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句日語走東瀛》的作者,現在整篇游記已經完成,共13萬字,正聯系出版社,如果您感興趣可以聯系我一睹為快,電話020-22028699,020-38302658(攜程網版面不太友好,很難編輯,恕難以在網上全文發布),以下是游記的內容提要、自序和後記:
內容提要
本游記記錄了作者一家3口於2010年春節到日本9天自由行的所見所聞和心路歷程,講述了如何解決在日本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們的經歷和勇氣對其他希望到日本自由行、但又不敢邁出這一步的讀者是一種很好的鼓勵,也是對國內日益蓬勃發展的日本旅游市場產品的補充與豐富。9天的行程為國內旅行社常選的東京——橫濱——箱根——京都——大阪這一經典線路,對日本自由行游客也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自 序
俗話說:“人最難認識的是自己”,此話於我也正合適。前四十年考軍校、進機關、升職務,一帆風順;這三年自主擇業進民企,打工、提職、加薪,也頗為順利,因此自視才高、想入菲菲。但妻子單位一位領導的話敲醒了我:“你老公太有想法,不來機關是對的”。哦,原來這一切都是緣於“有想法”,細細想來也真有道理!從部隊激流勇退是“有想法”為之,不進機關進民企也是“有想法”為之,第一次出國就選擇自由行,還要寫日記、出游記,更是“有想法”為之。可這次的想法又是因何而來呢?
2008年底我從工作22年了的空軍部隊正式退役,自主擇業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2009年春節第一次帶妻女參加旅行社組織的華東五省六市6日游,結果是公開放言:旅行社今後再也別想掙我的錢了!話猶在耳,2010年春節又至,老板給的15天長假彌足珍貴,去哪裡呢?經反復商量,我們意見一致地把目標鎖定在了國外。因為此時我已辦好居民身份證,各方面具備了出國的條件,也早已萌生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長長見識的想法。但當時常規的歐美游熱線正遭受罕見的大雪,去了大概只能呆在室內。冷不丁女兒說出“日本”兩個字,讓我頗為詫異。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對日本也無好感,自然未將其列入首選對像。追問女兒想去的理由,她單純的說:“去日本看動畫片啊”。哈哈,讓人哭笑不得,如此重大的決定在她看來目的卻是那麼簡單,真是個可愛的孩子。但經她這麼一提,也覺得去日本是不錯的選擇。一是天氣不太冷,不會影響戶外的參觀、出行;二是距離近,人種的膚色、長相相同,容易消除第一次出國的恐慌感;三是日本是一個復雜的國家,有太多的理由要去看一看。
選擇出行的方式卻頗難決定,跟團出行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但真要就我們3人出去自由行也不夠膽量。這時我一個朋友在日本京都留學的妹妹說可以當導游,讓我們喜出望外,馬上聯系到日本自由行的事宜。日本是2009年7月首次對中國大陸游客開放自由行的,可以逗留15天,但申請人的條件要求比較嚴,還必須通過有代理資格、日本領事館授權的旅行社辦理簽證。作為附帶條件,旅行社要求通過他們預訂往返機票和每天住宿的酒店。對代訂酒店之事我頗為反感,一再強調既然是自由行,怎麼可能提前很久就定好那一天到那個城市、住那家酒店的行程呢?應該是走到那算那,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住就住,只要最後一天趕到返回的機場就可以了。但絕大部分旅行社都拒絕了我們的要求,在最後幾乎要放棄時廣之旅的一家門店答應請示領導,最後同意只代訂往返機票和第一天到東京的酒店,讓我們如願以償。
