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五日行(二):單車闖“小圈”

作者: 狂愛CTU

導讀更多詳情和照片請至我的博客:http://***/s/articlelist_1265083230_3_1.html 吳哥窟不只是一個窟,而是位於暹粒城以北十幾公裡到幾十公裡範圍內一個龐大的寺廟群,所以,想要只花個一天時間拜訪完所有的寺廟和王城,那將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用自助旅行聖經LP的話來說,“在吳哥待一天就夠了?簡直是褻瀆!”如今在世界各地一年比一年更多湧向吳哥的人們口中,“小圈”、 ...

更多詳情和照片請至我的博客:http://***/s/articlelist_1265083230_3_1.html

吳哥窟不只是一個窟,而是位於暹粒城以北十幾公裡到幾十公裡範圍內一個龐大的寺廟群,所以,想要只花個一天時間拜訪完所有的寺廟和王城,那將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用自助旅行聖經LP的話來說,“在吳哥待一天就夠了?簡直是褻瀆!”如今在世界各地一年比一年更多湧向吳哥的人們口中,“小圈”、“大圈”和“外圈”是一些不可不知的重要概念,而三天,正是非寺廟和雕刻發燒友的普通旅行者奉獻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宗教聖跡最合適的時間。

我們的第一天,從“小圈”開始,同時選擇了較少為人所使用的單車,作為這一天的交通工具。

為了避開晨早時分蜂擁而至的旅行團,我們決定稍晚一點再出發。在酒店略微睡到自然醒,然後下樓去吃早餐。大多數游客游覽小圈時,會在中午返回暹粒吃午餐兼午休,以躲避柬埔寨6月正午的酷暑;而我們打算中午不回來,午餐以干糧解決,因此早上這一餐一定要吃得飽飽的。Borei的早餐是中規中矩的四星級標准,其中一種柬埔寨米粉,大約因為加了很多本地香料葉子,在這樣的夏日感覺格外爽口。

9點鐘出發,第一件事就是去租單車。為了支持本地慈善事業,我們選擇了LP上推薦的White bicycles,這家車行的全部收入用於社區事業。租金一天2刀。

騎上車向吳哥窟進發。臨出城前,進超市去買中午的干糧,就是這麼一下導致我們犯下了今天最大的“錯誤”。通往吳哥窟的道路位於暹粒河左岸,而我們的酒店在河的右側,因此應該首先過橋,可是進了趟超市居然就忘記了,於是沿著河右另一條路就此走上了殊途不同歸的道路。如此這般騎啊騎啊,人煙漸漸寥落,游客們最常用的代步工具突突車更是連影子也不見。漸漸口干舌燥起來,心頭更是浮起迷惑:吳哥窟不是深處熱帶叢林嗎,怎麼這一點不像往叢林走的樣子啊?其時景色十分壯麗,然而內心焦躁的我們卻沒有了欣賞美景的心情。終於在路邊遇上一個當地攤販,忙上前問路。大姐是不懂英語的,幸好一聽到“Angkor”就明白了我們的目的地,只見她抬手一指,暈死,居然是與我們來時相反的方向!自詡方向感甚強的我,居然會犯下南轅北轍的錯誤!幾乎要以為大姐弄錯了我們的意思,但是,沒辦法,眼前這條路看來是行不通的,只有折返回去吧。回到之前看來比較繁華的一個岔路口,為了保險起見,又找兩位突突車司機打聽,可不正是我們身後這條林蔭路嗎。唉,慚愧啊,奉勸後來者,要想自己騎單車游吳哥的朋友,一定要仔細研究地圖啊!

