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侶游記之捌-瞻仰紅岩

作者: 廣州丁滿

導讀2009年12月5日 重慶:這裡全年最多的那種常態 非常自助早 昨天見酒店的餐廳設施簡陋,加上早餐券寫用餐時間為08:30-09:30,就預感到它的早餐不會好到哪裡出。今早下樓,竟無人在此用餐,只有服務員冷冰冰地說:“早餐券拿來!”。拿起碟子走過去長桌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卻發現這裡只有豆漿、白粥、蔬菜粥、饅頭、肉包、蛋糕、煎餅、煎堆八種東西而已,而且無一例 ...

2009年12月5日
重慶:這裡全年最多的那種常態

非常自助早

昨天見酒店的餐廳設施簡陋,加上早餐券寫用餐時間為08:30-09:30,就預感到它的早餐不會好到哪裡出。今早下樓,竟無人在此用餐,只有服務員冷冰冰地說:“早餐券拿來!”。拿起碟子走過去長桌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卻發現這裡只有豆漿、白粥、蔬菜粥、饅頭、肉包、蛋糕、煎餅、煎堆八種東西而已,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冷冰冰的,下面的加熱條形同虛設。反正要求不高,當填飽肚子吧,一口咬下去,味同嚼蠟。這非常差的自助早,是我遇見最經典的,比雄秀賓館的老式團餐還不知要差多少倍。建議它干脆取消早餐算了,把本身就不值的房價降下來。

兩個始發站

在長江索道總站乘車往大禮堂,車調了個頭,在五一路大都會又停下來。司機把發動機熄掉,撇下我二人就下去抽煙。咋了,這才是總站麼?問司機,回答得很隨意,就開的啦。誰知這一“就開”卻等了10分鐘才開。雖然不趕時間,但就不明白,重慶的公共交通為何如此隨意混亂呢。站牌上的字小得蝌蚪似的,指示亦非常不明確。明明寫新華路長江索道站為總站,但五一路大都會卻又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始發站。你要搞多少個始發站我不管,關鍵是你要資訊透明呀。顯然不是優秀旅游城市所為,重慶還是第二批的呢,真是浪得虛名,酒囊飯桶!好端端的心情就這麼被破壞掉了。

禮堂肥皂劇

再次來到重慶標志性建築——人民大禮堂。作為半歷史的建築,其外形當然不會跟以前有什麼改變。網上介紹繁多,在此不作闡述。倒是8年的時間,大禮堂前的人民廣場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民路躲到地底下,廣場面積更大。對面三峽博物館如璀璨的夜明珠,鑲嵌在青翠的小山上。大禮堂、大廣場、博物館連為一體,氣勢非凡。兩座不同時期的標志性建築在此展開對話,詼諧有趣。人民廣場不僅是大家休閑娛樂的場所,連電視劇也來此扎堆。正欲走向博物館,前方被大塊大塊的遮光板擋住,透過圍觀的人群,見好幾台攝像機對准一位妙齡女子。重慶妹子就是讓人垂涎,街上順手拈來幾個,化點妝,即可登台上鏡——這位也不例外,白白嫩嫩的肌膚,婀娜多姿的身材。忍不住把她照下來,還特意把閃光去掉,可旁邊某男工作人員卻滿臉不高興地“噓”了我一聲。公眾場合拍攝礙著你嗎,我還嫌拍戲占用場地呢,如果無聲無光的拍照影響演員發揮,那麼她的演技也太一般了吧。

室內觀三峽

免費開放的博物館通常一早就大排長龍,之前在長沙、武漢都是這樣,但今天很意外,進入三峽博物館一路暢通,在門口安檢一下即可。不知是這股免費風已經刮過,還是現在處於淡季。

博物館內部展廳很多,其4個基本陳列都規模龐大。《壯麗三峽》當然是我最感興趣的一個,當時去了兩次三峽都不過癮,這次由於行程所限,只好來此解饞。無論特效做得多好,壯麗的自然景觀還是看真景有味,但館內豐富的文字解說,還是對我等曾親臨實地之輩大有裨益。而對於沒去過三峽的人,如我LP,雖也長了見識,可就是有點紙上談兵,了解不夠透徹。

