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塘、蘇杭系列3

作者: LEEANN0618

導讀美食: 上海:這是我美食行程中的一個遺憾,因為原計劃去的皋蘭路的東正教堂內的西班牙菜館居然沒有了~~連帶它樓上的據說是上海其中一家最好的法國菜館也沒有了。那天我還找了很久,結果只看到這座教堂的外觀,唉~而原計劃要去的新視角也在裝修,所有外灘的餐廳都是有性格地分時段營業(我在上海的時間太趕,基本上吃飯的時間都是往後推的),唯一一家在外 ...

美食:
上海:這是我美食行程中的一個遺憾,因為原計劃去的皋蘭路的東正教堂內的西班牙菜館居然沒有了~~連帶它樓上的據說是上海其中一家最好的法國菜館也沒有了。那天我還找了很久,結果只看到這座教堂的外觀,唉~而原計劃要去的新視角也在裝修,所有外灘的餐廳都是有性格地分時段營業(我在上海的時間太趕,基本上吃飯的時間都是往後推的),唯一一家在外灘7號有下午茶的,居然被人包場,我暈~所以,我在上海惟一吃到的美食就是在新天地的裡斯南法餐廳吃的SET LUNCH(不過這個午餐是在下午3點多的時候吃的)。這家餐廳的名字是NICE,是法語――尼斯(法國南部一個相當美麗的海濱城市)的意思。這裡的行政主廚就是當地人。主要提供西班牙和南法的菜式,也有一些融合了歐洲、北非和亞洲風格的新式法國菜。這裡一直從早上營業到深夜,不同時段的供客人選擇的菜式是不一樣的,也提供很不錯的一些法國葡萄酒和調酒。我去到的時候已經是三點多差不多四點了,居然還有午餐供應,正好~很多人喜歡坐在室外,但那個時候沒有太陽,而且。。。參觀的人那麼多,我不喜歡吃飯的時候有大幫的人從旁邊掃視。坐到裡面紅色的沙發上,好好舒展一下我的腿和腰才是上策。裡面的人很少,也許是時間的關系吧,只有三桌客人,大家邊享受美食邊低聲交談。午餐提供的SET LUNCH包括頭盤、主菜和飲品。頭盤我選的是蘋果芝士沙律,主菜是芝士海鮮飯,然後一杯咖啡。帶著芝士香的蘋果很清甜,剛好滋潤一下我干涸的喉嚨,那個菜是什麼菜我倒是忘了~反正生的蔬菜我說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但太多了~吃不完。當你需要上主菜的時候,需要跟服務員說,因為正規的西餐廳是按照一頓飯應有的次序上菜的,如果你不提出,他們不會主動給你上,因為不知道你上一道是否已經吃完,法國人吃一段飯時間很長,通常廚師會等你吃完一道菜再准備另一道,以保證美食的新鮮度。叫服務員幫我撤掉頭盤,我的海鮮飯上來了,濃、鹹、新鮮的海鮮、必備蔬菜做配菜,嗯。。。很法國。米飯的硬度比意式飯稍軟,但還是比較有嚼頭的。濃濃的芝士香味和酒香,跟海鮮搭配得剛剛好。飯後一杯咖啡,消除一下稍膩的感覺,疲憊也一掃而空。這時的餐廳開始提供晚餐,果然是有不同風格的菜肴,而且跟午餐的餐牌是完全不一樣的。甜品都很吸引人,可惜太飽了。。。上海在美食上給我的一個小小感觸是,因為她的國際化,所以,你可以不出國門,嘗到很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正宗菜肴。期待有機會再次到上海,品嘗其他的美食。上海,我還會再來的。
西塘:西塘位於浙江省,離上海很近,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很喜歡這個帶有人情味的小小水鄉千年古鎮。做生意的人雖然也會兜攬生意,但你說“不用了,下次吧”,他們都會友好地笑笑,不會再去糾纏。胥苑的江老板推薦我去的那家小店我忘了叫什麼名字了~~和剛認識的幾個朋友一塊吃飯,點了清蒸白水魚、菱角炒毛豆、蚌肉豆腐湯和椒鹽小南瓜。覺得最好吃的是椒鹽小南瓜,切成薄片的小南瓜掠油炸了一下,抹上椒鹽,入口微鹹香脆,細嚼就吃出了南瓜的甜,吃了一塊就停不下來~唉,沒好意思的,好像那盤有一半都是我吃掉的~~西塘的滋味不在大菜在小吃。在永寧橋和安境橋之間,有兩家西塘很有名的小吃攤,一家是錢氏豆腐花,一家是陸氏小餛飩,。豆花分鹹的和甜的,我不喜甜食,要了鹹的。豆花是我喜歡的那種稍稍有點糊味的,有點像湘菜中的攸縣香干那種,上面撒了蝦皮、鹹菜、紫菜,加上醬油,滑滑嫩嫩的豆花,配著那股子鹹鮮味道,很是對我胃口。錢老板說,我就這桶豆花,賣完就收攤,呵呵,有性格得很。陸氏小餛飩的陸老板人很靦腆,我說幫他照張照片,他還有點不好意思,呵呵,結果照了個側身照。他的小餛飩也是蝦皮和鹹菜墊底,所以吃的時候你不攪勻,湯是沒味道的。這個小餛飩真是一絕,餛飩皮薄得跟紙似的,能看透,但很有韌性,我這樣上下攪動居然皮也沒斷開。我喜歡吃這種餛飩多於廣州的餛飩,因為我喜歡吃餛飩皮,嘻嘻。晚上在西塘的河邊和幾個香港朋友一塊吃宵夜,老板特地推薦我們吃了個菜,叫蟬衣包圓,,這道菜比較清淡,是豆腐皮包著肉沫和薺菜蒸熟,挺不錯的。還有小龍蝦,老板特地幫我們挑了個頭大的,很新鮮,肉也挺多的。西塘的一口粽也很好吃,我還是比較喜歡吃鮮肉的,糯糯香香的米,一點點恰到好處的肉,很不錯的早餐。
杭州:中國八大菜系,浙江菜是其一,而其中又以杭州菜最負盛名,來到這裡怎能不嘗地道杭州菜?但奈何肚皮有限,也是淺嘗而已,一大憾事,已經與知己相約,改日再來。杭州傳統菜館很多,這次選了其中的幾家。

