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旅行----梅裡雪山雨崩一線徒步行的常見問題

作者: 木頭人會飛

導讀在7月下旬的雨崩旅行中,很多驢友都特別在乎關於雨崩的很多問題,我搜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整理了以下供大家參考: 問:去梅裡雪山雨崩要穿什麼衣著? 答:在麗江(2400米)、香格裡拉(3200米)、梅裡雪山飛來寺(3400米)、雨崩村(3400米)一線都是海拔比較高,處在高原,早晚溫差比較大,早晚需要穿件保暖一點的外套,如果不是身體很弱的,不需 ...

在7月下旬的雨崩旅行中,很多驢友都特別在乎關於雨崩的很多問題,我搜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整理了以下供大家參考:

問:去梅裡雪山雨崩要穿什麼衣著?

答:在麗江(2400米)、香格裡拉(3200米)、梅裡雪山飛來寺(3400米)、雨崩村(3400米)一線都是海拔比較高,處在高原,早晚溫差比較大,早晚需要穿件保暖一點的外套,如果不是身體很弱的,不需要帶棉褲,一般一條外褲就可以了,中午一般都是一件衣服,但是建議穿長袖,很多人不適應高原的紫外線,穿短袖徒步後,被曬得很容易皮膚過敏。

問:平常不怎麼出去參加類似的活動,沒有什麼裝備,怎麼辦?一般的衣服和鞋子都可以嗎?

答:休閑戶外體驗式旅行,沒有必要搞得很戶外,沒有很專業的戶外裝備沒有關系的,一般的旅游用品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專業的登山徒步鞋,一般的旅游鞋也可以的,如果沒有防水的鞋子,就帶兩雙平常穿的鞋子,如果一雙濕了,還有一雙可以換。對鞋子沒有特別的要求,但一定要合腳,自己穿著一定要舒服,因為我們徒步中辛苦的就是腳了,要把腳保護好才能保證更多的體力去徒步。

問:7月下旬處於雲南的雨季,有什麼注意事項嗎?如果遇到下雨該怎麼辦?

答:雲南,特別的滇西北這片,旱季和雨季特別的分明,一般雨季在每年的五一到十一之間,這段時間天氣以因為居多,會經常有陣雨,雨下的會比較大,但是不會很久,7月下旬正是處在雨季,雨季我們徒步雨崩一線要注意的幾個方面,首先要保證自己有干的衣服,如果我們在外面遇到雨,把自己淋濕了,或者是洗了衣服一下干不了,我們要保證有干的衣服換,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感冒,所以請大家除了自己換洗的衣物外,還多備一套以便下雨好換;第二個是如果是連著下幾天雨就不建議徒步中虎跳峽了,就去上虎跳徒步就好了,虎跳峽處於哈巴雪山腳下,土石很松軟,一有下雨就土就很滑,比較的危險,如果連著下幾天的雨就不建議去徒步中虎跳峽了;第三,徒步雨崩途中,如果遇到下雨,因為那邊比較原始,沒有很多的村莊或者是屋子什麼的避雨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帶傘或者是雨衣(雨衣最好是一次性的,比較方便)。

問:徒步雨崩一線,每天的徒步時間和強度有多大?有的女生體力不是很好,能走下來嗎?聽說有馬騎,費用怎麼算?

答:徒步大概有以下幾個地方,西當溫泉到南宗埡口,全程為上坡路,如果下雨會有寫泥濘,一路經過森林,道路比較寬闊,徒步時間四個小時左右,騎馬105元;南宗埡口到雨崩上村,全程為下坡路,有兩小段比較陡,有沙石,晴天有點滑,徒步時間需要1.5-2個小時,不建議騎馬,下坡騎馬比徒步還難過;雨崩上村到笑農大本營,出發到那邊徒步時間為2.5-3個小時這樣,大本營到冰湖來回兩個小時,大本營回到上雨崩村兩個小時,此路為山路,不會迷路,因為現在走的人比較多,路面越來越寬,途中有一小段比較泥濘,上去騎馬75元,下來不建議騎馬;上雨崩到下雨崩是下坡路,20分鐘,下雨崩到上雨崩是上坡路,40分鐘;下雨崩到神瀑來回5個小時這樣,先是平路,後來有一個小時左右的上坡,騎馬75元;上雨崩到南宗埡口,徒步兩個小時,騎馬75元;南宗埡口徒步到西當溫泉兩到三個小時。中虎跳峽徒步三個小時左右,不建議騎馬。從西當村到尼農村徒步要三個小時左右,這一路風景不怎麼樣,建議大家騎馬,這樣可以省些體力,也可以省一些時間.騎馬要兩個小時左右.

問:進入高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要帶一些什麼藥品?

