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昨天在世博加拿大館裡面看到了導演 讓-弗朗索瓦.波略特執導的影片《印像.興旺之城人性解讀》(Jean-Francois Pouliot, Glimpses: A Human View of the Living City)
與其說這是一段另類視角的加拿大旅程,不如說這是一部屬於城市人的電影。影片中的種種細節,讓生活在所有大城市的人倍感熟悉。
清晨,陽光透過厚重的窗簾照進房間,一瞬間驚醒的那種不知所措;
微雨的輕軌站台,傘下行色匆匆的背影,與路人擦肩而過的沉默;
碩大的辦公樓透出的行走的人影;
雨幕中,通過車窗玻璃看到的朦朧模糊的燈火闌珊,城市的聲響被車窗關在外面,只有沙沙的雨聲近在耳畔;
清朗夜空下溫馨的小酒館,恰如其份的音樂,心領神會的笑容,鏡頭上只有對著窗戶的女生的笑臉,對座的男士只有一個背影,但在舒緩的背景音樂中清晰的笑聲讓整個畫面很生動,很舒服;窗外的夜色漸深,霓虹燈漸漸暗去,鏡頭上兩人談興愈濃;我想說,影片中的笑聲很有感染力,在那一瞬間,我甚至在努力回想,自己上一次這樣開懷地笑是在什麼時候。
不知為何,初初看這部影片的開始,我總有一種莫名的孤獨感,也許是因為城市越繁華,變化發展的越快,越顯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渺小無助,鋼筋水泥的畫面總讓我覺得人在其中的孤獨;交通的便捷,可以讓我們朝在此地,夕在他鄉,處處為家,卻難免在清晨一個人醒來的時候的一絲迷茫。每一座城市的外觀,特別是繁華的大都市,多多少少都會讓人似曾相識,因為每座城市都來自同樣的建材;只是因為其中的人,而讓每座城市變得不一樣起來。城市,因為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生命,因為一些人的存在才會讓另一些人對一座城市依賴、留戀。我們總有一些理由,會喜歡上一座城市,某個日落的黃昏,一條靜謐的林蔭小道,一杯香醇的咖啡......,關於城市的記憶總是因為某個小小的細節而鮮明起來,而這種鮮明的記憶,最終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城市人,賦予每座城市的不同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