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羌藏之出發在我們呆板的日常生活中,所能享受到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經過了漫長的旅行後,置身於一個陌生的世界。在這裡你可以擺脫世俗的牽絆,生活的壓力,虛偽的假面具,家庭瑣事的重負。這是一種重生的幸福。
----理查德·富朗西斯·波頓
《旅行日志1856年2月》
旅行指南上首頁的第一段話,多麼的誘惑我----重生的幸福----拋開我熟悉的一切,跳出我固定的模式,我可以活得無拘無束,神采飛揚!
那天坐在德客士明亮的燈光下吃著薯條喝著可樂和朋友胡吹亂侃,她無限懷念的講著前段時間去桂林晃蕩的日子,我也沒心沒肺的附和著鼓吹人在旅途的樂子。“我有多久沒離開這座城市了?”這個念頭忽地一下冒了出來且不能竭止。“我要出去!”一拍桌子,嚇壞了對面的她,也哧到旁邊的客人。我不管他們驚詫的眼光,開始躊躇滿懷的計劃起我的獨旅!
正如朋友所講,旅行的快樂是從你決定出游開始的。我忙於在網絡查詢那邊的氣候路線,我忙於猶豫防曬霜的SPF值,我忙於准備一路上需要的種種物資,我忙於編造一個謊言騙我媽媽是和朋友跟團玩樂,我忙於每天守著電視看那邊的天氣走向,我忙於擔憂出去的幾天會在這樣的綿綿秋雨中度過,我忙於不斷地制定行程……就這樣忙到出游當天下午買了車票,我的心才有了些許的安寧,可走在路上我仍忍不住偷笑,恨不得拉住路邊的人告訴他我要一個人出游了!
我以小學生參加春游的心情到了火車站。一下車,就有人問我:“小兄弟,住店嗎?”且這樣的問話一個接一個,我再次為我的面容是否真那麼男性化而郁悶,間中不斷收到朋友的短信,都是叮嚀著我的安全,溫暖泛開。
坐在候車室看意甲戰報,抬頭看時間時才發現離開車只有不到10分鐘的時間了,我一路狂奔,還好在開車前找到舒適的座位。
車至北站,上來一對父女。父親和藹可親,女兒美麗聰穎。一問,是專程到川音去學琴,周日又再返回。每月都有四次這樣的奔波。父親講起來平淡無奇,可我卻聽出那麼多的不易。天下的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付出感到天經地意,可我們做子女的卻又能理解多少呢。昨晚與爸爸有短暫的談話。他讓我替他做一下肩部的按摩----這是他說了好幾天的了,我都以我自己太累推托。這次我沒有拒絕,在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話中,我突然生出的擔心不是我出去會有怎樣的意外,而是我走了萬一他們有什麼怎麼辦?我從來沒有那麼深刻的覺得爸爸老了,老到要我來照顧他。
我喜歡火車,喜歡在轟隆隆聲中前行的感覺。坐在上面,我會憶起兒時出門的喜悅,許多溫暖泛黃的回憶會自然的浮出腦海。
就要開始一個新的旅程,等待我的會是什麼?我有些熱切的盼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