剩下的《遠古巴渝》、《城市之路》、《抗戰歲月》三大展覽,由於少了自然風景的襯托,無論描述得如何天馬行空,硬是缺少了一點靈氣,如果對歷史政治有興趣的人士還值得細看。

正好趕上“大三峽環幕數碼電影”准備播放,排隊進入。電影室沒有座位,觀眾只能倚著一排排的欄杆站著看。環幕數碼電影,其實就是用兩三個廣角攝影機合拍成一個360度的全景視頻,拼接好放出來的,還看得出明顯的分界線。雖然效果一般,但憑著對三峽的那種好感,看起來依然津津有味。反正免費進場,建議一定要來看看,感知效果比展覽強。

喧鬧磁器口

繼續乘車前往磁器口。這回路程比較遠,在沙坪壩市中心還堵了好一陣子。中午時分到達,正遇出游高峰,到處人山人海。能給磁器口帶來喧鬧的氣像,我覺得除了裝古的建築外,特色小吃出了很大的力氣。鎮口的陳麻花,排了一摞的隊,緊接著冰糖葫蘆店、烤羊肉店、糍粑小店鱗次櫛比。穿行於大街上的游客,無不手執竹簽,瘋狂大嚼。早聞這裡人多小偷也多,於是走路瞻前顧後,緊握相機,不敢長時間逗留。後在小巷深處找到一家鐵鍋米線店,試點兩樣,味道不錯。還有特色小吃“傷心涼粉”,不知何意。要了上來,與廣東涼粉全然不同,像米豆腐,辣得七竅生煙,對不嗜辣的我來說,確實是夠“傷心”的。

巍巍紅岩魂

磁器鎮口,一個字:亂!無站牌,公交車愛停不停,讓人暈頭轉向。即便如此,大多民眾還是原地等候高興就開門的車。我倆走到真正總站,見此中級車皆配一制服美女,開車後還介紹景點雲雲。暈,這麼嘈雜的環境,誰能聽清楚你講什麼,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一群腦殘的公交管理者。

從磁器口往紅岩魂廣場應該在兒童藝校站下,這裡到白公館還有好一段距離。廣場依山坡而建,層層向上,因視角原因還看不到盡頭,非常有氣勢,映襯出紅岩烈士巍巍的英魂。那段歷史,對新中國刻骨銘心,然而我卻覺得現在部分貪腐的共產黨官員真是傷透了這些英雄的心。可以想像,若他們能預知現在的社會狀況,說不定就招了,呵呵。

清幽白公館

時間緊張,我們沒有參觀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徑直在烈士墓站乘車往白公館。沿路所見,都是大學校區和零散的墓地。呵呵,為啥總是把學校建在墓區周邊,難道要用青春的陽氣鎮住陰魂?不過這些忌諱見仁見智,倒是很多富人家也偏好山裡的風水,白公館就是個例子。它前身乃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難怪圍牆外面小橋流水,鳥語花香,一派清新氣息。但一進館內,那森嚴的哨崗,那昏暗的囚室,那猙獰的刑具,立馬讓人感到恐懼,與外面的天地格格不入。自然環境都是清白的,而在附加了人文功用之後,卻會給人迥然不同的感覺。

奪命松林坡

白公館後是松林坡,當年國民黨槍殺我烈士時,多是拉到這裡秘密解決。上坡的道路現在已修成台階,但我們走起來仍覺得“奪命”:幾百級的石階,幾乎沒有一處可以緩氣的空間,你得一股作氣往上衝。想當年那些國民黨特務也夠苦的哈,要踩著泥濘把烈士們拖到這麼高的位置槍殺,這更反映出當時他們的心虛。若是理直氣壯的,在大街上斃了不就是了嘛。

松林坡上松樹遮天蔽日,冷風吹過,沙沙作響,有點詭異。落在此地的多是英魂,作為普通中國百姓,當然不會覺得悚然。不過奉勸貪官們,到此就要小心了,小心魂被勾了去!

