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絲綢之路——青海、甘肅七日游(3)

作者: 豆豆媽2001

導讀D1, 6/25 上海到西寧 買的是19:00 上海—23:30西寧 MU2154,浦東機場 中間在西安機場轉機,等候了半小時,這樣安排純粹為了節約玩的時間,但孩子比較辛苦,我們到達西寧已經接近半夜12點了,等洗洗弄弄都1點了。所以跟包車師傅約到第二天9點見面。 (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是源於都城西安,雖然我們沒有出站,也算從起點開始了吧。) 當時在攜程上看到很多人住成林大 ...

D1, 6/25 上海到西寧

買的是19:00 上海—23:30西寧 MU2154,浦東機場

中間在西安機場轉機,等候了半小時,這樣安排純粹為了節約玩的時間,但孩子比較辛苦,我們到達西寧已經接近半夜12點了,等洗洗弄弄都1點了。所以跟包車師傅約到第二天9點見面。

(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是源於都城西安,雖然我們沒有出站,也算從起點開始了吧。)

當時在攜程上看到很多人住成林大廈,就定了120元/標間,我們住了兩天,發現該酒店實在太差,建議同志們再也不要去了,那裡唯一好處就是離小吃莫家街較近,後來包車師傅也說這酒店不咋樣。第一晚我們24點到賓館,那麼晚了,前台辦理登記的時候還磨磨唧唧,還在處理之前入住客人的信息,七八個身份證在填寫!後來前台小姐和旁邊一個不知什麼人還因為某事開始吵架,把我們晾在一邊不管,在我一再催促下才給我辦好,而且在我好容易入睡後,也就是半夜2點打我房間電話說定金忘收,上來拿?!

D2 西寧——塔爾寺——青海湖

第二天早起在旁邊小吃雞絲酸辣湯解決了早飯(滿好吃),但因為比較匆忙,沒買什麼番茄黃瓜之類水果蔬菜,揣了瓶維C,就直奔青海最大的藏傳佛教塔爾寺而去。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省會西寧市26公裡。門票80,導游費也漲到80,多虧了我們的包車師傅,用西寧話幫我問了一圈,讓我倆人和別人三個人拼導游,我只花了30塊。

一進入寺院,映入眼簾的就是如來八塔。



這幾乎是每個到塔爾寺游人的必拍之景,因為寺院裡面是禁止拍照的,我就親眼看到一個小喇嘛跳到一個老者面前擋住他的相機,讓他把裡面的照片刪除,所以無論我們是否信教,都要尊重別人的信仰和規定,不要自作聰明。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築,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 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於一體的宏偉建築群。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聖(可惜沒有照片)。

我們欣賞了被稱為“塔爾寺藝術三絕”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據說堆繡手藝已經失傳,這裡的堆繡品已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無價之寶。我們去的時候正逢十五,寺內喇嘛把油燈和代表5樣供奉的水碗擦了又擦,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的喇嘛只管轉佛珠,口中念著,全然不顧周圍游人雜亂的腳步。在大金瓦寺和經院有專門給虔誠的信徒磕長頭的地方,據說他們以磕10萬個頭為一個單位,有精力有時間就會一直磕下去。那裡的木地板也因此每兩年就要更換,那種五體投地的拜法,決然是有有一顆虔誠的心支撐,有的沒地方就繞著塔爾寺外面的石磚路拜。。。。。。這裡的喇嘛很多都是修行多年的高僧,談經論道及修行應該也有類似博士碩士的級別區分。這裡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出了塔爾寺,耐心等待的馬師傅已從超市拎了10幾瓶水和兩個青海老酸奶,往後面座位一放,大方地讓我們喝,解決了我們一路的飢渴。順便說一下,因為我在電話裡跟馬師傅確定的比較早,所以是他親自開車帶我倆,後來其他預定生意也很多,包括幾人團隊,但他仍然讓他外甥去開。而且帶我們的小車另有用處,他就給我倆人換了一輛瑞風商務車,一路兒子困了就一橫,坐長途舒服得很,這是馬師傅給我的第一感覺,很講信用也很大方。

我們的車往青海湖邊開去,因為去年到九寨順便玩了若而蓋大草原,記憶又浮現在眼前,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這一路我們看到無數的牛群、羊群、馬群,無憂無慮的,像天上的雲朵,又像水裡的珍珠,隨意散落在碧綠的草原上,剛開始我們還很激動,後來審美疲勞了,就像牛羊們看我們早就審美疲勞一樣,毫不在意周圍發生了什麼,只顧尋找嘴邊美味,邊吃邊走。很少看到牧民,只有幾只忠實的牧羊犬不斷把走遠的羊趕回來,警惕的執行著他的任務。"青海青,黃河黃,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蒼蒼,祁連山下好牧場,這裡有成群的駿馬,千萬匹牛和羊,馬兒肥牛兒壯,羊兒的毛似雪花亮。"這首膾炙人口的民謠,將雪山銀峰映照下的祁連草原的絕美和富饒充分展現在人們眼前。

祁連山草原的歷史,看起來好像是那麼粗獷,甚至殘酷,但祁連山的本質絕對是溫情浪漫的。祁連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語,意為"天之山"。迄今為止,游牧在這裡的匈奴人的直系後裔--堯熬爾人仍然叫祁連山為"騰格裡大阪",意思也是"天之山"。這裡曾是匈奴王的牧地,回鶻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闊端汗的牧地。藏族史詩《格薩爾》中說這一片草原是"黃金蓮花草原",草尖上開滿鮮花,其間是音符一樣流動的黑色犛牛,白色的羊群……這是一片令人心醉的草原。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中。微風吹來,會使人產生返璞歸真、如入夢境的感覺。

天氣多雲,我扛著剛買一周的單反,胡亂拍著,沒有如詩般的藍天白雲,湖水的藍色也因為頭頂的雲彩顯出灰,藍交映的顏色。又怕曬黑,又想拍出美麗的圖片,看來世上的事總是沒有那麼完美。在去茶卡鹽湖的路上,堵了很久,據說由於地層原因,這裡的路每年都要修,但還是修不好。時間已經到了6點,如果還等下去,估計從鹽湖回來要將近9點了,我怕兒子太累,跟師傅說掉頭回黑馬河住宿的地方,就去湖邊隨意玩玩吧,別把時間浪費在等待上,這也留下這次旅行一個大大的遺憾。繞回青海湖,恰逢藏民賽馬會,我們到時已經結束,只看到遍地的福紙和彩色的經藩,隨風飄動著。

晚上住黑馬河一家家庭旅館,條件還不錯,至少床單還很白,本以為能看到滿天繁星,結果陰天也沒看到。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