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沒有嘗過重慶火鍋,就等於沒有來過重慶,為了證明我們的確來過重慶,也為了證明這個充滿了矛盾的城市是讓我們如此的欣賞,我們決定要試一下重慶火鍋。
每天走過的大街小巷,空氣中永遠彌漫著濃濃的混合著一股嗆人的特殊的火鍋味道,滾滾熱油中的紅色燈籠,鮮艷得令人顫栗,甚至飄過門口的那絲味道,頃刻間就能讓我們鼻涕眼淚狂流,最後我們只能放棄,或許,重慶原本就是這樣一個愛憎分明的城市,不過無論怎麼,我們還是喜歡這個城市,它是如此得與眾不同,就如同它的火鍋給人的味覺衝擊一般,這個城市也時時給予我們不斷的驚喜。

在重慶足足逗留了四天時間,也去了一些網友推薦的景點,最受推崇的當屬瓷器口莫屬,我們從小鎮的一處小門進入,街道鋪著平整的青石板,板隙中不時有暗綠的青苔粘附其上,牆角不知名的小花靜靜綻放,店鋪倚街順次而立,深色的漆木修建而成的大門,沉靜而卻有著濃濃的古典氣息。柔和昏暗的燈光下,老板只是悠閑自如,望街中世人,恍然間的這份超凡脫俗之態,令人不經意迷醉在這份安逸和平靜中。
只可惜這樣的情形,不久就被聲聲的喧嘩打破,越發臨近瓷器口的主街,那份淡定也就被濃烈的辣椒味衝得無影無蹤,洶湧的人潮全因為主街的那些美食而沸騰,奇怪的是陳家麻花獨樹一幟地吸引著游客,委婉的隊伍竟然望不到盡頭,令人最感意外的是好多的印度人在此經營印度飛餅,載歌載舞中搭配著美味的飛餅,那份奇妙的快樂感受,竟然稍稍衝談了剛才被打破的嫻靜所帶來的失望。

古鎮裡的寶輪寺那條陡峭的台階路,陽光此刻正斜斜地投射上面,被重重圍牆阻隔的那份喧鬧,突然使整個人好似遠離了塵囂一般,我們坐在院內的茂密大樹下,心靜如水般享受這份寧靜,據說當年曾有一位皇帝,削發為僧隱避於此,所以今天我們才會在牆上看到“龍隱禪院”四個大字,這個小小的有著故事的寺廟,輕輕撫平了我們此刻的煩躁。
離開了瓷器口,我們又來到了巴國城,其實並沒有人推薦,只是看到那張厚厚的城牆的照片,竟然就讓我們念念書不忘地認定了這是一段古城牆,於是不辭辛勞的千方百計打聽過來,隨著汽車不斷遠離的商業中心,漸漸在空曠的郊外飛馳,我們突然萌生了遏制不止的懊悔心情,當終於在一個命名了CBD的幾幢高樓大廈的荒郊野外停下時,我們也終於看到了那段新作的古城牆,和城牆內幾家蕭條的飯店,重慶很多地方命名為CBD,這個詞彙使用的頻繁程度由不得你忽略,CBD應該解釋為中央商務區,當然沒有人界定怎樣的區域才能定義為CBD,於是即便毫無商業氣息和人氣的地方,也竟然大言不慚地命名為CBD,估計CBD這個詞彙在重慶的普及程度一定和重慶火鍋一樣高。
洋人街是一個好奇怪的名字,我們總以為這是一個賣進口服裝的地方,於是坐了好久的公交車,又轉了一次車,在一個早晨的時候,公交車在那個站放我們下來時,竟然就我們兩個乘客,看著慢慢遠去的公交車,我們再一次感到害怕和無助,孤零零地站在一片荒蕪的、像是被遺棄了很久的一個游樂場的門口,散落的那些帶著殘疾的雕像,擺著各種古怪的姿勢,在門口愛理不理地迎接我們,我們只得收拾了懊悔的心情,爬上山坡走進了大門。

