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峨眉山下:陰 峨眉山上:霧鎖金頂 樂山:大佛夕照
霧登聖山
雄秀賓館的早餐並不是自助,但也能吃飽。雖然四川也是用北京時間,但估計時差足足晚一小時,都七點半了,周圍還是黑漆漆的。我們乘八點出發的車直奔雷洞坪。峨眉山的公路,在山區不算什麼,但在成熟景區中,算是較險的一類了,彎彎曲曲,無窮無盡。四川司機開車蠻大膽的,好一個大霧天氣,也跑得飛快。在萬年寺路口見到一輛中巴車遭禍,左側車窗車廂被刮去一大片,伴以數輛發出凄厲警報聲的救護車。巨汗,不會是原來計劃坐的七點半那班吧。打這以後,更擔心路上安全,雖說投了重額保險,但生命只有一次啊。也祈求司機大哥能重視下,畢竟我也就是那麼坐一次,若出意外就只能認倒霉了,您可是在這裡做一輩子的,別大意呀!
險過零公裡
坐了近一個小時漫長的車,終於來到零公裡路口。它是景區道路和公路的分界口,其實到這裡,才算是真正入山,因此門票崗就設在這裡。忐忑地掛著導游證走進去,檢票師傅把手一揮,嚇我冷汗直冒:300元門票錢就這沒了?——原來是攆我們走專用通道!一直以來對部分景區拒絕非帶團導游有點異議,本身俺也是旅游業者,每次出游之後都會寫報告心得,目的也想為了這景區好啊,如果按普通人收全票,有些不厚道。
過零公裡後,路變得陡峭,周邊逐漸出現積雪。LP興奮異常,她已經好多年沒看雪了,而我卻依然把注意力放在司機狀態和路況上。開慢點兒,安全第一!
雪線雷洞坪
不知是湊巧還是前人算得精,雷洞坪是峨眉山的正式“雪線”。停車場以下只有路旁有小積雪,但一到停車場,就馬上變了樣。到處銀裝素裹,樹枝上吊著冰掛,向上望去雪霧一片。觀光車到此為止,游客須步行至接引殿乘纜車,而到接引殿的公路,應該只是貨運或是給那些撐飽走不動不干事的官員們准備的。
登台階,運動鞋開始不濟事,不斷打滑。20元買兩雙草鞋,綁在鞋底,馬上就可健步如飛。雷洞坪至接引殿游客很多,中間路過幾處深溝。可惜霧氣太重,往溝下望,煙雲一片,似深不見底,更令人發怵。沿路只見猴區警示牌,卻不見一猴子,可能今天大冷,猢猻們睡懶覺。在接引殿前的陡階,不買草鞋冰爪的逞強者開始倒霉,不斷見沒有裝備的游客扶著欄杆哆嗦著蝸牛般上下,腳似乎不是自己的那樣常常“噗哧”一聲向下滑,伴隨而來的就是誇張的臉部表情以及怪異的肢體動作。這些人當中還不乏穿比較專業的登山鞋者,而最誇張竟然還有皮鞋上陣的。建議各位,若知悉山上積雪,最好准備一雙草鞋,否則雪後結冰的台階斜坡很難對付。至於比草鞋貴5元的冰爪,若非積雪很厚極不推薦,走起路來不僅一撅一拐,發出“哐當哐當”刺耳的響聲,且到纜車站、寺廟內都得脫下來,很不方便。
大吊籠
即使推崇自助游的理念堅定不移,但不得不承認旅游團的威力目前在中國還是非常巨大,占據著絕對優勢。半小時一班的散客中巴都坐不滿,金頂索道前卻排起長長的人龍,一頂頂鮮黃大紅的帽子延綿不絕。團隊太多,導游都有自己的專用通道,因而我們得以非常迅速地乘上纜車。
坐索道不下百次,但坐這麼大的車廂可還是第一次。這家伙外觀恢宏,運力也強,經濟效益好,不過對游客體驗來說,稍遜一籌。我們聰明,十分禮讓,最後才進去,貼在門邊可觀景。而很多人如擠公車,一手扶吊環,一手不知放哪,花65元悶在車廂中受罪。路遇對開車廂,突然想起建築工地裝建材之大吊籠,這裡只是外殼豪華一點。現在還不是旺季,也就是說索道將常年像沙丁魚罐頭這樣運行,花了錢還成“貨物”,相信大多苦主心戚戚然。
聽過來人說,若山頂天氣晴好,索道在這段會衝破雲層,無論山下電閃雷鳴,山上照舊陽光明媚。可惜今日雲層特厚,全程白茫茫一片,對開車廂尚看不清楚,更別說無限風光。上段雲霧稍松,可見陡坡之樹,突兀而立,滿身冰掛,若隱若現,如入光怪陸離之雪色世界。
仙氣逼人
沿路雪景雖有霧凇,但拍過幾張照後,就已有些審美疲勞。太陽偶爾露個臉,馬上就又躲進濃霧裡,真不爭氣。我們來到向往以久的貢嘎觀景台,得到的只是一層白幕。這幕很干淨,很純潔,沒有絲毫灰感,把我昨日山下塵都的郁悶一掃而光。若普天下環境都這麼清新,人的壽命就可以延長好些年了。
