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暴走世博會(第二天)

作者: helenzn

導讀今天從浦東的耀華路入園,原目標是沙特館,但昨天在閑聊中得知台灣館的4D電影也不錯,還送小茶杯,很有紀念意義,便改變計劃去台灣館“搶”預約券。台灣館白天只接待3000人。雖然知道耀華路入口人多,事前有心理准備,結果還是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與前一天同樣的時間到達,前面已聚集了許多人在等候。幻想著再次拿到中國館預約券留作紀念,安檢時得知只用了兩 ...

今天從浦東的耀華路入園,原目標是沙特館,但昨天在閑聊中得知台灣館的4D電影也不錯,還送小茶杯,很有紀念意義,便改變計劃去台灣館“搶”預約券。台灣館白天只接待3000人。雖然知道耀華路入口人多,事前有心理准備,結果還是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與前一天同樣的時間到達,前面已聚集了許多人在等候。幻想著再次拿到中國館預約券留作紀念,安檢時得知只用了兩分鐘時間預約券就發光了,慶幸昨天沒從這裡入園。

進園後一路小跑直奔台灣館,走到排隊的柵欄裡心情才輕松下來,工作人員不停地說“大家別著急了,只要走進柵欄都可以拿到今天的預約券。”9點半開始發放,由於秩序良好,很快我們便領到11-12點間的預約券。再看隊尾,一個大告示牌擋在柵欄入口處,上寫“今日18點之前的入場券已發放完畢。”排隊時閑聊,有人來了兩天都沒領到中國館預約券,看來做功課必不可少。此後的一個小時我們參觀了非洲聯合館,幾十個非洲國家聚集在一起格外熱鬧,走幾步便可以感受到不同國家的特色,展館面積很大,色彩艷麗,集市上各種原產地工藝品、小飾品、香水、服飾琳琅滿目,價格也不算貴,引得人們紛紛解囊。我們只是走馬觀花,挑感興趣的看看,要是仔細參觀,沒3個小時出不來。

不知不覺已到11點,坐大巴回到台灣館。我們邊排隊,邊抓緊時間把自帶的午飯:小籠包給消滅了。每批40人,只用半個小時,我們便進入展館乘電梯至四樓的4D球體劇場。劇場中央有一座橋,我們就站在橋上,720度的影片把我們整個包圍起來,頭頂、腳下的畫面連成一個整體,不用帶眼鏡,立體感非常強,特別是在飛行中感受更加強烈。觀影過程中海豚濺出的浪花會弄濕你的胳膊,飛躍花叢時你能聞到沁人的香氣,真實的五彩泡泡飄過眼前,讓人回憶起兒時吹的肥皂泡。這是我第一次接觸4D電影,美妙極了。影片的畫面也很精美,使得我們能充分感受到阿裡山、日月潭等風景名勝的秀美。可惜只有短短6分鐘,感覺不過癮。從劇場出來後,就進入點燈水台。有十個心願可供選擇,當按下所選的心願後,LED燈將顯示祈福的天燈冉冉升空。那時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很虔誠。我和老公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美滿幸福”,真是心有靈犀啊。更意外的是由於前一批參觀者在下一參觀地尚未離場,我們被告知可以再許願一次,機會難得,大家趕緊挑選第二個心願。這次我們倆就不一樣了,我手按快了,來了個“國泰民安”,他選的是“美夢成真”。天燈升起後老公詫異的問我:“你選的國泰民安?全國人民都該感謝你。”又被嘲笑了。最後一站便是品高山茶。“大樹”呈朦朧的紅色,我們坐在樹下的長凳上,一會兒便有台灣姑娘送上盛在精致小杯裡的高山茶,我雖對茶缺乏了解,但也品嘗到茶的清香。小杯留作紀念,出門時還每人送一個印有台灣館標志的粗布小袋用來裝它,以免碰壞,想的真是周到。在台灣館的禮品袋中還有一小盒康師傅方便面,最後也發揮了作用。

天公實在不作美,一會兒急雨,一會兒停,搞得我的防雨衣時穿時脫,空氣濕度很大,雨停時悶得難受。我們又返回C片區。先是法國館,主要目的是觀看來自奧賽博物館的珍藏——米勒的《晚鐘》、馬奈的《陽台》、凡高的《阿爾的舞廳》、賽尚的《咖啡壺邊的婦女》、博納爾的《化裝間》、高更的《餐點(又名香蕉)》以及羅丹的雕塑作品《青銅時代》。其實就是湊個熱鬧,看看真跡,也沒看出哪兒好,我還是喜歡中國的山水、工筆畫。給我印像較深的是場館內側的綠植,不但環保還很有創意。

