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游北京三

作者: allenlio

導讀1號線 【天安門東站】 老北京的精神中心 本站轉乘公交車資訊 1。搭乘1路公交車可前往西單,東單,北京站,永安裡。 2。搭乘特1路公交車可前往西單,東單,建國門。 3。搭乘10路公交車可前往中山公園,西單,王府井,東單,北京站。 4。搭乘37路公交車可前往中山公園,民族文化宮,王府井,東單。 這裡不僅是北京城的正中心,也是中華文化薈萃之處,中國最大 ...

1號線 【天安門東站】 老北京的精神中心

本站轉乘公交車資訊

1。搭乘1路公交車可前往西單,東單,北京站,永安裡。

2。搭乘特1路公交車可前往西單,東單,建國門。

3。搭乘10路公交車可前往中山公園,西單,王府井,東單,北京站。

4。搭乘37路公交車可前往中山公園,民族文化宮,王府井,東單。

這裡不僅是北京城的正中心,也是中華文化薈萃之處,中國最大的建築之一紫禁城就在這裡。無論你是清宮歷史劇的大戲迷,想一睹電視電影裡的氣派宮廷樣貌,還是想沿著護城河享受北京年輕人時興的浪漫約會,都不能錯過此站。

地鐵天安門西,天安門東兩站都可通往這些國家級景點。不過,若想到有皇家園林之稱的北海公園,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公園,以及俗稱鳥蛋的國家大戲院,還是由天安門西站下車較為省時。

【人氣必游】 4

【熱點】1 故宮博物院

過去曾為明清皇室成員居住地的“紫禁城”,現稱故宮,即“過去的皇宮”之意。總面積廣達72萬平方米,為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更是數千年中華文化的薈萃之地。

【熱點】2 景山公園

想要俯瞰紫禁城的全景,最佳位置就在景山公園上的“萬春亭”。每逢夕陽時分,古老的皇城染上金光,絢爛華麗,是攝影師拍攝紫禁城的標准鏡頭之一。

【熱點】3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故宮博物院前,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可同時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

【熱點】4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總面積約69公頃。其美麗的山水風景馳名中外,每年到此參觀的游客高達1000萬人次。

故宮博物院 賞京城遺韻 聽舊朝傳說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興建於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公元1406——1420年),曾為明,清兩朝的皇宮;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總面積廣達72萬平方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整座建築群以乾清門廣場為界,分為前“外朝”、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為工作區,太和、中和與保和前朝三大殿為外朝建築的主體,以文華、武英兩殿為側翼;內廷則為生活區,以內廷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宮為中心,寧壽宮、慈寧宮為兩翼,是皇帝和妃子的住所。

參觀故宮可依其建築群分為四條線路,

分別為“中路”上的前朝三大殿、內廷後三宮及御花園,“內西路”的太極殿,長春宮、鹹福宮、永壽宮、玉坤宮、儲秀宮西六宮,“內東路”的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東六宮,以及乾隆養老的“外東宮”。

“紫禁城”之名的由來

“紫禁城”中的“紫”字,代表紫微星“北鬥星”位居眾星的正中央,受群星環繞拱衛,用來像征天子的地位;天子居住的皇宮,一般人不能接近,如同“禁城”,這就是紫禁城的名稱由來。

若以紫禁城實際上的建築形式來比喻,“太和殿”在故宮是最高大的建築,像征“天”的崇高地位;乾清、坤寧兩宮則像征天,地二方;兩側的日精、月華二門如同日、月;東、西六宮像征12星辰,至於其他周圍的建築群,仿佛眾群星圍繞著正中心的皇室,成為舊社會君權神授封建思想的極致表現。

位置:天安門北邊

交通:1號線天安門東站下車,徒步約10分鐘可抵,或搭乘101,103,124,202,810,812,846路公交車於故宮站下車。

【人氣推薦】1

午門 捍衛皇權的正門

位於天安門、端門之後的午門,由墩台和門樓組成,下方墩台高12米,為紫禁城的正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於清順治四年重修後,成為今日的規模。

午門共有五個門洞,中門為皇帝專用,又稱為“御路”;東側門為文武百官使用,西側門則供宗室王公出入;兩旁的掖門僅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放。

位置:位於天安門,端門之後。

【人氣推薦】2

太和殿 中國帝制權利的像征

太和殿為整座故宮內最大的宮殿,建築高35米,東西寬63米,南北深33.33米,全殿共有72根巨柱支撐,每逢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公布新進士皇榜等都要在這裡舉行儀式,數千人同時高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聲勢浩大而壯觀。

太和殿的“太和”二字像征宇宙關系和諧之意。殿內的72根松木圓柱產自東北,每一根皆高12.7米,直徑達1米;寶座旁的六根蟠龍金柱,更是極盡華麗,六柱上的殿頂藻井中央,有一浮雕盤龍口銜寶珠,即為“軒轅鏡”,懸掛於寶座上方,像征天子為軒轅皇帝的正統繼位者。