當站在那個山坡時,整個洋人街呈現在眼前,老公說洋人街的那個理念,應該是移植了美國西部的游樂場的概念,場面宏大,設施制作粗糙但極富想像力和創造力,和國內一些豪華的游樂場相比,這裡完全是走平民化的路線,而且還不用門票,每個項目所收的費用沒有超過10元的,還有很多免費的。中午的時候,一家餐廳還會為前100位的顧客免費提供午餐:面包和豆漿。所以這裡老人光顧的不在少數。
不豪華、低價並不代表了沒有創意,這裡到處寫著一些別有新意的口號,記得有一條:誰升起,誰就是太陽;如果不幸摔倒,先不要急著起來,找找身邊有什麼東西可以撿,到處是這些幽默但令人啟示的口號。
整個游樂場劃分了好多的區域,有江南園林、歐洲城堡、美國加州等等,所以也吸引了好多不舍得花巨資拍豪華婚紗照的平民百姓,這裡以張計算,攝影師一人兼燈光師、化妝師、造型師,讓好多人過了一把婚紗癮。
非常喜歡這裡,我們玩著那些免費的游樂設施,讀著那些極富哲理和創意的標語,在歐洲和北美的城市中隨意穿行,偶爾在威尼斯的小橋上憩息,意想不到的一個美妙的上午在此度過。
回來的時候我們循著地圖,去了一個法國水師兵營舊址,穿過一片破磚碎瓦的拆遷區,看著依然留守的幾戶人家,再一次被中國獨創的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大拆遷所震撼,也為他們恍若生活在荒蕪的外太空的生活感到深深的惶恐。
不過當終於頂著中午的烈日,來到這棟西式的拱形柱廊,配以中國傳統雕刻藝術的經典的中西合璧的建築時,發現這裡已被一家咖啡店霸住,門口的迎賓小姐說參觀的門票是40元,我們也就只能在門口欣賞了一下,幸虧這個有錢的主還沒有把門口的馬路一起買下,這樣我們就真的什麼也沒得看了。
烈日炎炎掛空中,不過依然沒有嚇退我們,我們竟然冒著如此的高溫,在當地人的指引下,穿過橋墩,爬上土坡,從半路攀上了朝天門長江大橋,老公說只想親自感受一下長江的氣勢,雖然褐褐江水風平浪靜,不過站在大橋的中間,長江開闊的江面依然令人感受到那份氣勢,畢竟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
洪崖洞的對面,是重慶的又一個CBD,可以坐重慶出鏡率最高的過江纜車,據說不久也將會被拆除,纜車費依稀記得是5元,不過坐這個纜車也是非常考驗體力的,一路盤旋而上的狹窄樓梯,不住地抬頭張望總是不到頂,當氣喘噓噓地後悔當初的決定時,也終於看到了一個小小的平台呈現眼前。纜車晃晃悠悠地在江上慢慢滑行,渾濁的江水波瀾不驚,遠遠望見的龐然大物的建築卻是如此的笨拙不堪。

這個毫無美感的建築是重慶大劇院,綠色的玻璃外立面呆板的建築風格,老公說怎麼看也像個變相金剛,實在無法和充滿了旋律和藝術的大劇院畫上等號,只是夜晚降臨的華美燈光,大劇院才稍稍顯露出一份美感來。
這裡的CBD其實是集大劇院、科技館和中央綠地於一體的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科技館因為要門票我們沒有進去,只是門口的高達2層樓高的恐龍做得惟妙惟肖,我好奇地站在恐龍的身下,感受他的搖頭晃腦的威脅和那低沉的吼叫,如此的龐然大物也會在某一天轟然倒下,世界總有我們無法理解的法則。
喜歡這裡的中央綠地,依山勢而建,起起伏伏,好多重慶人拖家帶口在此享受廣闊的綠地,我們一心想要沿著江邊而行,只是枯竭的嘉臨江,露出江堤的淤泥,不知道是因為保護不力還是因為改造,渾濁的江水遲滯不前,全然沒有兩江彙聚的那份壯觀。

重慶的三峽博物館,可以坐輕軌前往,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遙遙相望,大會堂的外觀像極了北京的天壇,恢宏大氣的建築吸引了無數的游客,而三峽博物館的外觀通透簡潔,無需門票但需接受安檢,環形大廳的玻璃屋頂,更把室內營造的分外晶瑩剔透,只是當天正好遇上不下百余人的小學生來此參觀,孩子猶如鳥鳴般的嘰嘰喳喳的聲音,環繞在整個大廳久久無法散去,最後不堪其擾只能主動退出,不過三峽博物館還是很值得參觀的,在11點和下午的三點還會有兩場環球電影放映。
隨意在小街上亂逛,卻不經意來到了湖廣會館,這裡竟然沒有一個游客,我們靜靜行走在一片雕梁畫棟的仿古建築群裡,和緊緊依偎的江水委婉流淌,那份不屬於商會的與世無爭的氣氛彌漫在這個下午的空氣裡。
夜晚的重慶,美得那麼迷離和輝煌,最佳的欣賞點據說是重慶南區的一棵樹,兩年以前我們曾經來過重慶,也曾經去過一棵樹,只是霧一般的夜色中,重慶美得太過迷茫,太過於不真實,所以這次我們只是在夜晚選了朝天門和洪崖洞。朝天門的激光夜景令老公無限期待,只可惜配著的音樂和燈光從來沒有合拍過,那個充滿感情的詩朗誦也令我汗毛直豎。
不過洪崖洞確實非常值得白天和夜晚欣賞,這個謎一般的建築,即便白天也總讓我搞不清自己的位置,更不要說夜晚的燈光渲染出的那份嫵媚和妖嬈,更令人份不清方向,我們總喜歡坐在DQ邊吃冰淇淋,邊靜靜欣賞這份美輪美奐的景色。當然,如果說重慶之行有什麼遺憾,那就是重慶的美食實在讓我們不敢享用,只有DQ是我們可以品嘗的少數食品之一。
-------------------------------------------------------------------
更多照片敬請光臨本人博克:
http://***/wangyong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