第一頓飯,在楊公堤上的知味觀,知味觀旁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窗外就是西湖美景,陽光透過玻璃天花灑下來,就好像在花園中用餐一樣,環境好得很。一樓有個小廳,提供知味觀的點心面食,價格很是便宜。另一邊的大廳和二樓為點菜,當然包括知味觀的金牌菜式和正宗杭州菜,價格自然也會比較高。喝著清香撲鼻的杭菊茶,點了蟹粉小籠、貓耳朵和金牌蟹釀橙。先上來的是蟹粉小籠,,熱氣騰騰的小籠還有香噴噴的正宗浙醋不禁令人食指大動!小心翼翼夾起一個,沾上醋,放在勺子上,微微咬開包子頂端一吸,那香甜濃郁的湯汁全進了嘴裡,肉香混著蟹粉的香味,唉,滿足滿足~吸了湯汁,開始吃那包子,包子的皮不厚不薄剛剛好,但要趁熱,要不涼了皮就會變硬,而且湯汁也就沒那麼香了。咦,餡兒好像有點特別,一看,原來除了豬肉和飽滿結實的蟹黃外,還有干貝絲,難怪那麼鮮~然後上來的是貓耳朵,。貓耳朵其實是一種面食,形狀有點像意大利的貝殼通心粉,據說當年馬可波羅就是在中國吃到這個小吃然後回意大利後仿制的,於是有了今天的貝殼粉,呵呵,是不是真的就不大清楚了。貓耳朵有炒的也有帶湯的做法。我吃的是湯的,清淡一些。以雞湯做湯底,加入蝦仁、雞脯肉、火腿絲、干貝、豌豆、香菇,清香味美。最後上的是金牌蟹釀橙,。這道菜早在南宋時期已經盛名在外,是杭州的一道名菜。蟹粉畢竟是河鮮,帶有一些腥味,怎麼去除這腥味呢?杭州人於是想到用橙子的香味把腥味去除。而現在用的是新奇士橙,容量會大點。橙子被挖空,裡面除了當然的蟹粉和蟹肉,還有一瓣瓣的橙肉,經理告訴我,這道菜非用杭白菊的水與紹興香雪酒共同烹制才成。 橙子必須新鮮,否則出來不單除不了蟹粉的腥味,味道也大打折扣,因此味道會稍稍偏酸。

