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無數的世博攻略,現在根據自己7.1到7.8的世博見聞,給打算去的朋友提幾點建議。
1、排隊很恐怖,進館很美妙。
建議大家每天早上能在9:00到10:30入園,這時熱門館的門口排隊情況還可忍受,大約半小時到1小時,接下來就是排隊高峰時段,所有場館門口前的蛇形通道前都站滿了人,場館旁的空地上滿眼望去都是不知何去何從的焦急人群。為了節約排隊時間,讓自己能進更多的場館我通過網上預約,進了民營企業館和通用汽車館,(根據預約時間入館,早到是不讓進的,晚到1小時以內還是允許進的)傍晚以後參觀人流逐漸減少,場館的工作人員對進館人數不會像白天那樣嚴格控制,尤其是7點到9點進入熱門館相對容易,小場館更可長驅直入,因此我很順利地進入了意大利館、加拿大館、比利時館等,但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場館9:00左右就閉館了,有時雖沒閉館可蓋章的工作人員已經下班,所以會有點掃興。另外在一些歐洲館的指定餐廳吃飯,可以享受免排隊進館參館的禮遇,也就是用money打開綠色通道,經過取舍我進了挪威館和西班牙館,特別推薦的是西班牙餐廳推出的298元超值套餐,因為就餐期間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西班牙演出(喜劇、魔術、弗拉明哥舞蹈)。由於世博行的天數有限,應該對每天的行程有所計劃,將必看的館排出先後,根據園區交通路線將它們串聯在一起。比如,從2號門西藏南路入口進,可以看浦西的企業館,然後坐越江線到浦東亞洲區或歐洲區,晚上12點前從園內13號地鐵線馬當路站離開,出站就能看到的士接送站(有專門的協警維持秩序),要注意的是上海地鐵通常在10:30到11:00左右就停止營運,因為上海地域大,打的士會比較貴,如白天起步價12元,晚上16元,有時等車的人多會打不到正規的的士,打“黑車”價格還要翻倍。
2、世博會是視覺盛宴+“二萬五千裡長征路”
進館是幸福的,一有空調,場館外是熱浪灼人,二是視頻大餐,各個展館的布置都在如何巧妙利用影像吸引觀眾上下足功夫,比如沙特館的投影畫面面積最大,由大約200米的傳送帶載人圍繞半圓形的影廳緩慢前行,營造“畫中行”的效果,但清晰度會略差些。波蘭館、泰國館等有需戴眼鏡看的3D電影,萬科館、通用汽車館利用動感椅子增強觀影的震撼效果。奧地利館、加拿大館等通過視頻感應,與觀眾互動游戲。展館裡的巨幅屏幕屢見不鮮,電網館干脆讓觀眾進入一個類似魔方的正方體空間,用6個面全方位觀影(地面反射天花板的影像)。城市足跡館、俄羅斯館裡的精美工藝品讓人嘖嘖稱奇。世博園演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在非洲聯合館,我就湊巧看了埃塞俄比亞舞蹈團的專場演出,在澳大利亞館外意外聆聽了吉他歌手的動人演唱。
進展館前的必修課是通過繁瑣的蛇形通道,我很理解世博組織者面對如此多的參觀者想出的“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但這對體力較差的、平時較少運動的朋友們就是極大的考驗,因為穿過這些通道將耗費參觀者一半以上的腳力,所以便攜式的小凳子就有了用武之地。我自從經歷了將近5小時等待沙特館的經歷後,對後面參觀排隊的艱苦就有了超強的“免疫力”。只是在離開世博園的路上才會感覺到全身的疲乏,根據本人的身體素質,我通常是玩一個全天,第二天就選擇夜場,合理的休息是為了打持久戰,另外一個法寶是在酸痛的腿上反復擦驅風油,有效緩解酸痛感,說到這大家可不要笑我,但我覺得這真得很管用,世博園是靠人走出來的,不是人人都可以當得了“暴走族”。
3、誇誇世博組織者,誇誇全體參觀者
雖然每天入園的人數都在40萬上下,但我還是感受到世博組組織者的竭誠服務和用心管理,比如川流不息的免費巴士,幾乎每隔15秒就一輛車進站,要注意上車點和下車點是分開的,間距10米左右,目的是分隔開密集的人流,每個志願者都曬得黑黑的,酷暑下滿頭大汗的給游客指明方向。(每個報名擔任志願者的大學生每天早出晚歸,工作時間遠遠大於游客的參觀時間)園區中唯一不足的是就餐區面積不夠大,游客吃飯比較擁擠,而且價格參差不齊,幾天下來平均每頓飯2人都要150左右,累的時候更沒時間去貨比三家,只想著快點填飽肚子,繼續參觀。客觀的說99.9%游客們還是很自覺地排隊的,雖然我也目睹過個別鑽空子的,臉皮厚的翻越欄杆的空檔,但周圍的人都不會“跟風”,大家都用鄙視的目光觀察著,繼續走自己的路,正是絕大多數守秩序的人維護了正常的秩序,那些插隊的感覺自己占了便宜,正暗暗竊喜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已經淪落為千夫所指的素質低劣的人。盡管在排隊時常常可以聽到大家各種各樣的抱怨聲,但當你進入了場館後,抱怨就變成了驚嘆,變成了戀戀不舍,大家都不會後悔自己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沒來世博的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的。
4、輕松心態游世博
我們是來旅游的,玩的開心是最重要的,沒必要讓自己累得夠嗆,我進了6次世博園只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場館,雖然中國館、日本館、石油館、美國館等沒時間進去了,但我依然心滿意足,因為進去的場館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建議大家不要對所參觀的場館有過多的挑剔,欣賞水平和角度的不同讓人對展館有不同的理解,對同一個館總有人給出截然不同的相反看法,只有自己進去了才會有評判。當然我最大的願望是我的家鄉福州也能早日建設成為像上海這樣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發達城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正是我此次世博行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