但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朋友的妹妹突然來電說春節期間要參加大學考試,不能當導游了,上我們沮喪不已。而此時我們的准備工作也已展開,女兒聽說要取消行程馬上就不高興了,原來她已告訴班上的好同學要去日本旅行。自然,我和妻子也不願意就此放棄,心想難道就不能憑我們自己的能力到日本走一遭嗎?於是調動妻子和女兒再做功課,我負責旅游路線的安排、景點知識的准備,妻子負責手續的辦理、到日本的禮儀、乘車購票方法等,女兒則多看些日本歷史人文知識的書籍,在沒人介紹的情況下靠自己去了解,以免走馬觀花、只圖個熱鬧。
為熟悉外部環境,元旦那天我和妻子特意去了趟香港,她是去過多次,但因我之前軍人的身份,香港卻未涉足。心想既然要去日本了,還是先去香港看一看、熟悉熟悉吧。回來後准備日本的資料卻很費周折,與我近在咫尺的廣州購書中心、廣東省科學院圖書館關於日本旅游方面的書籍非常少,有一些旅游指南的也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有些內容完全相同,甚至在後來還發現有錯誤的;東京、大阪等城市的旅游地圖完全沒有,最後只買到一張日本行政地圖;關於自由行游記方面的書更是難覓蹤跡,網絡上倒是有不少人發貼,雖然可作參考,但非常零散、不系統。因此痛感國內對日本旅游市場開發、重視的嚴重不足,旅游資料的嚴重饋乏。因此,才有了我們痛下決心每天寫游記、回來後整理編輯成書的想法。哈哈,這不也再次印證了我這個人“有想法”的評價嗎!
本游記的寫作思路是以日期、時間、行走路線為線索,記錄了一家3口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和喜怒哀樂,以在讀者面前展現一次完整的旅行過程,但願不會給人以流水賬的感覺。對去日本如何辦簽證、如何買票訂酒店等的介紹不是本書的目的,因為很多旅游指南會給你幫助;對景點的介紹和怎樣乘車、如何到達景點也不是本書的重點,因為日本景點非常多,可以用步步是景來形容,大的景點網上或旅游指南都有介紹,非常容易獲取,而不太著名的景點介紹得再多也不保准讀者去時也走我們完全一樣的路線;坐幾點幾分的幾車次、在哪裡拐彎到達景點更無需贅述,因為日本的交通非常發達,車次密集、運行准時、漢字顯示,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車,或錯過了車。有些指南在這方面照搬到美國、泰國旅行的做法,搞得非常詳細和復雜,不但毫無必要,而且把讀者嚇住了。
因此,本書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讀者在分享我們喜悅的同時,也能像我們那樣大膽地走出國門,自由自在地體驗旅行生活,因為去日本自由行有兩個條件就足夠了,那就是實力與信心,而本書將給你的是後者:信心。
後 記
就在本人加班加點整理本書越感艱難之時,欣聞在經過一年試點之後,日本從今年7月1日起下調中國公民赴日本自由行的條件,使我動力倍增、責任倍增,下決心一定要將此書出版。寫作的目的原來是想記錄第一次出國的經歷留做永久的紀念,也與親朋好友分享。寫著寫著聯想到本人出發前的各種困境,意識到這種經歷說不定對其他許多想要出國自由行的人也是一種啟示和鼓勵,因此從寫作的系統性和深度上做了調整,以期有更強的可讀性和借鑒性。
赴日自由行條件的降低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申請人的年收入由25萬元下降到10萬元,二是資產不足的人士和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在親屬出示資產證明的前提下也可單獨申請,三是受理地區由試點的北京、上海、廣州等三地增至國內所有地區日本使領館。這樣,國內符合自由行簽證條件的將由原來的160萬戶家庭增至1500萬~1600萬戶家庭,整整擴大10倍,而且辦理更加方便。因此,有理由相信像我們當初那樣有強烈自由行意願的家庭也會成倍,甚至10倍的上升,他們也會面臨我們當初的迷惘與困惑。因此,本書對他們來說將十分寶貴,相信他們在閱讀完後能更加堅定走出去的信心,回來後自豪地對別人說不虛此行,像我們一樣留下對日本美好的紀念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