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集市:周末去跳市曬太陽

作者: 可可痘

導讀在英國呆了那麼久,去了那麼多地方,我最喜歡的依然是倫敦。喜歡這裡交錯時空的感覺。清晨4點,整個城市還未蘇醒。站在街頭,不列顛特有的寒風讓剛才還暈暈的我格外的清醒。仔細端詳倫敦睡夢中美麗的容顏,兩旁古老的建築在昏黃的街燈下隱約可見,歷史和現代的邊界就此模糊。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整個倫敦也漸漸充滿了生機。地鐵站裡、街道上隨處可見西裝 ...

在英國呆了那麼久,去了那麼多地方,我最喜歡的依然是倫敦。喜歡這裡交錯時空的感覺。清晨4點,整個城市還未蘇醒。站在街頭,不列顛特有的寒風讓剛才還暈暈的我格外的清醒。仔細端詳倫敦睡夢中美麗的容顏,兩旁古老的建築在昏黃的街燈下隱約可見,歷史和現代的邊界就此模糊。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整個倫敦也漸漸充滿了生機。地鐵站裡、街道上隨處可見西裝革履,提著公文包匆匆趕路的英國紳士。有朋友在去了倫敦後說她不喜歡倫敦,因為覺得那裡每個人的臉都很cold。我想這也許是大都市人的通病吧,在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熱情而友善的心。

漫步在Hyde Park的林蔭小道上,看身邊跑步的人,騎自行車的人,還有溜狗的人。午後,坐在湖邊曬太陽,看天鵝在湖中嬉戲,看鴿子在湖邊踱來踱去,看人們在草坪上picnic,一幅愜意的生活畫卷悄無聲息地展現在眼前。

一直都喜歡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來看待一座城市。也許只有游離於外,才能看清她的生活百態。穿梭於倫敦的街頭,抬頭看到的是一座座在訴說歷史的monument,耳邊傳來的卻是Porsche引擎發動的聲音,歷史與現代的衝撞在倫敦卻顯得如此的和諧。

閑暇的時候把倫敦的市集一個個走了個遍。名牌商店可以不逛,衣服鞋子可以不買,可市場不能不去。逛市場,是最日常、最能夠貼近這個城市的,也是最真實、最生動、最原生態的。一個城市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活面貌,都在市場裡,具體而細微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

周六的第一站,應該是波特貝羅市場(Portobello Road Market)。倫敦大大小小的市集不勝枚舉,最知名的可謂波特貝羅市場,這還要歸功於電影《諾丁山》。影片中男主角休• 格蘭特在女主角茱莉亞• 羅伯茨離開後,穿過市場緩緩走過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這個情節一定深得人心,吸引著眾多游人來這裡一探影片中的拍攝地。

從諾丁山地鐵出口上來,沿著Pembridge 街的左手斜穿過去,便來到波特貝羅街,這裡便是市場的起點。市場大致分為沿街店鋪和路邊攤,市場的前端主要是一些上乘的古玩、服飾和飾品,後半段主要以蔬菜水果和日用品為主。從老祖母的古董到林林總總的小玩意,從時髦的二手衣物到古舊的二手書攤,真的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波特貝羅市場並不僅僅周末開業,路邊的沿街古玩店平時也營業,但在周末,市集更是人聲四起、生氣十足。每到周六和周日這裡都擠滿了人,尤其是夏季,日照充足,人們淘衣服、逛商鋪,絡繹不絕。很多人即便不買什麼,也習慣了周末來這裡走一走逛一逛曬曬太陽,在路邊喝一杯手工研磨的咖啡或正宗的英國紅茶,感受一下充滿生活氣息的英倫式閑適。

***************

周日的第二站,科芬園市場(Covent Garden)。科芬園市場毗鄰倫敦最著名的歌劇院,是最熱鬧繁忙的地帶。科芬園是一個小廣場,廣場周圍是步行街商業區,廣場中心則是一幢帶頂棚的兩層樓,樓裡有各色常駐小店。小店中的商品從衣服、珠寶、首飾,到英國最有名的茶葉、一般的旅游紀念品等都有。

市集就辦在頂棚中央空余的區域,攤主們大多賣一些手工藝品、飾品、紀念品。很多手工藝品和飾品的創作者就是攤主本人,因此可以買到一些創意新穎的小東西。不過由於這些飾品大多是自由創作者設計制作的,價格往往也不便宜。

很多街頭音樂家三三兩兩的在科芬園市場表演,其中的一些水准相當不錯,並自帶錄制的CD兜售。周圍還能看到假扮成雕塑的街頭藝術家,以及一些現場娛樂節目。這一切把科芬園市場烘托的充滿生活味道,非常與眾不同。

***************

無論是菜市場、跳蚤市場還是舊貨市場,在市場裡,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種類各異的物,看到人與人的互動、人與物的情感,看到世間百態……這是深入生活的最佳方式,感受市集的喧囂、感受倫敦的生活脈搏,從而進一步了解這個城市的市井文化。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