答:來到高原,首先注意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不要緊張,所謂的高原反應,是自己的身體素質和緊張造成的,放松心情,對高原反應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如果對自己信心不是很足的可以提前半個月服用紅景天,還有在旅途中經常吃一些洋參片對高原反應暈車等都有抑制作用;高原紫外線比較強,應帶好防曬護膚品,防曬霜不要低於30倍的;高原也比較干燥,雨季要好一些,要備唇膏,來這邊要多吃青菜和喝奶制品,可以的話,還可以帶一些維生素藥品補充。藥品,帶一些消炎藥,和感冒藥就差不多了。 比如,喉腔用: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 消肺炎:頭咆安苄膠囊;氧氟沙星。 消炎藥:螺旋霉素。 胃腸藥:嗎叮林;氟呱酸;藿香正氣水。 感冒藥:VC銀翹片(其實關鍵在消肺炎,在高原上感冒易轉化為肺氣腫,風寒咳嗽引發肺病,所以關鍵在消肺炎)。如果體質不是很好的,可以提前一個星期吃紅景天,這樣對抑制高原反應有很好的作用.

問:都說那邊比較冷,大概溫度在多少這樣?還有氣候怎麼樣?

答:早晚溫差確實比較大,下雨後特別冷,溫度可能會在10-15度這樣,白天的溫度在20到25度。注意的是在飛來寺那裡風比較大,晚上看星星或者泡吧的時候,應該注意多穿衣服,在雨崩裡面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熱,自己平常多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自己的衣物,注意自己的身體。

問:雨崩怎麼通訊?裡面能充電嗎?洗澡方便嗎?住宿條件怎麼樣?在藏區需要注意什麼嗎?

答:雨崩裡面現在還沒有手機信號,在雨崩過了南宗埡口基本就變成“手表”了,如果有很重要的事,或者要和外面的朋友報平安,分享快樂什麼的,在雨崩村每家都裝有衛星電話,可以和外面聯系,費用一般一元/分鐘;裡面的電是他們村裡自己用機器或者水力自己發的,電壓不是很穩定,充電可以,但是不是很穩定;住宿條件都是普通間,洗澡現在就是有兩家可以洗澡,所以不是很方便,但是我想裡面如畫的風景可以讓你忘記一切;在藏區注意就是對藏民的信仰的尊重,現在外面人進去的比較多,雨崩裡面的人也變得很開放了,也沒有很多的禁忌,多對外面的人給予包容了,很容易和他們認識和結成朋友,在雨崩裡面如果能有一些小禮品,更容易和當地人成為朋友,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和物品都很新奇。雨崩小學現在條件不是很好,如果大家方便的話可以帶一些小文具送給當地的小孩。

問:雨崩一線吃的條件怎麼樣?我們需要帶一些干糧在路上吃嗎?帶些什麼呢?

答:這一線上,吃的以川味為主,可以不吃辣的,我覺得有幾樣東西應該都吃一下的,酥油茶,犛牛肉,黃燜雞等等,一路上要多吃一點水果,7月下旬有西瓜,梨等水果。在路上要帶一些干糧的,牛肉干,巧克力,還有餅干,和一些自己喜歡吃的小零食都可以帶的,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外面要注意環保。

藏區旅行提示:

在藏區這樣一個全民信教的地區旅行,請一定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切不可太自以為事,不要以大漢自居,藏族人從來不會認為從廣州,上海,北京有什不同,因為他們來自佛的國度,而我們永遠是世俗的,因此,文化的差異要求我們不要與他們隨意的調侃,從歷史的角度看,在他們的眼中,漢人是最狡猾也是最不誠實的,那雖然可能是我們父輩或爺輩的事,但會延續至今,就如我們今天不喜歡所有的日本人,藏民永遠喜歡誠實而尊重別人的人。

1、瑪尼堆在藏族心目中是神的路標,上面的瑪尼石雕刻著六字真言或佛像,是藏民的聖物。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藏民認為走反了方向會有罪過。不要隨意拾取瑪尼石,更不可坐在瑪尼堆上。

2、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筒、經輪不得逆轉;忌諱別人用手觸摸頭頂。

3、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給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需一飲而盡。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不然認為客人不懂禮貌,瞧不起他。

4、該地區為了環保,禁用塑料制品。請不要將塑料制品帶入藏區。另外塑料袋拴在馬鞍上發出的聲響,容易使馬受驚。

5、梅裡雪山是高海拔地區,有心髒病、高血壓、哮喘病不能前往。可帶紅景天、肌苷預防高山反應。另外巧克力、紅糖也能緩解高山反應。

6、藏民不喜歡討價還價(除了縣城裡很商業的售點,也是跟漢人學的),很多地方的價格也是明碼標價,如租馬的費用,如果你覺得價格不合理,可以拒絕,不必去討價還價。尤其是在去雨崩的途中,馬費都是明碼標價的,討價不但不成,反而會極大地破壞你旅游的心情。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