大殿中央高兩米的平台上還有用紫檀木雕龍而成的九龍寶座,為皇帝御座;至於殿內的盤龍香亭、鼎式香爐,則有吉祥的意味。殿內采用最高貴的金龍和璽彩畫,一共繪有12654條金龍,鋪有4718快金磚,皆產自江南蘇州等地。

位置:位於太和門北邊,外朝三大殿的第一座宮殿。

【人氣推薦】3

中和殿 展現天子之尊的備殿

太和殿後方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稍事休息、准備與接收執事官員朝拜之處。初名“華蓋殿”,明嘉靖時改為“中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才改稱為“中和殿”。“中和”二字代表中庸之道的哲學思想,每年皇帝出發前往天、地、日、月四壇祭祀時,前一天都會來此閱讀祭文,以宣表自己的誠心。

位置:位於太和殿北邊,外朝三大殿的第二座宮殿。

【人氣推薦】4

保和殿 宴請王公,舉行殿試之所

位於前朝三大殿最北邊的保和殿,是皇帝賜宴與舉行殿試的場所。初名“謹身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稱“保和殿”。明代皇帝冊立皇後及皇太子時,就是在此殿受賀;清代皇帝每逢農歷除夕、正月十五,也在此殿宴請蒙古、新疆等外藩王公大臣,公主下嫁也會在此宴請駙馬和三品以上的官員。自清乾隆之後,科舉考試最高一級的殿試便固定在保和殿舉行,由皇帝命題,考中者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三者合稱“進士及第”。

保和殿後方鋪有一座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250噸的雲龍石雕,是宮內最大石雕,上刻九龍戲珠於海濤雲霧之間,氣勢磅礡、雕功精美,為古建築中之極品。

位置:位於中和殿北邊,外朝三大殿的第三座宮殿。

【人氣推薦】5

乾清宮 至高無上的皇帝寢宮

乾清宮為皇宮居住寢宮,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之後,此宮作為皇帝處理朝政之處。殿內設有金漆九龍寶座和御案,上方懸掛的“正大光明”匾額則是清順治的手跡,由康熙臨摹書寫而成。據說康熙時期曾發生爭奪皇權的事件,雍正即位後為避免重蹈覆轍,便將皇位繼承人選的名字先寫好,一份帶在皇帝身邊,另一份則放在匾額後,讓宮中大臣得以兩相比對。

位置:位於乾清宮北邊,內廷後三宮的第一座宮殿。

【人氣推薦】6

交泰殿 收藏皇權玉璽之處

交泰殿和前朝中和殿的部分功能頗為類似,是皇後舉行大典、慶祝生日時,接收拜賀之處。清順治皇帝有鑒於明代因宦官亂政亡國的教訓,規定內宮不得干預朝政,並將御旨鑄成鐵牌立於殿中;到了乾隆年間,則根據周易“天數二十有五”之說,將代表皇權的25顆寶璽收藏在殿內。

位置:位於乾清宮北邊,內廷後三宮的第二座宮殿。

【人氣推薦】7

坤寧宮 清宮大戲的經典畫面

又稱“中宮”的坤寧宮,是明代皇後的住所,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沈陽)清寧宮重建。宮中的西暖閣改為薩滿教祭神場所,東暖閣則是康熙、光緒、同治等皇帝結婚時的洞房。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兩宮代表陰陽結合、天地合璧之意。

位置:位於交泰殿北邊,內廷後三宮的第三座宮殿。

【人氣推薦】8

御花園 人造山水庭園名作

“宮後苑”即俗稱的御花園,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園內建有20多座風格迥異的大小亭閣,是一處以建築物為主體的宮廷式園林。

御花園內由小石子和方磚鋪設而成的甬路,是一處精細的宮廷建築藝術,多達900多幅的圖畫,內容包括山水風光、亭台樓閣、花卉魚蟲、飛禽走獸,甚至民間傳說、《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逛起來非常有趣。

位置:位於坤寧宮後坤寧門北邊,以順貞門,坤寧門,瓊苑東門,瓊苑西門為界。

【人氣推薦】9

外東門 仿紫禁城的“太上皇帝”居所

外東宮是乾隆退位後頤養天年的住所,包括皇極宮和寧壽宮兩大建築,中路的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東路的暢音閣、景福宮,以及西路的乾隆花園等。皇極殿和寧壽宮目前設有“珍寶館”,用以陳列清宮珍寶。自錫慶門進入外東宮,眼前矗立的是“九龍壁”。壁長29.4米、高3.5米,是現存三大九龍壁之一。由270塊彩色琉璃磚描繪出九條蟠龍戲珠之景像,用色鮮艷,造型栩栩如生。

位置:位於紫禁城東北角處,以外東路,錫慶門與九龍壁為界。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