這麼一番混亂的折騰,足足耽誤了一個小時。當我們到達吳哥窟購票處時,已是上午10點半。買好一周內任意三日有效的門票(40刀),終於可以踏上正確的路途。

所謂“小圈”,依次經過吳哥寺、吳哥王城(又叫通王城,包括巴戎寺、巴芳寺、古皇宮、普拉帕利雷寺、癩王平台、戰像台等)、周薩神廟、托瑪農神廟、塔高寺、塔內寺、塔布隆寺、班迭哥迪和皇家浴池,最後經吳哥寺南門返回暹粒城,是個全長17公裡的圈。

·巴戎寺(Bayon)——高棉也有蒙娜麗莎的微笑·(*****)

LP上把巴戎寺稱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寺廟建築,其奇特之處在於它雕刻了216個巨大的笑臉,其曖昧不明的意味有如蒙娜麗莎的微笑。不過,當我們從遠處遙望巴戎的時候,卻不免有一些失望,看起來,它更像是一堆垮塌得差不多了的碎石頭小山包。南方的正門更是包裹起來,正由日本一個團隊進行修復工作,——吳哥窟就像是希腊的雅典神廟,好像永遠都處在維修中,咱中國也參與了進來,這個接下來有照片為證哈。

只有當我們手腳並用爬上那個狹窄陡峭的神廟第三層時,巴戎的魔力才開始展現在我們面前。微笑、微笑、還是微笑,四周都是這樣奇特的微笑,每座哥特式寶塔頂端的四面,都雕刻了一個巨大的笑臉。隨著時間洪流的衝刷,有的微笑還“燦爛”著,有的已經模糊,因而顯得更加曖昧,但他們都笑著、從四面八方注視著我們。

是不是真有216個笑臉?我沒有去數,此刻的我們充滿了初來乍到的興奮,只顧著與笑臉們合影,卻忘記了問一句:這些笑臉的功用是什麼?如果要說奇特,恐怕這個才算是千古未解之謎。巴戎寺位於王城的中心,王城的其他建築都有明確或可猜測的功用,唯獨這滿目的微笑、這王城正中的微笑,歷經千年笑看人世,不知其所笑為何,十足神秘莫測。據說,這些微笑的臉全都長得很像當時下令修建他們的高棉神王自己的模樣,(神王的名字實在太復雜,懶得記啦),如果真是這樣,想必這神王自戀得緊,呵呵。當然這只是我這小女人的狹隘想法,或許,對神王來說,這些笑臉代表著君王俯視眾生的絕對權力吧,那這樣說來,他又像是仁慈地控制著我們的一切的“老大哥”了。

巴戎寺的正北方是包裹得更嚴實(維修中)的巴芳寺(Baphuon),再後面是古皇宮所在地(**),但是長滿青苔的皇家圍牆讓我們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當我們繞了一大圈,好不容易從戰像平台進入後,才發現原來古皇宮早已是芳草萋萋、徒留孤台。至於戰像平台(***),其功能說白了就像我們的天安門,當年的國王們也曾在這裡搞過大閱兵之類的盛典,平台的護牆上就雕刻著當時威風赫赫的戰像游行隊伍。當然,現在我們站在平台上再也看不到兵戈霓羽,只有曠野天藍了。

戰像平台北方也是一座平台,叫做癩王平台(***),平台正中心有一尊坐佛,據說是裸體而無性,不過現在佛像身上卻披著一匹黃色綢緞,在夏日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煞是好看。又有一說那不是佛像,而是閻羅王,呵呵,難以理解,皇城裡居然會為死神立像?

·普拉帕利雷寺(Preah Palilay)——隱於叢林深處的小小神廟·(****)

LP上推崇普拉帕利雷寺是吳哥王城最具藝術氣質的神廟。事實上,為了找到它,可是頗費了我們一番功夫。神廟其實並不遠,就在古皇宮北面幾百米處,然而人跡罕至,一條小路彎進樹林深處,若不是有當地人看到騎著單車左顧右盼的我們熱情給予的指點,我們差點就放棄了繼續深入的尋找。

找到普拉帕利雷的時候已是正午。幾近傾頹的中央神殿被三棵巨大的古樹所占據,共同矗立在藍天白雲之下,是一幅十分入畫的景像。而四下萬籟俱寂,除了我倆,一個游人也沒有,散坐在大樹下乘涼小憩,可以感覺得到一呼一吸間的叢林氣息。