坡頂是戴公祠等建築,楊虎城、小蘿蔔頭等在此殉難,因而也成為游人聚集之處。但見部分青年在室內嘻哈打鬧,在室外攀折樹木,感覺有點大不敬。年輕人,應該把活力使在適當的地方,而不是到處透支自己的精力。

重游渣滓洞

松林坡有小路至前往渣滓洞的公路,不用走回那令人發怵的台階。兜兜轉轉的山路,沿途皆破敗的房屋。其大多空置,偶有幾家還晾著衣服。雖說是忠魂之山,但無頭慘死者眾多,半夜風吹草動,也別說不恐怖的,真佩服能堅持在此處的人們。

過梅園路口不遠,前方人聲鼎沸,渣滓洞到。看得出黃金周時的瘋狂,從停車場到牢房長達200多米的路旁,是一段一段的蛇形通道。如果這通道塞滿的話,相信沒2個小時也進不去。

渣滓洞在解放戰爭、十年動亂都沒有受到多大破壞,倒是在新世紀的2007年遭暴雨山洪襲擊而被毀,多少有點諷刺。現在我所看到的,已經不是8年前的景物,不過修舊如舊,樣貌也沒什麼變化。這次來,還是帶著那個疑問:這監獄也太小了吧,感覺來一個連,裡應外合就可以把它給劫掉。共產黨在重慶這麼多地下工作者,咋就不試試呢?或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吧……

山洪也不淨是壞處,居然衝出一些秘密來。牢房後面的小煤窯見光,為渣滓洞正名。望裡頭黑漆漆的洞穴,水聲淙淙,寒氣俱生。不知當時有沒有人被拉到那裡秘密殺害,可死的冤那!

雷人輕軌站

再次被重慶公交所雷倒。白公館上210路往乘輕軌,一問司機到最近的輕軌站在哪裡下車,答“輕軌站下”;二問是不是李子壩公交站,再答“就是在輕軌站下嘛”;再欲三問,已被洶湧人流擠到車廂後面去了。天那,路線牌上哪裡有“輕軌站”這個公交站呀,你走這條線路,當然知道哪裡有輕軌站啦。後經證實,由於這路公交只與輕軌交彙於李子壩,“李子壩公交站”又被約定俗成為“輕軌站”。可惜微弱的報站聲使我們坐過了站,只好在牛角沱下車多走了一段路。

另外,輕軌站名也非常雷人,居然搞個什麼有償冠名,牛角沱站變為“牛角沱•千葉眼鏡站”,看路線圖,還有好一部分站是這樣的,如“臨江門•迪康百貨站”、“李子壩•聚能ABS站”、“大坪•神州行站”等。赤裸裸的商業冠名很是怪異,雖然無可厚非,但冠名企業的品牌也應該篩選一下好些吧。把不太知名的企業放在站名中,一下就把這最先進公共交通的檔次搞砸了。

上天入地路

無論對重慶交通有多壞印像,也不能否認重慶輕軌的壯觀。它無愧是中國軌道交通的一面旗幟,甚至可以穩居觀賞性的首位——不是靠規模,而是靠特色。坊間贊美重慶輕軌是“上天入地”的“過山車”並不過分,尤其是黃花園至大坪段,列車依山而走,越行越高,北望嘉陵江,落差近百米。看高樓、立交於腳下如走馬燈似的變換,列車轉彎時小角度向上傾斜,真有飛天之感覺。當局似乎也在迎合游客口味,車廂前後左右做得通透,視角甚佳。我們從牛角沱至大坪,再折返臨江門,2元的票價,體驗了一次半個多小時的上天入地路。LP對其贊嘆不已,說有在香港乘山頂纜車的感覺,就是窗外的空氣和周遭的建築遜色了些。

重慶鴛鴦鍋

重慶最地道的美食是什麼?九格老火鍋。在哪裡最正宗?有十八梯、臨江門、江北幾種說法。我可受不了循環使用湯底的老火鍋,也不敵布滿辣椒的紅油火鍋,於是目標指向鴛鴦鍋。至於地點,則准備在臨江門找家人多的吃。

