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佛教徒,不過非常喜歡逛寺廟,一方面中國留存的古跡大都是寺廟建築,另一方面所謂佛門肯定是有別於紅塵俗世的清靜之地,我認為無論是哪種宗教,都有一種帶給人心平靜的力量。因為長安是大唐帝國的首都,這裡的佛教寺院和宗派流別之多遠遠超過了“南朝四百八十寺”,還遠播朝鮮半島和日本。但是經過晚唐的“會昌滅佛”,長安失去了中國佛教中心的地位,如今的西安只留存了幾座著名的寺廟。我想如果昔日的長安寺廟像日本的京都奈良一樣保存完好,今天的西安旅行是否也會變成只逛大廟?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為亡母長孫皇後祈冥福所建,住持是大名鼎鼎的唐僧玄奘法師。大雁塔的建造也是為了專門存放從西天取回的真經。大慈恩寺在長安城內與正北的大明宮相對又臨近風景秀麗的曲江池,大雁塔至今已成為唐代長安城的像征。現在收費的大雁塔景區只是當年寺廟的西塔院,我去的時候景區剛剛漲價(門票50元/人,登塔30元/人),幸好觀賞佛塔登塔不是唯一的方式。景區內我比較喜歡的是仿唐建築玄奘苑,可以清楚比較唐代大雁塔和現在的不同。從大雁塔下來錯過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就可惜了,公園是免費開放式的,有唐代園林的味道,在公園裡欣賞大雁塔的角度比在景區裡要好,何況它是真正唐大慈恩寺的遺址,現在看到的大多數漢文佛經都是從這裡譯出的。(大慈恩寺的建立取代了原來弘福寺的地位,弘福寺是唐太宗為亡母竇皇後所建,玄奘法師最初從印度歸來在這裡譯經)
薦福寺
薦福寺原是隋煬帝和唐中宗即位前的府邸。女皇武則天為了紀念丈夫唐高宗改建成寺廟,寺院中的佛塔又叫小雁塔,確是有昔日唐朝後宮的宮人集資所建。小雁塔頂層缺失,曾在地震中出現很大的裂縫,又在地震中奇跡的愈合,與大雁塔一樣已屹立千年。小雁塔的建築樣式十分優美,比較相像的唐塔還有大理蒼山下的三塔。小雁塔景區內游客不多,登塔需30元/人,但景區是免費的,塔下的大鐘鑄於金代,是古長安八景之雁塔晨鐘。景區內還有西安博物院,需從西門領票入內,免費,對外省市的游客有專門窗口。藏品雖不如陝西歷史博物館,確有唐長安城的沙盤模型,唐美人的俑像也很有看點。從景區出來,讓我感興趣的是眼前的大路-朱雀大街,不錯,它就是曾經長安城的中軸線,直通太極宮承天門。
青龍寺
青龍寺是日本高僧空海在大唐學習密宗的地方,回日本後他創立了真言宗成為京都平安京東寺的住持,正好我也去過東寺,當初就很感慨,是怎樣的宗教力量支持一個人漂洋過海到大唐尋求真正的佛法。空海和尚和我們的玄奘,鑒真大師一樣在日本家喻戶曉,甚至還有專門的空海足跡朝拜團。我對空海的興趣還來自於日本作家夢枕獏以空海為主角描寫的小說《大唐鬼宴》,其中描述了白居易的《長恨歌》中隱藏的唐朝驚天大秘密。提一下青龍寺位於樂游原,就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地方。青龍寺在唐末毀於戰亂,近年來才找到遺跡得到日本真言宗寺廟的支持復原了部分唐風建築,並遍植櫻花,成為西安春季著名的賞櫻地。
大興善寺
中國佛教流派大都屬於大乘佛教,有別於東南亞和我國雲南地區流行的小乘佛教。又分顯宗和密宗,顯宗裡面宗派很多,著名的有禪宗,律宗,淨土宗等,密宗則比較神秘,現在的西藏喇嘛教就主要是密宗,而中土密宗發源地就在長安的大興善寺。其實所謂的佛教宗派之分,包括顯密,主要指的是學習佛法的方法,無論選擇哪個宗派修行只是代表個人學習方法的不同,無高下之別。之前說的高僧空海在大唐青龍寺學習了密宗之後傳播到日本,而大唐本土的密宗卻逐漸失傳。創建於西晉的大興善寺屢經興廢,卻依舊扎根於鬧市中(西安小寨商業區),和上海靜安寺很像,有點大隱隱於市的味道。寺廟是清代風格非常華麗,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唐代風格的寺廟,樸素雄渾大氣。
罔極寺
基本上很少游客會去罔極寺,它是一個尼姑庵。寺廟的創始人是唐太平公主,為幫母親武則天祈冥福而建。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空前絕後。太平公主建立罔極寺時是不是也祈禱自己像母親一樣呢。據說因為只差一天時間,太平公主的政變計劃被侄子唐玄宗發覺並鎮壓,否則中國多一位女皇帝的傳奇也挺好的。我挺同情太平公主的,今天她的父母親依舊睡在乾陵(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四個哥哥也分別有自己的皇陵(太子弘墓,章懷太子墓,唐中宗定陵,唐睿宗橋陵),而作為大唐曾經最高貴顯赫的公主,卻不知魂歸何處。現在的罔極寺只是一個小巧的清代寺廟院落,十分幽靜,只有附近的居民信徒會來此上香和做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