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多雲:
幾天來第一次睡了個懶覺,八點醒來,打點行裝,結清酒店,直奔火車站。到站後存好行李,開始一日的上海游。想起到的那天沒有吃到小楊生煎,早餐就選它了。乘地鐵到南京西路,一出地鐵就直上了地上商廈的二樓。二樓有好幾家餐館,唯有小楊生煎家門口排著隊伍,趕緊買了票,看看原來是一鍋只能賣幾個人,要等出鍋。一份生煎4個,再來一碗牛肉粉絲湯,一共13元,價格很合理,難怪那麼多本地人來吃。盛在舊鐵盤的生煎包樣子並不美觀,但味道不錯,汁多、餡大、味道鮮,唯一不足的是我感覺鹹了一定,口重的人感覺會正合適。牛肉粉絲湯是咖喱味的,其中還有豆腐泡,味道也不錯,建議想吃上海生煎的朋友來嘗嘗吧。
肚子填飽後去哪呢?決定去乘磁懸浮列車。磁懸浮列車的速度現在已不具有優勢了,票價也從開始時的150元調整到50元,有機票還可打八折,現在坐它主要是要感受一下它和動車組的區別。南京西路乘地鐵2號線,在龍陽路站轉浦東機場專線11站就到浦東機場,不出站就乘上了浦東機場到龍陽站的磁懸浮列車。這個方向的乘客基本上都是剛下飛機的旅客,車子很空,每個車廂大約有十幾個人。我觀察了一下,車頭後面的一節車廂是VIP席,座位更寬敞舒適一些,但沒有一個乘客。車廂的兩頭有車速顯示,列車啟動後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提速到300公裡/小時,之後一直保持在301-300公裡之間,全程八分多鐘,我感覺與動車組最大的區別是噪音小,沒有車輪和鐵軌的摩擦聲,另一個可能是此條磁懸浮列車轉彎半徑小,部分路段車輛明顯有傾斜,不過乘坐還是比較舒適的。
午餐選擇老錦江飯店11層的老夜上海,乘地鐵到陝西南路站,沿著茂名南路往北走,一路生長了幾十年的梧桐樹遮蔭蔽日煞是陰涼,老樓老電梯直上11層就到了老夜上海。老夜上海確實有些老上海的情調,老式的吊燈、老式的掛鐘、老照片、老式的座椅配上紅色的台布,穿過兩側包間窄窄的走廊時就有一種回到幾十年前的感覺,喜歡懷舊又喜歡本邦菜的朋友可以到此一試。

爽口筍片酸甜適口,很開胃;油爆河蝦甜口蝦很彈,比較喜歡,全部消滅;本邦鱔糊料很足,但比較油;酒香馬蘭頭好大的一盤,但馬蘭頭有點兒老;最差的是蟹粉小籠,即不見蟹粉,還沒有汁,比起城隍廟的南翔蟹粉小籠差遠了。大概因為是周五,人並不多,服務也還算好,上菜的速度不算,但可接受,服務態度也尚好,不似網上所說一派國營腔,價格與北京上海老飯店相當。
幾年沒來了想看看南京路的變化。路好似寬了些,值得稱贊的是路中央修了不少的石凳,走累了的游客可以坐下來休息。南京路什麼時候人都多,石凳基本都坐滿了人,可見逛街是件最累人的事。老大房給老媽買些南味糕點和干貨,原來還想在第一食品店買些特別的調味品,進去一看完全變了樣,二樓全變成了小吃街,空手出來。
多篇網友的游記和介紹中都曾提到新天地,那就去新天地看看吧。打車到馬當路北口,進入這片老弄堂改造的酒吧和特色小店街。這片弄堂明顯剛修正過,一些有特色的小店分布在弄堂裡,各家的招牌都還挺有特色,下午游人不多,弄堂裡挺安靜。轉過一家店的屋後,一片小小的花園,沒有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一會兒,真有些鬧中取靜“世外桃源”的味道。馬當路兩邊多為酒吧和特色餐館,或來份台灣小吃、或來份冷飲、或喝杯啤酒,每家的都有客人,看樣子多為朋友相聚,各家的買賣都挺興隆,雖同樣為酒吧、餐飲,但風格上與北京的後海和三裡屯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因為要給同事帶城隍廟小吃,加之也很懷念城隍廟的鴨血粉絲湯和寧波湯團,天黑前趕到了城隍廟。這裡與幾年前相比真是變了許多,除了那個賣五香豆的店位置沒變,其他好像都變了。南翔饅頭要排隊,前幾天排隊排怕了決定放棄,鴨血粉絲湯和寧波湯團價格大漲,味道卻不如從前,大概是游客太多的原因,服務也不甚好。反正中午吃得晚,隨便吃點就准備去火車站了。城隍廟的晚上燈火通明,小橋流水,亭台樓閣,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繁榮景像,本想將圖片傳上與朋友們分享,無奈攜程又不能上傳圖片了。
6天的上海世博游到此結束,最深的感受是世博游不要刻意去追求看多少個館、蓋多少個章,那樣會身心疲憊,吃各國風味(各國風味有繁有簡,不一定都很貴),看各國表演,遇館不排大隊就進,欣賞異國風情,你也許會感覺身體有些累,但你一定會有個好心情,精神上感覺愉悅。幾年沒去過上海的朋友不妨到處轉轉,也許你就會有新的發現。
照片均用我的卡片機拍攝,技術有限朋友們湊合看吧。