游覽了西湖之後回住處小憩,在隔壁的藍水。明水喝著ILLY的MOCHA,點了份PIZZA。喜歡芝士的朋友推薦一定要來這裡。普通的意式PIZZA下的芝士就像我們平時在PIZZAHUT吃芝心批一樣,非常舍得下芝士,但香腸的味道偏甜。這裡的ILLY咖啡據說是杭州最便宜的,ILLY的咖啡有比較香的烤咖啡豆的味道,但最好叫服務員少加冰,甚至不加,否則味道會變得很淡。唉,我覺得自己是被STAR BUCKS的MOCHA寵壞了~

晚飯定在孤山腳下西冷橋畔的樓外樓,這家建於清朝的杭州菜館已經有150年的歷史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美景美食皆有,怎能不醉人,令人流連忘返?點了東坡肉、宋嫂魚羹和蝦爆鱔面。先上的是宋嫂魚羹,。宋嫂魚羹也始於南宋,是杭州名菜,尤以樓外樓和山外山兩家做得最正宗。宋嫂魚羹還有一個別名叫“賽蟹羹”,指其形味皆與蟹羹相似而得名。雞湯加入去皮骨的鱸魚片、香菇、火腿絲、竹筍、雞蛋黃,佐以紹酒、醋等配料做成湯羹,湯色明亮金黃、味道微酸鮮美。隨後上來的是東坡肉,可惜這道菜名聲雖響,但卻令人失望。首先色澤外觀已遜,毫無皮紅肥肉晶瑩通透,肥瘦層疊的應有形態,再嘗,皮稍嫌硬,肉也並非入口即化,本來味道應該還算不錯,估計是一批做出來,放在蒸籠當中保溫,擱的時間太久所致。真有點想不明白,這道幾乎每人必點的東坡肉在樓外樓這麼出名的菜館居然作出這樣的水平~因為實在不值得推薦,也就不上圖了。在知味觀看到菜牌上的東坡肉好像不錯但份量太多沒點,後來回到廣州一看食評,後悔了,大家都比較推薦知味觀的東坡肉~~“走寶”,下次吧~再來就是蝦爆鱔面了,。這道面食其貌不揚,但制作卻是得花費一番功夫,面條、出骨鱔魚、鮮河蝦仁作原料,經“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等多道上序精巧烹調而成。但這道不起眼的面食確是美味,面條裡面透著蝦仁的鮮香,雖以多道油的工序制成,但面湯卻滴油不見,吃起來一點都不膩,估計是下了洋蔥吸油的緣故。但因為我叫服務員把蔥去掉,鱔魚稍稍有點腥,不過我對海鮮和魚的腥味並不抗拒,面湯稍鹹,杭州菜都是稍稍偏鹹的,習慣就好。吃完喝杯西湖龍井,恰到好處.

