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寺廟去的少,想起來的只有雍和宮,承德外八廟。我們一到西寧就去了聲名顯赫的塔爾寺,據說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紀念地。
堆繡、壁畫和酥油花,裝飾諸佛殿的藏族藝術,被稱為塔爾寺“三絕”。
堆繡是用色彩艷麗的綢緞剪成各種圖案,然後以羊毛或棉花充實其中,再繡在布幔上。制作方法導游們都會講,可這種技藝居然失傳了,整座寺院只留下九幅絕版作品。
更絕的是酥油花。為了使酥油光滑細膩,先要浸入冰水反復揉搓,整個制作過程也全部在零度以下的陰冷房間內完成。技藝深湛的藝僧,做不了幾年手指骨骼就會廢掉。藏傳佛教裡,似乎包含有一種格外殘酷的內質,要人們以絕對犧牲為代價見證內心的信仰。
其實此行震撼我們的,並不是大金瓦殿披金鑲銀的宏偉建築,大小殿堂內華麗的雕塑與壁畫,而是那些匍匐著的低微的佛教信徒。第一次見到五體投地朝拜的藏民,他們或老或少,有男有女,一遍遍重復著同樣的動作,整個身體伏倒在大殿前的地面上再站起。導游說,每一個人要完成十萬次這個動作,才算為佛祖釋迦牟尼磕上一個頭。十萬次,我不敢想,完成對佛祖的這一份心願,需要一顆如何虔誠單純的心。
我把宗教當作哲學來學習,至今尚未有一種教義收服我的心靈,讓我甘心情願俯下身軀。然而我相信,懷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比胸中虛空的我們活得幸福安祥。不論生活何其艱難,肉體遭受多大苦楚,他們心中有所依靠,一切便都可以忍耐釋然。他們較少懷疑,我們則較多搖擺。


更多旅行照片請見:http://***/s/blog_4caa6ab301000a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