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號到海拉爾.海拉爾不算大吧,不過以我對內蒙古蠻夷之地的印像來說,這已經不錯了,和其他的城市沒什麼區別,除了商店的招牌全是蒙文和漢語雙招牌的。 剛到海拉爾就感受了一下那的人熱情----我在火車上認識一個滿洲裡人,到海拉爾辦事,聽說我一個人來海拉爾,人生地不熟的,一定要打車送我去三角地(那是海拉爾最繁華的地方,商業中心和交通中心),從那我找到一輛摩托去了那達慕大會現場。原來那達慕大會是在離市區8公裡遠的一片草原舉行的,那裡平常是一片草原,沒到那達慕四面八方的人會趕來搭台設攤,那幾天就變成幾個繁華的小鎮了.
“那達慕”,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反正是蒙族一年最大的節日,據我的推斷,夏天正是水草豐美的日子,牧民們很閑又可能有錢吧,於是就有了這個節日。到那我的感覺是-----那達慕大會就是一個集市和運動會的混合體。一邊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跑馬場,跑馬場中間是比賽摔跤的,就這兩個項目,比賽的都是從各個旗趕過來的牧民,有點像一個市級的運動會。馬場旁邊是很大一片商販區,全是小地攤,而賣的對像是那些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牧民,所以東西都是在我看來很平常的一些生活用品。路兩邊是很多很多小飯鋪,層層疊疊的.
我四處逛了一圈,在這個號稱國際那達慕的會場,沒找到一個外地人.比賽還沒開始,是在無聊,找了一家飯鋪,把行裝卸在那,就找了一輛摩的,讓他帶我轉一下。那個人挺能說,是不錯的免費導游兼拍照者,草原草短,平平坦坦,無處是路又無處不是路.騎出幾裡遠,就碰上了牛群,正懶散的邊吃飯邊享受陽光浴.好玩的是那個放牛人,穿的現代不說,還騎個自行車放牛,我一直以為放牛一定要騎在馬上臉曬的紫銅的大漢呢。風景不錯,一望無際的草原,天空很低很低,也很藍,把雲襯托得很白,可以我禿筆不能生花。因為第一次看到草原,心情激動得不得了,一個勁在草地上翻個跟頭。不過我去的年份不對,據那人介紹,往年這時候草應該是最長的,有膝蓋深,這年因為冬天比較冷(比較的意思就是零下40多度,一米多厚雪),加上入春有一場大旱,草只有齊腳跟高。
然後他又載著我來到那些參加那達慕大會的人的聚集地。那些人都是從老遠的牧區坐拖拉機來的,可以說是運動員吧,因為他們的馬說是賽馬,屁股後面烙著號碼,看了那些馬屁股,覺得幸好那達慕沒有賽跑比賽。他們住的是一種用塑料布搭的帳篷,三角形,一點沒有蒙古包的圓滑。在附近開始轉悠:幫他們劈劈柴,很簡單,就是參觀的人比較多,我沒好意思發揮;騎馬他們很不情願,好說歹說讓我上了一下馬背,手死活不放韁繩,也不知道怕我折騰馬,還是怕馬折騰我;遇到一個很民族的大爺,民族到不會說漢語,在司機的幫助下才交流了一下。過一會,心滿意足回會場去了,玩了1小時吧,司機和我混熟了,讓我隨便給,靠~~~我千辛萬苦學來的砍價大法一點用不上,只好狠狠給了他20大洋,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夠義氣還是精明的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