杭州:這是我在杭州的第二天,逛完柳浪聞鶯後,走到河坊街,那裡有很多家出名的面館、飯館、還有小吃一條街。喜歡吃羊的同學可以去羊湯飯店,小吃一條街裡有鴨血粉絲湯、西湖牛肉羹、桂花栗子羹、吳山酥餅、餛飩、小籠,包管你抱著肚子出來。我去了爆鱔面館,要了一碗蝦仁黃魚面,12塊錢。面端上來,巨大的一碗~

料很足,黃魚是用油炸過的,很香,蝦仁稍微比樓外樓的差點,面條挺有筋道,湯面上一層油,我開始想,完了,這油膩膩的,怎麼吃呀~後來發現也就面上的一層是油,下面的湯很鮮。冬天吃最好了~絕對不怕面條會冷掉,吃完了坐十五分鐘後再摸摸碗邊兒,還是燙的~

晚飯嘛,還是河坊街上的--王潤興,王潤興也是一家百年老店,最出名的是乾隆魚頭,可惜分量太大,沒吃著~要了個西湖蓴菜湯,涼拌萵筍金菇,大閘蟹。它家的涼拌做得還不錯,蓴菜湯味道偏淡,其實蓴菜跟我們廣州這邊吃的蓴菜比較類似,但杭州的蓴菜梗很細,味道也淡點,顏色偏黃綠,還是覺得廣州的好吃。最後上來的是3兩的大閘蟹,這是我這次旅行的第一只蟹,不禁得意地發了圖片給眾好友,反應各異:1. 切,我都不喜歡吃蟹的~ 2. 夠了~不要再刺激我,我只有雞雜吃。。。 3. 正啊,食多D! 4. 又不可以帶給我,發圖有屁用~。。。。。。鑒於大家的反應,後來在蘇州的時候,我就沒敢再發圖了,靜悄悄吃完了事。

另外提一個,我住的YHA(杭州明堂)提供自助早餐,20元/人,早餐還蠻豐盛的,有吐司(提供果醬)、饅頭、白粥、炒飯、火腿片、炒蛋、沙拉、土豆片、果汁、牛奶、紅茶等,味道還挺不錯的。

蘇州:

蘇州就在太湖邊上,所以,來到蘇州怎能不吃湖鮮?蘇州菜稍偏甜,而我不喜歡吃甜的,所以每下單前必問清楚是甜是鹹。第一頓飯山塘街的松鶴樓,松鶴樓始於清朝,最有名的菜是松鼠鱖魚,據說當年乾隆南巡吃了也是贊不絕口,原來用的是鯉魚,但後來由於鱖魚肥美,肉多刺少,松鶴樓就改用了鱖魚。但一條鱖魚太大了,我也沒點,各位同學下次去的話可以嘗嘗,這是松鶴樓的鎮店名菜哦。點了清蒸太湖白魚、蚌肉竹笙蘿蔔湯和蘿蔔酥。太湖三白:白魚、白蝦、銀魚。白魚目前沒有養殖的,都是天然湖中生長的,多刺,但刺長,奇怪的是兩邊反而沒有刺,肉鮮甜。蚌肉竹笙蘿蔔湯,湯清、鮮美。蘿蔔酥,其實跟我們廣州的很像,但會在底部加上芝麻,吃起來更香。晚飯在平江太監弄的得月樓,這是一家有著四百年歷史的老店,店內大廳很有意思,會播放一些解放初期的老片。點了鲃肺湯和陽澄湖大閘蟹。鲃肺湯是蘇州名菜之一,鲃魚產於蘇州木瀆,每年秋季上市,其實鲃肺湯的“肺”是指魚肝,因為形狀似肺,民間一直稱“肺”,魚肝肥膩、魚肉細膩,配以火腿、香菇、筍片、青菜,湯鮮甜。得月樓是定點陽澄湖大閘蟹的售賣飯店,所以絕對可以吃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只蟹的腳上都會有“身份證”可以辨別真偽,整塊整塊的蟹黃配以姜粒浙醋,唉~~~滿足。而我也非常有耐心地除去蟹肺、蟹胃,慢慢享受蟹黃、蟹肉,連腳尖的肉都沒放過,足足吃了一個多小時,以至坐在我前面的一桌小情侶不斷回頭張望,最後埋單出門,又碰到他倆,那男的忍不住說,哎呀,你可真有耐心。呵呵一笑,走人。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