了撒尿的於連。好小喲!其實也對,本身於連就是個小孩嗎!就這樣我們再一路回到車站取行李找賓館入住。

Day17,2009年10月17日,比利時—德國—法國:布魯塞爾—科隆—巴黎—巴黎機場

准備經法國回國了。一早從比利時趕車到科隆,從科隆到巴黎這段歐鐵是提前就訂好座位的,車上還供應飛機式的早餐。因為是今天下午1點多的航班回國,所以從時間上看還是非常緊張的。大約經過4個多小時到了巴黎。在巴黎下了歐鐵轉去機場的RER線,到了機場還要找候機樓,到了候機樓還要找櫃台,領登機牌,再退稅,再回頭托運行李,再安檢,再到稅務窗口領退稅的錢。整個折騰一圈,等到了裡面的時候已經接近登機時間了。在免稅店急急忙忙賣點禮物登機回國。

Day18,2009年10月18日,中國:上海

旅游的感覺真好,然而回家的感覺更好!下次還出去嗎?

後記:2010年7月1日 星期 四

這是歷史的欠賬。早就應該記錄下的人生軌跡終於在今天可以開筆追憶。一則原因是過往的一年家事繁多占據了很多時間,另一則是有一種與日俱增的牽掛占據了心情。雖然LP大人多次催促,我則遲遲不肯落筆,我哪是不想寫,我是擔心所寫的文字成為永痛而無法抹去。因為一切源於旅程結束,但要從頭說起。前面我已經說過了,LP大人在整個旅行中都非常辛苦,以至於月婆婆似來非來。回上海後的情況亦是如此,去醫院一檢查一個小生命竟然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埋下了。這讓我們喜憂參半。未曾期許她卻已經上了來路。回頭想想,燙頭發,風疹塊,長途跋涉,負重奔跑,南法國的輾轉,威尼斯的痛哭,AA的刺激,瑞士的周折,少女峰的衝刺,風雪的襲擊,食不定、夜不寢的勞頓等等無一不是對她的傷害。從此我走進了牽掛的漩渦。我真不知道能否挺過這段日子,是什麼讓她遭受如此的不公,僅僅源於蘇黎世那一現的彩虹嗎?還好威爾士給了LP健康的體魄,還好無心分擔過LP花布包的重荷,還好伯爾尼及時收腳,還好放棄了聯合國總部,還好有日內瓦游輪可以休憩,還好少女峰半路折返,不敢想像倘若樣樣堅持真不知道該是什麼後果,人生有時放棄就是收獲!我們終於回家了,可旅行將繼續延伸到她來臨的日子。我的生活從此失去了份量,煩惱是輕的了,工作是輕的了,人言是輕的了,恩怨是輕的了,金錢是輕的了------,唯有牽掛越來越重。其實,難熬的是有症狀的頭三個月。LP大人頂著很大的負擔和壓力,那時是多麼需要體貼和照顧的呀!可是期間我還要出差德國1個多月。記得出發的日子終於到了。那是我從來所沒有過地不想走。德國出差38天,在有些人看來還求之不得,越長越好,而我早已經沒有了那種興奮衝動,更何況那個時候。自己整理行囊的時候讓我再次體驗到了老婆大人准備歐洲旅游的辛苦和不易。可不,真的准備起來還得請教躺在床上的老婆大人的意見。晚上,眼看著就要分別了,老婆眼淚刷刷地就下來了。我這個男人本來眼窩就淺見不得流淚,更何況哪裡受得了老婆如此般久經抑制而出的纏綿。我時刻告誡自己,要忍住,為老婆好不能任由情感所控制。老婆的淚水撲簌撲簌往下掉,我則盡可能的講起些“聖人哲學”,比如佛學20最,人生啦,平衡論啦,命運啦,孝義啦等等,試圖用智者的身份為自己打氣,引開老婆的思路。然而,面對老婆的真摯、略帶憂愁的淚水,一切是那麼的無力。紅色沙發上“噤若寒蟬”般的老婆,我與之隔膝相對,四目不敢相及。那時那刻,我多麼希望能夠捧起她的臉,替她擦去淚花,摟住她的雙肩,輕輕地將她攬入懷中,就像電影裡常見的鏡頭!可是,不能!我把手指伸進老婆的手心輕輕捏起搖曳著,希望以最少的接觸面積來安撫和提醒老婆注意控制情緒,也希望能稍微舒緩彼此那迫在閘口的激情,然而淚水還是再次掛在了我的眼睫毛上了。就這樣,我們彼此始終保持著最小距離,直到我出發也未敢再有過片刻的凝望和相擁-----,就這樣LP獨自挺過了艱難的一個月,為她的到來做足了儲備。我感謝她如期而至,我感謝堅強的她能讓我有機會面對過去,讓我有機會記錄這段旅程,讓我有機會對蘇黎世的彩虹有個告白,讓我有機會把牽掛釋然。真的可以放下牽掛嗎?“不知你何時啟程,未曾期許,你卻從從前走來。擔心追越了思念,期待駛過了終點。望見了你的小臉,牽掛著的是我的心,從此沒完沒了,直到我的血液不在奔騰,直到我的氣息不再延續,直到我的思維停止了鐘擺,直到我的目光穿越你的雙眸凝固在天堂。你啟程了,我的牽掛則有了開始卻沒了終點。”的確,她的到來讓人愉悅,正如啟始的過程一樣莫要樣樣占全,凡事有得有失,在天、地、人之間要有一個平和、平衡的精神世界,這就是我的怡平。祝福你,怡平,你在歐洲玩得開心嗎?下次還出去嗎?沒完沒了的牽掛!今天是她滿月的日子。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