休息夠了,出東門(勝利門)離開王城,繼續踏上小圈之旅。一路騎行在整齊的林間路上,不多時經過兩座分別位於道路左右兩側的不大的神廟,那就是周薩(Chau Say Tevoda)和托瑪農(Thommanon)了(***)。由於周薩是中國幫助修復,所以大概所有中國游客都會在此稍作停留吧。 據說中國工程隊對自己的工作頗為自豪,他們說“我們修復的神廟幾百年也不會倒”,然而關於中國的修復風格,在驢友間卻多受詬病,也不用多說了。

我是“修舊如舊”風格的堅定擁護者,不過,審美也是有差異的,Enyaya就對周薩表示“贊賞”,她說:“這神廟就像穿上了一件打滿補丁的乞丐服,挺有趣的嘛。”

·塔高寺(Ta Keo)——be a monkey·(****)

在烈日下攀登神廟是一件艱難的事,在正午的烈日下攀登塔高寺則是一件加倍艱難的事。正坐在大樹下乘涼的守廟人,一見到騎車而來的我們,遠遠地,就裂開大嘴,笑得很歡,他一手指向神廟,一邊歡快地向我們大喊,“Go,be a monkey!”

塔高是一座半途而廢的寺廟,因此也沒有什麼精美的雕刻和裝飾,唯一的特點正如其名:塔太高,樓梯太窄,坡度太陡,可不就得be a monkey嘛。石梯共有四座,記得有驢友說其中一座修建了一條有扶手的平整的木樓梯,可是我圍著塔轉了一圈,負責任地說,塔高寺可沒有好走的路。沒辦法,爬吧,近乎垂直的石梯,絕對的手腳並用。登高自然是辛苦的,平常不怎麼出汗的我此刻渾身汗水如小溪流下,而終於登頂,喝上一聽冰涼涼的可樂,那就只有一個字,爽啊!

·塔布隆寺(Ta Prohm)——尋找一棵有洞的巨樹·(*****)

從塔高寺下來,繼續前行,轉上一個彎,很快就來到了非常熱門、非常特別的塔布隆寺。因為《古墓麗影》而格外出名的塔布隆寺,與吳哥窟的眾多神廟不同,如果說吳哥窟是高棉人精湛的雕刻和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那麼被巨樹占領的塔布隆則更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神秘莫測的詭異力量。“這座古老的遺跡體現出一個富有詩意的循環,首先是人類征服自然,快速地創造;之後自然再一次主宰人類,慢慢地將其毀滅”,在我看來,這段話極好地總結出塔布隆賦予我們的精神意義,面對令人敬畏的自然母親,人類還是不要太叛逆才好。

想必每一個來到塔布隆的游客,都會尋找《古墓麗影》中勞拉蕩過藤蔓的巨樹,而來自中國的文青和小資們,則一定會想要尋找《花樣年華》裡那個密封起周慕雲內心隱秘的樹洞。不過,在塔布隆,巨樹和樹洞實在太多了,也沒有半點提示牌的痕跡。哪棵是“勞拉之樹”,哪棵又是“Tony梁的樹”,實在難以分辨。當然,安吉麗娜·茱莉太有名了,所以勞拉之樹的大名也出現在各種旅游指南當中。這棵樹位於中央聖壇外的東北角上,古樹虯勁的巨根如同一只有力的巨手,牢牢抓住手中的神殿,雕刻精美的大石因此被掀翻在地,的確是令人震撼的奇跡。我和enyaya輪流趴在樹根上拍照,不覺想到,這要是在我國某些景區,大概早就拉根繩子圍上,立塊牌子標明“古墓麗影在此拍攝”,同時出租勞拉的緊身服,拍照的同學們一人十塊輪流上吧......哪裡能像塔布隆這樣一點提示也沒有呢。