帶著遺憾,走近十方普賢。即使爬上那高高的台階來到聖像腳下,依然看不清它(們)的面部。金黃的銅像在乳白色的霧氣中若隱若現,聖潔、淡雅。冷風掃地,不斷吹起層層薄霧,飄浮繚繞,仙氣逼人。也許沒有陽光普照會失落很多自然美景,但現在的天氣才更能體現峨眉佛境的精粹,尤其看那鋪放在聖像四周的長明燈,微弱卻永生不滅,還有些詭秘。白天尚且震撼,我想若在靜無一物的夜晚,伴以悠遠的鐘聲……突然後悔沒在金頂住一宿體驗一下。
金銀雙殿
山頂著名的人文景觀,除十方普賢銅像外,就是金銀雙殿。金殿只是華藏寺的一部分,體積較小,而且位置較高,遠看像個模型;銀殿則規模宏大,銀光灼灼,與周邊雪景融為一體。兩殿屋檐上吊著的冰掛煞是好看,晶瑩剔透。氣溫回升,不斷見有冰塊隨風跌落,擲地有聲,不時有游客被砸中,咿呀喊痛。呵呵,權作菩薩關照,賞你碰運咯。
我們在華藏寺內虔誠地捐了20元香油錢,祈求陽光普照。呵呵,可能是金額太少,加上門票索道通通逃掉,佛祖不開心,最終也沒把太陽放出來。現在進貢都分等級的,給得少還輕視你呢,就如昨晚的好吃街。雖然堅信老天佛祖依然一身正氣,但事實不少和尚已比以前勢利多了。
猢猻出更
等不到太陽出來,睹光台和舍身崖只有萬丈混沌,失望而回。接引殿往下,見前面人群發喊喧鬧,擁堵山道——原來是猴子成群結隊來“上班”了。這幫猢猻見慣場面,坐在欄杆上、台階上、陡坡上旁若無人地吃著人類進貢的美食,任你們一陣狂拍,也絲毫不倒它胃口。聞說峨眉猴子凶猛異常,搶食翻包無惡不作,見穿紅衣者還大肆圍攻。但眼下這群家伙似乎調教有方,除伸手向游人拿吃之外,沒有什麼出格行為,可能它們也懂得“勢單力薄”之道理,面對不斷增援的游人,還是別鬧事好。不過耍猴歸耍猴,還得注意安全。聽說剛才人少的時候,就有游客手被抓破,急送山下打防疫針。
峨眉速覽
現在不售全山段車票,雷洞坪往返山腳就已70元,去其它地方還要加錢,拆開賣其實更貴。權衡天氣、時間等因素後,我決定舍棄清音閣,直下報國寺。這種短板的峨眉速覽游,對平常自助游客來說是不適宜的,只是因為我們時間緊湊,導游證省下門票索道,且來此就為登頂,加上又已體驗猴子,才算超值。在這裡嚴重質疑攜程“成都-報國寺-雷洞坪-接引殿-金頂-雷洞坪-萬年寺-清音閣-一線天猴區-五顯崗-報國寺-成都”一日游線路之可行性。團隊這樣走已很緊湊,而金頂索道常年排隊,再加上吃飯、買票等待、客運收班早、自助游重體驗等因素,自己去客運站坐車更不可能實現。如要走上述景點,建議還是在峨眉山住上一晚好。
報國秋色
兩點多回到山腳,想在報國寺附近走走,於是到客運站買了三點半往樂山的車票。糾正一下,網上很多寫前往樂山走峨樂高速,但其實高速並未建成通車,現行路充其量只是高等級公路,經集鎮若干,路口甚多。只因兩地相距不遠,也不需較真。
報國寺景區人工痕跡較重,到處都是廣場、人工瀑布、雕塑,看頭不多。倒是這裡楓樹的紅葉與銀杏樹的黃葉映襯起來十分好看。好幾個幽靜處有楓樹銀杏相間,微風吹至,紅黃葉漫天紛飛,好一派愜意的深秋畫卷!
至報國寺,時間緊迫沒有進去,只在門外留張“到此一游”的印證。這曾經是峨眉山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記得父親說他年輕那個年代,很多人出差路經峨眉,總喜歡抽空到此留影。即使沒有登山,回去之後都會拿著這張照片大肆吹噓自己去過峨眉山,還一副得意的模樣。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些可笑:其一,隨著西部及出境旅游的興起,峨眉山已經從不可一世的中國招牌景點淪為大家進川都未必選擇的名山(出發前就有同事嚴重告誡我峨眉山不值一去);其二,旅游觀念的改變,使得人們更注重體驗性,走馬觀花甚至僅僅在標志物前草草拍照就走已經不合時宜了。
緣聚峨樂
往樂山。車遇一粵語男,已背包川黔獨行數周,登峨眉結一同好,徒步往返,繼而同瞻大佛,余甚欽佩;又逢出家人一,獨辦寺廟兼作主持,鄭州雲游至此。觀其面相,應為富貴公子,看透世事,剃度脫塵,並無衣食之虞。余五人雖各有層次,但皆為特立行者,緣聚於此,故談笑甚歡。抵肖壩,三人欲投烏尤寺。引其擺脫刁民侵擾登正13路,自乘1路揚鑣,微笑道別。刁民暗嘆:此毛頭小伙,初達本地,不持圖略,不辨方向,奈何運籌為幄,頭頭是道?噫!今非昔比,嘉州大城,資訊靈通,余憑攜程谷歌,行前周全計劃,故而心中有數,成竹在胸!
