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窯火綿延不斷

作者: chenrubin

導讀500年窯火綿延不斷——佛山石灣南風古灶 陳儒斌 1.最古老的龍窯 2002年10月18日,首屆佛山陶瓷博覽會在南風古灶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這一天,古老的南風古灶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煥發出俏麗的容顏。 南風古灶位於石灣鎮的東平河邊的高廟後面,站在古灶的辦公大樓上面可以看到東平河。今天,古灶周圍的高廟路一帶已經發展成為陶瓷藝術旅游度假區,一條 ...

500年窯火綿延不斷——佛山石灣南風古灶

陳儒斌

1.最古老的龍窯

2002年10月18日,首屆佛山陶瓷博覽會在南風古灶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這一天,古老的南風古灶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煥發出俏麗的容顏。

南風古灶位於石灣鎮的東平河邊的高廟後面,站在古灶的辦公大樓上面可以看到東平河。今天,古灶周圍的高廟路一帶已經發展成為陶瓷藝術旅游度假區,一條仿古的步行街已經建好,兩旁的店鋪裡面陶瓷藝術品琳琅滿目,吸引著各方游客。

走進南風古灶的大門,迎面就看到兩排古老的窯房,沿著斜坡呈現出階梯裝的面貌,一棵巨大的古榕籠罩著東面的窯房,東西兩條窯房的裡面分別是兩條30多米長的窯身,多少年來的陶瓷作品,就在這個窯裡面用木柴燒制出來。南風古灶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距離今天已經500多年,是我國現存的灶古老的柴燒古窯。這種古窯一般依山而建,具有一定的傾斜度,就像一條巨龍盤踞在大地上面,人們稱之為龍窯。據介紹,清朝末年,石灣陶瓷業鼎盛時期,當地龍窯的數量達到100座以上,可見當日石灣陶瓷的繁榮,不過昔日的古窯今天僅存其三。南風古灶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尤其難得的是,當各地的古窯紛紛變成古跡甚至被拆毀之後,南風古灶還在使用之中,每天,燒窯的師傅和來自各地的陶瓷藝術家一起,將藝術家的作品通過古窯燒制出來。

古灶的窯房看起來並不起眼,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看到爐火通紅的內部,只能夠看到灶口的師傅為古灶添柴加火。窯房裡面看得見的就是等待燒制的陶瓷半成品,一排排樸素無華的花盤、碟子的泥胚重疊放置在室內。我作為游客在窯房裡面轉來轉去,在陶瓷瓶子罐子中間穿行,也能夠體會一種獨特的韻味。

兩條古窯的中間,已經修了階梯,種了花草,窯尾的位置上面,建造了一座涼亭。一幅利用歷年古窯燒制的陶瓷碎片拼貼創作出來的壁畫作品,上面也掛上了大紅標語,看起來已經減少了古老的氣氛,反而成了一種隨處可見的世俗摩登。

2.手工作坊與柴燒古窯

古老的陶瓷制作,歷來都是使用手工作坊的方式,各地的官窯和民窯,大概莫不如此。今天的藝術家進行陶瓷創作,依然使用手工制作。南風古灶裡面有兩個陶瓷藝術工作室,分別是“張溫帙工作室”,“魏華工作室”,主持工作室的兩位陶藝家均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是科班出身的藝術家。10月18日開幕式這天,兩位藝術家作為博覽會的策展人,匆匆忙忙來回奔走。所以,兩個工作室也只好暫時休息。

不過,南風古灶的工作人員依然沒有休息,我登上大樓拍攝照片的時候,經過陶瓷制作車間,看到車間裡面的工人還在忙碌地制作陶瓷,完全是手工作業。地上擺滿了他們的制作出來的半成品,這些半成品將會通過古灶的燒制而變成成品。

在古灶的前面,南風古灶陶藝廠副廠長梁銳斌先生,這位已經在古灶工作了30多年的老資格干部,向我介紹了古灶的歷史和使用的特點。他還介紹了古窯的一個操作細節。過去,500年來的窯工,使用煤油燈照明,今天古窯已經使用上了電燈。但是,窯內最高的溫度達到1300多攝氏度,以確保陶制陶瓷的需要,任何電線都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溫,所以,電燈電線每次都要拉進拉出。梁先生還特地向我介紹了燒制的程序。