整個塔布隆唯有一棵巨樹被繩索圍了起來,但不是為了拍照圈錢,實在是警告游人:此處危險。這棵鱷魚樹無比抓狂,已經使得它手中的神殿快要傾倒了。

相對勞拉之樹的大名,梁朝偉的樹洞好像就要默默無聞多了。雖然我們並沒有什麼秘密需要遺忘在柬埔寨的樹洞裡,但卻想要很小資地在那棵巨樹下吃我們的干糧午餐,呵呵。可惜,我們在神廟裡來來回回了三趟,甚至詢問了一個中文導游,始終沒有找到那個傳說中的樹洞。也許那個洞和它裡面的隱秘已經被周慕雲塵封起來,從此消失在東南亞的叢林裡。

沒奈何,最終我們不得不在毫無情調可言的黑漆漆的、但是十分涼爽的中央聖殿遺址裡吃掉了我們今天的干糧。

偉岸的巨樹停住了我們今天一直有點匆匆的腳步,在塔布隆,我們盤桓了很長時間,直到天邊有一大片鉛色的烏雲侵襲過來,漸漸遮住了本來亮得晃眼的毒日頭。倏忽間,狂風大作,叢林東倒西歪,雷聲滾滾,仿佛從密林深處傳來的陣陣戰鼓似的,剛才還一隊接一隊的旅行團客人一個也沒了,眼前的塔布隆忽然煥發出一種迷人的神秘氛圍,行走在叢林與神廟間,我們仿佛一個世紀前初入密林的法國探險家,有一點點刺激的感覺呢。

夏天的雨點打了下來,離開塔布隆寺,我們繼續今天的最後一處行程:班迭哥迪和皇家浴池(Bantery Kdei & Sra Srang)。

相比熱門的塔布隆寺,班迭哥迪(***)要冷清許多。除了我們,只有四個我猜是來自英國的小伙子。這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如同每個神廟一樣,游人稀少的班迭哥迪同樣有著會說英文的柬埔寨孩子在兜售各種價值1刀的小物件。有一個小姑娘纏上了四個英國小伙,大概是男孩們怎麼也不肯買小姑娘手中的東西吧,小姑娘這時忽然憤憤地大聲嚷了一句:“That‘s why are you still four boys,no girls!”(這就是為什麼你們只有四個男生,沒有女生!大概是諷刺男生們太“吝嗇”了吧)。我和enyaya兩個女生聞言暗笑不已,再一看四個小伙,哦,果然,沒一個帥哥,怪不得NO Girls,哈哈。

班迭哥迪的對面就是皇家浴池(**),其實我到現在也沒鬧明白,這個方圓達三千多平米的大池子怎麼能是國王和王妃的專用浴池呢?據LP上說,皇家浴池看日出日落會有非常美麗的景觀,可惜,現在正是微雨瀝瀝,哪裡還有落日的影子啊。

不過,坐在湖邊,享受清涼的微風,那還是大夏天難得的愜意。我們掏出LP,開始一邊休息,一邊研究起今晚應該在哪裡吃晚餐的大計。好餐館太多,而我們的時間太短,幾番挑揀,選中了據說是供應地道柬埔寨菜式、當地人都瘋狂喜歡的獲獎餐館Angkor Palm。如此一來,好像勾動了餓了一天的肚子裡的饞蟲,我們再也忍不住,決定不再等待看起來永遠等不來的浴池落日,就此結束今天的小圈騎行,踏上了返回暹粒城的歸途。

經過一個小時的騎行,天色將將擦黑,我們回到了燈火通明的酒吧街。這天的晚餐,點了柬埔寨最著名的美食Amoc,香蕉葉子烤魚,魚是來自於洞裡薩湖的淡水魚,果然味道寡淡,並沒有征服我的味蕾,反倒是另外兩個菜燒茄子和高棉傳統檸檬酸湯甚是鮮美。

吃過晚餐,沒有過多流連酒吧街,捂著因為一天的騎行而有些痛苦的PP,捧著漲得鼓鼓的肚皮,我們回到了昨天預定好的GH。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通過客棧女老板,約好了此後三天將陪伴我們勇闖大圈和外圈的突突車司機,談好所有細節安排和價錢(85刀,三天,包含崩密列、最後一天的度假村以及送機場服務),終於可以休息啦。

(許多照片請至我的博客:http://***/s/blog_4b67a35e0100j5bw.html )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