(往樂山的破舊中巴正點出發。車上遇到一位廣州老鄉,已一個人在貴州、四川背包旅游了幾個星期。他在徒步往返峨眉山時結識一名驢友,下山後又一同前往樂山游覽大佛。我十分敬佩他可以一個人走這麼多地方。同車還有位出家人,一個人在鄭州開辦寺廟,四處雲游。我覺得他之前應該是個富貴人家,後看破紅塵出家,所以沒有經濟上的壓力。我們五個人雖然都有各自的愛好習慣,但因都是獨立出游的自助游者,遇上了就很多話題要說。到達肖壩旅游車站後,他們三人想到烏尤寺投宿,不知怎麼走。我教他們不要理會站外的拉客者,乘正規的13路公交車前往。而我倆就乘1路前往預訂的酒店,於是在此分別。那些拉客的似乎在暗暗奇怪:這個年輕小伙,第一次來樂山,手上又沒有地圖攻略,又不知道市區方向,為什麼好像什麼都懂呢?呵呵,現在科技發達,像樂山這樣的大城市資訊網上多得是。我行前在攜程查好攻略,在google earth上把所有地理位置都看清楚,當然胸有成竹啦。)
祥和古城
在攜程預訂的時美酒店不錯,近肖公嘴,距商業中心不遠,鬧中取靜,房價便宜。放下行李之後,見天色尚早,便出門溜達。5分鐘可至大渡河邊,見對岸沙洲上坐滿憩息的市民,懶散地曬著冬日的暖陽。沿江步行至岷江、大渡河交彙處,所見之人皆一臉輕松,或壓腿健身,或下河暢泳,或悠閑漫步,或聚眾打牌,或端坐發呆。樂山古稱嘉州,曾是興旺繁華之水陸商埠,雖然現在水運沒落,但旅游的春風使之重生,又保留濃郁文明,因而甚是優雅。河邊修築仿古城牆,頗有味道。遠眺對岸大佛所在凌雲山,及烏尤山、龜城山,早聞好事者說此三山似巨型臥佛,網上圖片也示之鑿鑿。但我在場運用多種視角,都不能看出所以。也許是我悟性不高,也許後人牽強附會,總之心中有佛,一切皆然。
美食藏樂中
樂山大佛聞名全國,殊不知樂山美食在川內也甚有名氣。之前做了一些功課,知道酒店附近的東大街美食多多,故而前往。可後來才發現,這裡美食太多,一頓兩頓甚至不能吃遍,於是放棄消費較高的名菜,著重品嘗小吃。東大街有家燒賣店,牌匾掛滿牆壁。點一份燒賣,出來香噴噴。與廣東燒賣不同的是,這裡皮比較厚,嚼起來比較粘,但肉很有份量,好味道。那2元一份的雞湯,鮮香味俱全,多多的雞肉碎令人興奮。毫不誇張的說,若把這些雞肉集起來,比昨日吃人街38元那碟魔芋炒雞的還多!
兩個人吃個半飽,還不用10元。聽說張公橋有條美食街,見時間充裕,便乘9路車數站到達。樂山燒烤也是川內知名美食,其中徐師、凱凱等燒烤還把分店開進成都。我們在橋頭見徐師張公橋店,懶得再找,直接進去。店裡每個桌子上都有一個炭爐,熊熊烈火,既能取暖,上菜後還能自己燒,饒有特色。恕我不懂欣賞,上來的燒烤跟廣州的沒什麼區別,就是用料新鮮一些,而且辣味太濃,把所有美味都蓋了下去。但真的很經濟,牛肉是五毛一根,十根起燒,葷菜更低至兩毛一根,結算時讓我咋舌:加一瓶啤酒共才18.5元,還只收18元。若在廣州,兩個人吃燒烤想半飽的話,沒30元都下不了台!
嫵人售票
樂山公交都是無人售票車,可我們就遇到12路比較規範,其它車的投票箱都被膠紙封掉。呵呵,如果車頭有一位衣著時尚的年輕女郎向你伸手,把錢交給她即可,或是把錢投在司機旁的小紙盒中。我們在樂山共乘六次公交,五次的售票員都是這樣的嫵媚美女,好像非得穿著高跟皮靴、性感褲襪,年齡不足25歲不准上崗似的。無人售票變嫵人售票,搞不清公交公司內部出了什麼問題,但就給樂山公交增添一道頗具特色的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