古灶的燃料就靠木柴,古灶的門口就放著一堆看起來很普通的木柴,就是這些木柴,完成了藝術家的作品和民間需要的陶瓷的最後工序。兩位年輕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古灶添柴。

梁先生說,古灶燒窯的周期需要3天,古灶的窯門外面的牌子上面就寫著“南風三日火”的字樣,其意思是,第一天裝窯,第二天燒窯,第三天經過冷卻之後,作品出窯。南風古灶一直專門用來燒制大型的陶瓷用品,現在,許多大型的陶瓷作品都是通過南風古灶燒制出來的。石灣美術陶瓷廠也還存有一座名為“同慶灶” 古窯,是燒制“石灣公仔”的主要基地,但是,美陶廠的大型的作品必須通過南風古灶才能燒制。梁先生指著辦公大樓上面那幅巨大的陶瓷壁掛對我說,這是陶藝家張溫帙的作品,就是南風古灶燒制出來的。.

3.古灶與古榕

古灶的窯尾,有一棵樹齡數百年的古榕樹,古榕樹的根部,裸露在歷史悠久的磚牆上面,人稱“飛來榕”,給歷代的陶瓷工人們遮蔭送涼。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棵老樹和古灶相伴了不知道多少個春秋。有書法家在古榕根的牆上面題寫了“有容乃大”的題詞。

關於古榕,石灣人留下了一個古老的傳說,當年日本人侵略我國的時候,石灣鎮遭到很大的破壞,陶瓷行業也嚴重受到影響,曾經有人試圖爬到古灶的尾部,打算砍伐榕樹,作為柴薪,賣掉糊口,豈料正准備砍伐的時候,突然間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砍伐人驚恐墜地,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膽敢砍伐這棵大榕樹了。

喜好傳統的佛山人,已經將這棵帶有傳奇色彩的古榕樹看作一棵“風水樹”,這棵樹冠巨大的古老榕樹,營造了一條獨特的天際輪廓線,給游客留下更加難忘的記憶。

4.傳統的延續

今天的石灣,看起來不但擁有南風古灶這樣的歷史悠久的名勝,聰明的石灣人,他們不是固守歷史,而是很懂得在歷史的基礎上如何將傳統發揚光大。

10月份的首屆陶瓷博覽會,就是石灣陶瓷藝術和陶瓷工業的一次盛大的會展,在石灣鎮剛剛落成的“中國陶瓷城”裡面,來自佛山和全國各地的各種名牌陶瓷產品,跟來自全世界的客商面對面。據博覽會提供的資料,本次盛會一共有400多家國內外參展商,室內外展位1000多個,“中國陶瓷城”已經將全國90%的陶瓷品牌盡攬於一樓。

這一座巨大的展覽大樓,可以說是南風古灶一個歷史延續點。今天的一條條陶瓷生產線,誰又能夠否認這就是南風古灶的歷史延續呢?中國的牆地轉陶瓷產量的55%出自佛山,中國陶瓷工業總產值的30%在佛山,佛山的陶瓷企業已經達到350多家,這些令人驚嘆的數字,無不顯示出佛山人的務實精神和無限的創造力。

博覽會期間,來自各國的陶瓷藝術家雲集石灣,在石灣美術陶瓷廠安營扎寨,進行陶瓷藝術創作,然後,是石灣的窯火將這些作品燒制成型。我目睹了這些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也看到了最後的作品展覽,並參加了海內外學者聚集的“國際陶瓷研討會”,深深感到佛山人已經站在一個新的高度來進行經濟交往和學術交流。

“石灣瓦,甲天下”,這是一句古老的民謠,體現了石灣在昔日陶瓷行業中的地位,清朝末年那100多座龍窯大部分都已經作了古,但是我們在博物館的文物之中還可以領略到石灣藝術的神韻,石灣陶瓷博物館,石灣美術陶瓷廠“珍瓷館”,廣州的“陳氏書院”,還有散落在國內各地美術館以及海外美術館的珍貴陶瓷,許多都來自佛山的石灣。南風古灶,便是石灣陶瓷之源的歷史見證。


精選遊記: 佛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