不過在吃之前,還是到臨江門的老街老巷中走了一遭。時值冬季,在小店裡的老火鍋旁沒發現赤膊上陣的食客,但他們確實吃得熱火朝天:圍坐一桌,交杯碰酒,筷勺齊下,大汗淋漓,完全不理會周邊陰暗、肮髒、嘈雜的惡劣環境。這就是原生態,好有趣的文化。

最後在大路旁找到一家座無虛席的火鍋店,等了一會才有桌子。川渝很多店紅油火鍋皆不收湯底費,鴛鴦鍋底就加收10-20元不等。為能喝一口清湯,我忍痛給多20元。相比廣州,這裡的菜料並不貴,兩個人FB地點也只不過四五十元。味碟也很有特色,一大碗一大碗地上,裡面下很多油,蘸起來很香。自武隆晚餐後再次放開來吃,麻得舌頭起煙,撐得肚皮鼓鼓,飽並暢爽著。最後結帳,不到90元,算是給自己的旅程來一次“奢侈”的慰勞吧。

飛越嘉陵江

在側重旅游觀光的嘉陵江索道前,“兩果”已失去作用,售票員毫不客氣地收了我倆十元。與昨晚在上新街的黑漆漆不同,嘉陵江索道兩端都燈光燦爛。江南洪崖洞層層吊腳樓的景觀燈紅透半邊天,耀耀然如一座金色城堡;江北科技館和大劇院五彩的探照燈直插天際。兩座建築骨骼驚奇,前者像翻開的圖書,還算正常貼切,而後者歪歪扭扭,搖搖欲墜,其造型在網上多遭戲謔,“沒裝炮杆的坦克”、“趴著的綠烏龜”、“一坨風干的屎”……藝術這東西沒定性,吃得鹹魚抵得渴,當初設計出來就要有承受網友惡搞的心理准備。

出發時晃了晃,吊廂便在寬闊的嘉陵江上空悄無聲息地靜靜滑行。嘉陵江,這負載我太多向往的大河,既有清風明月峽壯麗的自然風光,又有昭化閬中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很想上溯至流域腹地探尋我非常有興趣的三國遺跡,然而卻兩次都僅停留在其投入長江懷抱的最後歸屬地。突然有點羨慕重慶人,啥時都可以來坐坐索道吹吹風,再看著滔滔江水憧憬一回嘉陵江一路奔來的非凡經歷,什麼郁悶的心情都可以一掃而光。

雖然5元的票價換來如此享受很是超值,但依然覺得兩人20元的來回票價對於我等工薪一族還是有點吃力。來到北岸,趁下車人多,又有人靠在欄杆上照相,我們混入了等待上車的人群中。這招竟然奏效,司機一揮手,大家蜂擁進入吊廂,省下10塊大洋,開心!

夜探洪崖洞

只有在江北或索道上才能在正面外觀洪崖洞的全景,其中尤以坐索道由北向南觀景最佳。見這金碧輝煌的龐然大物從一脈相連的大型建築,到層層疊疊的吊腳樓群,再到樓群中精雕細刻的屋檐窗欞,這種快速的由遠及近讓人更能形像地感受它的造詣之深。十余層的建築依山就勢,走在每一層向上看,都仿佛已經回到了地面的大街,可倚著欄杆舉目北望,卻發現自己還高高在上,站在下一層的屋頂旁。雖然洪崖洞中並無山洞,但建築內巷道甚多,穿行其中如入迷宮,須像探洞似的小心翼翼。我們來時已近9點,部分商鋪關門,一不小心拐進黑暗角落,冷氣直冒。而位於4樓的小吃街,是全幢建築的繁華所在,各式酒吧食肆,奇招百出,招徠顧客。不過看菜單,此處消費略高於其他地方。搞這麼多燈光設施,租金貴些也難怪。

渝中半島核心區真的不大,離開洪崖洞,在家樂福買了些手信,步行10分鐘就可以回到酒店。明天要一早參加LP姐姐的婚宴,只能被迫早睡,雖然解放碑近在咫尺,也沒心思去走了。


精選遊記: 重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