因為下雨瑞士館的觀光纜車停開了,德國館要排4個小時,放棄。老公累了,我自己去了人少的波蘭館,館內燈光斑斕,整條步道呈現出剪紙風格。接著我們參觀了西班牙館,我特喜歡它的外牆設計,通過鋼結構支架來支撐,用不同顏色的藤條編織成不同圖案的長方形來裝飾,波浪起伏的流線型極具觀賞性。陽光還可透過藤條縫隙,灑落在展館內部。館內有演員表演西班牙鬥牛舞。出來後老公再次提出要休息,今天他可是帶著腳上的泡來的,那就好好休息吧,於是我再次拿著“護照”獨行。
比利時-歐盟館,除了品嘗了比利時巧克力,還有高科技的遙控航拍飛機、太陽能汽車和我們熟悉的藍精靈等,商品展賣區有比利時鑽石和現場制作的巧克力。摩洛哥館看到F1賽車和老國王一家的照片,可惜王後過早離世讓人惋惜。丹麥館的小美人魚銅像,烏克蘭館雖小但現場4位小伙子的演唱還是令人難忘。芬蘭館的外觀不錯,使用鱗狀裝飾材料,看似由許多冰塊堆砌而成。寫有“芬蘭”字樣的大石塊是芬蘭原裝的。土耳其館沒留什麼印像。

各館都沒怎麼排隊,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又過去了。老公也歇夠了,我們來到意大利館(排隊一小時)。英國館就在對面,也是聽說英國館內只是看管子裡的種子,沒別的,所以就沒打算進去。排隊過程中在它前面能折返幾次,剛好選個角度拍全景。幸虧先照了,出意大利館時天色已黑,英國館晚上又沒開燈,整個一大黒團兒。荷蘭館當天是開館日,也沒時間去了,就拍張照片吧。

個人感覺意大利館創意最多且最為時尚。從古老的手工藝品展示,到現場完成沙發的制作過程;從現代最流行的時裝、鞋子,到米開朗基羅的兩幅油畫(《水果籃》和《捧果籃的男孩》)。現代與古代有機結合為一個整體。一層的一面牆上錯落有致的展示著風格各異的高檔成衣,另一面牆則表現出一只樂隊在排練間歇時的場景,有指揮台、樂譜架、各種樂器、椅子,甚至“地上”還散落著幾張樂譜,惟妙惟肖。一只巨大的高跟鞋的後跟上依附著許多只款式不同的高跟鞋,還有新型汽車等,不時給人驚艷的感覺。在二層食品和美酒的展廳內,中心聳立著一棵橄欖樹,天花板上種滿了谷物和鮮花,展示櫃裡各種形狀的意大利面和葡萄美酒,讓人想入非非。

用了近一個半小時我們才走出意大利館,這是繼中國館後我們參觀時間最長的一個。夜幕降臨,園區裡呈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景像,夜色使大部分場館更具魅力。由於還要去澳大利亞館,即使路過排隊很短的場館也只好匆匆而過,俄羅斯館的夜景非常漂亮。

澳大利亞館外觀不錯,有人評價好的電影我沒看出好來,紀念品種類繁多,吉祥物是只叫“翠翠”的翠鳥,形像十分可愛。還有用真袋鼠皮制作的小錢包,毛茸茸的,要600多元。旁邊的泰國館最後一個4D電影很不錯,也有水灑在身上,能聞到花香,並且趣味性很強,現場不時傳來笑聲和驚呼聲,非常適合小朋友觀看。接著是新加坡館,等再想去旁邊的馬來西亞館時又關門了。

其實各個場館之間距離都很近,但由於時間關系必須做出取舍,這就難免產生遺憾。要是再有一天時間就好了,雖然是次日晚上的火車,但老公的腳已不能承受這樣的急行軍了,我自己去也不合適,只好就此結束我們的世博之行。本日入園人數:26.19萬人。

第二天退房後又去了外灘、南京路。看到了有名的“外白渡橋”。買了鹹肉,炒飯很好吃。晚上坐動車回京,真給凍慘了,室溫22度,褲子套了兩條,衣服更是能穿的都穿上了,找乘務員也沒人。我以為只有自己冷,早晨快到北京時,列車長查車,後面一群乘客在投訴,還有打噴嚏的,原來大家都挨凍了,不愧為“凍”車!

總的來說此行還是挺滿意的。好地方待多久都不嫌長,此次杭州待了4天還是意猶未盡,反正也方便,以後有機會還去。還有蘇州的“啞巴生煎”、好人民間小吃也沒吃夠呢。這次預定酒店使用了中石化加油卡,每間夜又返還15元加油充值額,非常合算。全程共10天,兩人花費4000元(不含禮品),比去西藏便宜多了,呵呵。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